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9)
- 2023(6097)
- 2022(5167)
- 2021(4489)
- 2020(3528)
- 2019(7864)
- 2018(7623)
- 2017(14085)
- 2016(7856)
- 2015(8751)
- 2014(8977)
- 2013(9086)
- 2012(9126)
- 2011(8626)
- 2010(9260)
- 2009(9002)
- 2008(7872)
- 2007(7099)
- 2006(6590)
- 2005(6291)
- 学科
- 济(40088)
- 经济(40055)
- 业(18627)
- 管理(17456)
- 地方(17376)
- 中国(15158)
- 企(12536)
- 企业(12536)
- 农(12238)
- 地方经济(10090)
- 业经(10027)
- 融(9216)
- 金融(9214)
- 发(8859)
- 方法(8693)
- 农业(8688)
- 学(8335)
- 银(8039)
- 银行(8012)
- 行(7931)
- 数学(7018)
- 数学方法(6907)
- 环境(6700)
- 制(6568)
- 发展(6552)
- 展(6531)
- 贸(6511)
- 贸易(6500)
- 易(6171)
- 技术(6034)
- 机构
- 学院(118784)
- 大学(115433)
- 研究(50896)
- 济(47549)
- 经济(46434)
- 管理(38283)
- 中国(38027)
- 科学(32940)
- 理学(31024)
- 理学院(30525)
- 管理学(29913)
- 管理学院(29688)
- 所(28229)
- 京(27393)
- 农(25741)
- 研究所(25496)
- 中心(21474)
- 财(21375)
- 江(20834)
- 农业(19777)
- 业大(19269)
- 院(18913)
- 省(18374)
- 范(18259)
- 北京(18149)
- 师范(18055)
- 州(17123)
- 科学院(15803)
- 财经(15792)
- 技术(15117)
- 基金
- 项目(73674)
- 科学(55888)
- 研究(53519)
- 基金(49107)
- 家(44152)
- 国家(43705)
- 科学基金(35341)
- 社会(32313)
- 省(31365)
- 社会科(30527)
- 社会科学(30523)
- 划(25755)
- 基金项目(25419)
- 教育(23528)
- 发(23070)
- 自然(21915)
- 编号(21673)
- 自然科(21345)
- 自然科学(21337)
- 自然科学基金(20919)
- 资助(20520)
- 发展(18419)
- 成果(18348)
- 展(18064)
- 重点(17354)
- 课题(17254)
- 创(15018)
- 部(14879)
- 创新(14103)
- 计划(14050)
共检索到204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香波 刘杨 赵明水 涂淑萍
【目的】揭示羊角槭的种胚发育与萌发抑制机制,获得破除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以提高种群繁育效率,扩大羊角槭种群数量以缓解目前极度濒危的生存现状。【方法】连续3年调查统计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2株人工种植羊角槭种胚发育结实情况,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种子不同部位(外种皮、内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通过不同处理(剥除外种皮、激素浸种与低温沙藏)探索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的方法。【结果】羊角槭种胚发育不良且存在单株个体间差异,3年平均饱满种胚率仅9.73%33.98%,饱满种胚平均生活力52.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刚标 刘雄盛 梁文斌
【目的】通过对水松生殖发育解剖结构的研究,探讨水松属分类地位,分析水松种子严重败育的原因,进一步为水松繁殖和保护提供丰富、完善的胚胎学研究资料。【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和胚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地显微观察,详细观测水松雌球果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结果】9—11月为水松雌球果芽分化期,12月至翌年5月为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期,6月为受精期,6月下旬至7月为原胚发育期,8月为早期胚发育期,9月为后期胚发育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其中3个大孢子逐渐退化,仅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复合颈卵器由6~17个颈卵...
