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9)
- 2023(5711)
- 2022(5155)
- 2021(4691)
- 2020(4293)
- 2019(10561)
- 2018(10156)
- 2017(19230)
- 2016(11089)
- 2015(12894)
- 2014(13076)
- 2013(13245)
- 2012(12828)
- 2011(11609)
- 2010(11748)
- 2009(11025)
- 2008(11224)
- 2007(10312)
- 2006(8842)
- 2005(7756)
- 学科
- 济(47503)
- 经济(47458)
- 业(27027)
- 管理(26751)
- 方法(23542)
- 数学(21086)
- 数学方法(20913)
- 企(20333)
- 企业(20333)
- 农(13842)
- 学(12880)
- 地方(12116)
- 财(11629)
- 中国(11140)
- 农业(9211)
- 贸(8867)
- 贸易(8863)
- 易(8542)
- 业经(8446)
- 制(7874)
- 和(7617)
- 环境(7171)
- 务(7042)
- 财务(7029)
- 财务管理(7006)
- 企业财务(6592)
- 银(6395)
- 银行(6358)
- 融(6348)
- 金融(6343)
- 机构
- 大学(166803)
- 学院(165859)
- 济(64577)
- 经济(63194)
- 研究(60313)
- 管理(58363)
- 理学(50166)
- 理学院(49479)
- 管理学(48436)
- 管理学院(48138)
- 中国(44307)
- 科学(42208)
- 农(38972)
- 京(36837)
- 所(33581)
- 江(32246)
- 业大(31599)
- 农业(31370)
- 研究所(30974)
- 财(29060)
- 中心(27963)
- 财经(23182)
- 范(22147)
- 北京(21976)
- 师范(21794)
- 省(21432)
- 院(21318)
- 经(20826)
- 州(20813)
- 农业大学(20533)
- 基金
- 项目(111484)
- 科学(85316)
- 基金(79240)
- 研究(75786)
- 家(71343)
- 国家(70780)
- 科学基金(58111)
- 省(46003)
- 社会(45334)
- 社会科(42751)
- 社会科学(42732)
- 基金项目(42557)
- 自然(39895)
- 自然科(38862)
- 自然科学(38847)
- 划(38397)
- 自然科学基金(38149)
- 教育(34789)
- 资助(32750)
- 编号(30528)
- 重点(26008)
- 成果(25117)
- 发(24640)
- 部(24196)
- 计划(23120)
- 科研(22392)
- 创(22390)
- 课题(21949)
- 创新(21109)
- 科技(21054)
共检索到243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贾昌锋 高海霞 祝茜 张雷
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ST)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体内克隆出一个热休克同源蛋白70(即TfHsc70)。其全长2 138 bp,理论分子量为71.1 kDa,等电点为5.27,并由一个1 94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一个78 bp的5′端未翻译区(UTR)和一个95 bp的3′端带有终止密码子(TAA)的UTR组成。通过与多种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的热休克同源蛋白70(HSC70)对比发现,其具有88.89%~97.09%的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显示,TfHsc70 mRNA在松江鲈的血液、心脏、肝脏、胃、肠、脾脏、肾脏、大脑、鳃中均有表达,但在皮肤中几乎未检测出。使用脂多糖(LPS)刺激发现,皮肤、血液和肝脏中TfHsc70的表达量在2 h时明显增加,鳃和脾脏中略微上调,而在大脑中呈现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基于对TfHsc70的蛋白序列以及TfHsc70 mRNA的表达分析,表明TfHsc70是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成员,它可能参与了松江鲈的先天免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彦 肖汉兵 田海峰 胡乔木
结合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大鲵热应激同源蛋白70基因(hsc70)cDNA序列全长,通过半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在大鲵肾脏、脑、肺、皮肤、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肌肉和垂体组织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大鲵hsc70基因cDNA全长为2 284 bp(GenBank登录号为HM998289),其中3′端和5′端非翻译区分别为87 bp(1~87)和253 bp(2 032~2 284),中间序列即编码区长为1 944 bp(88~2 031),编码647个氨基酸(AA);其核苷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似性最高达83.5%,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则相对保守,与钝口螈的相似性达94%;根据其编码的AA序列构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俊英 李健 李吉涛 常志强 陈萍 李华
克隆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该基因由2 250 bp的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长1 959 bp,编码由6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基因两翼分别存在83 bp(5'端)和208 bp(3'端)的非翻译区,将该基因命名为Ec-HSP70。与其它物种HSP70s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与甲壳动物的同源性都在90%以上,表明该蛋白属于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聚类分析表明,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紧密聚为一支,之后聚类顺序依次为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刀额新对虾等。通过荧光定量RT-PCR对该基因在肝胰腺、肌肉的表达分析表明,温度、pH和氨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桂菊 曲妮妮 喻达辉 李莉好
