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5)
- 2023(10578)
- 2022(9487)
- 2021(9053)
- 2020(7720)
- 2019(18049)
- 2018(18109)
- 2017(34367)
- 2016(19366)
- 2015(21948)
- 2014(21899)
- 2013(21604)
- 2012(19646)
- 2011(17490)
- 2010(17587)
- 2009(15719)
- 2008(15077)
- 2007(12816)
- 2006(10962)
- 2005(9296)
- 学科
- 济(71628)
- 经济(71559)
- 管理(52020)
- 业(49073)
- 企(41632)
- 企业(41632)
- 方法(38433)
- 数学(33890)
- 数学方法(33327)
- 学(18725)
- 农(18202)
- 中国(17246)
- 财(16249)
- 业经(14967)
- 理论(14766)
- 地方(13862)
- 和(12172)
- 农业(12057)
- 技术(11833)
- 贸(11512)
- 贸易(11504)
- 环境(11207)
- 易(11155)
- 教育(11079)
- 制(10994)
- 务(10789)
- 财务(10723)
- 财务管理(10706)
- 划(10212)
- 企业财务(10165)
- 机构
- 大学(267084)
- 学院(266134)
- 管理(105702)
- 济(94924)
- 理学(92964)
- 经济(92649)
- 理学院(91886)
- 管理学(89735)
- 管理学院(89297)
- 研究(88032)
- 中国(61983)
- 科学(60730)
- 京(57444)
- 农(49039)
- 业大(46760)
- 所(45453)
- 研究所(42259)
- 财(41118)
- 中心(39573)
- 农业(38732)
- 江(37859)
- 北京(36117)
- 范(35487)
- 师范(35102)
- 财经(34039)
- 院(32432)
- 技术(31873)
- 州(31165)
- 经(31027)
- 师范大学(28070)
- 基金
- 项目(194019)
- 科学(150141)
- 基金(138326)
- 研究(136329)
- 家(122897)
- 国家(121905)
- 科学基金(103399)
- 社会(81032)
- 省(78094)
- 社会科(76609)
- 社会科学(76583)
- 基金项目(74065)
- 自然(71579)
- 自然科(69890)
- 自然科学(69871)
- 自然科学基金(68544)
- 划(65906)
- 教育(64473)
- 资助(58528)
- 编号(55792)
- 成果(44444)
- 重点(43859)
- 部(41246)
- 创(40233)
- 发(40145)
- 课题(39370)
- 科研(37798)
- 计划(37536)
- 创新(37429)
- 大学(35732)
共检索到369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介南 刘昊 李建安 黎显军 杨董琳 许煜东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是著名的药用和芳香植物(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 MAPs),其松油醇-4型可以生产茶树油(Tea Tree Oil,TTO),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综述了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种苗栽培和离体快繁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其生长的立地环境、种植密度、育苗扦插、组织培养、遗传改良等栽培手段,揭示了当前国内互叶白千层引种与研究中存在缺乏专用肥研制、规模化栽培较少、同属植物类型分辨不清和区域立地条件标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做出展望,如配肥、扦插、引种后性状差异性和遗传控制等方面需加强研究,因互叶白千层的两栖属性及其速生林种属性,应开展南方湿地水土保持林建设和荒山造林的种植栽培实验研究,以期为我国规模化引种栽培互叶白千层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根强 冯俊涛 陈安良 张兴
简要介绍了植物精油组分松油烯-4-醇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含松油烯-4-醇较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及其在日用化学品、医药、食用等方面的应用,着重阐述了其在杀虫、抑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英宝 林仕洪 甘文友
对近年新引进的互叶白千层苗期和幼林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引种区苗期以湿润沙质壤土生长最好;盆栽施肥在本试验条件下以N:0.5~1.0,P:0.6~0.9,K:0.8~1.2g/盆为适宜施肥量;造林时,施基肥与不施基肥生长差异显著;林地施不同追肥2个月后,根据树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得出的施肥效果排序为:复合肥Ⅱ>复合肥Ⅰ>碳氨>尿素。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引种适应性,栽培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琼 刘晓宇 虞昊安 李翎慈 刘潇漪 张育新 戴昊鸣 陈斯琳 成喜雨
为了解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以“无土栽培”、“基质栽培”、“雾培”和“水培”为关键词,依据Web of Science、Pub-Med和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了1989—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无土栽培发展历程、主要技术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1)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培、基质栽培等,其中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基质栽培是主要方式,而操作、成本均更高的雾培和水培在高效植物栽培工厂建设上潜力巨大;2)探索高效、节水、可持续有机种植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发展适配常规环境和恶劣环境的智慧农业是发展趋势之一;3)针对室内及楼宇空间等个体化种植需求,发展小型化、家庭化、精致化、智能化无土栽培技术是发展趋势之二;4)密闭空间种植和太空种植技术的研究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关键词:
无土栽培 有机种植 智慧农业 太空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从大豆属物种的系统进化和栽培大豆起源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评述了栽培大豆中国东北起源、黄河中下游起源、长江流域及南方起源、日本南部起源等多种假设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样性中心与起源中心的关系、栽培物种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方法,以及运用比较实验生物学研究作物进化时的技术性问题。作者倾向于支持栽培大豆南方起源假设。
关键词:
大豆 起源 演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应斌
对中国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现已育成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种植产量达到12t.hm2,表现出根系旺盛、分蘖力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以及前期能早发和后期抗早衰的潜在高产优势。有关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超级杂交稻在保持较高经济系数的同时,通过增加生物产量是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超级杂交稻的产量稳定性、产量形成机理、适宜种植区域,群体诊断指标、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关键栽培的技术等,对于建立超级杂交稻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栽培技术 生理生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根强 李广泽 冯俊涛 陈安良 张兴
