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4)
2023(11570)
2022(9696)
2021(9070)
2020(7445)
2019(17139)
2018(17238)
2017(33011)
2016(18479)
2015(20787)
2014(20917)
2013(20436)
2012(18392)
2011(16346)
2010(16102)
2009(14537)
2008(13905)
2007(12030)
2006(10445)
2005(9091)
作者
(54930)
(45337)
(45138)
(42908)
(29022)
(21803)
(20439)
(17996)
(17313)
(16144)
(15556)
(15246)
(14359)
(14281)
(14009)
(14007)
(13894)
(13634)
(13082)
(12848)
(11509)
(11143)
(11125)
(10191)
(10158)
(10103)
(10041)
(10030)
(9274)
(9044)
学科
(69589)
经济(69511)
管理(50023)
(48007)
(39763)
企业(39763)
方法(31849)
数学(27267)
数学方法(26956)
(19754)
中国(19449)
(17430)
业经(16953)
(16045)
地方(14829)
农业(13277)
理论(12211)
(11619)
(11591)
(11433)
贸易(11427)
技术(11208)
(11064)
环境(10987)
(10477)
财务(10410)
财务管理(10394)
教育(10043)
企业财务(9866)
(9729)
机构
大学(258156)
学院(256063)
管理(101179)
(93929)
经济(91755)
理学(88327)
理学院(87292)
研究(87029)
管理学(85622)
管理学院(85200)
中国(61296)
科学(58911)
(55938)
(47155)
(44832)
业大(44267)
研究所(41508)
(41182)
中心(38142)
农业(37078)
(36575)
北京(35065)
(34094)
财经(33839)
师范(33721)
(32305)
(30827)
(30054)
技术(28820)
师范大学(27227)
基金
项目(184955)
科学(143145)
基金(132323)
研究(131306)
(117340)
国家(116366)
科学基金(98580)
社会(79885)
社会科(75487)
社会科学(75467)
(73452)
基金项目(71325)
自然(66393)
自然科(64797)
自然科学(64775)
自然科学基金(63592)
(61821)
教育(59628)
资助(53917)
编号(53633)
成果(43187)
重点(41482)
(39261)
(39079)
(38260)
课题(37193)
科研(35885)
创新(35686)
计划(34994)
大学(33667)
期刊
(100750)
经济(100750)
研究(72237)
学报(48812)
中国(45218)
(43722)
科学(42818)
大学(36200)
管理(36197)
学学(34222)
农业(30534)
(29452)
教育(29204)
技术(21334)
(18259)
金融(18259)
业经(17375)
经济研究(15670)
财经(15565)
(15310)
图书(15045)
科技(14357)
林业(13900)
业大(13751)
问题(13613)
(13223)
(13098)
理论(12804)
实践(11989)
(11989)
共检索到360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花晓梅  骆贻颛  刘国龙  
分别用Pisolithustinctorius(Pt)菌根真菌重分离与母菌株培养物的比较及菌根子实体鉴定等方法,确证Pt菌剂人工接种的成功;并用照片描述形成Pt菌根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发现典型外生菌根真菌──pt在苗圃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与松苗形成内外生菌根。结合生产大田应用试验,证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菌根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Pt菌根剂具有明显的菌根化效果,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生物产量的作用。所试4种松树菌根化率均为100%,Pt指数在84以上,提高合格苗产量14.6%以上,平均苗高、地径、干物重、侧根数和根系总长分别增加28.1%~71.4%、22.8%~49.2%、66.7%~457.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花晓梅  刘国龙  张效林  余良富  曾平生  黄冬青  
根据苗木根系分泌物能促进菌根真菌萌发和生长的原理,结合我国林业育苗的特点,提出了松树幼苗截根与人工接种菌根真菌结合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在促进根系发育和菌根形成,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和产苗量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苗木的侧根数、侧根总长、苗木菌根化率、吸收根菌根化率、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分别提高20.0%~960.0%、56.2%~389.5%、0.0%~400.0%、56.2%~1792.0%、22.3%~179.3%、31.2%~253.8%、33.3%~918.2%和21.8%~740.0%,苗木成活率和Ⅰ级苗分别提高9.0%~22.1%和49.3%~15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在苗圃地培育湿地松苗木 ,分别进行 4种处理 :①稳态营养 +Pt菌剂 ;②不施肥 +Pt菌剂 ;③稳态营养 +松林土 ;④常规施肥 +松林土。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的高度和地径。测定各小区标准木的叶、茎、根鲜重及干重 ,侧根条数和总长。按“十分法”目测吸收根外生菌根感染率。观测结果表明 ,湿地松苗木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较强 ,无论是人工接种还是天然感染 ,菌根感染率均超过 85 % ,其中稳态营养下 ,人工接种Pt菌剂感染率最高 ,可达94 8%。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的苗木生长最佳 ;稳态营养下松林土处理的苗木其次 ;人工接种Pt菌剂但不施肥处理的苗木再次 ;常规施肥 +松林土处理最差。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志鹏  郭秀珍  张良谱  
将工业液体发酵法生产的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固体菌剂与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孢子粉剂、细菌菌剂及磷肥以不同的模式进行组合,应用到油松容器育苗中,并将生长百天的菌根化油松苗在山西黄土高原造林。结果表明,将厚环乳牛肝菌与细菌混合接种并施磷肥效果最佳,接种菌根真菌并施肥的处理优于菌根真菌单接种的处理,单施肥处理优于对照但不及其它处理。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尤其是增加苗木的干重和对磷元素的吸收,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在造林后数年内继续发挥菌根的生长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接种后 180 d,6种松树幼苗全部都可形成菌根 ,菌根感染率分别达 90 .63 %~ 10 0 % ,感染指数达 50 .0 0~ 84 .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 3种 ;随树种的不同 ,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 ;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 ,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 ,华山松的菌根最短 ;此外 ,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来友  李文钿  成小飞  花晓梅  
