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2)
2023(2810)
2022(2379)
2021(2193)
2020(1993)
2019(4366)
2018(4504)
2017(7861)
2016(4813)
2015(5380)
2014(5326)
2013(5098)
2012(4910)
2011(4254)
2010(4325)
2009(3717)
2008(3599)
2007(3232)
2006(2791)
2005(2446)
作者
(15383)
(13006)
(12954)
(12262)
(8231)
(6397)
(5719)
(5140)
(5077)
(4641)
(4499)
(4483)
(4300)
(4284)
(4272)
(3975)
(3928)
(3844)
(3753)
(3730)
(3443)
(3401)
(3332)
(3058)
(3032)
(2989)
(2860)
(2830)
(2806)
(2767)
学科
(13971)
经济(13955)
管理(9796)
(8806)
(6767)
企业(6767)
方法(6237)
数学(5546)
数学方法(5492)
(5452)
中国(4666)
(4333)
(4081)
(3258)
(3255)
银行(3220)
(3098)
税收(3040)
(3014)
(2997)
(2972)
金融(2970)
地方(2829)
业经(2686)
(2575)
贸易(2574)
农业(2544)
理论(2489)
(2481)
(2453)
机构
学院(61465)
大学(60889)
研究(26179)
(20381)
经济(19775)
科学(19548)
中国(19128)
管理(18621)
(17928)
理学(15446)
(15266)
理学院(15214)
管理学(14756)
管理学院(14661)
农业(14411)
研究所(14273)
(13946)
业大(13563)
中心(11860)
(10321)
(10222)
(10171)
(9940)
(9174)
技术(9055)
农业大学(8969)
北京(8860)
科学院(8644)
实验(8469)
(8202)
基金
项目(45633)
科学(33506)
基金(30893)
(30146)
国家(29921)
研究(29183)
科学基金(23049)
(19141)
基金项目(16598)
(16468)
自然(16370)
社会(16235)
自然科(15956)
自然科学(15946)
自然科学基金(15644)
社会科(15317)
社会科学(15313)
教育(13525)
资助(12697)
重点(11510)
编号(11160)
科技(10999)
计划(10909)
(10078)
(9461)
(9406)
科研(9370)
成果(9284)
课题(9000)
创新(8923)
期刊
(20862)
经济(20862)
学报(17811)
研究(16595)
(16080)
科学(13571)
中国(13523)
大学(12015)
学学(11634)
农业(10844)
(8119)
教育(7203)
(6845)
管理(6339)
(5428)
金融(5428)
业大(5273)
林业(5174)
技术(4970)
(4117)
农业大学(4015)
科技(3952)
财经(3586)
资源(3455)
经济研究(3402)
自然(3237)
业经(3208)
(3084)
中国农业(3004)
问题(2768)
共检索到94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坚  王伟  张宏伟  应廷龙  
对桐庐林场板栗园内的64个板栗无性系或品种的叶、叶脉、枝条皮孔、枝条颜色、雄花序、雌花以及20个品种花粉的萌发器、形状和纹饰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各品种之间叶形、叶厚、被毛程度、枝条皮孔数、枝条颜色有一定的差异;花粉极面观形状基本一致,但花粉萌发沟孔深度、花粉赤道面形状及花粉粒大小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尧富  陈源  赵勇春  郑康乐  黄少甫  张建忠  
利用RAPD标记对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认定 )和通过省级鉴定的 8个板栗品种及无性系进行指纹分析 ,鉴别出各板栗品种 (无性系 )。实验过程中对 684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经筛选共获得 9个稳定的RAPD标记 ,构建了板栗的DNA指纹图谱。经过大量的实验 ,确定了鉴别板栗优良品种 (无性系 )的较为理想的实验程序 ,获得了RAPD良好的重复性 ,建立了较完整的板栗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 ,用大田苗进行初步验证 ,结果可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鑫   郭素娟  
【目的】研究不同父本花粉授粉对板栗坚果品质的影响,为授粉品种筛选和利用花粉直感效应提高板栗坚果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种植于河北省迁西县具有大粒、甜、糯等性状的8个板栗品种(优系)进行授粉试验,以母本自交为对照,比较分析父母本及其授粉组合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授粉组合坚果品质与父本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父本授粉可显著影响板栗坚果淀粉、可溶性糖、总酚和总黄酮等含量和单粒质量。花粉直感促进直链淀粉含量提升53.6%(‘迁西早红’ב泰栗1号’),支链淀粉提升32.0%(‘燕山早丰’ב京暑红’),可溶性糖提升34.4%(‘泰栗1号’ב京暑红’),蛋白质提升34.6%(‘迁西早红’ב京暑红’),总酚提升65.4%(‘泰栗1号’ב京暑红’),总黄酮提升115.7%(‘泰栗1号’ב八月红’),单粒质量提升33.5%(‘燕山早丰’ב王钱大栗’)。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板栗11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父本‘泰栗1号’对母本‘燕山早丰’、‘迁西早红’和‘泰安薄壳栗’坚果的综合品质提升最显著,父本‘京暑红’对母本‘泰栗1号’的坚果品质提升最显著。【结论】板栗坚果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总酚和总黄酮等含量和单粒质量具有显著花粉直感效应,而坚果果形指数和果皮颜色花粉直感效应不明显。授粉组合坚果单粒质量与父本单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授粉组合品质和产量因素,‘泰栗1号’可作为‘燕山早丰’、‘迁西早红’和‘泰安薄壳栗’的最佳授粉品种,‘京暑红’可作为‘泰栗1号’的最佳授粉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霞  郭立春  王保根  张思平  
