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7)
- 2023(9606)
- 2022(8676)
- 2021(8256)
- 2020(6884)
- 2019(16135)
- 2018(16125)
- 2017(31198)
- 2016(17178)
- 2015(19336)
- 2014(19200)
- 2013(19072)
- 2012(17420)
- 2011(15546)
- 2010(15323)
- 2009(13788)
- 2008(13106)
- 2007(11151)
- 2006(9622)
- 2005(8237)
- 学科
- 济(64546)
- 经济(64478)
- 管理(47300)
- 业(44045)
- 企(36965)
- 企业(36965)
- 方法(32287)
- 数学(28097)
- 数学方法(27806)
- 贸(17018)
- 贸易(17014)
- 农(16674)
- 易(16668)
- 财(16520)
- 中国(15803)
- 学(15669)
- 业经(14073)
- 地方(13019)
- 出(12066)
- 农业(11089)
- 理论(10958)
- 和(10780)
- 技术(10600)
- 环境(10274)
- 制(10060)
- 务(9894)
- 财务(9836)
- 财务管理(9817)
- 企业财务(9191)
- 教育(9151)
- 机构
- 大学(239242)
- 学院(236567)
- 管理(95850)
- 济(89321)
- 经济(87346)
- 理学(84015)
- 理学院(83056)
- 管理学(81634)
- 管理学院(81238)
- 研究(77296)
- 中国(55417)
- 科学(51132)
- 京(50853)
- 农(39723)
- 财(39538)
- 所(39148)
- 业大(38843)
- 研究所(36042)
- 中心(34431)
- 江(32855)
- 财经(32607)
- 北京(31812)
- 农业(31299)
- 范(30598)
- 师范(30284)
- 经(29765)
- 院(28690)
- 州(27012)
- 经济学(26146)
- 技术(25139)
- 基金
- 项目(170917)
- 科学(132788)
- 基金(123491)
- 研究(122758)
- 家(108285)
- 国家(107419)
- 科学基金(91622)
- 社会(75179)
- 社会科(71188)
- 社会科学(71170)
- 省(66915)
- 基金项目(66724)
- 自然(61421)
- 自然科(59940)
- 自然科学(59921)
- 自然科学基金(58852)
- 划(56349)
- 教育(55653)
- 资助(51041)
- 编号(49989)
- 成果(40014)
- 重点(37797)
- 部(37115)
- 发(35733)
- 创(35486)
- 课题(34059)
- 科研(33280)
- 创新(33076)
- 大学(31746)
- 教育部(31554)
共检索到331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苏联军 陈羽 王凤珍 曹嘉相
在云南保山市海棠村连续对松茸菌塘进行定点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 :实施“封山育茸”为主的人工促繁措施明显促进菌塘的发展 ,促进菌塘内松茸数量的增加达 110 6 4% ,而松茸损失则下降12 6 % ;出茸菌塘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常规时间出茸 ,另一种是后期才出茸 ,二者分别占菌塘总数的 5 8 6 %和 4 1 4 % ,常规出茸一般时间早 ,出茸时期较长 ,产量分布较平均 ,而后期才出茸的一般时间迟 ,出茸期较短 ;6个松茸菌塘连续 3a观测结果表明 ,菌塘中收获的松茸数量提高了 10 2 6 % ,产量增加达 112 5 % ;在该林地所有菌塘中 ,最高年产量可达 1 2 8kg...
关键词:
松茸 菌塘 生产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民和 刘咏梅 杨新美 陈立国
通过对松茸的组织分离、冷藏、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菌褶部位易于分离到松茸菌丝,子实体其它部位、菌根、菌窝土壤难于分离到菌丝。新鲜子实体是理想的分离材料,但低温保存60d的子实体,仍然可以分离到菌丝。松茸菌丝体在18~25℃下生长良好,22℃为最适生长温度。pH值以4.5~6.0较为适合,最适pH值为5.5。
关键词:
松茸 组织分离 低温保藏 培养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羽 王凤珍 陈应龙 弓明钦
对两个松茸菌株培养条件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适温范围、最适 p H范围、C和 N源利用以及维生素等生长物质的作用结果等方面 ,两个菌株之间存在差异。 992 4菌株适温范围较 996 0 6菌株宽 ,为 10~ 2 5℃ ,后者为 15~ 2 5℃ ;p H值范围仍以 992 4菌株为宽 ,为 3.5~ 7.5,而 996 0 6菌株为4 .5~ 5.5;对 C源的利用 ,992 4菌株以葡聚糖为最好 ,其次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 ,而996 0 6菌株以玉米粉为最好 ,其次是葡萄糖、糊精、麦芽糖、蔗糖、乳糖和淀粉等 ;对 N源的利用 ,两个菌种都不能利用磷酸氢二铵和尿素 ,但都可利用硫...
关键词:
松茸 菌株 培养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松权 管清杰 全雪丽 傅伟杰 吴基日
RAPD analysis was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T. bakamatsutake. With the method of BSA, a polymorphic band of 870 bp linked to T. matsutake was amplified, and the SCAR marker was developed from the polymorphic band by cloning, sequencing and designing primers. The SCAR marker on...