用砂地柏精油主要杀虫活性成分松油烯 - 4 -醇熏蒸处理粘虫 6龄中期幼虫后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不同中毒阶段粘虫体表蜡质颗粒及体壁底膜的变化。结果表明 ,松油烯 - 4 -醇处理可导致粘虫幼虫体表蜡质层颗粒形态和排列形式发生改变 ,颗粒间空隙变大 ,体壁底膜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体表失水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志卿 颜瑞莉 陈根强 李喜梅 张兴
以松油烯-4-醇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了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4个中毒阶段试虫的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明显激活,各中毒阶段的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兴奋期的酶活力最大,为对照的3.04倍;处理试虫的过氧化氢酶(CAT)在兴奋期和痉挛期与对照的差异不大,而在麻痹期和复苏期被明显抑制,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的78%和92%;过氧化物酶(POD)也被明显抑制,各中毒阶段的酶比活力依次为对照的81%,86.0%,65.0%和90.0%。分析认为,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POD和CAT活力的变化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崇林 冯俊涛 陈安良 李广泽 张兴
基于松油烯-4-醇的研究成果,合成了其酰胺、硫酯、酯、醚等11种衍生物。检索结果表明,其中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酸甲酯、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酸乙硫酯、N,N-二甲基-[1-(1-甲基-1-羟基)乙基-4-甲基-3-环己烯基]甲酰胺、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酸甲酯、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酸乙硫酯和N,N-2-甲基-(4-甲基-4-乙硫基环己基)甲酰胺等6种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关键词:
松油烯-4-醇 衍生物 化学合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赛群 肖光辉 王志伟
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材料处理、配制、理化性状、配方筛选、营养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施肥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有机生态型 栽培基质 施肥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根强 冯俊涛 马志卿 张兴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或熏蒸盒法,测定了松油烯-4-醇对小菜蛾、粘虫、棉铃虫的3龄幼虫及家蝇、玉米象、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毒力。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对不同种类昆虫的熏蒸毒力有较大差异;对小菜蛾、粘虫、家蝇的熏蒸毒力较高,其LC50值分别为1.8321,5.3473,2.9511μL/L,而对玉米象、赤拟谷盗、棉铃虫的熏蒸毒力较低;不同种类试虫的症状反应有所差异,但中毒反应过程都包括兴奋、痉挛、麻痹昏迷、死亡或复苏等几个阶段;鳞翅目昆虫小菜蛾、粘虫和棉铃虫大量吐胃液现象明显,家蝇有忌避和被迅速击倒现象,中毒后部分试虫有复苏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志卿 韩秀玲 冯俊涛 李广泽 张兴
【目的】探讨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精油中主要杀虫成分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点滴法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等4个中毒阶段试虫体内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松油烯-4-醇仅在麻痹期对酸性磷酸酯酶(AC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时期均可明显激活ACP及碱性磷酸酯酶(AKP);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则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活性,各中毒阶段酶抑制率分别为26.27%、46.03%、80.24%和90.22%;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抑制PPO活性。【结论】松油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 陶士博 唐亮 张文忠 赵明辉 徐凡
籼粳稻杂交后代易产生超亲变异和优势,蕴藏着巨大的遗传潜力。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寄希望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但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解决途径有赖于对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籼粳稻分类的方法与评价、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历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籼粳稻杂交后代中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及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为超级稻选育中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籼粳分化 籼粳稻杂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帆 邹荣松 孙向阳 李素艳 张华新
基质载培是无土栽培的主要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苗木栽培和生产中,近年来,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有机栽培基质的生产成为研究热点。在有机废弃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保水材料进行高持水性成型有机栽培基质的研发和生产,对促进农林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和林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有机基质发展及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综述了高持水性成型有机栽培基质的应用现状、基质的水分调制、基质对土壤的改良情况,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栽培基质的发展提供思路。参72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有机栽培基质 发展趋势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