该文依据梅花花蕾的色与形及花型、花径、花色、花香、花期、着花繁密度等主要花器特征,探讨其观赏价值,对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的80个国产品种和80个日本品种取样测试评估,筛选综合性状优良和具特殊优良性状的品种共40个,以供生产和观赏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才  袁荣兰  虞国跃  孙善松  
本研究于1987~1988年在诸暨市林木良种繁育站进行。随机选取标准树和标准枝,调查栗瘿蜂对芽的危害情况、虫瘿密度以及虫瘿生长进度,分析8个不同板栗品种对栗瘿蜂的抗性,并调查不同品种的产量。结果表明:长刺板红和长兴5号魁栗抗性中等,而且前者产量高,品质优良,值得推广。油板红、毛板红、短刺板红和二大夫是感虫品种,而上光则是高感的板栗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高英  董宁光  徐虎智  裴东  
在核桃花期,柱头的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直接决定着座果率和当年产量。本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核桃优良品种‘温185’、‘强特勒’和‘清香’,在记录柱头授粉受精形态变化的同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确定了柱头的可授时期;用MTT染色法确定了花粉活力期限和花粉活力最高的条件和时期。结果表明:柱头可授时期在柱头微张至出现棕色条纹之间,最佳时期在柱头开张后3~5d;自然状态下花粉可保存96h,但4h后生活力即降至33%,雄花刚开放时花粉生活力最高,达95%。花粉在4℃条件下可延长生活力,120h平均生活力为63.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静  袁德义  范晓明  杨斐翔  高伟  杨亚  
对14个锥栗品种的雄花开花动态、花序特征田间观测及花粉离体萌发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雄花花期都集中在5月,盛花期较短,仅3-5 d.(2)锥栗的雄花序长度因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品种处暑红最长达17.78 cm,圆蒂仔仅为10.51 cm,但雄花序总花簇数都比较接近;同一品种比较,两性花序的长度较雄花序长度略短,两性花序的雌雄花距与两性花序长度成正比.(3)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圆蒂仔、材榛、麦塞仔和铁榛的花粉萌发率较高(>30.00%),油榛、温洋红、白露仔、处暑红、黄榛花粉萌发率较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常健  孙佳成  武妍妍  张国庆  樊清波  陈卫东  任菲  严冬辉  江泽平  史胜青  
[目的]通过等级评分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优良种质,为板栗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和选育提供借鉴。[方法]在燕山北部山区收集板栗农家种和优良单株种质63个,以燕山早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种质种子的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且利用等级评价法和因子评价法综合求出各种质品质评价的排名。[结果]在63个种质中,单果鲜质量QX63的最大,为13.6 g,QX59的最小,为6.5 g,平均值8.7 g;含水量QX61的最大,为50.7%,QX38的最小,为37.6%,平均值为42.9%;可溶性糖QX6的最大,为17.1%,QX53的最小,为4.8%,平均值9.8%;淀粉含量QX62的最大,为58.6%,QX5的最小,为17.4%,平均值为34.3%;可溶性蛋白QX39的最大,为1.1%,QX52的最小,为0.16%,平均值0.56%。品质综合评价前20名依次为QX42、QX34、QX8、QX43、QX7、QX6、QX41、QX35、QX55、QX22、QX61、QX2、QX4、QX30、QX52、QX40、QX11、QX5、QX49、QX58。[结论]不同板栗种质之间单果鲜质量、含水量、淀粉、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品质指标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的评价指标。QX42可以作为早熟种质,并且为最优种质;QX34(第2)、QX35(第8)可作为晚熟种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张柏林  林顺顺  王贵禧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整个糊化过程结束。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曲线按形状可分为4种类型,脱脂处理虽不改变淀粉糊化黏度特征曲线的形状,但对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值产生影响,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时间影响不大,对稀懈值和回冷值有显著影响。当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含量为0.96%~4.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玉珠  王林伟  王淑媛  赵沛忠  
