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5)
- 2023(14523)
- 2022(12289)
- 2021(11291)
- 2020(9342)
- 2019(21442)
- 2018(21347)
- 2017(41852)
- 2016(22634)
- 2015(25346)
- 2014(25426)
- 2013(25025)
- 2012(22691)
- 2011(20546)
- 2010(20274)
- 2009(18684)
- 2008(18422)
- 2007(16172)
- 2006(14100)
- 2005(12731)
- 学科
- 济(95199)
- 经济(95088)
- 管理(65381)
- 业(65285)
- 企(53095)
- 企业(53095)
- 方法(46895)
- 数学(40635)
- 数学方法(40239)
- 中国(27310)
- 农(24343)
- 财(24175)
- 业经(21425)
- 学(19804)
- 地方(18077)
- 制(17418)
- 理论(17075)
- 农业(16470)
- 银(16065)
- 银行(16027)
- 务(15983)
- 财务(15912)
- 财务管理(15880)
- 贸(15876)
- 贸易(15869)
- 易(15345)
- 融(15334)
- 金融(15333)
- 企业财务(15190)
- 行(15162)
- 机构
- 大学(326969)
- 学院(321806)
- 济(130620)
- 管理(130535)
- 经济(127868)
- 理学(113330)
- 理学院(112170)
- 管理学(110265)
- 管理学院(109697)
- 研究(104330)
- 中国(80603)
- 京(69296)
- 科学(63292)
- 财(62262)
- 所(51121)
- 财经(50475)
- 农(47908)
- 中心(47351)
- 研究所(46557)
- 业大(46204)
- 经(46084)
- 江(45793)
- 北京(43856)
- 范(41839)
- 师范(41473)
- 经济学(40567)
- 财经大学(37992)
- 院(37827)
- 州(37437)
- 农业(37430)
- 基金
- 项目(221141)
- 科学(174689)
- 研究(162452)
- 基金(162266)
- 家(140100)
- 国家(138937)
- 科学基金(120680)
- 社会(103911)
- 社会科(98463)
- 社会科学(98441)
- 基金项目(85685)
- 省(84633)
- 自然(78053)
- 自然科(76253)
- 自然科学(76236)
- 自然科学基金(74883)
- 教育(74490)
- 划(71337)
- 资助(67559)
- 编号(65907)
- 成果(53355)
- 部(49405)
- 重点(48931)
- 发(45976)
- 创(45452)
- 课题(44658)
- 教育部(42991)
- 国家社会(42874)
- 创新(42394)
- 科研(42256)
- 期刊
- 济(137880)
- 经济(137880)
- 研究(98940)
- 中国(57626)
- 学报(49312)
- 管理(46590)
- 财(45951)
- 科学(45244)
- 农(42964)
- 大学(38021)
- 学学(35599)
- 教育(35143)
- 融(32014)
- 金融(32014)
- 农业(29605)
- 技术(27098)
- 财经(24757)
- 经济研究(22427)
- 业经(21620)
- 经(20957)
- 问题(18183)
- 图书(17049)
- 理论(16676)
- 技术经济(15692)
- 实践(15142)
- 践(15142)
- 业(14919)
- 科技(14565)
- 现代(14491)
- 版(14115)
共检索到464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世清
国际寿险业和理论界在不断地研究探索极端死亡率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已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阐述了本金赔付非累积阈值型和累积阈值型两类极端死亡率债券的设计机制及其定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极端死亡率互换的设计机制和定价方面的研究动态;概述了极端死亡率风险衍生工具q远期合约的设计机制和定价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世清 郏雨薇
极端死亡率风险证券化以寿险公司作为发起人将极端死亡率风险从整体风险中隔离出来发行证券,将极端死亡率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长寿风险证券化以年金保险公司作为发起人,通过发行证券将长寿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两者均属于死亡率风险转移证券化,均能够扩大寿险公司和年金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极端死亡率风险证券化主要包括极端死亡率债券和极端死亡率互换两种工具,而长寿风险证券化主要包括长寿债券、长寿互换和q远期合约三种工具。笔者首先比较分析了极端死亡率风险证券化内部的两种工具,发现它们均为场外交易工具,流动性较差,定价方法均为Wang转换定价法,但在运行机制、合约性质以及交易程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次从运行机制、基差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晓艳 刘昆 唐迎凌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免疫理论在寿险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免疫理论主要是为了应对利率风险。本文提出了寿险产品组合的死亡率免疫的条件,通过建立模型对该条件进行了论证。根据死亡率免疫理论可以优化寿险公司的产品组合,解决目前寿险产品组合混沌无序的状态,为经营者提供一种量化公司产品组合死亡率风险的工具,并在死亡率免疫的条件下,探讨了寿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即寿险业资产负债匹配是指投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的匹配,而不是负债现金流和保费本身的匹配。
关键词:
死亡率 死亡率免疫 产品组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世清
国际寿险业在资本市场上尝试进行长寿风险证券化的同时,学术界也不断在探索长寿风险资本市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阐述了关于连续型和触发型长寿债券的设计机制及其定价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长寿互换的设计机制和定价模型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其他长寿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机制和定价模型的研究动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白鸽