采用组培菌根合成技术、纸 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和圃地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使彩色豆马勃RG310和RG49菌株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上形成内外生菌根,不同菌根化技术形成菌根的过程和类型有差异。在组培菌根合成的条件下,菌与根接触后的第3~4d首先开始形成菌丝套,第8d开始形成哈蒂氏网,第18d菌丝进入皮层细胞内,哈蒂氏网由单列变为多列菌丝细胞组成;采用纸 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进行截根菌根化,促进了菌根真菌的定殖,以截面伤口侵入为主要的侵入方式,扩大了根内外菌根侵染区(MIZ),定殖、侵染同时发生,菌丝套、哈蒂氏网和胞内菌丝结构几乎同时形成,仅在2 5h内就开始形成,菌根真菌的菌丝进入了内外皮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化促进了苗木生长,苗高比非菌根化的提高109.7%,地径提高66.4%,干物重提高411.2%;改善了容器基质的理化性质,使其结构疏松良好,水分涵养能力增强,提高了有机质、N、P、K等养分含量;促使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比例的变化,R/S比值减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陈连庆  黄秀凤  
通过对马褂木菌根真菌种类调查,发现其为典型的内生菌根树种,分离和鉴定出地表球囊霉菌、苏格兰球囊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3种优势的共生菌根。利用马褂木福建武夷山种源苗木,通过接种效果比较,摩西球囊霉菌的促生效果最好,为马褂木的优良菌根菌种。利用摩西球囊霉菌进一步的菌根化育苗试验表明,马褂木菌根化育苗的促生效应明显,显著促进了苗木对N、P素的吸收利用,其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未接种试验对照提高了42.41%、38.30%、12.90%、21.13%和137.78%。此外,菌根化育苗还能有效地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其速效N和有效P含量分别较育苗前原始基质提高了158.48%和48.0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花晓梅  李江南  万细瑞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高、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4%、52.5%、140.2%。而不接种苗各项最高值却出现在6.4处理,分别仅为21%、16.7%、54.1%,7.5处理生长受到抑制。说明Pt外生菌根能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龙  张洪  张香  白正甲  赵秀琴  雷增普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长期以来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阻碍了它们的推广。本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7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其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白皮松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菌剂处理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2)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N、P、K及叶绿素的含量;(3)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白皮松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及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chrysentero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蕊  郑红娟  贾桂霞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3)不同种源的适宜Pt菌剂接种量不同。1号和3号种源施用1g/株的菌剂,2号和4号种源施用0.5g/株的菌剂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2个月后1~4号种源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为3.31、3.90、3.84和3.54cm。4)在幼苗移植时接种Pt菌剂不仅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还有助于保持观赏性状。接种Pt菌剂后移植成活率均达85%以上,其中4号种源移植成活率最高,为92.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红菊  王幼珊  张淑彬  左强  张永清  邹国元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和生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以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Glomus aggregetum、Glomus etunica-tum为供试菌根真菌制剂,采用5种基质配方,分别是常规基质(V草炭∶V蛭石∶V珍珠岩=6∶3∶1)和4种低草炭配比基质(陶粒+草炭、蛭石+草炭、泡沫+草炭、珍珠岩+草炭,草炭分别占基质总体积的20%)。结果表明,低草炭配比基质中陶粒+草炭处理各菌种侵染率较高,达24.17%,常规基质中接种Glomus intraradics黄瓜和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 0%~17 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艺  杨凯来  
【目的】研究5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幼苗在持续干旱和复水后生长、根系结构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优良菌根苗,为马尾松抗旱栽培育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马尾松幼苗为宿主,接种褐环乳牛肝菌7 (Suillus luteus)、褐环乳牛肝菌1 Suillus lute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以未接种的幼苗作为对照(CK),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对接种和未接种处理幼苗进行持续干旱7 d、14 d、21 d、28 d、35 d处理和持续干旱14 d、21 d、28 d后复水处理,比较分析苗木的生长情况、根系结构及养分吸收情况。【结果】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菌株幼苗高度、地径、根长、根粗、侧根长、侧根数、根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幼苗生物量和养分(N、P、K)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胁迫的21 d达最大值;5种菌根苗的各项指标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7.8 %和36.5%,生物量提高48.3 %,根长、根粗、侧根长、侧根数、根体积分别提高67 %、45 %、204 %、122 %、450 %,N、P、K含量分别增加129 %、111 %、212 %。复水后菌根幼苗的恢复能力明显高于对照,轻度至中度干旱胁迫(14~21 d)后复水有利于菌根化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重度干旱胁迫(28~35 d)对马尾松幼苗产生了一定伤害,复水后生长难以恢复;复水后褐环乳牛肝菌1显著促进了苗木根长、侧根数生长,胁迫14 d复水后达最大,增幅为59.6 %、23.5 %。持续干旱及复水后苗木的生物量与P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接种彩色豆马勃复水后的马尾松菌根苗生物量与根长、>5cm侧根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生菌根真菌提高了苗木生物量,促进根部生长及养分吸收,增加持续干旱和复水后苗木的抗逆性。在轻度干旱地区选择褐环乳牛肝菌1进行菌根化育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对干旱的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