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8)
2023(3031)
2022(2755)
2021(2581)
2020(2238)
2019(4983)
2018(4973)
2017(8922)
2016(5322)
2015(5838)
2014(5965)
2013(5961)
2012(5422)
2011(5072)
2010(5240)
2009(4860)
2008(5054)
2007(4591)
2006(4114)
2005(3640)
作者
(18305)
(15398)
(15120)
(14547)
(9608)
(7417)
(6878)
(6122)
(5833)
(5442)
(5386)
(5132)
(5119)
(5077)
(4942)
(4673)
(4628)
(4490)
(4485)
(4295)
(4092)
(3939)
(3823)
(3516)
(3439)
(3432)
(3399)
(3399)
(3264)
(3252)
学科
管理(20363)
(17199)
经济(17181)
(14910)
(14147)
企业(14147)
(8325)
环境(7787)
方法(7025)
(6748)
生态(6054)
(5424)
财务(5412)
财务管理(5404)
(5372)
数学(5221)
企业财务(5149)
数学方法(5100)
(4978)
业经(4483)
(4249)
(3970)
资源(3835)
理论(3623)
中国(3509)
地方(3459)
(3272)
银行(3246)
农业(3217)
(3157)
机构
大学(78274)
学院(76945)
研究(30131)
管理(27651)
(24716)
经济(24068)
理学(23284)
理学院(23011)
中国(22779)
管理学(22433)
科学(22431)
管理学院(22324)
(18930)
(18686)
业大(17316)
(17135)
研究所(15918)
农业(14309)
中心(13384)
北京(12552)
(12323)
(12228)
(12043)
(11359)
林业(10031)
(9818)
(9639)
(9578)
农业大学(9567)
财经(9538)
基金
项目(55438)
科学(41936)
基金(39490)
(37699)
国家(37464)
研究(34836)
科学基金(30180)
自然(22565)
(22350)
自然科(21866)
自然科学(21860)
自然科学基金(21437)
基金项目(21383)
社会(20060)
(19312)
社会科(18905)
社会科学(18897)
资助(16482)
教育(15456)
重点(13550)
计划(12587)
科技(12364)
编号(12092)
(11424)
科研(11256)
(10985)
(10615)
创新(10038)
成果(9786)
课题(9493)
期刊
(31654)
经济(31654)
学报(19790)
研究(18572)
科学(16891)
(16021)
中国(15220)
大学(14451)
学学(13926)
管理(10935)
(10884)
农业(10749)
林业(10277)
(6209)
业大(6117)
(5919)
金融(5919)
技术(5917)
业经(5857)
教育(5380)
资源(5366)
(5313)
科技(5307)
现代(4421)
财经(4297)
问题(4003)
农业大学(3886)
会计(3848)
财会(3792)
(3671)
共检索到11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镇  吾中良  朱云峰  王勇军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是一种危害松林的重要外来入侵生物。为系统揭示外来入侵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发生及影响,从1982年至2008年,系统调查了浙江省临安市横畈林场日本松干蚧天敌生物的种类,跟踪了日本松干蚧及其天敌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防控措施下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发现:日本松干蚧在调查点有28种天敌生物;日本松干蚧呈现出波浪式消减特征;天敌生物种群结构与蚧虫消减存在密切的关系;人工防控措施可明显加快日本松干蚧和天敌生物稳定。结果揭示了松林生态系统调控日本松干蚧的自组织平衡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旭霞  侯继华  王冰雪  王安志  吴家兵  张雷明  苏文  牛书丽  
【目的】气候变暖背景下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温度敏感性研究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温度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是理解生态系统的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手段,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作为典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重要的碳汇,研究其生产力对环境温度的响应,对提升中国森林植被碳循环模拟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对象,收集长白山通量站2003—2011年共9年的观测数据,通过进行整合分析,量化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的3个关键过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响应曲线,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因子对其最适温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总初级生产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温度响应均表现为一条峰值曲线,并存在最适温,GPP的最适温(tGPP)与NEP的最适温(tNEP)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年际尺度上,一年中最高空气温度的改变是引起tGPP和tNEP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年均温和夏季温度对tGPP和tNEP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最高温度升高1℃时,tGPP和tNEP分别增加0.41和0.66℃。降水、光和有效辐射、饱和蒸汽压差等环境因子对tGPP和tNEP无显著影响,但夏季降水能够降低温度对tGPP的影响。【结论】通过上述研究说明,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及净生产力存在温度适应现象,当研究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温度适应,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反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鸿  王海燕  王璐  王岳  
应用BIOME-BGC模型和样地调查数据,模拟并验证了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在1980—2013年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了NPP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在SRES A2和B2排放情景下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BIOME-BGC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样地NPP的动态变化,且模拟NPP与样地实测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在1980—2013年间,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以碳计算)均值为477.74 g/(m2·a),波动范围是286.60~566.27 g/(m2·a);研究区内长白落叶松林生态系统NPP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未来A2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梅  张秋良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主要环境因子与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CO2通量表现出较显著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为碳吸收阶段,12:30—13:30 CO2通量吸收出现峰值,而夜间为碳排放阶段,昼夜CO2通量变化幅度在-1.09~0.11 mg/(m2·s)之间,生态系统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碳汇特征;非生长季,昼夜CO2通量变化幅度在0~0.3 mg/(m2·s)之间,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碳源。2)生长季光合有效辐射(PAR)与CO2通量呈对数相关(R2=0.486 1),随PAR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增大,PAR是CO2通量的直接影响因子;非生长季CO2通量与PAR相关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家霖  满秀玲  
