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
- 2023(733)
- 2022(732)
- 2021(698)
- 2020(609)
- 2019(1425)
- 2018(1431)
- 2017(2896)
- 2016(1714)
- 2015(1915)
- 2014(1928)
- 2013(1899)
- 2012(1803)
- 2011(1677)
- 2010(1761)
- 2009(1326)
- 2008(1149)
- 2007(940)
- 2006(801)
- 2005(695)
- 学科
- 济(6552)
- 经济(6549)
- 业(4026)
- 管理(3984)
- 方法(3839)
- 数学(3653)
- 数学方法(3643)
- 企(3181)
- 企业(3181)
- 财(2474)
- 中国(1893)
- 务(1451)
- 财务(1442)
- 财务管理(1441)
- 企业财务(1397)
- 融(1257)
- 金融(1257)
- 农(1231)
- 银(1223)
- 地方(1212)
- 银行(1212)
- 制(1174)
- 学(1148)
- 行(1140)
- 贸(1132)
- 贸易(1132)
- 易(1085)
- 技术(947)
- 农业(866)
- 出(818)
- 机构
- 大学(22653)
- 学院(22095)
- 济(9476)
- 经济(9335)
- 研究(8231)
- 管理(7167)
- 理学(6230)
- 理学院(6134)
- 管理学(6027)
- 管理学院(5969)
- 中国(5626)
- 科学(5446)
- 农(5388)
- 所(4771)
- 京(4621)
- 业大(4390)
- 财(4346)
- 研究所(4318)
- 农业(4183)
- 财经(3561)
- 江(3489)
- 中心(3453)
- 经济学(3374)
- 经(3309)
- 省(3134)
- 经济学院(3120)
- 院(2935)
- 农业大学(2850)
- 北京(2812)
- 财经大学(2717)
共检索到3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燕如 仲山民 林海萍 郑钢 喻卫武
对5个无性系板栗栗实采后生理的研究表明,板栗属具呼吸跃变的干果。栗实脱蒲1周后呼吸速率及淀粉酶活性都逐渐增加,酶活性峰值的出现要比呼吸跃变的峰值晚。无论是呼吸速率还是酶活性,各无性系间均有差异。对栗实进行保鲜处理宜在脱蒲后1周内完成。
关键词:
板栗 果实 呼吸 淀粉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尹伟伦 王华芳
以板栗胚珠为外植体,筛选了板栗胚珠培养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期、生长调节剂组合、培养基中碳源种类、培养基中糖浓度等指标,并深入探讨了板栗胚珠培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板栗体细胞胚胎高频发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①在板栗胚珠离体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间为板栗第1次盛花期后的30~44 d;②单独使用0.5或1.0 mg/L的2,4-D、6-BA、TDZ均不能诱导板栗胚珠的体细胞胚胎发生;③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时,其种类和浓度直接影响出胚率,6-BA与2,4-D配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KT、TDZ、ZT分别与2,4-D的组合,6.0 mg/L的2,4-D和0.5...
关键词:
板栗 胚珠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发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永华 席玙芳 应铁进 严珏敏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逐渐下降,膜透性逐渐增加。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膜透性增加。随采后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糖分、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不断下降。采后生理研究表明枇杷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d,好果率可达90.0%以上。但枇杷果实贮藏中酸分的损失远大于糖分的下降,导致糖酸比例失调,果实风味变淡。因此枇杷果实不耐久藏,大红袍果实的贮藏期以15~20d为宜。
关键词:
枇杷 贮藏生理 果实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莉莉 武海斌 宫庆涛 刘庆莲 孙瑞红
为探明板栗贮藏期真菌群落结构的种质间差异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6种板栗的栗壳和栗仁进行真菌ITS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不同种质板栗的主要病原菌差异较大,祝阳镇麻塔村古栗病原菌未大量检出,祝阳镇桐花沟村古栗为赤霉菌,黄前镇大峪村古栗为镰孢菌和葡萄座腔菌,下港镇砖瓦窑古栗为青霉菌,角峪镇洪河村古栗为木霉,燕山早丰板栗为青霉菌和炭疽菌。α-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祝阳镇麻塔村古栗的真菌多样性、优势度、菌群丰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均较高。种质内比较发现,祝阳镇麻塔村古栗栗壳的镰孢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桐花沟古栗栗壳的赤霉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角峪镇洪河村古栗栗壳的青霉菌丰度显著高于栗仁;燕山早丰品种栗壳的青霉菌丰度显著高于栗仁,炭疽菌属真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同时,祝阳镇麻塔村古栗、黄前镇大峪村古栗、桐花沟古栗和燕山早丰板栗的栗壳和栗仁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高;角峪镇洪河村古栗和下港镇砖瓦窑古栗栗壳和栗仁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德球 刘海 刘海林 杨勇贤 赵昆山 蒋跃明
【目的】研究高氧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腺苷酸库、能荷的影响及探讨高氧对其成熟、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在100%、60%、40%和21%O24种不同氧浓度条件下,检测香蕉果实采后色泽、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细胞膜透性、腺苷酸库和能荷的变化。【结果】高氧促进了采后香蕉果皮的转黄、果实的软化、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提前出现、呼吸作用的增强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大。另外,采后香蕉在贮藏过程中,ATP、ADP的含量和能荷出现最高峰值,而AMP含量则出现最低峰值。经100%、60%O2处理后果实的ATP含量和能荷在第4天达到最高峰值(分别约25、15nmol·g-1FW和0.48、0.35),在第8天迅...