关键词:
大孢子发生 配子体发育 胚发生 水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东 丁建林 何晓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嵊州市的鼠李科Rhamnaceae 1种浙江新记录植物——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i(Schneid.)Nakai,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境及分布。
关键词:
植物学 小勾儿茶 新记录 浙江嵊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杰成 郑国良 朱勇强
报道武义县珍稀濒危树种17种,其中国家级7种,省级10种;同时发现羽毛球树BuckleyalanceolataMiq.,黑壳楠LinderamegaphyHemsl.等2种为武义县分布新纪录。对全县珍稀濒危树种的分布、现状及保护价值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立牛头山自然保护区等具体保护意见。
关键词:
珍贵树种 资源 武义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革非 杨艳 李志辉 吴毅 曹基武 刘春林
为了解水松研究的现状、发展方向,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相关文献,对文献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及文献涉及的内容等方面进行计量学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对水松的研究呈增长趋势,现已形成核心作者群,高校是研究文献的主要来源;其具体研究内容可分为10大类,以经营管理和植物生理学研究领域的居多;基金课题来源丰富,多集中于福建、广东等地。我国水松研究工作数量较多,但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仍有广阔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水松 研究文献 计量学评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晓华 黎念林 金玲 朱秋桂 徐本美
对秤锤树种子基本性状作了测定, 并对种子进行酸蚀、药剂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实验处理。结果表明, 种皮占种子风干质量的88 % ~94 % , 透水性良好; 种子经浓硫酸处理2 d , 再用500 mg· L- 1 赤霉酸( G A3) 处理后, 在室外低温层积一冬, 发芽率可达4006 % , 对照种子则未萌发。秤锤树种子的休眠, 除了种皮机械束缚和透气性差的原因外, 种胚还需要一段低温的生理后熟过程, 属于综合休眠类型。图2 表3 参9
关键词:
秤锤树 种子 休眠 萌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思睿 高逸超 赵航 汪晓峰 刘雪萍
为了研究低温层积处理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层积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测定、胚轴发育观察、抑制物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香叶树种子层积时间的增长,种子萌发力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层积过程中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层积结果有较大影响;香叶树的萌发抑制因素主要来源于种皮的内源抑制物,种胚存在后熟作用,而低温层积处理对香叶树种子较快打破休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关键词:
香叶树 低温层积 休眠 种子抗氧化酶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佑勋 段小平
该文对银鹊树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鹊树种子成熟时胚形态发育正常,但种子无论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恒温或变温中均不能萌发;离体胚培养时,发育不正常,子叶能长大、胚轴能伸长并增粗,而胚根却不伸长,说明种子的胚根具休眠特性。内果皮和外种皮含抑制物质和透气性差是引起胚根休眠的主要因素。低温(5℃)层积120d可以解除休眠,但在恒温中无论给予光照和黑暗条件仍不能萌发,最适的萌发条件是光照下30℃(日)/20℃(夜),其次是30℃(日)/15℃(夜)变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瑞玲 向振勇 杨文忠 张珊珊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又名毛叶紫树,为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大乔木,主要生长于热带北缘季雨林,阳光较充足的溪边沟谷地段,为中国热带北缘的特有种[1],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IUCN极度濒危种[3],目前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发现2个天然种群(共8株)和1
关键词:
云南蓝果树 极度濒危 种子休眠 萌发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丽芬 邵崇斌 张宗勤
对经低温层积处理和无预处理的白皮松种子离体胚以及带全胚乳和部分胚乳的胚进行培养试验 ,离体胚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有或无GA3的琼脂培养基或滤纸上 ;带全胚乳胚和部分胚乳胚培养在滤纸上。结果表明 ,无预处理种子的离体胚培养在滤纸或低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均不能萌发出胚根 ;当蔗糖浓度为 3 0 %时 ,2 0 %的胚可萌发出胚根 ;在 3 0 %~5 5 %范围内 ,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 ,胚根萌发率及萌发速度呈上升趋势 ,萌发率可达 40 % ,发芽指数可达 6 5 %·d- 1 ;继续增加蔗糖浓度不能使其余 60 %的胚萌发。无预处理在滤纸上培养的带全胚乳胚 92 0 %可萌发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震 何松林 王艳梅 李广涛 蒋建平
为探明泡桐顶芽枯死原因以及利用侧芽进行人工接干的理论基础 ,采用切枝水培法研究了毛白 33泡桐顶侧芽休眠发育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 :①毛白 33泡桐的顶芽和侧芽 1不是因为早霜或寒冷冻害而死 ,可能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②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发育成了冬休眠芽 ,能够抵御冬季寒冷而越冬 ,并利用冬季低温信号解除其休眠 ,使冬芽萌发可能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大 ;③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在春季可以同时萌发 ,但侧芽 3萌发率稍高些 ,而侧芽 5难于萌发 ;④在 2 5℃下上部侧芽的萌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部侧芽的萌发 ,但 15℃下不存在上部侧芽萌发抑制下部侧芽萌发的现象...
