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0)
2023(3255)
2022(2884)
2021(2520)
2020(2235)
2019(4921)
2018(4807)
2017(9676)
2016(5326)
2015(5753)
2014(5688)
2013(5662)
2012(5271)
2011(4697)
2010(4540)
2009(4170)
2008(3903)
2007(3509)
2006(3074)
2005(2654)
作者
(17081)
(14397)
(14286)
(13511)
(8784)
(6853)
(6466)
(5780)
(5390)
(4942)
(4897)
(4717)
(4673)
(4531)
(4520)
(4450)
(4434)
(4231)
(4025)
(3999)
(3620)
(3587)
(3519)
(3272)
(3154)
(3098)
(3030)
(3018)
(2950)
(2864)
学科
(24160)
经济(24147)
方法(12943)
数学(12285)
数学方法(12201)
(11867)
管理(10668)
(7803)
企业(7803)
(6713)
(5643)
地方(5241)
中国(5125)
(4936)
农业(4788)
(3982)
贸易(3980)
(3862)
业经(3651)
地方经济(3647)
(3396)
税收(3317)
(3302)
(3239)
金融(3239)
(3186)
环境(3178)
银行(3159)
(3033)
收入(2850)
机构
大学(75315)
学院(74797)
(32666)
经济(32179)
研究(28357)
管理(26086)
理学(23224)
理学院(22909)
管理学(22342)
管理学院(22212)
(20323)
中国(20131)
科学(19568)
业大(16575)
农业(16306)
(15568)
(15534)
研究所(14499)
(13543)
中心(12345)
农业大学(11254)
财经(11042)
(10830)
经济学(10759)
(10175)
(10171)
经济学院(9974)
(9931)
北京(9438)
科学院(9173)
基金
项目(55128)
科学(42561)
基金(40797)
(38314)
国家(38067)
研究(34928)
科学基金(31057)
社会(22811)
(21977)
基金项目(21826)
社会科(21809)
社会科学(21804)
自然(21302)
自然科(20843)
自然科学(20836)
自然科学基金(20504)
(18667)
资助(16859)
教育(16188)
重点(13175)
编号(12138)
计划(12130)
(12101)
(11880)
(11362)
科研(11191)
科技(10849)
创新(10724)
国家社会(10266)
(9936)
期刊
(31130)
经济(31130)
研究(20117)
学报(18648)
(17607)
科学(15205)
中国(13670)
大学(13428)
学学(13088)
农业(11784)
(10171)
管理(8775)
(6418)
经济研究(5865)
业大(5813)
财经(5527)
(5471)
金融(5471)
技术(5419)
教育(5252)
林业(4877)
(4875)
农业大学(4676)
(4580)
统计(4537)
问题(4414)
业经(4390)
科技(4025)
(3962)
技术经济(3932)
共检索到10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应苟  张绍勇  张爽  贾进伟  陈安良  张立钦  
为明确松节油对米尔贝霉素的增效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叶碟喷雾法,分别测定了以松节油和乙醇为溶剂配制的米尔贝霉素乳油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毒力,半致死质量浓度(CL50)分别为0.031 4,0.139 0mg·L-1,共毒系数为442.68,表现出显著的增效活性。光解试验表明,以松节油为溶剂能够提高米尔贝霉素的稳定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松节油中α-蒎烯、莰烯、(R)-苧烯、3-蒈烯等萜烯类物质总含量超过60%,萜烯类物质对昆虫表皮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是其增效作用的主要原因。松节油可作为溶剂和增效剂用于米尔贝霉素绿色乳油制剂加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自远  董静曦  张冲平  逯峰  周博  
研究近期松节油市场的运行态势,对中国松节油的国内、国际需求市场进行了分析论证。阐述了目前松节油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及供需关系对松节油价格的影响,分析世界各国松节油生产对我国松节油市场的竞争挑战,论述了替代品发展的现状及对我国松节油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期我国松节油市场应对挑战的措施与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朱守记  
松节油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我国是松节油生产大国,但其深加工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还有待深度开发。本研究致力于以松节油为原料合成系列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对孟胺衍生物,为开发绿色农药和医药产品奠定基础。由松节油与乙腈合成了N,N'-二乙酰基-1,8-对孟烷二胺,进一步水解合成了顺/反-1,8-对孟烷二胺,发现了新化合物3-对孟烯-1-胺和N-乙酰基-1,2-环氮对孟烷。以3-对孟烯-1-胺和顺-1,8-对孟烷二胺为原料,通过系列反应合成了相应的酰胺类衍生物、席夫碱类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苏然  张淑颖  熊国如  袁素蓉  董文霞  肖春  
