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9)
2023(7965)
2022(6558)
2021(5690)
2020(4613)
2019(10100)
2018(9529)
2017(17433)
2016(9634)
2015(10243)
2014(9599)
2013(9377)
2012(8425)
2011(7377)
2010(7319)
2009(6665)
2008(6405)
2007(5507)
2006(4682)
2005(3868)
作者
(32204)
(27161)
(27065)
(25208)
(16805)
(13121)
(11885)
(10778)
(10209)
(9511)
(9168)
(8724)
(8659)
(8639)
(8552)
(8335)
(8237)
(8158)
(7655)
(7629)
(7126)
(6590)
(6365)
(6123)
(6045)
(6005)
(5947)
(5832)
(5718)
(5507)
学科
(35290)
经济(35256)
管理(31968)
(30686)
(25105)
企业(25105)
方法(17406)
数学(15745)
数学方法(15602)
(10966)
(9769)
(9021)
业经(8842)
环境(8613)
(8585)
贸易(8585)
中国(8571)
(8408)
(7255)
供销(7254)
农业(7118)
技术(6953)
(6594)
(5708)
财务(5698)
财务管理(5692)
产业(5527)
企业财务(5413)
(5321)
地方(5315)
机构
学院(139505)
大学(138514)
(54482)
经济(53655)
管理(52333)
研究(48548)
理学(47267)
理学院(46701)
管理学(45591)
管理学院(45379)
(38868)
科学(35928)
中国(33592)
业大(32221)
农业(31698)
(28409)
(26631)
研究所(25234)
农业大学(21812)
中心(21416)
(21384)
(19447)
财经(18072)
(17516)
(17291)
(17057)
北京(16693)
(16620)
经济学(16548)
(16409)
基金
项目(108411)
科学(84322)
基金(80604)
(75679)
国家(75105)
研究(65901)
科学基金(63188)
自然(45436)
自然科(44484)
自然科学(44466)
(43928)
自然科学基金(43718)
社会(43536)
基金项目(43034)
社会科(41555)
社会科学(41541)
(37329)
资助(32076)
教育(29584)
重点(24841)
计划(24822)
(23417)
(22987)
科技(22580)
编号(22569)
科研(22197)
(22082)
创新(22058)
(21831)
国家社会(19015)
期刊
(49603)
经济(49603)
学报(36885)
(34193)
研究(30870)
科学(29255)
大学(26025)
学学(25503)
农业(23257)
中国(23028)
管理(17667)
(15471)
(12858)
业大(11965)
农业大学(10089)
技术(9942)
业经(9630)
经济研究(9396)
(9342)
科技(8638)
(8614)
金融(8614)
财经(8389)
林业(8275)
教育(7283)
中国农业(7279)
(7155)
商业(7114)
问题(6654)
自然(6596)
共检索到18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邸锐  杨春燕  
为探讨激活蛋白对大豆生长、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冀豆17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合仪与称重法测量了不同浓度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1,2,3,4,5,6μg/m L)处理后大豆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施用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浓度的增加,大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用1,2,3,4μg/m L浓度的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不仅提高了大豆叶绿素含量,而且增加了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邸锐  杨春燕  
为了探讨激活蛋白对大豆的抗旱效果,将大豆的增产与抗旱结合起来,以大豆冀豆17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1,3,5μg/m L)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的形态、叶片含水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能够在干旱条件促进大豆幼苗的生物量累积、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含水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的酶活力,降低了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有利于抵抗干旱胁迫。其中以3μg/m L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刚  官春云  邱德文  梅正鼎  杨晓萍  刘开智  
以湘杂棉3号F1为对象,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PEAT)诱导下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等指标.结果表明,PEAT诱导可以提高棉花生长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外界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等,延缓叶片的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延长了叶片的光合功能期,使光合速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广衍  邱德文  吴珍泉  武广繁  赵胜英  
为探讨真菌源激活蛋白在促进种子发芽方面的效果,研究了不同浓度激活蛋白处理对多种作物种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2~3μg/mL的新型激活蛋白浸泡棉种6 h,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番茄和丝瓜种子分别用1μg/mL的蛋白浸种6 h,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黄瓜种子用500倍和1000倍液都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凯  陈艺群  林碧英  李彩霞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设置红光(R)、蓝光(B)、绿光(G)、红蓝组合光(8R/2B、5R/5B、2R/8B)、红蓝绿组合光(5R/4B/1G) 7种光质,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色光R、B、G会降低叶绿素含量,而组合光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单色光B和组合光能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其中以5R/5B红蓝组合光处理的最高; 5R/5B红蓝组合光处理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电子传递速率均较大,而单色光R、B、G处理的均较小.综合分析认为,5R/5B红蓝组合光能有效促进茄子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一  张霞  杨文钰  孙歆  苏本营  崔亮  
【目的】研究在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处理下,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叶片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中国南方丘陵和山区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对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总天数不同的3个参试大豆品种桂夏2号、南豆12和C103进行遮阴,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遮阴(CK)、出苗至盛花期遮阴(VER2)、出苗至鼓粒期遮阴(VER5)和盛花期至完熟期遮阴(R2R8),测定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VER2处理下大豆品种叶面积、叶绿素(a+b)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比对照高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刚  邱德文  曾洪梅  杨秀芬  官春云  梅正鼎  杨晓萍  
为了给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的田间使用提供依据,测定了其粗提蛋白液对棉主要性状及相关酶活性变化影响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显著提高了棉成铃数,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株高、单铃重、衣指、子指和衣分,降低了单铃壳重,特别是促进了棉花早熟,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以浸种处理的籽/皮棉产量最高,分别达到3 800.60和1 598.15 kg/hm2,比对照提高了22.15%和26.11%;纤维的主要品质性状指标与对照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浸种+现蕾期喷雾处理的综合值比对照提高6.1%,为最高;诱导后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NR(硝酸还原酶)的酶比活性增强,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有金  尹华群  罗宽  邱德文  
