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
- 2023(779)
- 2022(697)
- 2021(670)
- 2020(507)
- 2019(1127)
- 2018(1106)
- 2017(1800)
- 2016(1246)
- 2015(1277)
- 2014(1150)
- 2013(1108)
- 2012(1148)
- 2011(1064)
- 2010(974)
- 2009(953)
- 2008(934)
- 2007(784)
- 2006(712)
- 2005(635)
- 学科
- 学(2328)
- 及其(2234)
- 防(2082)
- 治(2032)
- 防治(2032)
- 环境(1980)
- 管理(1976)
- 虫(1961)
- 济(1809)
- 经济(1808)
- 害(1473)
- 虫害(1290)
- 染(1252)
- 污染(1204)
- 业(1187)
- 划(1049)
- 规划(989)
- 病虫(983)
- 病虫害(983)
- 松(973)
- 环境规划(966)
- 森(857)
- 森林(857)
- 水产(853)
- 林(840)
- 动物(828)
- 方法(798)
- 企(766)
- 企业(766)
- 农(764)
- 机构
- 大学(17439)
- 学院(16992)
- 研究(9849)
- 农(9160)
- 科学(8933)
- 农业(7402)
- 业大(7048)
- 所(6964)
- 研究所(6663)
- 中国(6050)
- 省(5286)
- 室(5201)
- 实验(5071)
- 实验室(4854)
- 农业大学(4740)
- 京(4621)
- 重点(4597)
- 林业(4542)
- 院(4227)
- 业(4094)
- 研究院(3773)
- 济(3659)
- 科学研究(3536)
- 经济(3536)
- 中心(3535)
- 江(3454)
- 科学院(3368)
- 技术(3289)
- 林(3213)
- 管理(3054)
共检索到25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其伟 李天生
随着对松毛虫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需要实用有效的昆虫群体标记法。前人曾经应用有机染料对松毛虫成虫进行体外标记。这种标记色仅能使成虫被标记,不能保持到下一代。放射性同位素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昆虫标记手段,但需要有专门的检测仪器,并对人体有害。比较各种标记方法后知,染料饲喂标记法——用活性染料与食物混合标记昆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苏丹蓝染料(SUDANⅡ 670)是一种新型染料,具有脂溶性,能使昆虫体内脂肪体着色。松毛虫目前尚无人工饲料,用苏丹蓝喷洒松针,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油松毛虫 标记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红敢 黄建文 乔彦友 严小君 陈林洪
松毛虫早期灾害点遥感监测研究初报武红敢,黄建文,乔彦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北京100001)严小君,陈林洪(浙江省江山市森林防疫站江山324100)关键词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松毛虫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害虫[1]。几十年来,各级政府...
关键词:
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英成
在室内 ,就绿僵菌和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供试的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 3~ 4龄幼虫的毒力相当。在 2 5℃时 ,绿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6 38×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8 60~ 1 5 1 9d ;白僵菌的致死中浓度为 5 0 6× 1 0 8个·L- 1 ,致死中时为 7 80~ 1 4 79d (在孢子为 1 0× 1 0 1 1 ~ 1 0× 1 0 7个·L- 1 浓度下 )。试验还显示 ,与白僵菌相比 ,绿僵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绿僵菌的杀虫效果优于白僵菌。因此 ,绿僵菌在防治松毛虫上可能具有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泽勇
用黑光灯测报马尾松毛虫试验曹泽勇(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淳安311700)关键词马尾松毛虫;预测;黑光灯(捕虫用)中图分类号S763.42黑光灯是广泛用于测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发生规律的工具。本文报道淳安县千岛湖区用...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预测 黑光灯(捕虫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漳 徐乐勤 江涛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1,致死中时为6.19~12.20d(在1.0×1011~1.0×107个孢子·L-1的浓度下)。结果显示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车锡冰 夏乃斌 宋长义 屠泉洪 陆鼎煌
利用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分析系统研究油松毛虫成虫飞翔能力,模拟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油松毛虫成虫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雌雄蛾飞翔能力差异很大,雄蛾的飞翔能力及可飞翔的日龄均高于雌蛾;不同龄期成虫的飞翔能力亦不同,其中1~3日龄为最适飞行阶段。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用逐步回归等数学方法,建立了反映油松毛虫成虫飞翔能力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油松毛虫成虫,飞翔能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青兰
采用绿得保、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3种生物农药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houi3~4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得保1∶10,1∶15,1∶20配置比例杀虫效果均达84 97%以上,其中1∶15配置最适合林间大面积防治云南松毛虫;阿维菌素1∶4000配置比例杀虫效果达93 23%,可适用于水源充足、树体矮小以及房前屋后等小范围防治云南松毛虫。表1参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车锡冰 夏乃斌 屠泉洪 陆鼎煌 宋长义