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松节油与乙醇、苯乙醇、松油醇、糖酒醋液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7种引诱剂(Ⅰ、Ⅱ、Ⅲ、Ⅳ、Ⅴ、Ⅵ、Ⅶ)、2种成品引诱剂(Ⅷ、Ⅸ)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松节油对松墨天牛有一定引诱作用(Ⅰ诱虫量2.4±0.92头,雌性比0.33±0.06)。乙醇可显著增强松节油的引诱效果(Ⅴ诱虫量22.4±4.52头,Ⅲ雌性比0.57±0.04)。苯乙醇、松油醇组合引诱剂对诱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诱雌能力(Ⅵ雌性比0.68±0.05)。添加糖酒醋液显著降低了组合引诱剂的诱虫量(10.80±3.73头)及雌性比(0.26±0.10)。组合引诱剂Ⅵ诱虫量(22.05±5.74头)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湛谦  王宗德  姜志宽  周永红  
松节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大、价格最便宜的精油,其主要组分是α-蒎烯和β-蒎烯,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性能特点、来源于天然和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在开发绿色杀虫化学品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综述和展望由松节油开发的杀虫增效剂、萜类驱避剂和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介绍由笔者合成的新型杀虫增效剂和新型萜类驱避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丹怡  丁运敏  艾晓辉  刘永涛  余少梅  索纹纹  
采用离子交联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用透射电镜观测其形态,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分布和电位,并考察其热、光和高湿稳定性。结果显示,按壳聚糖浓度为2.5 mg/mL、三聚磷酸钠浓度为1.2 mg/mL、强力霉素用量为8.0 mg、pH值为5.5的处方制备的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表面蓬松,复溶性良好,电镜下观测发现纳米粒形态圆整、粒径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26.3±17.8)nm,平均包封率为(56.52±2.1)%,平均载药量为(16.83±0.27)%。与原料药相比,10 d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蕾  潘显强  张露  艾卿  李彬  易敏  徐正华  
通过测定湿地松松脂成分来估算松节油含量及其5种主要成分含量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并以186株高产脂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用Smith-hazel综合选择指数法对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来选择高产优质脂用湿地松种子园的建园材料。结果表明:湿地松松节油含量及其组分的家系遗传力在0.340 2~0.571 3之间,单株遗传力在0.211 2~0.477 3之间,处于中等水平,有较高的遗传效应。有7个高含油率、高β-蒎烯的单株入选为核心育种群体,获得51.57%的松节油含量和97.89%的β-蒎烯含量的遗传增益,有86个单株入选为育种主群体,获得14.70%松节油含量、...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闵邓昊  
重质松节油是马尾松松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其主要成分为长叶烯和β-石竹烯。重质松节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一直以来,却没有得到高附加值的利用,甚至很多时候被作为燃料和低级溶剂而进行低价处理。本研究将重质松节油及其中的主要倍半萜烯与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制备出了含有酸酐基团的共聚物。这类共聚物由于具有活性高的酸酐基团,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改性,从而为提高重质松节油的附加值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本研究还以重质松节油-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例,对该共聚物进行改性,引入端乙烯基团,并应用在了光固化领域。研究了以β-石竹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艳  许晅  李桂俊  夏凯  
将系列浓度的赤霉素(GA3)和草甘膦混合喷施玉米幼苗,研究外源GA3对草甘膦喷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 mg.L-1GA3与草甘膦混用,比同剂量草甘膦单剂处理玉米幼苗叶色更黄、萎焉更严重,其中50 mg.L-1GA3对草甘膦增效幅度最强。草甘膦和50 mg.L-1GA3混用喷施后,玉米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叶片莽草酸、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杰  姜景民  栾启福  
为了精确测定湿地松产脂力、树脂密度和松节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产脂性状优良的湿地松遗传材料,利用一套改良的松脂测试收集器和水蒸气蒸馏装置,对49个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湿地松产脂力、胸径和松脂基本密度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P<0.01);松脂中松节油含量是评价松脂质量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育财  李宁  罗彬  龚大春  王小芬  崔宗均  
