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8)
2023(5516)
2022(5078)
2021(4770)
2020(4453)
2019(10454)
2018(10705)
2017(22003)
2016(12217)
2015(14221)
2014(14594)
2013(14908)
2012(14330)
2011(13106)
2010(13428)
2009(12937)
2008(13134)
2007(12110)
2006(10644)
2005(9678)
作者
(37965)
(31815)
(31465)
(30404)
(19963)
(15153)
(14706)
(12481)
(11702)
(11320)
(10609)
(10459)
(10025)
(10023)
(9993)
(9966)
(9861)
(9357)
(9236)
(9219)
(8027)
(7925)
(7787)
(7303)
(7177)
(7115)
(7039)
(7030)
(6490)
(6394)
学科
(53614)
经济(53563)
管理(32472)
(32213)
方法(27477)
数学(24976)
数学方法(24792)
(24118)
企业(24118)
(15695)
中国(15598)
(13927)
(12124)
贸易(12120)
(11926)
(11815)
(10917)
(9958)
银行(9934)
农业(9788)
业经(9535)
(9493)
地方(9315)
(8553)
金融(8551)
(8194)
(7970)
财务(7955)
财务管理(7927)
企业财务(7429)
机构
大学(189797)
学院(187931)
(79978)
经济(78267)
管理(70003)
研究(63986)
理学(59493)
理学院(58833)
管理学(57924)
管理学院(57574)
中国(49775)
(40748)
科学(39238)
(38748)
(34151)
(33623)
研究所(30811)
财经(30684)
中心(29157)
业大(29052)
(28544)
(27571)
农业(26807)
北京(26348)
经济学(25206)
(23920)
师范(23691)
经济学院(23103)
(22705)
(22620)
基金
项目(115108)
科学(88320)
研究(83762)
基金(81844)
(71537)
国家(70966)
科学基金(58408)
社会(51335)
社会科(48568)
社会科学(48550)
(44671)
基金项目(43542)
教育(38732)
(38129)
自然(37201)
自然科(36227)
自然科学(36213)
自然科学基金(35567)
编号(35502)
资助(34516)
成果(29861)
(26397)
重点(26220)
(25322)
课题(24194)
(23138)
科研(22578)
教育部(22237)
创新(21741)
(21582)
期刊
(88343)
经济(88343)
研究(56626)
中国(32709)
学报(30197)
(30041)
(29464)
科学(27152)
管理(23446)
大学(22372)
学学(21114)
农业(19787)
(19093)
金融(19093)
教育(17136)
技术(15445)
财经(15444)
业经(14953)
经济研究(14556)
(13228)
问题(13173)
(11424)
理论(10808)
(10246)
技术经济(10151)
商业(10120)
实践(9796)
(9796)
统计(9717)
国际(9121)
共检索到27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益明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松突圆蚧已给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松突圆蚧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非常直观定量地获得了松突圆蚧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91(非常接近于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可为松突圆蚧的检疫及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全  王卫东  梁军  严东辉  贾秀贞  张星耀  
依据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定量地刻画松材线虫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选取年均温(T)、6,7,8月均温(TN)、海拔(H)、25℃以上的天数(D)和年降水量(W)5项气候生态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定义5因子的隶属函数,以国家气象局气象资料室获取近30a全国639个台站的原始气象数据为依据,利用Qbasic6.0编制处理原始数据程序,把各个因子的原始气象数据根据各自定义隶属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隶属度,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得出各个台站适生值。利用MapInfo7.5制作专题图,并划分出μ>0.9为最适宜;μ>0.8为适宜;μ>0.7为可以适宜:μ>0.6为不适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玮  任雪燕  梁英梅  
【目的】依据气候变化,探究气候变化对松针红斑病分布的影响,预测中国松针红斑病的潜在分布区。【方法】根据松针红斑病已知分布区域和相关气候数据,结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发布的CCSM4气候模式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松针红斑病的潜在分布区。【结果】松针红斑病最适宜分布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和云南省。经刀切法分析(Jackknife)表明,6月降水量、11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最冷季度降水量等主要影响松针红斑病的潜在分布区。在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总适宜区面积呈上升趋势,增加幅度为15. 66%~18. 29%。山东北部、河北、山西的大部分地区、陕西中部和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和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各等级适宜区面积增加,适宜等级上升。【结论】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反映松针红斑病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随着未来气候变化,云南、四川交界地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最适宜分布区呈现破碎化的趋势。松针红斑病适生区质心有由东北向华北、西北扩散的趋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益明  刘洪霞  
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8(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竹红  黄建  康文通  梁农  王建平  
2003年6-9月调查研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及其3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Viggiani et Ren)和长缨恩蚜小蜂[E.citrina(Craw)]的林间生态位,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资源利用中,对寄生松突圆蚧雌蚧的2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引进种)优于友恩蚜小蜂(本地种);而对松突圆蚧的2种本地种天敌,长缨恩蚜小蜂(寄生雄蚧)优于友恩蚜小蜂(寄生雌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津岐  刘永萍  张俊逸  文阳兴家  楚光明  
本研究基于盐爪爪属(Kalidium) 5种植物共503个地理分布点和29个环境变量,运用ArcGIS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其在基准和未来时段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驱动因子及其生态位参数,并利用土地利用数据与基准时段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的高适生区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盐爪爪属5种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存在差异,但气候因子是所有盐爪爪属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导因子,地形和土壤对适生区分布的贡献率相对较小。2)与基准相比,只有2050时段RCP 8.5气候情景下里海盐爪爪(Kalidium caspicum)的中、高适生区面积有所收缩,其余各时间段不同气候情景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中、高适生区面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3)盐爪爪属5种植物中、高适生区主要驱动因子的生态位参数存在差异。4)基准时段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的高适生区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本研究对盐爪爪属分布区的管理、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景辉  
