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3)
- 2023(5260)
- 2022(4390)
- 2021(3889)
- 2020(3219)
- 2019(7035)
- 2018(6646)
- 2017(12638)
- 2016(6922)
- 2015(7206)
- 2014(6791)
- 2013(6570)
- 2012(5861)
- 2011(5156)
- 2010(4900)
- 2009(4253)
- 2008(3956)
- 2007(3212)
- 2006(2620)
- 2005(2071)
- 学科
- 济(26047)
- 经济(26017)
- 管理(19659)
- 业(19657)
- 企(14994)
- 企业(14994)
- 方法(13730)
- 数学(12773)
- 数学方法(12707)
- 财(7791)
- 农(7513)
- 贸(6756)
- 贸易(6755)
- 易(6612)
- 中国(6512)
- 业经(5751)
- 学(5508)
- 农业(5386)
- 技术(5025)
- 务(4810)
- 财务(4808)
- 财务管理(4803)
- 环境(4660)
- 企业财务(4607)
- 产业(4169)
- 地方(4062)
- 制(4025)
- 出(3779)
- 划(3761)
- 银(3736)
- 机构
- 大学(94565)
- 学院(94409)
- 济(39903)
- 经济(39367)
- 管理(36864)
- 理学(33479)
- 理学院(33102)
- 管理学(32566)
- 管理学院(32410)
- 研究(31725)
- 农(24506)
- 中国(22394)
- 科学(22112)
- 业大(20274)
- 农业(19828)
- 京(18521)
- 所(16717)
- 财(15892)
- 研究所(15830)
- 中心(14310)
- 农业大学(13733)
- 财经(13638)
- 经济学(12707)
- 经(12679)
- 江(12383)
- 经济学院(11829)
- 院(11301)
- 经济管理(11066)
- 北京(10839)
- 商学(10619)
- 基金
- 项目(74286)
- 科学(58071)
- 基金(55969)
- 家(52242)
- 国家(51828)
- 研究(46504)
- 科学基金(43506)
- 社会(31951)
- 基金项目(30725)
- 社会科(30506)
- 社会科学(30498)
- 自然(30302)
- 自然科(29665)
- 自然科学(29653)
- 自然科学基金(29173)
- 省(28991)
- 划(25053)
- 资助(21512)
- 教育(20835)
- 重点(17021)
- 创(16310)
- 计划(16188)
- 部(16113)
- 编号(15959)
- 发(15557)
- 科研(15286)
- 创新(15281)
- 业(14940)
- 科技(14328)
- 国家社会(14189)
共检索到120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亚珍
用1年生板栗毛板红芽砧苗和2年生嫁接苗造林,在结果迟早和栗实产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它们均明显优于用实生苗造林次年嫁接的幼林。采用摘心抹芽可以明显增加幼树地径和分枝级数。摘心+抹芽+拉枝相组合对栗实早期产量影响最大。
关键词:
板栗 芽砧苗 整形修剪 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笑山 马常耕 寇金堂 霍忠秀 鲁国林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采穗园母株高、中柱式,矮台式等3种整形修剪方式,产穗母枝留茬长度,采条时期等对母株生长、新枝萌发生长、穗条产量及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高、中柱式母株平均产条量显著大于矮台式。与2年生时相比,3年生母株插穗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平均插穗产量分别达到284.6,209.8,135.5根/株。不同整形方式母株3—3.5年生木质化、半木质化插穗生根率无显著差异。用0.005%的IBA溶液处理后生根率可分别达到70.0-77.8%,87.7-90.0%。但高柱式母株上部(110cm—140cm)的插穗生根率显著低于下部(20cm以下),表现出明显的位置效应。从一级侧枝基部全部将其剪除不利于新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广鹏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张馨方
‘替码明珠’是实生选优获得的板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树体矮小,枝条自枯,修剪省工等特性。坚果均质量8.41 g,9月中旬成熟。适于中国北方丘陵山地密植栽培。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省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栗属大约有8~9种,包括中国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美洲栗、美洲榛果栗、欧洲栗等,其中中国板栗、锥栗、茅栗为中国原生种。目前世界栽培食用栗主要以中国板栗、日本栗、欧洲栗为主,锥栗在我国也有少量栽培。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以河北迁西和湖北罗田栽培的板栗最为知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利 李吉跃 苏淑钗
在自然降水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处理对板栗全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mg/L浓度的“施丰乐”溶液,可以提高板栗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在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对提高板栗产量很有效.
