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7)
- 2023(14867)
- 2022(12034)
- 2021(10980)
- 2020(9128)
- 2019(20335)
- 2018(20491)
- 2017(39673)
- 2016(21604)
- 2015(23986)
- 2014(23813)
- 2013(23150)
- 2012(20612)
- 2011(18215)
- 2010(18606)
- 2009(17643)
- 2008(17608)
- 2007(15900)
- 2006(14122)
- 2005(12728)
- 学科
- 济(95849)
- 经济(95724)
- 业(92290)
- 企(74858)
- 企业(74858)
- 管理(71458)
- 农(46580)
- 方法(41812)
- 数学(33773)
- 数学方法(33239)
- 业经(32078)
- 农业(30916)
- 财(26736)
- 中国(26145)
- 务(19379)
- 财务(19335)
- 财务管理(19314)
- 制(18634)
- 企业财务(18281)
- 技术(18270)
- 地方(17281)
- 贸(16781)
- 贸易(16772)
- 理论(16503)
- 策(16411)
- 易(16292)
- 划(15441)
- 体(14688)
- 和(14506)
- 学(14130)
- 机构
- 学院(313794)
- 大学(304062)
- 济(131335)
- 经济(128844)
- 管理(126228)
- 理学(109692)
- 理学院(108625)
- 管理学(106663)
- 管理学院(106136)
- 研究(98100)
- 中国(77449)
- 农(68837)
- 京(62965)
- 科学(61175)
- 财(57087)
- 业大(53181)
- 农业(53157)
- 所(49087)
- 江(47728)
- 财经(45936)
- 中心(45915)
- 研究所(44552)
- 经(41833)
- 经济学(39069)
- 北京(38309)
- 州(37511)
- 范(36591)
- 师范(36166)
- 经济管理(35982)
- 经济学院(35492)
- 基金
- 项目(211156)
- 科学(167883)
- 基金(155105)
- 研究(150467)
- 家(135658)
- 国家(134397)
- 科学基金(117256)
- 社会(99231)
- 社会科(93945)
- 社会科学(93918)
- 省(85163)
- 基金项目(82830)
- 自然(76895)
- 自然科(75280)
- 自然科学(75262)
- 自然科学基金(73928)
- 划(69485)
- 教育(67614)
- 资助(62078)
- 编号(60180)
- 重点(46746)
- 创(46341)
- 发(46045)
- 部(45551)
- 成果(45242)
- 业(44770)
- 创新(42627)
- 国家社会(41139)
- 课题(40546)
- 科研(40105)
- 期刊
- 济(150047)
- 经济(150047)
- 研究(84642)
- 农(69717)
- 中国(58030)
- 学报(48992)
- 管理(47770)
- 科学(46979)
- 农业(46725)
- 财(45050)
- 大学(37961)
- 学学(36795)
- 业经(31984)
- 融(29237)
- 金融(29237)
- 技术(28427)
- 业(24744)
- 教育(24226)
- 经济研究(22475)
- 财经(22387)
- 问题(21836)
- 经(19296)
- 技术经济(17732)
- 版(16602)
- 商业(16110)
- 现代(15777)
- 统计(15399)
- 世界(15355)
- 策(15020)
- 科技(14782)
共检索到45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书凯 倪鹏飞
城市规模扩张对农业现代化既有极化效应又有涓滴效应。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整体上看,城市规模扩张显著促进了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析发现,当城市绝对规模小于74.26万人时,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当城市绝对规模大于221.32万人时,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从控制变量层面来看,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城市分散度均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也验证了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结论。基于中国的大国特征,不同规模的城市需要推行差异化的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同时推动城市落户条件的开放速度和开放程度。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农业现代化 极化效应 涓滴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书凯 倪鹏飞
城市规模扩张对农业现代化既有极化效应又有涓滴效应。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整体上看,城市规模扩张显著促进了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分析发现,当城市绝对规模小于74.26万人时,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当城市绝对规模大于221.32万人时,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从控制变量层面来看,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城市分散度均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也验证了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结论。基于中国的大国特征,不同规模的城市需要推行差异化的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同时推动城市落户条件的开放速度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农业现代化 极化效应 涓滴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静 白佶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改变以家庭户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小农经营模式,实现农地向专业化的经营主体集中。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的两大要素是进城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和规模。只有他们有流转激励和集中连片的土地向经营主体集中,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要通过明确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资格、发挥村集体组织激励作用、引导乡贤能人参与乡村建设以及完善进城农民替代性收入和保障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土地规模 流转意愿 乡贤能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我国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探索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应该围绕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社会化服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结合苏州农村的实际,198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中心内容的农业现代化试验。到1993年底为止,全市劳均经营粮田15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单位已发展到2800多个,经营耕地25万亩,有50多个村的责任田和4个村的粮田全部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多种经营生产迅速向“基地化”发展,目前全市已有上规模、上档次的各级各种种养基地1800多个,专业大户5万多户,种养面积20万多亩,提供的副食品占全社会总量的1/3以上。实线结果表明,我市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策是及时的、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真 高峰 公茂刚
农业现代化体现为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农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农业制度的现代变迁。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体现在三个方面:(1)农业国际化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农业技术进步;(2)农业国际化也有利于投入结构的优化、生产结构的升级和品质结构的改善;(3)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瑞成
常熟市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试验区之一,着重探索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农业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试验。现将4年来的试点情况介绍如下: 一、成效 4年来,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娟 万琳
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转型推动下,顺应政府的农业治理需求、家庭农场的服务需求和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转型需求,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应运而生。其结合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组织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合作收益,并通过开展服务一体化以及在一体化下对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和服务锁定来凝聚成员,并且获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领办人个人业务与合作社服务的互嵌,既形成了领办人运营合作社的动力,也实现了合作社对领办人的“锁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成为农业治理的重要主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阶段性变化 推进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王超铁 袁士畴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应优先考虑土地产出率,同时具有高产出、高效益,高效率,持续、稳定及协调,资源节约,农村经济结构多元,模式种类丰富等特点。并提出:①产出与投入均具有三维结构和品种的三元结构,及其高产出、高投入的含义。②农业综合发展反馈环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它由六个子环组成,现代化生产要素是其枢纽。③“接口工程”的概念,它既是系统的组成又是系统的调节器。最后,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晓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农业的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国内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可为农业的对外开放注入活力,并在农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更高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对外开放,农业现代化,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波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能少"。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保险业的天职和宗旨,应当把更多的行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保险业立足黑龙江农业大省实际,以创新农业保险供给、服务脱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 张曙光
本项研究梳理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演变,概括了土地规模流转的阶段特征和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北京通州、山东宁阳、成都郫县和崇州市等地6个案例的分析,说明了土地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揭示了其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对现有流转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指标交易与土地流转的本质差别,并讨论了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组织变迁 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