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技术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获得cDNA全长序列2 365 bp,其中3’非编码区域(UTR)为318 bp,5’UTR为8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959 bp,编码65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71.39 kD,理论等电点为5.22,并含有3个HSP70家族的签名序列IDLGTTYS、DLGGGTFD和EEVD。同源性分析表明,合浦珠母贝HSP70的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等双壳贝类的相似性高达86%以上,基于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合浦珠母贝与牡蛎属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杨 孙明 杨海燕 张启翔
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菊花脑叶片中克隆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热激蛋白70基因(hsp70)的cDNA序列,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菊花脑在40℃高温下热激不同时间(0、0.5、1、2、3、6 h)后叶片中hsp70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序列全长2 224 bp,与水母雪莲花、紫茎泽兰的hsp70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88%、98%,表明该序列为菊花脑的hsp70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J561911),命名为Cnhsp70。Cn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944 bp,其编码的蛋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薇 张其中 张占会 崔淼 姚占娟 何毛贤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成员是重要的抗逆和潜在污染预警分子。本研究将近江牡蛎HSP70基因cDNA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近江牡蛎HSP70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HSP70。该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M15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确实获得了重组蛋白的表达。分别在25℃、30℃和37℃下,经0.2mmol/L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其中,在25℃下,诱导的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表明该温度为恰当诱导温度;在25℃下,分别诱导重组蛋白表达2h、4...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原核表达 近江牡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真真 韩莹琰 李雅博 范双喜 郝敬虹 刘超杰 李婷
为了解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1707基因在高温下的作用机制,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克隆并获得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1707基因全长cDNA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基因在不同叶用莴苣品种中的表达量差异。该基因全长2 400bp(KP258179),开放阅读框为2 106bp,编码701个氨基酸,与西瓜(AAC03416.1)、牵牛花(ABZ04081.1)、黄瓜(CAA52149.1)、菠菜(AAB91471.1)等HSP70蛋白高度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该基因在热敏品种中表达没有明显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甚至表现为下调,而...
关键词:
叶用莴苣 HSP70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龙 朱圣杰 崔阔澍 路慧 王靖 郝雅娴
【目的】克隆春尺蠖热激蛋白Hsp70基因,分析其理化性质与表达情况,探究该基因在春尺蠖应对外界不利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前期所测转录组数据(春尺蠖幼虫不同低温胁迫),克隆获取Hsp70基因,命名为AcinHsp70(GenBank登录号: OP750249);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Hsp70基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AcinHsp70基因在不同温度(-10、-5、0、5和25 ℃)胁迫中回温与不回温及4 ℃不同时间处理下的表达谱。【结果】春尺蠖AcinHsp70基因完整CDS序列全长1899 bp,编码633个氨基酸,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69.91 kDa,预测等电点为5.51。在N端均不含信号肽且无跨膜区。磷酸位点检测分别发现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位点24、26和8个;未发现糖基化位点。该蛋白的平均亲水性为-0.507,预测不稳定系数为33.19,故该蛋白属于亲水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主要位于细胞质。序列一致性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春尺蠖与庆网蛱蝶(Melitaea cinxia)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达92.91%。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不同温度(-10 ℃除外)胁迫下,AcinHsp70基因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回温后表达量显著上调。AcinHsp70基因表达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4 ℃处理1 h 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结论】AcinHsp70基因与春尺蠖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结果有助于揭示该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分子功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盛明 傅洪拓 戈贤平 朱健 乔慧 金舒博 张文宜
