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
- 2023(1736)
- 2022(1538)
- 2021(1468)
- 2020(1229)
- 2019(2826)
- 2018(2829)
- 2017(5040)
- 2016(3089)
- 2015(3380)
- 2014(3426)
- 2013(3346)
- 2012(3333)
- 2011(3202)
- 2010(3322)
- 2009(3074)
- 2008(3240)
- 2007(2885)
- 2006(2667)
- 2005(2358)
- 学科
- 济(10579)
- 经济(10563)
- 业(6482)
- 管理(6402)
- 企(4991)
- 企业(4991)
- 学(4536)
- 方法(4460)
- 数学(3545)
- 农(3472)
- 数学方法(3454)
- 中国(2595)
- 理论(2295)
- 贸(2269)
- 贸易(2268)
- 业经(2257)
- 农业(2236)
- 易(2191)
- 财(2150)
- 制(2090)
- 地方(2069)
- 和(1908)
- 米(1903)
- 玉(1897)
- 玉米(1880)
- 融(1845)
- 金融(1844)
- 环境(1817)
- 银(1789)
- 银行(1767)
- 机构
- 大学(50208)
- 学院(48619)
- 研究(20876)
- 济(16253)
- 经济(15877)
- 科学(15461)
- 管理(14984)
- 农(14440)
- 中国(14164)
- 理学(12974)
- 理学院(12691)
- 所(12406)
- 管理学(12231)
- 管理学院(12158)
- 农业(11806)
- 研究所(11593)
- 京(11464)
- 业大(10187)
- 中心(8412)
- 范(8027)
- 师范(7907)
- 江(7819)
- 农业大学(7568)
- 财(7427)
- 科学院(7294)
- 北京(7156)
- 院(7008)
- 省(6913)
- 师范大学(6541)
- 业(6540)
共检索到72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华 王允贵 马中义 吕学文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种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系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极早熟品种 选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良学 安瑞春 贺喜全
选用黄早4、Mo17、E28、150等4个优异玉米种质混合杂交,组建群体,经8代自交定向选择,育成了玉米自交系H152。以H152为亲本育成了湘玉7号、湘玉8呈两个新品种,已累计推广20多万hm2,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H152,选育,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昆 赵明 郭小强 尚有军 王树安 王美云
对50个玉米自交系叶向值与单叶光合速率(Pmax)及单株叶面积(S)关系的研究表明:①玉米株型与单叶光合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50个自交系按BLOV(穗上叶叶向值)和Pmax两性状可明显地分为12类。我国现常用玉米自交系以株型较松散而光合速率较高的类型为主(占32.0%),缺乏株型紧凑、光合速率低和株型松散、光合速率高或低的类型;②玉米株型与单株叶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我国目前常用紧凑型玉米自交系单株叶面积往往偏小。以上结果表明为了取得玉米株型与光合生态、生理有种进展,需要进行遗传重组。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光合速率 叶面积 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建昌 张世煌 李向拓
阐述了玉米近交衰退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加性遗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作用以及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了系谱法不同世代家系的测交产量与家系世代的关系。提出了采用系谱法与家系内小群体轮回选择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并从S3家系开始进行家系内轮回选择和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技术方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江民 李雁 李槐芬
采用Griffing方法4 模型Ⅰ,对7个自交系10个性状进行配合力的研究。其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及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值在同一亲本的性状之间或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4113、7922、云143、云146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就单株粒重而言, 4113、云143、云14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4113在单株粒重方面具有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表明它能将高产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关键词:
模型 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恒 杨华 蔡治荣 祁志云 易红华 陈荣丽
S181是采用杂交系谱法,聚合西南地方糯质资源独特品质和外来普通玉米资源高配合力等特性,创制出的优良糯玉米"三高"自交系。应用该自交系组配育成11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通过审定,其中4个通过国审;改良S181育成两个新自交系,组配3个品种通过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选育 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军 余桂容 杜文平 徐利远
糯玉米自交系Nb11是利用60Co-γ辐照诱变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优质、早熟、高配合力、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目前,已直接利用该自交系选育出科玉白202和科白糯8号2个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此外,用Nb11及其转育系组配的糯玉米新组合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优良。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Nb11 选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钟碧 王秀全 刘昌明 张光祖
本文对优质耐旱玉米自交系81565及其杂交种绵单一号的选育研究进行了总结。81565是运用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基因重组,由TuxpeyP,B,C15S1×(金O3×获白)S2经一代姊妹交和6代自交选育而成。它既具有热带种质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地方种质的适应性。它同南21-3组配的绵单一号,成功地解决了丰产、优质、广适的协调问题。81565的选育及利用,是我国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一个成功范例,为西南山地玉米区玉米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质源。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选育,热带种质,育种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蒙祖庆 宋丰萍 罗涛
