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4)
2023(6379)
2022(5741)
2021(5269)
2020(4761)
2019(11212)
2018(11048)
2017(21808)
2016(12105)
2015(13644)
2014(13788)
2013(13836)
2012(13249)
2011(11930)
2010(12167)
2009(11407)
2008(11555)
2007(10670)
2006(9120)
2005(8224)
作者
(37296)
(31253)
(31224)
(29760)
(19754)
(15181)
(14283)
(12345)
(11632)
(11064)
(10618)
(10471)
(10022)
(9987)
(9931)
(9876)
(9801)
(9297)
(9158)
(8917)
(7932)
(7815)
(7769)
(7197)
(7012)
(7006)
(6948)
(6937)
(6378)
(6327)
学科
(52821)
经济(52766)
(32516)
管理(30757)
方法(26318)
(25825)
企业(25825)
数学(23625)
数学方法(23418)
(14862)
(13883)
中国(13181)
(12161)
(10228)
贸易(10225)
(10168)
地方(10111)
(9938)
业经(9647)
农业(9454)
(8476)
财务(8441)
财务管理(8415)
企业财务(7978)
(7879)
金融(7874)
(7850)
(7848)
银行(7820)
(7417)
机构
大学(180934)
学院(178220)
(75007)
经济(73504)
管理(66230)
研究(63495)
理学(57077)
理学院(56403)
管理学(55333)
管理学院(55005)
中国(46669)
科学(40786)
(39061)
(35247)
(33989)
(33674)
研究所(31189)
业大(30374)
中心(28825)
农业(27915)
(27212)
财经(27127)
北京(24793)
(24610)
经济学(23965)
(23406)
师范(23133)
(22815)
经济学院(21881)
(21031)
基金
项目(118801)
科学(91877)
基金(85789)
研究(83648)
(77096)
国家(76081)
科学基金(62859)
社会(51990)
社会科(49203)
社会科学(49182)
(46200)
基金项目(45584)
自然(41274)
自然科(40260)
自然科学(40244)
自然科学基金(39557)
(39224)
教育(38680)
资助(35849)
编号(33568)
成果(27863)
重点(27318)
(26750)
(25780)
(24030)
科研(23624)
课题(23286)
创新(22539)
教育部(22493)
计划(22471)
期刊
(80415)
经济(80415)
研究(50689)
学报(33470)
中国(31964)
(31300)
科学(29466)
(26946)
大学(24859)
学学(23658)
管理(22132)
农业(20789)
教育(16423)
技术(14855)
(14652)
金融(14652)
财经(13737)
经济研究(13083)
业经(12820)
(11821)
(11585)
问题(11420)
(9709)
技术经济(9453)
林业(9234)
(8979)
统计(8788)
业大(8623)
理论(8562)
商业(8430)
共检索到260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佳亮  王巧申  李长强  李理栎  姚洪锡  阎合  
类毒液过敏原蛋白(VA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线虫分泌物,在线虫侵染寄主植物早期发挥重要作用.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松材线虫(Bx)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4个VAP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和二、三级结构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不同Bx-VAPs的氨基酸组成数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14个Bx-VAPs基因的进化相对保守,所有蛋白均含有代谢产物活化蛋白(CAP)结构域;该家族成员有明显的胞外蛋白形态特征,属于分泌蛋白.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松材线虫入侵、定殖和致病的机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路平  孔繁瑶  杨宝君  
对松材线虫 7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 2个株系的线粒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和种内都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 ,但种间变异明显大于种内变异 ,因而支持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种。两个拟松材线虫株系 (法国株系和日本株系 )之间的相似值和松材线虫各株系间的相似值极为接近 ,由此看来 ,这两个株系的变异为种内变异 ,应同属于一个种。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系两个明显不同的类群 ,即松材线虫类群和拟松材线虫类群。松材线虫类群又分为两个亚组 ,一个是以日本株系为代表 ,另一个是以北美洲 (美国和加拿大 )株系为代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石娟  骆有庆  严晓素  陈卫平  蒋平  