为研究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在青虾应答环境胁迫过程中所起的调控作用,实验应用RACE PCR技术首次克隆了青虾的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全长c DNA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在青虾不同组织及环境胁迫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基因c DNA全长1501 bp,包括84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87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541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编码291个氨基酸。氨基酸相似度比对显示,青虾冷
关键词:
青虾 冷休克蛋白 低温 低氧 原核表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庆国 陈静 黄艳青 靳明建 顾伟 王文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血细胞中分离到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显示,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长度为1 733 bp,其中包括82 bp的5'非翻译区、676 bp的3'非翻译区和975 bp的编码序列,可编码324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 800和9.81。结构域分析和序列比对显示,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由3部分组成:富含丙氨酸或脯氨酸区域、冷休克结构域和带电荷区域,其中冷休克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与水蚤等节肢动物冷休克Y-box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田田 苏永全 洪婧妮 邬阳 张曼 毛勇
为深入了解真蛸热应激响应机制,实验以真蛸的应激蛋白为研究对象,借助同源扩增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真蛸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cDNA全序列(2 709 bp),它包含119 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454 bp的3'UTR和2 136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ORF共编码711个氨基酸,推算其分子量为81.5 ku,理论等电点为5.09。同源分析显示,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并且含有HSP90家族特有的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婷婷 陈松林 孟亮 刘洋
从大菱鲆脾脏cDNA文库中筛选到HSP90,采用基因克隆方法获得含有1个97bp的5’UTR、2190bp的开放阅读框和501bp的3’UTR的全长cDNA序列。整个开放阅读框编码729个氨基酸,包含HSP90家族5个保守信号区。与其他物种已知序列同源比对的结果显示,此编码氨基酸更接近于热休克蛋白90β亚型(HSP90β),与牙鲆HSP90β的同源性高达96.6%。RT-PCR分析表明,在胚胎发育初期就能检测到HSP90,其表达量伴随着胚胎发育,先增加后减少,在尾芽期达到最高。HSP90在健康大菱鲆各供试组织中均有表达。经鳗弧菌感染处理后,在胚胎细胞中也有HSP90的强烈表达。结果显示,大菱鲆...
关键词:
HSP90 大菱鲆 cDNA 感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超 陈辉辉 覃剑晖 马徐发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热休克蛋白60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TaHSP60(GenBank登录号:HM234132)。研究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为2 486bp,5'端非翻译区(URT)102bp,3'URT 656bp,开放阅读框(ORF)1 728bp,编码575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唐鱼HSP60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相似性高达96.2%,与鲫(Carassius auratus)、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西洋鲑(Salmo salar)以及非洲爪蟾(Xenopus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向红 彭永兴 易乐飞
为了研究热激同源蛋白70(70 kDa heat shock cognate,HSC70)在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对环境适应中的作用,采用电子克隆与传统实验克隆相结合的技术,分析了孔雀鱼的一个HSC70基因(命名为PrHSC70)。PrHSC70基因包含一个长1941 bp的完整编码区,含有8个内含子。PrHSC70蛋白具有HSP70蛋白家族的特征序列,且与其他动物HSC70和HSP70都高度相似。在进化树上PrHSC70与所有鱼类HSC70聚为一簇,与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3.2%~98.9%。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单红 周国勤 张其中
采用RT-PCR法和SMART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南方鲇肝脏RNA克隆获得Hsc70基因的全长cDNA(scHsc70 cDNA)。此cDNA全长2384 bp,其中,5′非编码区194 bp,3′非编码区249bp,编码区域(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1941 bp。根据编码序列推导出相应的646个氨基酸,与其他脊椎动物Hsc70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南方鲇Hsc70与欧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鲦鱼(Pimephalespromelas)、人(Homo sapien)和鸡...
关键词:
南方鲇 Hsc70 序列对比 基因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