为探索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群筛选过程中,温度及碱处理小麦秸秆对菌群纤维素分解活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利用高温秸秆堆肥为筛选菌源,以碱处理小麦秸秆和未经碱处理小麦秸秆为碳源,分别在50和60℃条件下进行限制性筛选,最终获得18组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的菌群。选择其中4组代表性菌群进行连续继代培养,监测相关性质,并利用PCR-DGGE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高温堆肥环境筛选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群,培养温度及秸秆碳源均影响菌群的筛选效果。以碱处理小麦秸秆为碳源的菌群在分解秸秆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菌群结构稳定性;60℃的温度条件和碱处理小麦秸秆的碳源条件更有利于获得高活性的纤...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琴琴  张艳华  
考虑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反映到市场各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中,本文侧重于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从宏观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非正规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加速都加剧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从微观因素来看,虽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但人口因素与企业特征等因素均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增加,而稳定性在下降。因此,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的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薇  李德海  
为提高黑皮油松松针精油的水溶性和乳化稳定性,本研究利用旋涡混合仪和微射流仪制备纳米乳液,以分层体积和三元相图中的乳化区面积为指标,确定活性剂的种类及配比(Km)等制备纳米乳液的最优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纳米乳液的结构、粒径、多分散项系数(PDI)及稳定性。结果表明:1)黑皮油松松针精油纳米乳液的最佳配方为精油16.14%、复合表面活性剂10.45%(m(无水乙醇)∶m(Tween 80)=4∶1)和蒸馏水73.41%;2)黑皮油松松针精油纳米乳液有淡蓝色微乳光,液滴呈球形且分布均匀,粒径为35nm,PDI为0.165;3)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储存60d和在pH=7的水相环境中,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和PDI无明显变化,表现了较好的储藏稳定性,最佳储藏时间为30d;热稳定性实验表明,松针精油纳米乳液昙点温度为8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4)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未乳化的精油相比,松针精油纳米乳液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本研究制备的黑皮油松松针精油纳米乳液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且与精油相比,抑菌能力更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任加云  苗晶晶  李学平  
实验室条件下设置海水石油烃质量浓度分别为0.05 mg/L,0.30 mg/L,0.50 mg/L和1.00 mg/L,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30 d,分别在0,0.5 d,3 d,6 d,10 d,15 d,21 d和30 d取样,测定其消化盲囊、鳃丝和血淋巴部分免疫酶活性和细胞稳定性指标。结果显示,低浓度0.05 mg/L处理组,各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0.30 mg/L和0.50 mg/L处理组中,消化盲囊和鳃丝的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在实验期间显著升高(P<0.05);在高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华涛  谢小三  全吉  
科技创业活动伴生的企业形成、成果转化、新产品产生、新价值创造等活动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决定了单靠目前我国不太成熟的创业市场资源自主配置方式难以满足其要求,迫切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于创业认知、创业导向、创业网络等理论构建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对武汉市243家科技创业企业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科技创业政策主题对于科技创业政策的效果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创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及倍增效应对科技创业政策主题影响科技创业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