用昆虫雷达对油松毛虫成虫自然种群的观测资料与影响成虫迁飞气象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松毛虫成虫迁飞的虫口密度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海拔高度、风向和风速等因子均有相关关系,其中以风速和风向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成虫迁飞过程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成虫迁飞的最适气温为22.6℃,最适海拔高度为1010m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成虫可以受到风的辐合作用,具有飞行一定距离的能力。根据统计结果,油松毛虫成虫迁飞活动时间一般在每日19:00~23:00。
关键词:
油松毛虫,迁飞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温小波 冉晓荣
用三种营养水平不同的饲料饲喂史氏鲟 ,以各自对应组实验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为评判依据 ,对不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投喂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当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 4 3%左右 ,粗脂肪含量为 8% ,粗纤维含量不超过 2 %时 ,能较好地满足一龄史氏鲟的营养需求 ;实验还表明 ,饲料中Ca、P比以 2∶1左右为宜 ,且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关键词:
史氏鲟 饲料 增重率 饵料系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树根 王寿昆 李建生
20 0 0年 6月 7日 -7月 1 2日在霞浦县东安海区网箱进行全价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鱼种试验 .试验分为 A、B、C3个网箱 ,A箱饲喂全价鱼种配合饲料 ,B箱饲喂 5 0 %全价鱼种配合饲料搭配 5 0 %冰鲜鱼是鱼 ,C箱饲喂冰鲜鱼是鱼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管理和养殖条件下 ,A、B、C3组饵料系数分别为 1 .41、1 .46和 1 .65 ,增重率分别为 5 5 .5 0 %、5 3 .69%和 43 .67% ,说明 A、B网箱大黄鱼鱼种的生长速度快于 C网箱 ,且养殖成本低
关键词:
大黄鱼鱼种 配合饲料 饲喂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乃斌 屠泉洪 李湛东
本文在测定油松毛虫经济阈值的基础上,对4种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4点:(1)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模型为:d_0=27.35043N-570.3982,d_1=27.35043N+570.3982;(2)Iwao(1975)的序贯抽样模型为:(3)Kuno(1968)的序贯抽样模型为:(4)高春先(1983)的复序贯抽样:以Iwao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Kuno方法作出判断.当经济阈值m_0=30,D_0=0.20时,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序贯抽样的最大抽样数为复序贯抽样的10倍,Iwao的序贯抽样为复序贯抽样的3.75倍.由此说明复序贯抽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样本单元数,提高判别能力.
关键词:
油松毛虫 序贯抽样 经济阀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车锡冰 夏乃斌 宋长义 屠泉洪
该文对油松毛虫成虫在迁飞过程中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进行了生化分析,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成虫迁飞过程中相对稳定;而飞行后体重明显下降,其消耗量与吊飞处理时间、实际飞行时间和距离呈正相关;脂肪含量的下降趋势与体重下降一致,脂肪的消耗量占成虫体重消耗量的64.15%~95%;且脂肪含量与迁飞的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这充分说明油松毛虫成虫在迁飞过程中主要能源物质为脂肪。
关键词:
油松毛虫,成虫,迁飞,能源物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志春 李凯 李镇宇 周青
采取人工模拟松毛虫取食的方法,摘去油松部分2,3年生针叶,发现油松失去部分针叶后光合强度有所提高,并对当年新叶生长量没有影响.这表明油松受害后,其光合产量的增加是通过提高光合强度实现的.通过对组建的失叶率与初级产量关系模型分析,求出了不同失叶水平下的补偿点和超补偿点.当失叶率为25%时,其初级产量不受当年新叶量多少的影响,始终高于对照组,其超补偿的表现相对稳定;当失叶率为50%时,其补偿量随当年新生叶量而变化,表现出超补偿、补偿、准补偿,使“油松允许失叶量在50%左右”有了一个可信的解释,为进一步研究油松被害后的补偿与超补偿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镇宇 陈华盛 丛秀玉 韩义生 乔秀荣
油松经人工模拟失去一定量的1年生针叶后对第2年高生长、针叶长度有明显的影响:失叶越多,影响越大,经2a后其高生长虽仍有差异,但均可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而失去少量2~3年生针叶后的油松具有补偿和超补偿效应,失去1年生针叶后油松不具有补偿和超补偿效应。在松毛虫大发生年份,油松失去95%以上1、2年生针叶后,3a后在立地条件好的松林可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在立地条件差的干旱阳坡,仍未恢复到原有的生长状态。
关键词:
油松,赤松毛虫,补偿效应,恢复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志春 李镇宇 李凯 黄冬辉 张香
为弄清油松对松毛虫危害有无自控能力,利用植物的生态控制力防治松毛虫,减少浓药的用量,采用蒽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失叶强度下油松干基糖分含量,结果表明:在人工模拟摘叶和松毛虫自然危害条件下,油松具有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在2—3年生针叶失叶较多的情况下,油松可将干部贮藏的营养物质供一年生针叶的正常生长。即使在连续三年2—3年生针叶失叶较多的情况下,油松也不致死亡,仍能正常生长。
关键词:
油松,松毛虫,补偿,超补偿,生态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