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0)
2023(6276)
2022(5506)
2021(5039)
2020(4327)
2019(9561)
2018(9480)
2017(17795)
2016(10136)
2015(11359)
2014(11211)
2013(11018)
2012(10390)
2011(9458)
2010(9729)
2009(8849)
2008(8912)
2007(8040)
2006(7154)
2005(6751)
作者
(31616)
(26358)
(26298)
(25103)
(16932)
(12874)
(11912)
(10065)
(10044)
(9600)
(9141)
(8910)
(8828)
(8765)
(8696)
(8047)
(8021)
(7774)
(7717)
(7666)
(6812)
(6736)
(6594)
(6044)
(5972)
(5944)
(5923)
(5904)
(5437)
(5330)
学科
(35560)
经济(35488)
管理(33381)
(29127)
(25191)
企业(25191)
(14011)
(13603)
方法(13362)
数学(11201)
数学方法(11096)
(9788)
中国(9767)
(9547)
(9397)
业经(8921)
(8379)
财务(8349)
财务管理(8326)
(8028)
体制(7999)
银行(7990)
企业财务(7936)
(7612)
(7504)
金融(7500)
(6800)
贸易(6795)
(6618)
(6270)
机构
大学(145153)
学院(144084)
(58434)
经济(57197)
研究(55062)
管理(49500)
理学(41852)
理学院(41276)
中国(41251)
管理学(40585)
管理学院(40304)
科学(34620)
(32135)
(31281)
(30800)
(30051)
研究所(26969)
农业(25185)
业大(25141)
中心(24337)
(23381)
财经(23142)
(20960)
(19794)
北京(19644)
(19515)
经济学(18281)
(17650)
财经大学(17167)
科学院(16547)
基金
项目(96275)
科学(74266)
基金(70027)
研究(65522)
(63144)
国家(62690)
科学基金(52206)
社会(41400)
社会科(39209)
社会科学(39202)
(37883)
基金项目(36867)
自然(35061)
自然科(34199)
自然科学(34179)
自然科学基金(33607)
(32123)
教育(30177)
资助(28624)
编号(24340)
重点(22836)
(22503)
(21640)
成果(21070)
(20511)
(20283)
创新(19478)
计划(19287)
科研(18929)
课题(18320)
期刊
(67720)
经济(67720)
研究(43109)
中国(32905)
学报(31396)
(30316)
(26469)
科学(25266)
大学(23561)
学学(22669)
管理(21147)
农业(19842)
(15656)
金融(15656)
教育(12839)
财经(12586)
技术(10889)
(10822)
(10619)
经济研究(10468)
业经(9655)
业大(9268)
问题(8844)
(8841)
(7898)
农业大学(7828)
科技(7647)
国际(7252)
世界(6833)
财会(6525)
共检索到227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曦晨  李萌  杨书珍  彭丽桃  冯柏如  杨菁菁  
为明确板栗采后优势致腐真菌种类及植物精油对其控制效果,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板栗采后腐败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显微观察和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优势致腐菌作进一步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紫苏醛、肉桂醛、柠檬醛、叶醛、丁香酚、芳樟醇、橙花醇、麝香草酚、香芹酚、香茅醇植等10种植物精油单组分对板栗采后优势病原真菌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板栗采后优势致腐菌包括镰孢属、新壳梭孢属、地霉属和毛霉属在内的多种真菌,其中菌株BL-8和BL-18经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和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10种植物精油单组分对板栗采后优势致腐菌菌株BL-8和BL-18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芹酚对板栗采后优势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菌株BL-8和菌株BL-18的EC_(90)值分别为24.431和11.768μL/L。体外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和自然贮藏试验结果发现,香芹酚显著抑制了2种优势致腐菌的生长,香芹酚熏蒸处理有效控制了由菌株BL-8和BL-18侵染所引起的板栗采后病害的发生。因此,香芹酚作为熏蒸剂,在板栗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孟玉霞  崔惠敬  赵前程  李萌  边楚涵  白如健  马永生  
为探讨天然植物精油对冷藏大黄鱼贮藏过程中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实验首先对冷藏大黄鱼的优势腐败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植物精油或其组分对腐败菌株的抑菌活性;在阐明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基础上,再对植物精油处理后的大黄鱼气味进行感官可接受度检验,以筛选出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和良好感官接受性的精油保鲜剂;实验通过细菌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胞内乳酸脱氢酶及核酸释放研究山苍子精油对不同腐败菌株的膜损伤作用,以初步阐明其抗菌机制;最后,通过检测微生物数量、产硫菌数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组胺含量变化来考察山苍子精油对冷藏大黄鱼潜在的保鲜效果;从冷藏大黄鱼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腐败菌,分别为腐败希瓦氏菌4株,热杀索丝菌1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14种植物精油对腐败菌株具有不同抑制活性,其中肉桂醛抑菌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μL/mL,其次为丁香酚、百里香酚、柠檬醛、柠檬草及山苍子精油,最低抑菌浓度均≤0.5μL/mL;丁香酚、百里香酚、柠檬醛、柠檬草及山苍子精油使用后未导致大黄鱼气味的感官劣化,且可矫正大黄鱼肉的腥味;山苍子精油可破坏腐败菌株的细胞膜,并导致胞内蛋白酶和核酸外泄。经4μL/mL山苍子精油处理后,冷藏过程中大黄鱼片的菌落总数、产硫菌数、TVB-N及组胺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肉桂醛、丁香酚、百里香酚、柠檬醛、柠檬草及山苍子精油对大黄鱼特定腐败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芳香酚和富含柠檬醛的精油使用后不影响大黄鱼的感官接受性,有望作为天然保鲜剂用于冷藏海产品的保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力慧   牛新湘   刘萍   杨红梅   楚敏   包慧芳   王宁   詹发强   林青   杨蓉   龙宣杞   娄恺   史应武  