选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松林生态系统对松材线虫干扰如何作出响应。结果表明:影响松林生态系统对松材线虫干扰做出响应的系统是一个5级的多级递阶系统,响应结果表现为抵御性和恢复性。群落中优势树种分布格局和松树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影响松林生态系统的抵御性的最大因素,受害木伐除和其他措施也通过影响松墨天牛的危害程度和物种分布格局而间接影响到抵御性。对于恢复性而言,除受土壤因子、水文、周围种源和次优或共优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直接影响外,气象因子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恢复性。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和防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松林生态系统对松材线虫干扰作出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奇  李海燕  白钢  胡加付  杨文博  
采用SDS法提取线虫基因组DNA,分别选取了6种随机引物对部分地区的10株松材线虫和10株拟松材线虫进行随机扩增和亲缘关系比较。RAPD的结果可以明显区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与形态学分类相吻合。聚类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线虫种内和种间均存在差异,但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同种线虫在同一地区或临近地区的同源性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同一地区内寄主对线虫种类分布的影响较小。该方法具有所需样品量少、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为松材线虫种群的亲缘关系、传播途径及其检测防疫等方面提供一种灵敏、可靠的研究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芳   曲硕   孙浩文   姜海鹏   韩英鹏  
为了研究GRAS转录因子在大豆胞囊线虫(SCN)胁迫应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将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7分别接种SCN 3号生理小种。品红染色确定接虫成功后,提取植株根部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整理共得到20个与SCN相关的候选基因。对编码蛋白的二、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亲水性和疏水性、启动子信息、基因进化关系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取植株的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提取mRNA并反转录cDNA,对重点的候选基因进行RT-PCR。结果显示:该家族基因与MYB和MYC转录因子存在密切的关系。基因编码蛋白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为主,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高度一致;蛋白为可溶性蛋白,磷酸化位点以丝氨酸为主,RT-PCR表明在植物的不同组织部位均存在一定的表达量,主要以根部为主,在相同的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抗病品种中GRAS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上述结果表明,GRAS转录因子为SCN相关的抗性基因,为抗病胁迫响应应答反应提供了重要的基因来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奇  李海燕  白钢  熊惠龙  杨文博  
制备松材线虫特定纤维素酶的多克隆抗体(Anti_BXC60),通过SDS_PAGE、纤维素酶酶染分析、免疫印迹以及ELISA方法考察该抗血清的特异性。进一步利用抗松材线虫全蛋白抗体(Anti_BX)和Anti_BXC60抗体,建立线虫分泌性蛋白在PVDF膜上双重染色的方法。双重染色分析的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主要通过分泌孔向体外分泌大量的分泌蛋白,而纤维素酶的分泌方式与其他植物线虫相似,是通过口针向外分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严东辉  杨宝君  
将表面消毒的松材线虫,在Tris-HCl缓冲液中振荡培养,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的干样,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松材线虫能向体外分泌多种可溶性蛋白,对其中酶组成分析发现有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淀粉酶等。同样条件下未能检出β-半乳糖酶、β-木糖酶、β-葡聚糖酶、漆酶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锋  杨玲  龚姝榕  张林  牛秋红  
采用16S rrNA基因文库和illumiNA miSeq技术测序对松材线虫内生细菌群落的宏基因组进行初步分析,文库显示优势菌群为黄单胞菌科(22.41%)、鞘脂杆菌科(17.66%)、丛毛单胞菌科(14.71%)、根瘤菌科(10.17%)。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松材线虫体内分离出5株内生细菌。利用形态学、生理学及16S rrNA序列特征等对这些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发现这些内生细菌在体外均显示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属Sct5的杀虫活性最大,作用4 d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即可达到100%。该细菌产生毒性蛋白酶并在体外快速形成生物膜。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内生细菌与杀线虫芽孢杆菌B16之间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麟  徐旭凌  李超  叶建仁  吴小芹  
