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2)
- 2023(14008)
- 2022(11401)
- 2021(10536)
- 2020(8933)
- 2019(20249)
- 2018(19580)
- 2017(37246)
- 2016(20090)
- 2015(22353)
- 2014(21394)
- 2013(21821)
- 2012(20041)
- 2011(17828)
- 2010(17655)
- 2009(16635)
- 2008(16730)
- 2007(14667)
- 2006(12778)
- 2005(11763)
- 学科
- 济(95120)
- 经济(95013)
- 业(89011)
- 企(79157)
- 企业(79157)
- 管理(72828)
- 方法(46215)
- 数学(37922)
- 数学方法(37758)
- 农(31876)
- 财(31341)
- 业经(29628)
- 中国(24349)
- 贸(22717)
- 贸易(22707)
- 易(22240)
- 务(22186)
- 财务(22181)
- 财务管理(22155)
- 农业(21264)
- 企业财务(21075)
- 制(18140)
- 技术(18097)
- 划(16139)
- 策(16045)
- 和(14900)
- 出(13945)
- 体(13844)
- 学(13219)
- 银(13109)
- 机构
- 学院(295726)
- 大学(292077)
- 济(136601)
- 经济(134747)
- 管理(119370)
- 理学(103679)
- 理学院(102691)
- 管理学(101577)
- 管理学院(101052)
- 研究(97453)
- 中国(78873)
- 财(61903)
- 京(60160)
- 科学(57203)
- 农(57101)
- 财经(50069)
- 所(49154)
- 经(45940)
- 农业(45482)
- 业大(45327)
- 研究所(44491)
- 中心(44103)
- 经济学(43116)
- 江(42780)
- 经济学院(39291)
- 北京(37489)
- 财经大学(37302)
- 商学(35189)
- 商学院(34898)
- 院(34355)
- 基金
- 项目(196771)
- 科学(157955)
- 基金(149650)
- 研究(138812)
- 家(131701)
- 国家(130594)
- 科学基金(113338)
- 社会(94078)
- 社会科(89674)
- 社会科学(89650)
- 基金项目(78768)
- 省(74569)
- 自然(73832)
- 自然科(72249)
- 自然科学(72229)
- 自然科学基金(71107)
- 划(62605)
- 教育(61602)
- 资助(60721)
- 编号(51374)
- 部(44832)
- 业(44382)
- 创(44272)
- 重点(44105)
- 发(42154)
- 国家社会(40941)
- 创新(40692)
- 成果(39246)
- 教育部(38657)
- 科研(38393)
- 期刊
- 济(144949)
- 经济(144949)
- 研究(84273)
- 中国(53136)
- 农(52306)
- 财(50981)
- 管理(47497)
- 学报(47173)
- 科学(44745)
- 大学(35784)
- 农业(35753)
- 学学(34554)
- 融(28083)
- 金融(28083)
- 财经(26209)
- 经济研究(25023)
- 业经(25005)
- 技术(24274)
- 业(22729)
- 经(22594)
- 问题(19731)
- 贸(19577)
- 技术经济(17547)
- 世界(17060)
- 教育(17008)
- 国际(16612)
- 商业(15025)
- 统计(14187)
- 版(13797)
- 现代(13705)
共检索到43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俊美 佟家栋 李建桐
极端天气正深刻影响微观主体的决策和资源配置。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气象数据,发现多产品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价格和出口集中度应对极端高温,同时出口数量和出口新产品种类也经历了显著下降。机制研究显示,出口价格上涨主要由多产品企业成本上升驱动;核心产品的抗高温韧性促使企业增加出口集中度;极端高温的生产率下降效应则导致了出口数量和出口新产品种类的萎缩。进一步研究发现,位于炎热地区的企业更易受到极端高温的负面影响,关注气候变暖问题有助于提高企业适应极端高温的能力,尤其在相对炎热的地区,这种适应性的提升更为显著。此外,年均气温的升高和对历史气温的正向偏离也削弱了多产品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证实了以极端高温增加和升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暖对多产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多产品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角度深化了对企业气候韧性的相关研究,揭示了当前中国全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 气候适应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铠豪 王嘉藩 王雪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中国创造了出口贸易发展的奇迹。银行竞争是否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出口表现?本文从银行竞争的视角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张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研究发现,银行竞争增加了企业出口倾向,增大了企业出口规模,提升了企业出口强度并增加了企业出口利润率,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银行竞争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两个路径提升了企业的出口表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银行竞争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作用在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会促进银行竞争对企业出口表现的提升作用。本文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景气程度,适度增强资本密集型行业集聚地区的银行竞争程度和适当降低行业集中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本文理论剖析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展开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入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主要表现为有意识淘汰性能落后的低质量产品,将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向靠近质量前沿的高质量产品进行生产并出口。机制检验发现,投入数字化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产品质量差异化调整、边际成本差异化调整与产品转换能力提高效应这三条渠道,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结构。异质性检验显示,相对于中小微型、低国际市场竞争行业、资源型城市企业组,投入数字化对大型、高度国际市场竞争行业、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组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优化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安占然 王帅 朱廷珺
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国际市场愈发重视企业的ESG表现。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研究ESG表现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对于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整合2009—2016年中国海关企业与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将其与华证评价体系下的企业ESG评分相合并,系统考察了ESG表现对上市公司出口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ESG表现的效应分解显示,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各个维度的良好表现均会对其出口规模扩张产生积极影响,且相较于社会责任,环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良好表现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表现对不同类型企业及产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推动了非国有、非重污染企业及目的地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出口;机制检验显示,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声誉、减少贸易壁垒限制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出口。此外,文章还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提升企业出口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促进企业出口贸易模式转型升级并提高其出口技术复杂度。文章为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出口提供了证据,也为我国推进ESG建设和助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阵 隋岩