板栗粉锈病是景宁板栗的主要叶部病害,发病率高达95%,感病指数达82 5。板栗粉锈病危害板栗苗木、幼树和成年树,感病栗树生长势显著下降,栗实减产,病叶提早落叶。病原为栗膨痂锈菌Pucciniastrumcastaneae。研究结果表明:在8月份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次,防治效果可达92 4%。表3参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亚峰  何钢  张江  
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26个枣优良品种及1个酸枣品种进行分子鉴别.8对引物共扩增得到886条带,其中特征性条带(某品种特有)112条,缺失条带(某品种缺少)60条,利用这些特殊性条带可有效地对供试材料进行鉴别.从3对引物中选择21条多态性丰富的DNA条带,将其转换成1、0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用于枣优良品种鉴别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秀立  施季森  沈烈英  尹丽娟  王铖  
以3个考来木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在人工模拟根系全部淹没、半淹两种不同程度水涝胁迫下,其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发现各个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中一个品种抗全淹能力相对较弱,叶片失水严重;而在半淹状态下,3个品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可见半淹不能对考来木造成危害。初步筛选出2个优良耐水湿考来木品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振宇   张龙   李爱华   余昕   李寄凡   程一鸣   刘文静   陈艳清   桂爱琴   舒常庆  
【目的】筛选湖北省罗田县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品种高产优质的授粉组合。【方法】选用‘桂花香’‘Guihuaxiang’、‘八月红’‘Bayuehong’、‘六月暴’‘Liuyuebao’、‘乌壳栗’‘Wukeli’、‘玫瑰红’‘Meiguihong’、‘浅刺大板栗’‘Qiancidabanli’等6个罗田县栽培的板栗品种,在花期相遇的基础上,设计22个授粉组合,开展品种授粉配置试验,对各授粉组合的授粉结实性和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异交显著降低了空苞率,除‘乌壳栗’外,各品种的异交空苞率均低于自交。异交显著提高了成果率(P<0.05),除‘乌壳栗’外,各品种的自交成果率均低于50%。授粉品种对各品种的刺苞性状、坚果性状、种仁的蛋白质和淀粉质量分数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成果率、果实性状等指标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各品种的成果率高、果实品质较好的授粉组合(♀×♂)是:‘桂花香’ב八月红’、‘八月红’ב六月暴’、‘六月暴’ב桂花香’、‘六月暴’ב八月红’、‘乌壳栗’ב六月暴’、‘玫瑰红’ב浅刺大板栗’、‘浅刺大板栗’ב桂花香’、‘浅刺大板栗’ב乌壳栗’。【结论】合理进行品种授粉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罗田板栗品种的果实空苞率,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实现高产优质栽培。图3表5参2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程晓建  沈湘林  朱国军  童品璋  
对8个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及其与低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雄花序先于雌花形成,而且雄花序多雌花少,在营养分配、输导上不利于雌花形成和发育。仅在结果枝上平均每一雌花就拥有4.27~8.62条雄花序。各品种结果枝平均仅有1.40~1.87朵雌花。结果母枝抽生的枝梢中,结果枝仅占29.75%。每一结果母枝仅有2.44朵雌花。结果枝长度和粗度与转化成结果母枝的能力呈正相关,但是结果枝挂果后往往生长发育欠佳,结果母枝转化率下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板栗挂果较少,进而影响产量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捍东  黄宝龙  
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 ,研究板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建立了板栗品种RAPD标记的标准程序 ,以及板栗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 ,并为板栗品种鉴别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标准方法。 4 6个板栗品种样品的DNA ,用 1 6个引物进行扩增反应的位点总数为 1 1 9个 ,产生 69个多态位点。建立了 4 6个板栗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 ,并分析出这些板栗品种分子鉴别的最优化引物组合。对特定的引物组合 ,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矩阵 ,从而确定引物组合对这些品种鉴别的特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