为了得到最高菌丝产量,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激活蛋白菌株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菌株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20% 1 号培养基,以温度 26 ℃,培养时间 60 h,转速 160 r/min,每个 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 120 mL,接种 4 mm×4 mm 的菌丝块 7 块,加入 8 粒玻璃珠于三角瓶为最佳,菌丝干重产量最高,达到 13.8 g/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锋  杨勇  谢馥交  刘铮  邱德文  杨秀芬  
本研究发现,稻瘟菌激活蛋白可明显提高丝瓜、番茄等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整齐,同时对促进植物幼苗生长、健壮也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水稻后,控制稻瘟菌效果达50.68%;抗旱综合指数也从55提高到92。经激活蛋白处理后,植物的纤维素酶和醇脱氢酶活性增强,过氧化氢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这些酶和活性物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抗逆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丽  刘峥  杨秀芬  邱德文  
用2μg/mL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叶片,测定番茄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经植物激活蛋白诱导处理后,防御酶活性明显增强.诱导1d后,PAL活性最大,是对照的3.93倍,8d后仍为对照的3.4倍;POD和PPO诱导后4d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8.72%和101.79%,8d后仍比对照高;SOD活性诱导后4d达高峰,8d后稍高于对照.POD同工酶活性诱导后3d比对照增加了88.96%,同时还出现了新的酶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利辉  邱德文  刘峥  杨秀芬  
在cDNA芯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从交链孢真菌(Alternariaspp.)中提取的新型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了抗病防御相关酶活性和稻瘟菌抗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幼苗经2μg·ml-1激活蛋白喷雾处理后,NPR1基因从第天时转录水平开始提高,第3天和5天时转录活性继续增强;EIN2基因的转录在第1天、3天时转录水平显著提高,第5天时又有所回复,但仍高于对照;CTR1的转录在第1天时虽无影响,但第3天和第5天转录水平明显降低,而PR4的转录在各检测时段均未表现明显变化。5d后叶片的稻瘟菌病情指数和平均每叶病斑数开始显著降低,14d时对稻瘟菌的诱抗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飞飞  李庚虎  陈霆  李开绵  
以木薯栽培种华南8号(cv.SC8)盆栽苗为材料,研究5℃低温胁迫7 d期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光系统Ⅱ(PS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先下降后缓慢升高,且均在处理2 d后达到最低;低温胁迫期间,最大光合效率(Fv/Fm)、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下降,其中Fv/Fm持续下降,ΦPSⅡ、qP和ETR在胁迫2 d后达到最低后缓慢上升,NPQ在胁迫5 d后达到最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下降表明,胁迫后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开放程度及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印志同  孟凡凡  宋海娜  晁毛妮  许晓明  邓德祥  喻德跃  
【目的】定位大豆R2时期(开花盛期)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JIP参数)QTL,分析不同参数间的遗传关系,比较参数在R2和R6时期(鼓粒盛期)遗传基础的异同。【方法】以大豆品种科丰1号和南农1138-2及其杂交衍生的184份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测定R2时期JIP参数,检测其QTL。【结果】检测到16个JIP参数QTL,分布在连锁群A1、C2、D2、I、M、N和O上,单个QTL的LOD值为2.40—5.65,贡献率为4.40%—20.06%;检测到3个同时控制多个参数的染色体区间,分别是连锁群C2上标记区间Satt286—Satt316、连锁群I上标记区间Sat_418—Satt650和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金莉  张力  薛磊  郑俊鸣  何天友  陈凌艳  荣俊冬  郑郁善  
以1年生鼓节竹分株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对照组(CK)(土壤含水量为33.0%~35.2%)、轻度干旱胁迫组(土壤含水量为24.2%~26.4%)、中度干旱胁迫组(土壤含水量为17.6%~19.8%)、重度干旱胁迫组(土壤含水量为8.8%~11.0%),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研究鼓节竹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干旱胁迫条件下鼓节竹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鼓节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及胁迫强度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分别在轻度干旱胁迫21 d、中度干旱胁迫14 d、重度干旱胁迫7 d时达到最小值;气孔限制值(L_s)在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呈下降的趋势.(2)干旱胁迫对鼓节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产生了影响,其中,最大荧光产量(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活性(F_v/F_0)、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的趋势;初始荧光产量(F_0)在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鼓节竹可通过改变自身叶片的形态来抵御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从而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干旱胁迫对鼓节竹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明显,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都是影响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鼓节竹可通过降低qP、Φ_(PSⅡ)以及增加qN来降低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从而降低反应中心在干旱胁迫下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耐旱性;维持鼓节竹具有较高WUE的土壤含水量为17.6%~26.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根云  李跃建  杨宏  李新高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刘小俊  
为了解印度南瓜获得中国南瓜丛生性状后是否影响其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变化,本研究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5份转育后代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及创制时所涉及的种间杂交材料(P丛162)和轮回亲本材料(P半丛8173、P半丛8188、P长8199)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种间转育获得的参试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与轮回亲本相当或更优。利用半丛生材料和长蔓材料为轮回亲本获得丛生印度南瓜材料B731、B732和B881,测量其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淬灭(q 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发现与其丛生性状来源材料中国南瓜P丛162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