关键词:
松茸 假松茸 RAPD SCA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富
中国、日本、墨西哥地理位置完全不同,是目前盛产松茸的三个典型生态区域,其松茸的形态特性、寄主植物、菌丝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三国松茸比较表明:中国松茸与日本松茸虽然寄主植物不同,但形态特性接近,菌丝间不产生拮抗,应属于同一品系松茸;而墨西哥松茸与中国、日本松茸除寄主植物有别外,形态特性亦有明显差异,而且菌丝间产生明显的拮抗,属不同品系松茸。现通过比较进一步探讨世界松茸。
关键词:
松茸,寄主植物,形态特性,生态特性,拮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琪 徐中志 张灵 戚淑威 李荣春
通过产业跟踪调查、定点社区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贸易、市场、产业、竞争力4个方面调查了云南省主要松茸产区的产业链现状,总结了该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云南松茸业的现状和未来,促进云南松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松茸 产业 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接种后 180 d,6种松树幼苗全部都可形成菌根 ,菌根感染率分别达 90 .63 %~ 10 0 % ,感染指数达 50 .0 0~ 84 .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 3种 ;随树种的不同 ,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 ;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 ,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 ,华山松的菌根最短 ;此外 ,各...
关键词:
松茸 松树 人工接种 菌根形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 黄继翔 牛天贵
研究了80种中草药浸提液对培养基中松茸T2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50种中草药对T2菌株生长抑制率高于10%,26种的影响较小。天葵子、白豆蔻、鱼腥草和雷公藤4种中草药对T2菌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增长率均高于10%,其中天葵子组T2菌株的增长率为22.55%。认为从中草药中可找到促进松茸T2菌株生长的物质,这4种中草药有效成分中都含有单萜烯类和多环二萜类物质,这些物质在松属植物中含量均十分丰富,很有可能是刺激松共生菌松茸T2菌株生长的物质。
关键词:
中草药 松茸 生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济琛 郑永标 林新坚 林戎斌 蔡海松
用荧光染色法观察姬松茸菌丝体和担孢子的核,用扫描电镜观察姬松茸担孢子着生情况。结果表明:姬松茸菌丝体为多核,未见到锁状联合;姬松茸担孢子56.3%为双核,17.6%为单核;姬松茸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或3个担孢子。
关键词:
姬松茸 菌丝体 担孢子 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文松 李建华 单灿灿 吴涛锐 程泳春 程利纹 李佳欢 孙淑静 胡开辉
【目的】探究鹿茸菇菌包后熟指标与出菇产量间的相关性,为鹿茸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菌包后熟培养的温度与时间,分析后熟阶段菌包的理化指标与酶活力,得到菌包各种指标与出菇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菌包后熟阶段,24℃下培养20 d,产量达到(612.23±2.65) g·袋-1。在pH 6.64±0.10、含水率69.63%±0.42%、还原糖质量浓度(514.58±37.46)μg·mL-1、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246.75±14.82)μg·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41.48±3.25) U·mL-1、木聚糖酶活力(70.08±2.91) U·mL-1、淀粉酶活力(157.34±16.25) U·mL-1、漆酶活力(203.27±14.39) U·mL-1的条件下菌包成熟。pH值、还原糖含量、纤维素酶活力、聚糖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5个指标与出菇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木聚糖酶活力与出菇产量的相关性达到0.90。【结论】菌包后熟阶段木聚糖酶活力为(70.08±2.91) U·mL-1时,菌包成熟,可以出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韵婷 孟珍贵 李荣春
采用鲜菌褶切块直播法、鲜菌子实体直接弹射孢子法、菌根移植法、人工菌丝培养法、林地管理促茸法和菌塘人工促茸法促进松茸原生地产量。结果表明,松茸的原生地保育促繁措施,特别是林地管理促茸法,不但可以达到保护菌塘、促进菌塘良好发育,同时还可提高松茸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松茸 保护 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冬华 刘红 汪彬 张爱群 李咏梅
以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粗多糖的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碳源配比、氮源配比、微量元素、装液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前pH自然、500 mL锥形瓶装液量80 mL、培养温度25℃、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10 d,姬松茸的发酵培养效果最佳,胞内多糖产量可达7.028 mg/mL.
关键词:
姬松茸 菌丝体 生物量 多糖 胞内多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曹嘉相 苏联军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确定了云南省保山地区松茸的分类地位,系与松茸同属不同种的Tricholomabaka-mat-sutake,俗称假松茸或青冈松茸;研究了它的周年发生规律及产量分布状况。7月中旬为松茸始发期,8月下旬为子实体发生的高峰,10月下旬基本结束;以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主产期,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9.9%。此外还探讨了假松茸发生的生态条件,以及松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初步结果。
关键词:
假松茸 生境 产量 保山地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亚凤 黄志伟 陈瑞庆 郑金贵
通过构建小鼠S180荷瘤模型,对姬松茸多糖含量最高的品种AB01的多糖(AB01-P)和含量最低的品种AB03的多糖(AB03-P)的抗肿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01-P有极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组(2.0 mg.mL-1)的抑瘤率为45.36%;AB03-P的抑瘤率最高为25.14%.与对照组相比,AB01-P可极显著地提高S180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研究了AB01-P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早期凋亡的影响,发现AB01-P对诱导MG/63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2.0 mg.mL-1剂量组的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文辉 郭照辉 贺月林 刘冬华
为提高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培养5 d的姬松茸种子液点种在覆以玻璃纸的菌丝生长培养基上,26℃培养5 d,用2.0%的裂解酶以pH6.0,0.8 mol/L NaCl为稳定液,在30℃下酶解6 h,可制备得到菌落数为1.8×107 cfu/mL的原生质体液.将原生质体悬液经G2过滤器过滤除菌后在GM上再生,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8.53%,残片率2.43%.
关键词:
姬松茸 原生质体 再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