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7)
- 2023(8003)
- 2022(6910)
- 2021(6405)
- 2020(5377)
- 2019(12020)
- 2018(11702)
- 2017(23391)
- 2016(12696)
- 2015(13939)
- 2014(14024)
- 2013(13440)
- 2012(12529)
- 2011(11265)
- 2010(11580)
- 2009(11020)
- 2008(11139)
- 2007(9988)
- 2006(9097)
- 2005(8538)
- 学科
- 济(47568)
- 经济(47481)
- 管理(47113)
- 业(43167)
- 企(37718)
- 企业(37718)
- 财(21235)
- 方法(19565)
- 数学(17264)
- 制(17120)
- 数学方法(17060)
- 务(13684)
- 财务(13654)
- 财务管理(13630)
- 农(13514)
- 中国(13173)
- 企业财务(13099)
- 业经(11581)
- 体(11415)
- 策(10453)
- 银(10355)
- 银行(10348)
- 行(9849)
- 体制(9832)
- 融(9612)
- 金融(9610)
- 贸(9007)
- 贸易(9003)
- 易(8834)
- 税(8785)
- 机构
- 学院(179039)
- 大学(178277)
- 济(79269)
- 经济(77571)
- 管理(70641)
- 理学(59982)
- 理学院(59445)
- 管理学(58675)
- 管理学院(58305)
- 研究(57978)
- 中国(46620)
- 财(44437)
- 京(36094)
- 财经(33396)
- 经(30268)
- 科学(29892)
- 江(28365)
- 所(27820)
- 中心(26981)
- 经济学(24887)
- 财经大学(24707)
- 研究所(24156)
- 农(23067)
- 北京(22926)
- 经济学院(22331)
- 州(21905)
- 院(21187)
- 业大(21115)
- 范(20830)
- 师范(20676)
- 基金
- 项目(111156)
- 科学(89700)
- 研究(86012)
- 基金(82614)
- 家(69508)
- 国家(68924)
- 科学基金(60780)
- 社会(56622)
- 社会科(53888)
- 社会科学(53878)
- 基金项目(42595)
- 省(42159)
- 教育(40150)
- 自然(37448)
- 自然科(36629)
- 自然科学(36621)
- 自然科学基金(36014)
- 划(35234)
- 编号(34926)
- 资助(34140)
- 成果(30022)
- 制(28007)
- 部(26491)
- 重点(24606)
- 课题(24419)
- 教育部(23680)
- 性(23600)
- 创(23572)
- 国家社会(23403)
- 发(23132)
共检索到281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强国令
基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声誉机制视角,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股利支付的板块倒置现象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出于未来再融资的需要,通过现金分红建立良好的声誉。经验证据表明,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现金股利支付力度均高于主板市场,而且,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越高,现金股利支付力度越大。此外,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股利传递未来发展信息。本研究为声誉机制在投资者保护弱化国家中的股利分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监管层改善和提高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声誉 成长性 股利政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力一
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存在着积极的治理作用。媒体负面报道越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化也越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意愿越高。同时发现,上市公司对自身声誉越重视,对广告投入越多的公司,存在再融资需求的公司受媒体报道的影响越大,反应也越积极,媒体的治理效应也越好。
关键词:
媒体负面报道 声誉效应 现金股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国柳 曾慧宇
深度推进减税降费改革,为微观企业发展和创新注入动能,是我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各项税费政策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探究企业税费减免程度对其股利政策和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理解税费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微观证据。研究发现,整体税费减免程度更高的企业,会显著降低其现金股利的派发水平。究其原因发现,高税费减免程度具有信号传递效应与缓解代理成本的效应,这与现金股利的积极效应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时,税费减免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本利得,这对现金股利亦具有部分替代效应,因而税费减免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降低现金股利派发。进一步探究企业税费减免节约的增量资金使用方向,发现税费减免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增大经营性投资与创新性投资,而非金融资产投资,且企业的这种内部资金配置有助于提升其短期和长期的财务业绩,体现了更高的资金配置效率。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宏观税费政策对微观企业股利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则对政府部门优化税费政策和微观企业提升内部资金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哲 林启洪
我们采用2004年到2011年上市的1,025个新股样本检验了承销商声誉和新股抑价程度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虽然新股抑价程度和承销商声誉表面上存在负相关,但是一旦控制了和板块相关、和年份相关的固定效应以后,这一负相关的显著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我们还发现,主板新股抑价程度随着承销商声誉的提高而增加,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抑价程度则随着承销商声誉的提高而降低。对于相同的承销商声誉,中小板新股抑价程度的降低幅度似乎要大于创业板新股。我们认为这些结果和承销商声誉假说是不一致的,承销商没有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的作用。
关键词:
新股抑价 承销商声誉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萌 卢新生 钱玉波
本文采用2014~2016年PPP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及财务指标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国内各类PPP政策公布对A股市场PPP板块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及公司价值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PPP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对于PPP政策反应积极、显著;激励性PPP政策公布对PPP板块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指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结果也表明,近年来各式鼓励性PPP政策的系列公布不仅对PPP板块上市公司短期股价有提升效应,其对相关PPP板块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惠好 冯永佳 焦文妞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可卖空公司在现金股利政策和"高送转"分配方案之间的抉择问题。研究发现,卖空机制促进了可融券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同时降低了其选取"高送转"分配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影响通过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且融资约束削弱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
