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0)
- 2023(7101)
- 2022(6008)
- 2021(5420)
- 2020(4153)
- 2019(9450)
- 2018(9387)
- 2017(16767)
- 2016(9628)
- 2015(10884)
- 2014(11254)
- 2013(11027)
- 2012(10692)
- 2011(9887)
- 2010(10307)
- 2009(9282)
- 2008(9289)
- 2007(8676)
- 2006(7994)
- 2005(7626)
- 学科
- 济(42179)
- 经济(42136)
- 管理(23286)
- 业(22731)
- 地方(17247)
- 中国(16515)
- 企(16483)
- 企业(16483)
- 农(13613)
- 业经(11509)
- 地方经济(9698)
- 农业(9524)
- 发(9315)
- 学(9203)
- 银(8923)
- 银行(8899)
- 融(8709)
- 金融(8708)
- 行(8689)
- 方法(8663)
- 制(8276)
- 财(8062)
- 环境(7298)
- 理论(7250)
- 贸(7248)
- 贸易(7236)
- 发展(6917)
- 展(6889)
- 易(6881)
- 技术(6878)
- 机构
- 学院(137623)
- 大学(132323)
- 研究(54025)
- 济(51122)
- 经济(49676)
- 管理(43780)
- 中国(42177)
- 理学(34868)
- 科学(34648)
- 理学院(34343)
- 管理学(33607)
- 管理学院(33355)
- 京(31422)
- 所(29602)
- 研究所(26241)
- 农(26172)
- 江(25412)
- 财(25276)
- 中心(24053)
- 范(21262)
- 省(21137)
- 北京(21133)
- 师范(21020)
- 业大(20859)
- 州(20841)
- 院(20600)
- 农业(19717)
- 技术(18867)
- 财经(18196)
- 师范大学(16241)
- 基金
- 项目(80677)
- 研究(62010)
- 科学(60475)
- 基金(51849)
- 家(45987)
- 国家(45476)
- 科学基金(36677)
- 社会(35295)
- 省(35024)
- 社会科(33183)
- 社会科学(33178)
- 教育(28398)
- 划(28358)
- 编号(27271)
- 基金项目(26718)
- 发(24234)
- 成果(23361)
- 自然(22214)
- 自然科(21578)
- 自然科学(21574)
- 资助(21463)
- 课题(21387)
- 自然科学基金(21158)
- 发展(19406)
- 重点(19059)
- 展(19021)
- 年(17557)
- 创(16573)
- 性(16059)
- 部(15706)
共检索到24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艳芳 汤久杨 王四清
【目的】探索松树皮基质的较佳发酵方案。【方法】以新鲜樟子松树皮为试验基质,尿素为氮源,添加EM菌剂和木醋液进行发酵,共设置9种(M1~M9)不同发酵方案,以不添加EM菌剂和木醋液的处理为对照,分析各处理松树皮发酵温度、理化性质及木质纤维素、单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酵后,与对照相比,M5(C/N 30、500倍EM菌剂和500倍木醋液)、M6(C/N 70、500倍EM菌剂和500倍木醋液)和M2(C/N 30、500倍EM菌剂)3个处理的发酵温度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高温持续时间长,松树皮的各项理化性质均得到改善,单宁、木质纤维素含量降解幅度较大。【结论】发酵过程中,EM菌剂起关键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亚敬 毕君 李秋艳 髙红真
为了筛选适合油松生长的松树皮不同粒径质量含量的配方,该研究进行了不同粒径配比的松树皮对油松生长指标影响的测定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树皮按照2.0~5.0 mm、0.5~2.0 mm、
关键词:
松树皮 粒径 生长指标 油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亚敬 毕君 李秋艳 髙红真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的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配比方案T4较好,即按照粒径大小2~5 mm∶0.5~2 mm∶
关键词:
松树皮 粒径 物理性状 油松 生长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敏 李永和 王晓佳
In this study,steam distilla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from the bark of Pinus armandii.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and Pissodes punctatus were used for laboratory test by"Y"olfactometer.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were identified with GC/MS method.6.25% volati...
关键词:
华山松 树皮 木蠹象 成分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敖金成 张晓龙 虞泓 潘义宏 包崇彦
以云南松树皮为材料,探讨浸提剂类型、浸提剂体积、浸提时间、料液比对云南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云南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提取最佳工艺组合为:浸提时间24 h、浸提剂60%乙醇、料液比1︰8,浸提量达到15.746 mg/g,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提取效率高。
关键词:
云南松 树皮 原花青素 工艺 正交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红 翟亚楠 王振宇
本文采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方法对樟子松树皮中多酚化合物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通过UV-VIS分析松多酚在240~280、300~400 nm这2个波长范围内均有吸收峰,推断松多酚中含有黄酮类物质。通过IR分析可以得到松多酚的酚羟基AR—OH在3 400 cm-1νO—H对称伸缩振动产生强而宽的特征吸收峰以及在1 390~1 315 cm-1的羟基δO—H面内弯曲振动吸收峰,说明松多酚分子中存在酚羟基,属于酚类物质。经HPLc和Lc-mS分析可以推断樟子松多酚中主要有7种组成成分,分别为儿茶素、芦丁、绿原酸、没食子酸、芥子酸-葡糖苷、芍药-3-葡萄糖(半乳...