关键词:
香蕉 高氧 贮藏 呼吸 能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彬 郑伟 何绪晓 李胜海 邓仁菊 周俊良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CP)在火龙果果实保鲜过程中的抗衰老作用机理,为火龙果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白肉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1-MCP处理对火龙果低温贮藏期的果实硬度、呼吸强度、POD、CAT、PG、PE、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处理减缓了火龙果贮藏后期果实硬度下降,对火龙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贮藏前期(第24天前)可延缓火龙果果实衰老,但是在贮藏后期却加速了果实的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国鹏 何红艳 尼章光 张林辉 解德宏 俞艳春
果实采收后仍是活的有机体,因此都会有一些生理生化的变化。就芒果果实采收后的呼吸强度、乙烯代谢、香气变化、相关酶类、软化研究及果实内含物变化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芒果 采后生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丽松 王贵禧 杨小胡
以‘燕昌’板栗为试材,研究了采后不同浓度NaC lO(100、500、1 000 mg.L-1)水浴处理对板栗沙藏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500 mg.L-1NaC lO水浴处理有利于降低板栗在沙藏期间(30-150 d)的淀粉水解,有利于保持沙藏后期的淀粉含量。1 000 mg.L-1NaC lO水浴处理抑制了蛋白质的降解,其它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异。水浴处理促进了板栗在处理期间的乙醇积累,在沙藏过程中乙醇逐渐消失并且与对照没有差异。NaC lO水浴处理对抑制沙藏板栗的发芽和腐烂有明显作用,经150 d沙藏,500 mg.L-1处理的发芽率和腐烂率均为2%,1 000 mg.L-1处理的均为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爱丽 田世平 徐勇 汪沂 范青
研究了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红灯”在气调(CA,controlled atmosphere)、自发气调(MA,modified atmosphere)和普通冷藏(CK)条件下果实的生理变化、褐变指数、风味品质和耐藏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CA和MA贮藏均能有效地减少果实腐烂和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和颜色,降低果肉中乙烯和乙醇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慢丙二醛含量上升的速率。但是,甜樱桃果实在CA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明显地好于MA,贮藏时间是MA的1.5~2倍。在CA贮藏中又以高CO2浓度处理组合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
樱桃 贮藏 生理学 风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振营 马秋诗 李秀芳 韩叶 段琪 饶景萍
【目的】探讨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不同耐贮性柿果实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为不同品种柿果实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耐贮性差的‘富平尖柿’和耐贮性强的‘干帽盔’为试材,于八成熟时期采收果实后分别经丙烯和1-MCP处理,以不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每3d测定1次果实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变化。【结果】2个品种柿果实在贮藏期间硬度不断下降,硬度降至2kg/cm2的时间以‘富平尖柿’早于‘干帽盔’,‘富平尖柿’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较‘干帽盔’出现早且峰值更高;2种试材ACS、ACO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王贵禧 孙晓珍
以“大红袍”板栗为试材 ,研究 0℃下 30 %~ 80 %的高CO2 冲击处理对板栗冷藏品质及耐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CO2 冲击处理可显著促进板栗乙醇的积累 ,提高乙醇脱氢酶活性 ;适度冲击处理使板栗在贮藏期间淀粉水解速率降低 ,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冲击处理对板栗风味有显著影响 ,30 %~ 80 %CO2 处理超过 2 0d ,板栗会出现不同程度异味 ,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异味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消除 ,恢复正常风味 ;若CO2 强度过大 ,则异味很难完全消除 ,并会对板栗造成了不可逆伤害。板栗采后在 0℃下用 4 0 %的CO2 处理 2 0d后再进行冷藏 ,既可以延长板栗的贮藏...
关键词:
板栗 高CO2冲击处理 品质 耐藏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栗属大约有8~9种,包括中国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美洲栗、美洲榛果栗、欧洲栗等,其中中国板栗、锥栗、茅栗为中国原生种。目前世界栽培食用栗主要以中国板栗、日本栗、欧洲栗为主,锥栗在我国也有少量栽培。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以河北迁西和湖北罗田栽培的板栗最为知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刚 周金池 孙福 王晓军
通过在北京市怀柔县沙峪乡红军庄低产坡地做板栗专用肥试验,将新型板栗复混专用肥(“钉型”肥)分9种配方肥料与等量养分的粉态肥及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在产量、百果重、叶绿素含量、百叶鲜重、干重和空蓬率等几个指标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钉型”肥中以5,6,7配方与粉态肥相同配方及当地传统施肥相比,在以上几个指标上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优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板栗生长的专用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板栗,钉型肥料,粉态肥料,配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润光 田呈瑞 张有林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净皮甜’石榴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保鲜剂组分比例,通过生理变化和感官鉴评确定最佳配方。用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石榴,于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以未经保鲜剂处理的石榴作对照。贮期测定各处理果实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果实硬度,果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籽粒可溶性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曦晨 李萌 杨书珍 彭丽桃 冯柏如 杨菁菁
为明确板栗采后优势致腐真菌种类及植物精油对其控制效果,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板栗采后腐败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显微观察和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优势致腐菌作进一步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紫苏醛、肉桂醛、柠檬醛、叶醛、丁香酚、芳樟醇、橙花醇、麝香草酚、香芹酚、香茅醇植等10种植物精油单组分对板栗采后优势病原真菌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板栗采后优势致腐菌包括镰孢属、新壳梭孢属、地霉属和毛霉属在内的多种真菌,其中菌株BL-8和BL-18经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和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10种植物精油单组分对板栗采后优势致腐菌菌株BL-8和BL-18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芹酚对板栗采后优势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菌株BL-8和菌株BL-18的EC_(90)值分别为24.431和11.768μL/L。体外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和自然贮藏试验结果发现,香芹酚显著抑制了2种优势致腐菌的生长,香芹酚熏蒸处理有效控制了由菌株BL-8和BL-18侵染所引起的板栗采后病害的发生。因此,香芹酚作为熏蒸剂,在板栗采后真菌病害的控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