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9)
2023(8674)
2022(7841)
2021(7505)
2020(6246)
2019(14634)
2018(14719)
2017(28506)
2016(15686)
2015(17720)
2014(17736)
2013(17563)
2012(15931)
2011(14242)
2010(13936)
2009(12552)
2008(11924)
2007(10078)
2006(8620)
2005(7262)
作者
(45568)
(37602)
(37385)
(35495)
(23916)
(18010)
(16959)
(14963)
(14295)
(13349)
(12975)
(12551)
(11750)
(11742)
(11569)
(11450)
(11362)
(11275)
(10688)
(10550)
(9467)
(9068)
(9033)
(8449)
(8361)
(8344)
(8327)
(8164)
(7582)
(7496)
学科
(58541)
经济(58477)
管理(43739)
(41209)
(34966)
企业(34966)
方法(29563)
数学(25552)
数学方法(25252)
(14982)
(14541)
中国(14154)
(13901)
业经(13006)
地方(12120)
理论(10556)
(10304)
农业(10096)
(10046)
贸易(10042)
技术(9749)
(9731)
环境(9636)
(9269)
财务(9212)
财务管理(9198)
(9102)
教育(9028)
企业财务(8719)
(8457)
机构
大学(218050)
学院(215700)
管理(89710)
(79430)
理学(78732)
理学院(77870)
经济(77567)
管理学(76503)
管理学院(76137)
研究(70908)
中国(50094)
科学(47452)
(47075)
(35858)
业大(35734)
(35017)
(34470)
研究所(33267)
中心(31371)
北京(29832)
(29577)
(28614)
财经(28605)
师范(28361)
农业(27432)
(26768)
(26080)
(24611)
技术(23450)
师范大学(23060)
基金
项目(157551)
科学(122521)
研究(113638)
基金(113331)
(99649)
国家(98843)
科学基金(84251)
社会(68598)
社会科(64859)
社会科学(64840)
(61780)
基金项目(61584)
自然(57057)
自然科(55674)
自然科学(55662)
自然科学基金(54648)
(52309)
教育(51669)
编号(46823)
资助(46587)
成果(37425)
重点(34786)
(33866)
(32797)
(32657)
课题(31918)
科研(30628)
创新(30362)
项目编号(29233)
大学(29113)
期刊
(82684)
经济(82684)
研究(60711)
学报(37428)
中国(35884)
科学(34458)
管理(31378)
(31085)
大学(27872)
学学(26236)
教育(24706)
(24215)
农业(22186)
技术(18224)
(14242)
金融(14242)
业经(14004)
图书(13288)
财经(12788)
经济研究(12542)
林业(12209)
科技(12090)
理论(11737)
实践(11118)
(11118)
(11070)
问题(10707)
(10652)
情报(10362)
技术经济(10084)
共检索到297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松树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的重要树种,松树的遗传改良开展早,进展快,成效大。分子标记技术为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回顾了世界上松树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比较遗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已经构建遗传连锁图的林木有13个属,近40个树种,其中松树占40%,而大多数松树遗传图谱仍然是不完整的,不能覆盖全基因组;比较遗传作图显示松属树种具有高度的遗传保守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表明,大多数性状的遗传基础存在着主效基因,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杂种松部分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存在着树种效应,对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鲁翠云  匡友谊  郑先虎  李超  孙效文  
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发展。获得与经济性状连锁的标记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获得基因/标记技术的进步,探讨了基因/标记与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论述了准确鉴定性状紧密连锁的基因/标记的难度,指出难点主要源于基因组对性状的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影响。近十年来,已有多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的品种在产业上应用,表明这项新技术具有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包括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不足之处,其根本原因在于鱼类性状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多变,从而决定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具有发展阶段论的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莹  吴非  李金泉  黄银花  胡胜强  郝金平  李宁  
旨在创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模型以指导和完善目前鸭的良种选育工作。对快速生长型肉用北京鸭的前后5批后代进行选育,测定预选留的子代个体6周龄体重、胸宽、龙骨长、颈长、体斜长和胫长6个经济性状数据,利用已知与这6个性状相连锁的9个QTL微卫星标记信息,检测其父母代个体在这些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并预测其后代的总等位基因效应值,即综合育种值。结合预测的子代育种值和实际性状测定数据,最终选留出两方面皆优型个体,将预留种个体数目降至约50%,经过一世代选育可剔除3个位点的4个不利等位基因,分别提高了各位点的高效应等位基因频率,但尚不显著(P>0.1)。由于时间和可选择的群体有限,此模型的准确性尚待进一步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杨凯  
该文介绍了在杨树育种中常用的三种分子标记 :RFLP ,RAPD和AFLP ,并综述了其在杨树指纹图谱、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新  朱协飞  闵留芳  张天真  