【目的】对甜瓜采后主要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筛选出防腐效果最佳的拮抗菌株,丰富甜瓜采后保鲜拮抗菌资源。【方法】利用组织块分离法在腐烂的甜瓜果实中分离致腐菌,梯度稀释法从甜瓜种植地土壤分离拮抗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生防菌,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生物学鉴定确定其种属,测定拮抗菌对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作用,明确拮抗菌对致腐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本研究分离出1株主要病原菌CH-3,通过对ITS、tef和tub基因序列进行BLAST 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病原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从甜瓜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得到67株细菌,通过拮抗试验得到3株抑菌活性很强的拮抗菌,分别为BG-1、BG-2和BG-3,选取抑菌效果更好的BG-2作为供试菌株,结合生理生化测定、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gyrB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明确拮抗菌BG-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对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0.00%、60.11%。【结论】获得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拮抗菌BG-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到1株甜瓜主要致腐菌CH-3,鉴定为尖孢镰刀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G-2对尖孢镰刀菌CH-3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致腐菌CH-3对甜瓜有致病性,拮抗菌BG-2能有效抑制甜瓜致腐菌尖孢镰刀菌CH-3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且拮抗菌浓度越高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越好。在甜瓜采后贮藏及生物保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陶  李潞滨  杨凯  唐征  刘振静  庄彩云  彭镇华  
为进一步区分11个分离自不同地理分布的5种中国兰属植物的共生菌根真菌菌株,该文结合各菌株的传统形态学特征,对菌丝隔膜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将其鉴定为无性态的瘤菌根菌属真菌。鉴定结果表明,瘤菌根菌是可与中国兰属植物形成菌根结构的最普遍的菌根真菌种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丽松  王贵禧  杨小胡  
以‘燕昌’板栗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浓度NaC lO(100、500、1 000 mg.L-1)水浴处理对板栗沙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500 mg.L-1NaC lO水浴处理有利于降低板栗在沙藏期间(30-150 d)的淀粉水解,有利于保持沙藏后期的淀粉含量。1 000 mg.L-1NaC lO水浴处理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其它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水浴处理促进了板栗在处理期间的乙醇积累,在沙藏过程中乙醇逐渐消失并且与对照没有差异。NaC lO水浴处理对抑制沙藏板栗的发芽和腐烂有明显作用,经150 d沙藏,500 mg.L-1处理的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为2%,1 000 mg.L-1处理的均为0。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  纪燕玲  王晗  陈永敢  王志伟  
调查我国7省12个不同地区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经分离、培养后鉴定得到2种Epichlo属和4种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采用改良的QS(improved quick and safe,IQS)法进行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并通过PCR进行验证。以生长在平板上的菌丝为起始材料,仪器要求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安全、省时省力,整个提取过程大约40 min。该方法和常规SDS法相比,时间缩短到2周,为原来的1/4。以IQS法提取的DNA为模板,检测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中的NRPS基因,并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与已有的NRPS基因高度相似。这种快速提取法所获得的基因组D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宏建  周倩  高必达  
从湖南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土样中分离放线菌株,经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和发酵过滤液抑菌试验,得到一个较好的菌株D35,其发酵液经5倍稀释对稻瘟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6%、80.3%和54.2%.经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35为三泽链霉菌(Streptomyces misawanensis).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燕如  仲山民  林海萍  郑钢  喻卫武  
对5个无性系板栗栗实采后生理的研究表明,板栗属具呼吸跃变的干果。栗实脱蒲1周后呼吸速率及淀粉酶活性都逐渐增加,酶活性峰值的出现要比呼吸跃变的峰值晚。无论是呼吸速率还是酶活性,各无性系间均有差异。对栗实进行保鲜处理宜在脱蒲后1周内完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珍  柳丽梅  彭丽桃  周厚成  潘思轶  张丽华  
草莓采后极易受病原真菌的侵染,使果实腐烂变质、品质下降,给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采后的防腐保鲜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等方面对草莓采后真菌病害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控制草莓采后真菌病害和延长货架期提供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炜  纪燕玲  杨守玲  亢燕  王志伟  