关键词:
毛白33泡桐 顶侧芽 冬休眠 温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飞 郭星 闫倩倩 杨帆 何丽娟
【目的】揭示白龙江流域大果青杄Picea neoveitchii天然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群落伴生种间相关性及的资源竞争压力,以期为大果青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采用方差比率、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分析大果青杄群落乔、灌、草3个层次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结果】大果青杄群落内共出现植物35科62属78种,其中乔木层6科10属14种,灌木层21科32属37种、草本层13科23属27种。乔木层大果青杄为第一优势树种,其次为华山松、油松等。灌木层中优势种群有蒙古栎、刺叶高山栎、茶藨子,其次为毛叶水栒子、毛黄栌、光果莸、堆花小檗、小叶鼠李等。草本层的优势种群为青绿薹草和东方草莓,其次为野棉花、牛尾蒿、蒙古风毛菊、豨莶、车前等。大果青杄群落乔木层总体联结性呈显著的正联结,灌木层和草本层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结合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乔、灌、草3个层次种间相关性均不存在显著负相关情况,不显著种对数均大于显著种对数,总体趋于不显著负相关。【结论】大果青杄群落内物种对资源环境竞争趋于平稳,乔、灌、草3个层次物种间相关程度较弱,物种呈偶然聚合,群落演替处于较高阶段,结构稳定性较强。
关键词:
大果青杄 种间相关性 白龙江 濒危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冰 粟娟
选择树高、胸径月生长数量化指标,应用逻辑方程Y=K/(1+ea-bi)描述石碌含笑和华中木兰引种到广州后的早期生长表现,相关系数均大于0.90.通过各树种年生长节律、连年生长变化和速生长的模型构造与分析,揭示了濒危树种在迁地保存区的早期生长规律、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对濒危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适应性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继新 麻静 贾宏炎 曾冀 雷渊才 蔡道雄 郝建
应用30年生格木人工林树干解析资料,对珍稀濒危树种格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中等木胸径生长量的速生期在7~25年,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值在第15年,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0~26年相交;林分优势木径向生长的速生期在5~28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11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18~19年。(2)林分中等木树高生长的速生期在第4~21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7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第8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在8~21年多次相交;林分优势木树高生长的速生期在4~20年,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值在第4年,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在第9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在9~16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馨 马文旭 赵天田 马庆华 梁丽松 王贵禧 杨振
[目的]探究华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地理分布格局随气候的变化趋势,划分不同等级的华榛适生区,为华榛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华榛83条现代分布记录信息和筛选后的18个环境变量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中的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华榛末次间冰期以来6个时期的潜在分布区。[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AUC)结果显示:模拟结果较为准确,温度是影响华榛在6个不同时期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末次间冰期华榛的适生区总面积相比现代少9%左右,末次盛冰期变化不大,全新世中期适生区总面积相对现代多4.4%,预测未来2050s和2070s适生区面积均增加。华榛不同时期的分布中心均位于湖北省,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分布中心呈向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从适生区面积来看,华榛在冰期时适生区面积呈收缩趋势,在全新世中期及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情境下适生区面积呈扩张趋势。[结论]华榛在气候变化的情境下适生区分布区域不同,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分布中心有向高纬度方向迁移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