关键词:
板栗 “施丰乐”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笑山 孙晓梅 齐力旺 王建华 王树仁
研究了高、中柱式、矮台式整形修剪方法对不同年龄 (2~ 1 0a生 )日本落叶松采穗母株生长、产穗量、插穗生根 (无激素处理 )及 2a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本落叶松实生幼年母株每年进行整形修剪 ,虽然不能完全抑制老龄化对母株插穗生根的影响 ,但有助于幼化复壮母株组织。未加整形修剪的 1 0a(实际为 9 5a)生树形母株的插穗生根率只有 2 4 8% ,而同龄经不同剪控措施处理的母株插穗生根率可达5 5 2 %~ 81 1 % (平均 64 9% ) ,均极显著地大于对照。整形修剪方式不同 ,对母株生长 (地径 )、产穗量和插穗生根率等的影响不同。高、中柱式母株由于修剪相...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维华 童品璋 王正淼 李金昌 杨共鸣
连续3a对不同成熟度采收下来的板栗的产量、品质、贮藏等性状的测试和不同采收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①采收时间以50%的总苞开裂较适宜。②采收方法宜用拾打兼用的采收方法,即前期捡拾掉到地上的栗子,等总苞开裂达50%时一次性全部轻轻挑拨下来。
关键词:
采种 采收 成熟度 板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银才 姚建祥 蒋小凡 潘文贤 王白坡
通过3种不同造林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实生苗造林当年嫁接、种子直播造林翌年嫁接和实生苗造林翌年嫁接,首次成苗率都在77.00%以上。经过第2次少量补接可达到全苗。苗木生长良好,生产上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
关键词:
板栗 造林 嫁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玉珠 王林伟 王淑媛 赵沛忠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 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 4%。表3参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之恩
本文就当前我国板栗生产中出现的低产、低出籽率、高空苞率的突出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理论探讨。从影响板栗产量的因素入手 ,就板栗空苞的形成机理从组织胚胎、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多角度分析讨论、归纳。结果表明 ,空苞形成的机理主要是 :组织胚胎发育不健全 ,空苞发生时间主要在合子阶段和初生胚乳核 ;授粉受精不良 ,导致胚早期败育 ;硼素、磷素及激素平衡学说 ,说明了营养元素中的硼、磷对板栗空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 ,具有调节控制多种物质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激素及其平衡关系 ,对板栗空苞及性别分化有较大影响。文中还就克服和降低空苞形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加强营养和树体管理、调整雌雄花比例、选配授...
关键词:
板栗 空苞 组织胚胎 营养物质 激素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芳 郭素娟 廖逸宁 马雅莉
【目的】合理施肥与地表覆盖是干旱地区板栗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本研究依据河北省迁西县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优化的行间覆草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管理模式,并进行效果验证,旨在为其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行间覆草(GC)和清耕(CT),副处理为4个施肥处理,即单施无机肥(F)、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F+M)和不施肥(CK),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研究覆草-施肥模式对板栗叶片功能性状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2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土壤管理模式。【结果】(1)各施肥处理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叶面积、百叶干质量、百叶厚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GC(F+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地表覆草和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量最为明显的是GC(F+M)处理,分别比GC(CK)提高了6.00%、20.13%和44.87%。(3)有机无机肥配施(F+M)对于提高板栗坐果率、出实率、单粒质量和单株产优于单一施肥处理,其中GC(F+M)和CT(F+M)处理的单粒质量分别可达到10.32和9.92 g,较CT(CK)分别提高了26.01%和21.12%。(4)不同覆草-施肥模式处理的单株产量增幅为4.95%~45.21%,GC(F+M)处理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T(CK)处理分别提高了13.04%和36.57%。(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GC(F+M)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GC(F)处理,然后是CT(F+M)和CT(F)处理,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肥更有利于板栗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性能和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结论】在迁西干旱地区板栗栽培中,地表覆草-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是该地区板栗提质增产的最适土壤管理方式。
关键词:
板栗 施肥 覆草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梦云 周国璋 吴祖洪
TDS调节剂对板栗营养状况的影响苏梦云,周国璋,吴祖洪关键词TDS调节剂,板栗,营养状况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在南方山区发展很快,但是产量一直不高,不能有效地授粉受精无疑...
关键词:
TDS调节剂,板栗,营养状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素娟 谢鹏
糖分的积累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蔗糖不仅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也可作为一种信号物质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控制同化物分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谢虹,2003;陈俊伟等,2002)。许多学者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来探讨果实糖积累的机制,也通过试验证明蔗糖能改善果实品质,对酶活性具有调节作用(王永章等,
关键词:
板栗 蔗糖 淀粉 酶活性 调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张柏林 林顺顺 王贵禧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整个糊化过程结束。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曲线按形状可分为4种类型,脱脂处理虽不改变淀粉糊化黏度特征曲线的形状,但对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值产生影响,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时间影响不大,对稀懈值和回冷值有显著影响。当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含量为0.96%~4.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
关键词:
板栗 淀粉 淀粉表面结合脂 糊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颖豪 顾采琴 张倩 朱冬雪 郑志茂 邱浩纯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茶多酚对板栗"石灰化"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新鲜板栗为试材,经2%、4%、6%茶多酚溶液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石灰化"指数、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经2%茶多酚溶液处理的板栗"石灰化"指数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2%茶多酚溶液处理能使板栗的SOD和CAT活性高于对照,而产生速率和H2O2积累量低于对照,减少MDA积累,从而抑制板栗过氧化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可降低板栗贮藏过程中的活性氧产生,抑制"石...
关键词:
板栗 茶多酚 石灰化 活性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