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3个采样点共采集96株鹅观草属植物样品,经鉴定为犬草(Roegneria canina)。通过检测,样品中内生真菌的含菌率高达67.7%。分离得到5个菌株并对它们进行形态学特征调查,分离菌株呈典型的Neotyphodium属真菌特征。选择菌株Rjl7101和Rjl7104,利用tefA和tubB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Neotyphodiumsinicum聚为一枝。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分离菌株为N.sinicum。这是首次在犬草中发现N.sinicum,也扩大了N.sinicum在我国的分布地区范围,进一步说明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且分布广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皆宁  桂思琦  曹佳佳  杜雪  李俊博  李秀娟  开国银  周伟  
【目的】真菌性病害是西红花Crocus sativus的主要病害。分离鉴定西红花茎腐病致病菌可为西红花茎腐病科学防控及特效杀菌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番红花1号’C. sativus ‘Saffron No. 1’为供试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球茎中分离获得致病真菌。通过PCR扩增、测序与进化树构建对真菌保守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RNA聚合酶Ⅱ亚家族(RPB2)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与进化分析。对感病球茎进行致病菌再分离并回接到植株,验证真菌在种球种植模式下的致病特性。【结果】所分离获得的球茎致病真菌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形态特征高度相似;候选致病真菌的ITS和RPB2保守序列与其他植物来源的黑曲霉同一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6%,与黑曲霉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上;基质种植模式下,接种黑曲霉菌液极显著(P<0.01)增加了西红花球茎的发病率。【结论】黑曲霉是引起西红花种球腐烂的真菌病害之一。图7参3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强强  任苗苗  顾沛雯  
[目的]研究枸杞内生嗜线虫镰刀菌(Fusarium nematophilum)NQ8GⅡ4对灵武长枣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和保鲜效果,为灵武长枣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灵武长枣采后优势致腐真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采用皿内对峙试验,设同时接种NQ8GⅡ4和靶标菌、接种NQ8GⅡ44 d后再接种靶标菌和接种靶标菌4 d后再接种NQ8GⅡ4 3个处理,测定NQ8GⅡ4的抑菌率;采用盖玻片对峙法培养NQ8GⅡ4和靶标菌,显微观察NQ8GⅡ4对靶标菌的拮抗作用。制备NQ8GⅡ4培养液,检测其对靶标菌丝生长(培养液体积分数为10%,15%,20%,25%,30%和40%)和孢子萌发(培养液体积分数10%,20%,30%,40%和50%)的抑制作用。采用皿内对峙法测定NQ8GⅡ4对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球派伦霉(Peyronellaeaglomerata)的抑菌广谱性。采用平板对扣法测定NQ8GⅡ4挥发物质对靶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将灵武长枣用NQ8GⅡ4培养液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40%和50%的液体浸泡1 min后晾干,15℃冷藏,以无菌水浸泡处理为对照,每隔5 d观察腐烂情况并统计腐烂率,分析NQ8GⅡ4培养液对灵武长枣的保鲜作用。[结果]接种NQ8GⅡ4 4 d后再接种靶标菌处理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该处理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抑菌率分别达71.25%和68.75%。光学显微观察发现,菌株NQ8GⅡ4可使病原真菌菌丝出现畸形、干瘪和崩解等现象。菌株NQ8GⅡ4培养液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菌丝抑制率分别为71.25%和62.00%;菌株NQ8GⅡ4培养液体积分数为50%时,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92.81%和88.72%。NQ8GⅡ4挥发物质对交链格孢和灰葡萄孢的抑菌率分别达94.34%和95.95%。菌株NQ8GⅡ4对出芽短梗霉、球派伦霉和米根霉抑制率分别达87.91%,75.42%和30.95%。在15℃贮藏条件下,体积分数20%的NQ8GⅡ4培养液处理30 d后,灵武长枣的腐烂率较对照处理下降了77.09%,货架期延长了15~30 d。[结论]枸杞内生嗜线虫镰刀菌NQ8GⅡ4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果蔬保鲜剂出发菌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冬辉  刘洪波  杨小丰  张瑜  陈安良  张立钦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活体组织法对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精油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离体抑菌实验表明:在500μL.L-1下黄山木兰精油对多种真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以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95.23%和93.83%。筛选6种对黄山木兰精油较为敏感的病原真菌进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黄山木兰对6种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47.94~223.73μL.L-1,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活性最强,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来友  童品璋  孙宣军  相聪伟  张倩  许小婉  杨共鸣  斯海平  
[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国顺  刘昆玉  倪建军  石雪晖  
为提高板栗雌花分化率 ,以 8年生铁粒头为试材 ,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 GA3 ,6 - BA ,乙烯利 ,测定结果枝长、枝基部直径、枝中部叶长和宽、该枝雄花数、雄花序长和雌花数 .结果表明 ,GA3 5 0 ,10 0 m g/L 和 6 - BA10 0 m g/L 能显著地提高板栗雌花分化率 ,降低雄花与雌花的比值 ,乙烯利对板栗雌花分化具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 ,3个质量浓度处理没有雌花生成 ,低浓度处理具有促雄作用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