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1)
- 2023(5868)
- 2022(4935)
- 2021(4385)
- 2020(3395)
- 2019(7854)
- 2018(7608)
- 2017(14244)
- 2016(7845)
- 2015(8719)
- 2014(8759)
- 2013(8830)
- 2012(8835)
- 2011(8247)
- 2010(8434)
- 2009(7554)
- 2008(7402)
- 2007(6688)
- 2006(6235)
- 2005(5968)
- 学科
- 济(40297)
- 经济(40267)
- 业(18607)
- 管理(17636)
- 地方(16657)
- 中国(15461)
- 企(12393)
- 企业(12393)
- 农(12147)
- 业经(9922)
- 地方经济(9713)
- 方法(9640)
- 发(8927)
- 农业(8604)
- 数学(8202)
- 数学方法(8152)
- 融(8106)
- 金融(8106)
- 制(7895)
- 银(7719)
- 银行(7709)
- 行(7579)
- 教育(7500)
- 环境(6816)
- 贸(6726)
- 贸易(6716)
- 发展(6710)
- 展(6690)
- 学(6512)
- 财(6467)
- 机构
- 学院(113166)
- 大学(112112)
- 济(49073)
- 经济(47817)
- 研究(47408)
- 管理(38403)
- 中国(34569)
- 理学(31322)
- 理学院(30868)
- 管理学(30363)
- 管理学院(30141)
- 科学(27234)
- 京(25945)
- 所(24367)
- 财(21708)
- 研究所(21677)
- 农(20548)
- 中心(20259)
- 江(19550)
- 范(17836)
- 师范(17661)
- 院(17447)
- 北京(17360)
- 财经(16060)
- 省(16036)
- 州(16020)
- 业大(15571)
- 农业(15550)
- 经济学(14948)
- 经(14443)
- 基金
- 项目(68649)
- 研究(53695)
- 科学(53379)
- 基金(46359)
- 家(39923)
- 国家(39507)
- 社会(33281)
- 科学基金(32969)
- 社会科(31571)
- 社会科学(31568)
- 省(29142)
- 教育(24744)
- 基金项目(24110)
- 划(23673)
- 编号(22417)
- 发(22229)
- 自然(18959)
- 资助(18832)
- 成果(18659)
- 自然科(18476)
- 自然科学(18471)
- 发展(18301)
- 自然科学基金(18114)
- 展(17950)
- 课题(17427)
- 重点(16164)
- 创(14733)
- 部(14625)
- 年(13898)
- 创新(13759)
共检索到196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敏 张荣锋 胡国良 俞彩珠 李文彪 马良进
板栗枝干疙瘩好发于春天, 严重影响幼龄嫁接板栗植株的生长。采用野外调查、病原物分离培养和接种的方法, 查明板栗枝干疙瘩的发生原因有小蠹虫危害、林地排水透气不良以及嫁接口愈合不好等, 以小蠹虫危害最为常见。图1 参1
关键词:
板栗 枝干疙瘩 小蠹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沧松 唐伟强 陈贵新 吴银海 张荣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栗属大约有8~9种,包括中国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美洲栗、美洲榛果栗、欧洲栗等,其中中国板栗、锥栗、茅栗为中国原生种。目前世界栽培食用栗主要以中国板栗、日本栗、欧洲栗为主,锥栗在我国也有少量栽培。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以河北迁西和湖北罗田栽培的板栗最为知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闾星 窦桂铭 汪慧华 李如华 江泽平 李志朋 严东辉
[目的]探明果实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是了解果实健康微生物组功能和机制的基础。[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组织分离方法,对6个板栗品种的健康果实及其果肉(子叶)和果壳(含种皮)组织的内生真菌群落进行了多样性和组成分析。[结果]6个品种的果实及其2个组织共36个样本总共产生3 229 205条高质量序列,注释出真菌1 557个OTUs,分属10个门,38个纲,97个目,203个科,350个属。板栗果实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80.40%)丰度最高,其次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7.70%),优势纲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平均相对丰度43.00%)和酵母纲Saccharomycetes(平均相对丰度15.10%)。品种间共有(Shared)真菌类群富集在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上,其丰度>90%。板栗果实品种间,子囊菌门在每一个品种中同样体现为最丰富类群,相对丰度为57.96%~90.15%,其次为担子菌门,相对丰度为3.28%~23.71%;纲水平上,优势类群出现变化,酵母菌纲真菌相对丰度(39.21%)在毛板红品种中是最高的,而粪壳菌纲真菌是另外5个板栗品种中最丰富类群(29.47%~59.56%)。果实组织间,果肉组织较之果壳具有更高的特有真菌多样性,果肉组织特有优势类群全部为担子菌,尤其是银耳纲Tremellomycetes的红菇目Russulales。LEfSe分析显示,果壳和果肉组织存在显著性差异群落组成或种群,镰孢属Fusarium、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迈耶氏酵母属Meyerozyma和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真菌在果肉组织中具有显著优势。采用人工培养方法共获得有效菌株2 346株,分属子囊菌、担子菌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除酵母菌类需特殊培养基筛选外,可培养方法显示果实及其果壳、果肉上的真菌优势类群,在群落组成和丰度上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相似。[结论]板栗果实具有丰富的以子囊菌粪壳菌纲和酵母菌纲为优势类群的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种群多样性,但建群种类主要来自座囊菌纲。板栗果实品种间的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板栗果肉较之果壳组织有更为丰富的特有内生真菌多样性。板栗果肉和果壳组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分化。本文系统报道了板栗果实内生真菌组的组成结构,为利用板栗健康微生物组防控果实病害和了解坚果类果实微生物组提供了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维华 童品璋 王正淼 李金昌 杨共鸣
连续3a对不同成熟度采收下来的板栗的产量、品质、贮藏等性状的测试和不同采收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①采收时间以50%的总苞开裂较适宜。②采收方法宜用拾打兼用的采收方法,即前期捡拾掉到地上的栗子,等总苞开裂达50%时一次性全部轻轻挑拨下来。
关键词:
采种 采收 成熟度 板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银才 姚建祥 蒋小凡 潘文贤 王白坡
通过3种不同造林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实生苗造林当年嫁接、种子直播造林翌年嫁接和实生苗造林翌年嫁接,首次成苗率都在77.00%以上。经过第2次少量补接可达到全苗。苗木生长良好,生产上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
关键词:
板栗 造林 嫁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玉珠 王林伟 王淑媛 赵沛忠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 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 4%。表3参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之恩
本文就当前我国板栗生产中出现的低产、低出籽率、高空苞率的突出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理论探讨。从影响板栗产量的因素入手 ,就板栗空苞的形成机理从组织胚胎、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多角度分析讨论、归纳。结果表明 ,空苞形成的机理主要是 :组织胚胎发育不健全 ,空苞发生时间主要在合子阶段和初生胚乳核 ;授粉受精不良 ,导致胚早期败育 ;硼素、磷素及激素平衡学说 ,说明了营养元素中的硼、磷对板栗空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 ,具有调节控制多种物质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激素及其平衡关系 ,对板栗空苞及性别分化有较大影响。文中还就克服和降低空苞形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加强营养和树体管理、调整雌雄花比例、选配授...