对 7个陆地棉分子标记辅助轮回选择聚合育种和表型选择群体内的RAPD和SSR分子标记多态位点数及其比例 ,遗传离散度与杂合度 ,基因型种类数 ,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两轮选择后 ,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没有损失 ,群体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 90 %以上。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结果也相类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孙瑶  王振宇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落叶松树皮多酚的作用,并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50 W,乙醇浓度50%,料液比1∶35,提取温度70℃,此条件下的多酚得率为(81.8±2.03)mg/g。探讨了超声波功率与超声时间对多酚提取作用的影响,在实验选取的动力学模型中,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指数衰减模型1可以更好地拟合提取动力学过程(R2≥0.994 52),当超声功率为350 W时最适合的拟合模型为概率型非线性回归模型(R2=0.998 27)。超声波辅助提取落叶松树皮多酚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秀秀  吕敬刚  彭冬秀  赵宗武  
对甜瓜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材料间杂交后代及回交后代的花性型分离研究表明,F2群体中单性花性状呈现单显性基因控制的3∶1分离比例,证明供试材料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GG和AAGG。并运用RAPD技术,在F2群体中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对A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找到一个与A基因连锁的大小约为500bp的RAPD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大军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王根松  
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元  刘大钧  陈佩度  齐莉莉  程顺和  高德荣  吴荣林  
以当地育成的小麦抗白粉病材料,对国外筛选到的与白粉病抗性基因Pm2及Pm4a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RFLP标记即使在遗传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仍可用于对Pm2及Pm4a基因的检测及鉴定。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不仅可行,而且还可对育成的抗病品系所携具体抗性基因进行精确鉴定,并可大量减少分菌系或小种接种鉴定时的冗繁程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兴平  陈春平  王国红  李镇宇  戈峰  
从 4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松树诱导抗虫性研究进展 ,重点阐述了受害松针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 ,受害松针对松毛虫种群特征的影响以及松树诱导抗虫性的特性和影响因子等。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受害后松针内化学物质有较大变化 :一些营养物质 (糖、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等 )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体内的某些次生代谢物质 (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的次生代谢物质 )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一抗性机制将使松毛虫的发育期延长、死亡率增加、生殖力减弱 ,从而进一步导致整个种群数量的下降。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松毛虫周期性暴发的机理 ,旨在为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邬荣领  尹佟明  黄敏仁  王明庥  
历史上,数量遗传学被认为是指导林木育种的唯一有效工具,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林木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性状,如树干材积生长、木材纤维长度及适应性等,均是以数量方式遗传的性状,并且控制这些性状的每一个过程是假设受微效多基因所控制的;第二,林木具有很长的世代间隔,很高的遗传杂合性和很高的遗传负荷,这些特性限制了一些经典的遗传材料,如近交系,突变体及特异类型的产生。然而,传统的数量遗传学方法用于指导林木育种的实践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林木个体高大,占地面积大,且大多栽植在非农用耕地上,这样的环境异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性状遗传力的提高,有些林木树种人工杂交比较困难,很难获得足够大的家系,从而产生不平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武云帅  孔照胜  岳爱琴  赵晋忠  李贵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丽娟  王昌陵  周国安  陈受宜  常汝镇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晓风  
油茶是世界三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是慢生树种,常规育种周期长,育种效率低。分子育种具有缩短育种周期、避免连锁累赘、提高育种效率的特点和优势,是今后油茶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油茶分子育种是建立在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油茶分子育种研究时间相对较短,遗传基础研究积累少,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分子育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油茶分子育种的历史,系统总结了油茶分子育种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茶基因组、生殖发育、油脂合成、重要活性成分代谢、抗逆性能等方面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基因组组装解析和遗传转化技术是影响当前油茶分子育种进程的瓶颈问题,指出了油茶分子育种的主要技术是基因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展望了油茶分子育种的重点领域是产量提升育种、品质改良育种、抗性增强育种,为我国油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引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