【目的】本研究从早熟西藏玉米地方种质群体中筛选出高光效玉米地方种质。【方法】以27份早熟西藏玉米地方种质为材料,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计算其光合参数。利用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5个光合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参试27份材料的光合参数在不同光强下表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随光强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逐渐增加,并分别在光强1400,1600,8
关键词:
西藏玉米 地方种质 早熟 高光效 筛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河成 段运平 李凌雨
早熟玉米单交种子粒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生长期短,形成的叶片少且面积小,光合产物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穗部性状的劣化和子粒产量的不稳定性。以早熟为前提子粒高产的育种途径,除配合力选育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叶片生长率来实现。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在高配合力前提下把具有潜在高灌浆速率的早熟自交系同一定的中晚熟自交系组配单交,不仅可使营养生长期显著延长,同化物供应改善,而且也可使灌浆期显著缩短,从而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玉莹 张正斌 杨引福 王敏 赵久然 杨国航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北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趋势,为品种栽培和育种目标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09年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生育期、产量和气候资料等相关数据,分析气候变暖对东北早熟春玉米生产及育种的影响。【结果】对照品种的生育期、营养生长期、花粒期与相应期间的活动积温呈较强的正相关,随着活动积温的增加,生育期和花粒期均有延长的趋势。对照品种产量和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647*,Sig.=0.041,α=0.05)。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对照品种产量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水平、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变化,东北玉米种植密度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东北地区 春玉米 生育期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韦新兴 吴永升 陈国品 郑德波 莫润秀 邹成林 黄开健 谭华
选用具有Suwan血缘的25个自交系作为被测系,以温带自交系掖478、黄早4、MO17、丹340作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100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Su2-6-5-1、Su2-2-2-2、Su124、Su137-3、Su102、SW93-2-2-2、SW98-1-2自交系在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大部分表现为正值,其综合性状较好,利用它们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强优势组合。而Su119-1、Su127和Su5-8-2综合性状表现较差,需改良后方能利用。对于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较大正效应值的组合有S...
关键词:
Suwan 自交系 配合力 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磊 于海秋 依兵 蒋春姬 王晓光 曹敏建
研究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灌浆至成熟期的生理特性,探讨其耐低钾的生理机制,为钾高效玉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多年筛选出的典型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典型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D937为试材,在天然低钾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于灌浆至成熟期测定根系形态、叶片持绿性、各器官的钾素积累量、钾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性状。与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相比较,低钾胁迫下,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主要表现为平均根长增加幅度大;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下降幅度小;持绿叶片数、单株绿叶面积、相对绿叶面积的下降幅度小;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叶、雌穗中的钾积累量略有增加;茎中的钾积累量下降幅度小;各叶片和叶鞘的钾含量下降幅度小,尤其棒三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磊 李盼 陈哲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目的】筛选获得低植酸玉米自交系,研究低植酸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低植酸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钼酸铵显色法对10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测定,将筛选得到的低植酸自交系鲁原92与已知低植酸突变体Lpa/lpa241、Lpa/Lpa241和齐319进行杂交,分析低植酸性状的遗传;并用钼酸铵显色法和植酸含量国标测定法对6个不同来源的齐319、鲁原92及其杂交种进行植酸含量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发芽试验对齐319、齐319×Lpa241/lpa241、鲁原92×Lpa241/lpa241、鲁原92×齐319苗期表现进行鉴定分析。【结果】钼酸铵显色法显示,鲁原92的无机磷含量达到0.93μg.mg-1...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低植酸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明 王美云 李少昆
对17个玉米自交系四个主要生育时期的叶片色素含量和比值、比叶重及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分析表明:(1)自交系间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差异较大,比值chla/b和car/chl差异较小;(2)大喇叭口期之后主要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历经缓增和快速下降的过程,chla/b和car/chl相对稳定,仅分别在开花期和完熟期略有升高的趋势;(3)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以及car/chl与叶绿素含量分别呈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在探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关系的基础上将17个自交系分为6组。并对自交系的色素特点与高光合速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叶片色素 光合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