关键词:
板栗 空苞 组织胚胎 营养物质 激素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板栗和锥栗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含量逐渐上升,达到高峰时间是板栗开花后105天、锥栗开花后100天,随后ABA含量均逐渐下降。果实成熟采收时ABA含量比高峰时小10倍。随着种子发育,种子和胚对外加ABA的敏感性也逐渐下降,10-5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开花后100天的两个树种种子的发芽,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发芽。ABA对成熟前期胚的贮藏蛋白质合成无影响,但能促进成熟中后期胚的贮藏蛋白质的积累作用,ABA维持板栗和锥栗贮藏蛋白质合成和积累作用表现在转录水平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均 陈俊 王乐乐 曹庆昌
对北京市板栗产业的生产、布局、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科技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板栗种植规模较大,优势区域布局明显,但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废弃物利用率及优良品种采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板栗对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应采取措施实现栗林的适度集中经营,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板栗产业开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板栗产业 调查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人杰
动物园里面的袋鼠从笼子跑了出来。动物园管理员赶忙找人把关袋鼠的笼子加高了一米。结果,第二天袋鼠仍然从笼子中跑了出来,于是又将笼子加高了一米。他以为袋鼠从此再也不可能从笼子中逃逸,但事实却是:第三天,袋鼠们又出现在笼子外面。管理员于是接着将笼子再次加高了两米。旁边笼子的河马问袋鼠们:"你们觉得管理员把笼子加高到什么地步才算完?"袋鼠们说:"不知道,只要他继续忘了锁门的话,加高到多少米也是没有用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彭方仁 黄宝龙
对8年生密植板栗园“九家种”品种树木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40~50μmol·s-1·m-2和800~900μmol·s-1·m-2;②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为单峰曲线,而在生长盛期(6~8月)为双峰曲线;③光合速率的年变化进程也表现为双峰曲线,其高峰分别出现在开花期及果实速生期;④叶片的光合速率直接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制约,同时还受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关键词:
板栗 光合作用 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尹伟伦 王华芳
以板栗胚珠为外植体,筛选了板栗胚珠培养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期、生长调节剂组合、培养基中碳源种类、培养基中糖浓度等指标,并深入探讨了板栗胚珠培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板栗体细胞胚胎高频发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①在板栗胚珠离体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间为板栗第1次盛花期后的30~44 d;②单独使用0.5或1.0 mg/L的2,4-D、6-BA、TDZ均不能诱导板栗胚珠的体细胞胚胎发生;③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时,其种类和浓度直接影响出胚率,6-BA与2,4-D配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KT、TDZ、ZT分别与2,4-D的组合,6.0 mg/L的2,4-D和0.5...
关键词:
板栗 胚珠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发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馨方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王广鹏
探讨分子水平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以利于燕山种质的保存、保护和研究利用。基于SSR标记,采用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UPGMA)法对燕山地区10个市(县)的161份板栗种质进行多次聚类抽样分析,比较使用3种遗传相似系数(SM系数、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位点优先取样法)相组合确定的不同样本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大小,确定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再分别对核心种质与原种质、核心种质与保留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进行t检验,以评价核心种质的代表性;通过绘制主坐标分布图观察核心种质和原种质的分布情况,并结合表型特征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应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取得的样本群比随机取样法具有更高的Ne、H和I,应用SM系数取得的样本群,其遗传多样性指标要优于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综合利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系数筛选了46份燕山板栗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28.57%的样品,Ne、H和I分别为1.531 7,0.321 8和0.491 0。t检验表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显著大于原种质,经主坐标分析和表型特征确认,核心种质在原种质的主坐标图中分布均匀,能够较全面地代表整个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相似性系数进行多次聚类,是构建燕山板栗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构建的容量为46份的板栗核心种质,能充分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燕山板栗 核心种质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选滔 阮逸 李永海 戴本营
春秋季节用4种嫁接方法进行板栗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贴枝接适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长达40d以上。春季以挖骨皮接较好。这两种方法平均嫁接成活率均达90%以上。夏季采用截顶留叶切枝接,嫁接成活率均达90%以上。嫁接适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上旬。
关键词:
板粟 嫁接 嫁接苗 成活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