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动态死亡率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总结了量化长寿风险的各种模型与方法。其次,结合国外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及发展,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年金产品与寿险产品的自然对冲、再保险、长寿风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及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该研究可作为我国长寿风险量化与管理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我国长寿风险定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红玉 郭甦 许争
文章着重梳理和评述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该影响的好坏,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三是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也未得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最后,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已有的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红玉 郭甦 许争
文章着重梳理和评述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一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该影响的好坏,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二是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三是资产证券化是否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也未得到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最后,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已有的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不对称 信用风险自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有关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已有文献认为,证券化产品的发起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等发起者倾向于出售低质量的贷款,或是放松对贷款的筛查和监督,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也成为各国陆续推出风险自留政策的原因。依据信号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风险自留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强制自留的资金成本和信息损耗削弱了风险自留制度的价值。对于最优自留形式与比例的选择,学者们认为应当依据经济环境、产品结构、资产质量有针对性地制定自留政策,而且应当完善豁免条款和反规避措施,以保障自留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不对称 信用风险自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世清 周庆余
极端死亡率债券是票息或面值与极端死亡概率相关的债券,能够将寿险公司所面临的极端死亡率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本文阐述了极端死亡率债券的市场发展,包括发行规模、触发机制、债券期限、债券分层、债券评级等,分析了以Tartan债券为代表的本金赔付累积型极端死亡率债券的运行机制,并给出了考虑极端死亡率风险的跳跃性特征下的本金赔付累积型极端死亡率债券Wang转换定价的解析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冯昕 沈圆江
寿险公司经营人寿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生命为保险标的,与非寿险相比,具有特殊的死亡率风险。本文从寿险公司基础风险的角度出发研究死亡率风险,并对其进行量化,提出死亡率持续期的度量方法,进而从资产负债管理的层面提出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国外死亡率风险管理办法并进行借鉴总结,给国内寿险公司死亡率风险管理提出意见。
关键词:
死亡率风险 死亡率持续期 资产负债匹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翠
PPP资产证券化的运用过程中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功效,加快资产周转率。目前我国对PPP的重视程度逐步上升,PPP具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优势,因此推动其发展可以为我国未来的建设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PPP项目证券化的定价和风险都是一个未知数,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相关学者对PPP项目及其证券化的研究,包括PPP项目的作用、PPP证券化定价和风险等内容,最后结合我国PPP证券化现状,对我国的PPP证券化做出相应展望。
关键词:
PPP证券化 文献研究 综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宇熹 陈伟忠 肖峻
证券分析师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从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本文从评估体系、盈余预测、羊群行为、推荐价值四种研究角度对国外证券分析师理论进行了分类综述,总结了国外证券分析师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揭示了其对于完善国内证券分析师制度和防范市场操纵的意义。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推荐报告 证券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艺明,陈浪南
The paper conducts experimental study of crude death rate of insurance industry by using turning-point-having Logistic Model.
关键词:
粗死亡率 Logistic模型 转折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