以试管内喂食20%蜂蜜的1日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成虫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高温暴露试验,采用死亡率、半致死高温累积(LSHIT50)和造成热伤害的高温累积下限(LLSEHIT)等指标,比较了雌成虫耐热性的季节变化和夏季雌、雄成虫耐热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各季的死亡率均逐渐增大,秋、春、夏季种群分别在39.5、40和41℃时死亡率达到100%.在39-40.5℃下,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死亡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夏季种群的死亡率显著较低.比较雌成虫的LLSEHIT和LSHIT50,不同季节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景辉  张飞萍  江宝福  肖梅  陈家骅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著较高,2类过冷却点的平均值相差0.9~2.3℃,但寄生黑松和马尾松的雌成虫之间、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雌成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的显著较高(高2.08℃);而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则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更低;寄生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的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斯垚   周维   叶生晶   李朝阳  
【目的】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珠海市是中国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城市,其红树林资源作为亚热带南缘地区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探讨限制红树林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分析红树林适宜生境,可为今后珠海市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行动与规划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axEnt模型,根据珠海市红树林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预测珠海市红树林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分析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结果】MaxEnt模型平均AUC值为0.825,能够较好地预测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结果分析得出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面积为521.11 hm2,主要分布在鹤洲东侧、二井湾湿地公园、淇澳岛西侧、鸡啼门大桥南鸡啼门水道西侧、淇澳岛北部等地。分析得出了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在气象、植被、土地、地形、生境5组变量中,影响珠海市红树林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为水体盐度、土地利用类型、底质类型、水源地距离和高程。【结论】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分布在斗门区、金湾区、香洲区。适宜生境的限制因子为水体盐度、土地利用类型、底质类型、水源地距离和高程。适宜生境关键环境变量的最佳适生区间为:水体盐度适宜值为25%~28%,水源地距离100 m以内为宜,高程适宜值为-10~50 m,最适值为0 m,最低温度高于20℃为宜,最高温度低于25.5℃为宜,平均温度适宜值为22.5~23.5℃,降水量适宜值为1 750~1 910 m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发城   马贵龙   高桂珍  
[目的]杏鬃球蚧作为新入侵新疆野果林的多食性害虫,具备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和扩散迅猛等特征,凸显其在生态系统中具备显著的生态适应性和竞争优势。其不仅对野杏危害严重,还对野果林及当地果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威胁。通过建立并比较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下的物种分布模型获得杏鬃球蚧更准确的适生区分布。[方法]通过R语言Biomod2包集成建立物种分布模型(SDM),分别对仅基于气候因素和基于寄主和气候因素两种模式下的杏鬃球蚧分布格局进行预测,以期为入侵害虫制定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添加生物变量后的生态位结果与实际分布结果相符,剔除了仅基于气候因素下杏鬃球蚧在沙漠地区的扩张范围,避免了预测结果基础生态位比实际生态位大的问题,预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因此选用添加寄主因素的预测结果用于分析。在添加寄主因素后当前总适生区面积15.06×10~5 km2,主要分布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天山北脉博罗科努山北麓和伊犁河谷等地;在2090s时期SSP5-85情景下总适生面积达到最大45.31×10~5 km2。在未来不同的气候情景下,杏鬃球蚧的总适生区均呈不同幅度的扩张趋势,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地适生性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7种单一模型的组合模型,其AUC平均值达到0.97,TSS平均值达到0.88,预测准确度高;在添加寄主因素后适生区与实际更吻合,结果较仅添加气候因子更为可靠;预测结果为杏鬃球蚧在新疆的预警、监控和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轲  霍志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增长过程,被誉为"中国奇迹"。但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6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9.3%、7.8%、7.7%、7.4%、6.9%、6.7%,呈现渐次下降的趋势。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滑的现状。然而,要对本轮经济放缓的根本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轲  霍志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增长过程,被誉为"中国奇迹"。但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6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9.3%、7.8%、7.7%、7.4%、6.9%、6.7%,呈现渐次下降的趋势。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滑的现状。然而,要对本轮经济放缓的根本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申卫星  郭慧玲  迟元凯  谭亚军  刘会香  黄大卫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具有食性杂、食量大、繁殖能力强、适生性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严重危害了我国林木、果树、花卉及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是目前国内外最具危险性的入侵物种之一。美国白蛾自1979年首次在辽宁丹东市被发现以来,目前已在河北、山东、安徽、上海、天津、北京等地严重发生,造成了重大经济和生态损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益明  张海军  吕全  梁军  张星耀  
在前人对影响松材线虫以及媒介昆虫生长发育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松材线虫病定殖的4个基本条件(即寄主植物、松材线虫病原、媒介昆虫和环境条件),直观、定量和较为准确地获得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分布范围以及在云南省具体的潜在分布区域。研究可为我国松材线虫病检疫及其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顺立  吴晖  邓招娣  魏初奖  黄振裕  洪贞  
测定马尾松家系中未受松突圆蚧危害植株与受害植株针叶中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全N、游离氨基酸、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探讨营养物质含量与马尾松对松突圆蚧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抗家系全N含量低于中抗和低抗家系;2)受松突圆蚧危害的诱导,针叶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此诱导反应与家系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无关;3)可溶性蛋白、全N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也因松突圆蚧的危害而降低,但这一诱导反应与家系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有关,高抗家系降低量大于低抗家系,导致高抗家系受害植株中这几类营养物质的含量低于低抗家系;4)高抗家系受害植株针叶中除精氨酸外的16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低抗家系;5)粗脂肪含量和总糖/全N与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