本文运用中国海关数据,从多产品企业的微观视角分解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发现融入产品维度和市场维度后,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略高于集约边际,而随截面静态变化的集约边际在中国出口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发现,贸易成本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其中对中国出口企业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此,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多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以扩展边际的增长提高中国出口企业数量并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增长。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出口增长 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李荣林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关键词:
市场规模 供给潜力 竞争 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沂 郭琪 邹冬寒
有关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多在单一产品企业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忽视了产品结构调整在企业应对环境规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6年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试图明晰环境规制是否会促进企业产品结构清洁化。研究表明:清洁生产标准政策实施显著改善了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具体而言,清洁生产标准实施使得企业在产品扩展、淘汰和规模调整时表现出对规制产品和未规制产品的显著差异,即与未规制产品相比,规制产品被扩展的概率低0.15%,被淘汰的概率高1.72%,规模缩减程度高15.57%。进一步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受规制影响的程度都相同,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产品结构清洁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因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目标而异。机制分析表明,在应对规制的策略上,企业通过降低规制产品的质量以及推动产品差异化调整来优化产品结构。本文研究有助于打开企业“黑箱”,进一步识别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微观机制,为更好地从资源配置角度理解环境规制助推产业结构清洁化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勇 徐光耀
本文主要基于细分类的贸易数据就外资企业对我国国内高技术产品企业出口市场进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外资出口企业在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力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企业出口市场的进入。同时,外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国内私有企业的市场进入更多地受到了来自外资企业的负向冲击。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出口 外资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关键词:
出口多元化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关键词:
出口多元化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劲 刘啟仁
本文将出口退税引入产品异质性理论分析出口退税对异质性产品出口的影响,并采用2002-2006年企业、产品和目的国三个维度的出口数据,从中国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角度检验该影响机制。实证检验发现,面对出口产品退税率的提高,企业通过降低出口价格达到出口数量的增长;同时,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出口某产品的目的国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退税对企业核心产品的价格和出口国数目有显著影响,而对边缘产品影响不显著。核心产品的需求相对缺乏弹性,因此出口退税对核心产品的数量影响较小。基于不同生产率、样本和退税率度量方法,以上结论均较为稳健。
关键词:
出口退税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产品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营营 白东北 高煜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文章系统考察了技术市场发展这一重要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从地区划分看,技术市场发展对东部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企业;从行业要素密集度看,相对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DVAR受到技术市场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市场发展会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相对价格渠道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对企业出口DVAR的促进作用,并未以牺牲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为代价,更多地是通过引发企业贸易方式的结构转变为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军 赵姝 靳婷婷
本文通过构建质量内生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考察了产品质量在企业出口决定中的作用,得出了产品质量较高(较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出口(内销)的理论推论。之后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两个不同样本期的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对上述理论推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入世前后产品质量较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出口,而当前则表现为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更愿意出口,即产品质量对企业出口决定的影响呈现出由负向作用向正向影响演变的特征;内在机制可能是入世初贸易成本的降低、国内企业质量意识的增强、国外质量贸易壁垒和消费者质量需求的上升。进一步分行业考察发现,服务企业中产品质量相对较高的企业所占比重低于制造业企业,但在出口决定动态演变的特征方面与总体样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由于服务产品质量还涉及到消费质量维度,使得服务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质量)在其出口决定中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产品质量 出口决定 消费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