【目的】蒸散发(ET)包括蒸发(E)和蒸腾(T),是生态系统降雨(P)返回大气的最主要形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了解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的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的ET特征及其分配状况,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北方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方法】在2015年7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利用模型与野外实测的方法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蒸发(E)、蒸腾(T)及蒸散发(ET)进行研究。E包括林地蒸发(E_f)和林冠截留(E_c),而林分蒸腾总量(Ttot)则为优势木(T_d)、中等木(T_i)、劣势木(T_s)蒸腾量之和。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马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是351 201 653.42tC,平均碳储量是156.31t/hm2,并按照造林成本法对湖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碳储量经济价值为104.75元/t,总的经济价值为367.88亿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治军  张小全  王彦辉  罗云建  李志勇  曹磊  
分析重庆铁山坪46年(42~51年)生马尾松次生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物量为142.06t·hm-2,乔木层(89.91%)>灌木层(5.61%)>枯枝落叶层(2.98%)>草本层(1.50%);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总有机碳贮量为197.78t·hm-2,乔木层为76.06t·hm-2(38.45%),灌木层为3.55t·hm-2(1.79%),草本层为0.88t·hm-2(0.44%),现存凋落物层为2.34t·hm-2(1.17%),土壤层为114.96t·hm-2(58.13%);马尾松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碳贮量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75...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华  
创新生态系统遵循于自组织进化,其理论支持者认为实现多方共赢是系统进化的必然结果,但是最新研究已经对此提出质疑,创新生态系统也可能向失败的方向进化。目前,该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与检验。传统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忽视了企业合作态度或参与动机对系统进化的影响,而事实上企业间的合作行为也表现出资源依赖型关系,从而实现创新主体地位均等时的合作创新。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模型,以资源依赖型关系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种群合作创新的自组织进化过程。考虑合作创新的参与动机,将企业行为分为"互惠型合作"与"机会型合作"策略,并结合技术溢出、合作契约等影响合作稳定性的决策要素,分析了创新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华潮  骆有庆  
综述了因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入侵对松林内植物群落演替、节肢动物群落、鸟类群落及微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展望了松材线虫病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方向。在探究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技术及措施上,一方面要深入探讨松材线虫的入侵机制,揭示它们对特定松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增强系统自身抵抗性和系统应对生物灾害的自我补偿和生态修复能力入手,以期从生态尺度上探求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丰丰  张灿明  李有志  
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56.15%~64.51%,表现出树干>树枝>树皮>树根>树叶,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凋落物层平均含碳率分别为53.79%、41.61%、54.98%,0~80 cm土壤层的平均含碳率为2.42%,且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2)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总碳密度为268.92 t/hm2,其中,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总碳密度的35.23%(94.74t/hm2)、0.72%(1.93 t/hm2)、64.05%(172.25 t/hm2)。土壤碳密度约为植被碳密度的1.81倍;(3)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略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建材  谢永平  
本文基于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研究发现,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遵循"集合定律",其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协同,具体机制是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员通过竞争实现协同并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支配和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实现协同进化。本文对苹果移动生态系统进行了论证说明,研究成果为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企业应当参与或领导某个或某几个商业生态系统,借助系统内部成员间的协同作用,使其所拥有的资源超出其企业边界,或协同其他成员将资源集中起来,为消费者创造新的更大价值;其次,企业可以创造条件,在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云合  娄策群  齐芬  
结合生态学及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机制、维持机制和恢复机制。正反馈、信息生态位的分化和信息生态链(网)的形成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价值追求、竞争、信息行为自律和监管能维持信息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状态;人工调控和系统内部调节则能使失衡的信息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王庆云  武秀娟  崔璐  刘世荣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太行山油松中龄林(22年生)和成熟林(58年生)水量平衡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同步观测,探讨林龄对生态系统蒸散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中龄林、成熟林生长季总蒸散(包括蒸腾、蒸发和截留)量分别为406.87和418.49mm,水分总支出量分别为431.07和459.57mm,均无明显差异,但蒸散和支出组分不同,成熟林乔木层蒸腾量、乔木层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地表径流量各自占降雨量(445.4mm)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下降了6.01%,2.21%,0.81%和0.26%,而灌草群落蒸散量、土壤出流量和灌草层截留量各自占降雨量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增加了8.80%,3.8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杜哲鑫  惠淑荣  李丽锋  
为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法,本研究利用矢量投影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值,从而建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抚顺地区的日本落叶松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将为整个东北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该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将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及小班的健康状况顺序。结果表明: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小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3.04%,30.44%,26.09%,30.43%,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表明抚顺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整体上健康状态较好,所构建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杰  赵鸿宾  
本溪和辽阳两处的油松全分布区地理种源试验林处于日本松干蚧疫区,研究抗蚧性差异是油松种源试验内容之一。在8龄林时观察了松干蚧若虫显露数量;在10龄林时依四个等级的标准,逐株树划定受害等级,研究油松种源林对日本松干蚧的抗性地理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抗蚧性差异极显著,以适应性、生长性和抗蚧性的综合评价,选出遵化、黄陵、宁城、承德、泰山、迁西、黄龙、绥中等8个种源为抗日本松干蚧的油松优良种源,其抗性树株率平均在93%以上(86%-100%),比当地普通油松林提高18个百分点;生态型间以中西型和东部型最优,依次是:中西型>东部型>东北型>中部型>西南型>南部型>西北型,后3个为不可用生态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