关键词:
卖空机制 上市公司 股利分配 双重差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粟立钟 黄同鹤
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是A股监管层近期提高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系统论构建了实证分析框架,检验结果显示股利政策具有直接定价功能和间接定价功能,即股利支付水平与企业股价显著正相关,同时股利政策还可以提高会计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当企业的代理风险较高时,支付现金股利可以降低代理风险,进而提高市场对企业的估值。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增加股利政策信息披露和股利支付的频率,投资者应该在投资决策时提高对股利信息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
股利政策 投资者保护 定价功能 治理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珂月 王学军
文章基于宏观金融市场政策对微观企业内部财务决策影响的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卖空机制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不可卖空的企业,可卖空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力度都显著增加;另外,公司环境因素对这种影响过程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低管理层权力的企业,卖空机制对现金股利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双重差分模型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银国 焦健 张琛
过度投资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尤其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6-2013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验证了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可以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抑制由自由现金流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增加了该行为的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均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两者结合使用则能增强这种抑制效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庆丰 江逸舟
地理因素涵盖的信息极为丰富,文章研究了地理因素这个综合性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地处中心城市的企业倾向于多发现金红利。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投资者"和"融资方"等角度分析了地理因素对公司现金红利政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投资者更偏好地缘较近的上市公司,这也使位于人口和机构密集的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更有压力去迎合投资者的收益要求,从而更多地发放现金股利;另一方面,地理因素也会因机构投资者密度(融资渠道)和再融资监管政策对公司现金红利政策起完全相反的作用。此外,在自由现金流冲突的影响下,中心城市相对多发股利的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关键词:
地理因素 现金股利政策 自由现金流冲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丹 王涛
股利政策研究一直是学者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关注的焦点。本文拓展Linte(r1956)的研究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2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实证检验。最终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未对股利政策进行平滑。同时本文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股利政策 选择动因 非稳定性 调整速度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欧阳小明
文章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的统计观察,总结出创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征。通过创业板上市公司现行股利政策的动因分析,提出创业板上市公司未来股利政策应该从影响公司发展因素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
创业板 上市公司 股利政策 动因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焕
到目前为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7家股份制企业中,大都已公布了股利发放计划(亦称为红利及送配股方案)。综观这些股利发放计划,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特点:①较低的现金股利,有的企业甚至不发放现金红利;②所有公布了的股利发放计划都包涵送配股方案。本文拟从微观经济(企业和投资者)、宏观经济角度对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飞 郭云南
在一些国家,强制股利支付是改善公司治理和弥补法律保护不足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01年起陆续出台了类似的半强制股利系列政策。然而现有部分研究却发现,半强制股利政策可能会产生监管"悖论"。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以往这些研究主要从监管成本角度来分析,可能忽视了监管带来的收益,我们认为虽然半强制股利政策提高了融资门槛,但也可能实现股东之间的利益共享,并有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股利预期,从而实现治理的"溢价"。本文利用2008年监管政策提供的良好自然实验机会,主要从半强制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角度来评估政策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从总体平均意义上看,半强制股利政策有助于降低受影响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代理成本高的公司,半强制股利政策的治理作用更为明显,存在一定的治理"溢价"。当然,半强制股利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差和外部融资约束较大的公司,半强制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被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