关键词:
樟子松 多酚 成分分析 结构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娜 姜永新 李美娟 罗旭璐 刘云 阚欢 张加研 赵平
【目的】以基于茶多酚的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降解反应中(-)-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化合物1)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思茅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降解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各反应溶液中化合物1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反应温度(5090℃)、反应时间(30180 min)、盐酸浓度(0.1%5%)和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比率(1∶33∶1,w/w)对化合物1生成的影响。采用4因素5水平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红 翟亚楠 党媛 史吉意 王振宇
为了促进松多酚资源的综合利用,以樟子松树皮松多酚为原料,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从9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适合纯化松多酚的大孔树脂,利用Box-Benhnken设计对樟子松树皮松多酚初级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树皮松多酚初级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5 mg/mL、上样液体积28 mL、洗脱速率10mL/min、洗脱剂乙醇浓度51.6%、径高比1∶27.3。优化后樟子松树皮松多酚纯度可达到69.23%。由此可知,AB-8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纯化富集樟子松松多酚。
关键词:
樟子松 松多酚 纯化 响应面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贵武
采用湿地松树皮提取物对酚醛树脂胶改性,以研制人造板胶粘剂.选用L9(34)方案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改性酚醛树脂胶制备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酚醛树脂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5 min、催化剂加入量(催化剂与总酚量摩尔比)0.06∶1、湿地松树皮提取物替代苯酚量40%.所制成的胶粘剂用于压制胶合板,其质量符合类胶合板国家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映宇 王宏斌 谢衡 伍春莲 彭青青 郑光耀 王金发
为探讨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体外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的作用特点和机理,通过MTT、显微镜术、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研究PMBE抑制LoVo细胞生长的特点,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探究相关分子机理。结果表明:PMBE时间-剂量依赖地抑制LoVo细胞的体外生长;PMBE处理后,流式细胞检测发现LoVo细胞周期阻滞于G1或S期,同时可检测到亚二倍体峰的出现;荧光镜检和透射电镜观察可看到LoVo细胞的核皱缩、边集甚或碎裂,以及有凋亡小体形成,其基因组经过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梯形Ladder;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MBE处理可上调LoVo细胞中p53和p21基因的转录效率,并下调B...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映宇 陈小红 伍春莲 谢衡 王金发
为深入研究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的抑癌生长作用,构建PMBE的动物药理模型,本研究通过细胞培养、细胞活力检测(MTT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评估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抑制体外培养人大肠癌LoVo细胞生长规律,建立了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MBE)、胎牛血清(FBS)及处理时间(t)三因素对LoVo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反应模型,利用该回归模型对三因素优化组合,同时就各因素单独效应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探讨。PMBE、FBS、t三因素适量水平搭配(0、1、0)可提高对LoVo的生长抑制效率,最高可达0.42,即三因子用量分别为140μg/mL、15%、48 h时效果最佳。系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体外处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孙瑶 王振宇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落叶松树皮多酚的作用,并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50 W,乙醇浓度50%,料液比1∶35,提取温度70℃,此条件下的多酚得率为(81.8±2.03)mg/g。探讨了超声波功率与超声时间对多酚提取作用的影响,在实验选取的动力学模型中,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指数衰减模型1可以更好地拟合提取动力学过程(R2≥0.994 52),当超声功率为350 W时最适合的拟合模型为概率型非线性回归模型(R2=0.998 27)。超声波辅助提取落叶松树皮多酚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
关键词:
落叶松树皮 多酚 超声波 动力学 热力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刘奕兵 王振宇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对多酚类物质浸提效果、化学结构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和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松多酚的浸出,其得率分别提高了6.76%和14.7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采用溶剂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多酚后的落叶松树皮残渣其表面微观结构的孔隙尺寸范围为1.5~2.5、7~13和17~26μ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方法浸提出的松多酚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3种浸提方法制备出的松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松多酚 微波 超声波 浸提 抗氧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晓 张峻萍 石碧
该文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采用含水乙醇提取、分离、干燥等步骤,制备了醇溶性红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色素的产率为6.29%,色素溶液具有原花色素的UV特征吸收光谱,分别在紫外光谱λmax为225~278 nm范围内有强吸收,在5505、77 nm处有可见吸收峰.该色素的色价大于250,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以及它们的含水溶剂.色素溶液在含水乙醇中稳定,在pH 3~8的酸性与弱碱性环境中较为稳定,日光照射不会引起色素溶液褪色,在低于100℃下、加热1 h之内,色素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常见的无机离子如Ca2+、Ba2+、Na+、Mg2+、Cl-、SO42-等对色素...
关键词:
落叶松树皮 原花色素 天然红色素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