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0)
2023(9249)
2022(7715)
2021(7250)
2020(5911)
2019(13516)
2018(13277)
2017(27003)
2016(14506)
2015(16609)
2014(16885)
2013(16995)
2012(16339)
2011(14946)
2010(15588)
2009(15058)
2008(15165)
2007(13584)
2006(12654)
2005(11846)
作者
(41599)
(34672)
(34393)
(33321)
(22292)
(16164)
(15933)
(13250)
(13121)
(12792)
(11875)
(11276)
(11176)
(11173)
(11065)
(10593)
(10249)
(10030)
(9994)
(9686)
(9078)
(8438)
(8430)
(8020)
(7971)
(7861)
(7567)
(7433)
(6901)
(6704)
学科
(82692)
经济(82633)
管理(46128)
(40116)
(31889)
企业(31889)
(28601)
方法(28338)
数学(25751)
数学方法(25539)
中国(22541)
地方(20251)
(18300)
(17469)
业经(14417)
(13835)
银行(13832)
财政(13647)
(13578)
贸易(13568)
(13270)
(13202)
地方经济(13123)
(13098)
财务(13081)
(13054)
财务管理(13036)
(12405)
金融(12405)
企业财务(12368)
机构
学院(220596)
大学(219297)
(109072)
经济(106966)
管理(81186)
研究(78302)
理学(67864)
理学院(67211)
管理学(66367)
管理学院(65954)
中国(64045)
(59782)
(45596)
财经(43060)
科学(40995)
(39791)
(38760)
经济学(35713)
研究所(34703)
(34412)
中心(34356)
经济学院(31897)
财经大学(31342)
北京(30153)
(27739)
(27138)
(26970)
(26887)
师范(26754)
业大(24785)
基金
项目(125021)
科学(98244)
研究(96826)
基金(90559)
(76256)
国家(75616)
科学基金(64224)
社会(63753)
社会科(60499)
社会科学(60485)
(46788)
基金项目(45675)
教育(44205)
资助(39518)
编号(39387)
(38861)
自然(37275)
自然科(36317)
自然科学(36309)
自然科学基金(35652)
成果(34520)
(29219)
课题(28176)
(28009)
重点(27870)
(26474)
国家社会(26314)
教育部(25947)
人文(25280)
(24696)
期刊
(133491)
经济(133491)
研究(81643)
(48624)
中国(42535)
管理(32156)
(31052)
金融(31052)
科学(25039)
学报(24895)
(24656)
经济研究(23679)
财经(23260)
大学(20731)
(20076)
学学(19721)
教育(19558)
业经(18854)
技术(18787)
问题(17632)
农业(15921)
(15876)
国际(13806)
技术经济(12851)
统计(12276)
理论(11510)
世界(11255)
商业(11063)
经济问题(10905)
经济管理(10627)
共检索到36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元  欧林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合理搭配 ,方可以发挥其政策效应。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出现重大转折 ,经济发展的中期上升趋势已经确立 ,原有行之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也因此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克正   丛树海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两大基本政策,成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协调社会总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不断减少,逐步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势将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本文通过运用IS-LM图式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力以及各自面临制约的分析,并考虑中长期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理论上讲都有失效的可能,但在中国均未成为现实;(2)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面临制约,单独实施难以取得最佳政策效果;(3)为启动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可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考虑,而不应对立;(4)从中长期来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将不是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是促进结构转换的供给政策,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守荣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李守荣·自1993年下半年整顿金融秩序,执行“约法三章”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我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这充分证明,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加良  夏中雷  
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既可“松”也可“紧”。增加财政支出,减税,扩大信贷支出,降低利息率和贴现率,扩大货币供应量,是“松”的政策措施;而缩减财政支出,增税,紧缩信贷支出,提高利息率和贴现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抽紧银根,就是“紧”的政策措施。如果因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造成宏观失衡,那就必须抑制社会总需求,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淦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李 朱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人民币利率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李朱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启动民间投资、实施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进而放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力。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克崮  
一、对经济形势和对策的基本判断 目前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顽症已经得到有效治理,延续近50年的卖方市场已开始让位于买方市场。这种局面的取得,是20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成果。应当充分肯定。同时,也应当看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造成通货紧缩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内来说,经济周期的影响、改革措施的集中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喆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假设存在价格粘性和产品市场垄断竞争,建立包含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央行部门和财政部门的DSGE基本模型,考察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配合模式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先制定的情形下社会福利损失最小;两大政策完全独立制定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大;一方政策先行制定的模式要优于两大政策完全统一制定的模式。同时,本文还就财政政策先行制定的模式,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利率、财政支出以及政府债务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有强烈的通胀压力,政府债务冲击对产出的影响较深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吴群刚  
我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经济增长率呈下滑趋势,已低于90年代以来的增长趋势,为此中央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一些政策与措施已初见成效,另一些也正在或滞后性地发挥作用。国内外新的挑战与社会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使今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高望  邹恒甫  
通过在Zou(1997)重商主义模型中引入货币和外汇,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货币经济中详细考察了重商主义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家经济的长期影响。研究表明:重商主义发展程度的增强、货币增长率的提高和外汇干预可以提高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长期均衡的国外资产积累水平以及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消费税的增加可以提高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和国外资产积累水平,而且不影响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仅降低了长期均衡的消费水平和资产积累水平,而且降低了生命期的最优社会福利。本文的理论扩展研究工作,不仅表明了除政府财政支出以外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进一步为重商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新阶段采取的"松紧搭配"反方向的组合,如何根据经济新常态下的失衡特点提高宏观政策松紧搭配组合方式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其可行性和针对性?如何控制其政策作用力度等等,是本文讨论的基本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国良  徐忠  
财政和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各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和机制,也都各有自己的优劣势。宏观经济政策要能取得好的调控效果,必须以财政金融的协调配合为基础。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削弱,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强的现象。致使宏观调控越来越依赖金融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迟迟不能出台,这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种情况,当前的宏观调控应从改变财政金融地位不对称的状况入手,在财政金融协调配合的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以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的各项中远期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