松材线虫取食和致病相关基因的鉴定是揭示松材线虫病致病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松材线虫混合虫体为测试方,线虫卵为驱动方,构建二者差减cDNA文库。文库测序结果经序列拼接、功能注释,共获得松材线虫虫体特异表达的有效EST序列354个,拼接后获得34个重叠群,其中15个重叠群获得明确的功能注释,其中MixC12、MixC25、MixC33分别与过氧化物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锌指家族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这些基因被认为与植物线虫的取食和致病性密切相关。RT-PCR分析验证了所获得的差减cDNA的代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琳  周立峰  郭恺  余红仕  胡加付  
【目的】通过测定松材线虫连续交配能力,分析虫龄和交配经验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松材线虫寿命对交配行为的响应,比较松材线虫雌雄虫生殖策略的差异性,明确松材线虫的交配特性,为从交配干扰角度找到控制松材线虫种群增长的切入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获得同步发育的松材线虫处女雌虫和处子雄虫,通过连续跟踪观察,结合显微录像视频回放,分析松材线虫的连续交配能力。分别收集性成熟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松材线虫,以及不同交配经验的松材线虫,统计其交配成功率和产卵量,分析虫龄和交配经验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定量分析未交配和已交配松材线虫雌雄虫的寿命。【结果】处子雄虫在不取食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与3条处女雌虫成功交配并使其受孕产卵;而处女雌虫成功交配后先进行产卵,不会连续交配。对于未交配雌雄虫而言,交配成功率和平均产卵量均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交配成功率于性成熟后第7天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而平均产卵量于性成熟后第5天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且雌虫受虫龄的影响较雄虫更为显著。不同交配经验的松材线虫雌雄虫交配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成熟后第3天未交配雌雄虫的交配成功率分别为(60.00±9.43)%和100%,而相同虫龄已交配雌雄虫的交配成功率分别降至(17.50±4.68)%和(25.00±2.34)%,但其平均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交配行为对松材线虫的寿命没有显著影响,未交配和已交配雌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4.47±0.22) d和(24.93±0.70) d,未交配和已交配雄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1.80±0.54) d和(23.43±0.78) d。【结论】松材线虫处子雄虫可以连续进行多次交配,而处女雌虫交配后会优先产卵。虫龄和交配经验均会显著影响松材线虫的交配成功率,但产卵量仅受虫龄影响。此外,交配行为不会加速松材线虫衰老。本研究明确了松材线虫的交配特性,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福元  郑华英  刘云鹏  解春霞  徐明  赵振东  
通过反复选择试验,从40个马尾松种源中选出既抗松材线虫病又较抗松褐天牛补充营养取食的广东5号种源。接种松材线虫使抗病马尾松种源中某些萜类组分如长叶烯、酚性化合物等增多;而抗松褐天牛取食种源含有更多的单萜烯、倍半萜烯、石竹烯等,含有更少长叶烯,这可能与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的取食习性不同有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能抗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取食和抗松材线虫病,这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抗性强的观点一致。厚皮紧密型的树皮结构和旺盛的树木生长势也是抗性种源抗性强的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新民  张上隆  徐昌杰  陶俊  
分析植物液泡和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的保守区序列 ,设计 2对PCR引物 ,以温州蜜柑基因组DNA为模板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分别为 74 1bp(A)和 5 2 4bp(B)的 2个DNA片段 ,克隆入pUCm T载体测序 ,序列已在GenBank中登记 (登记号分别为AY0 2 94 81和AF332 881)。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 ,结果表明片段A编码的氨基酸与植物液泡酸性转化酶同源性较高 ,与胡萝卜、马铃薯和番茄同源性分别为 79%、79%和 78%。片段B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草莓、拟南芥和豌豆细胞壁转化酶同源性分别为 78%、78%和 77%。推测A和B分别定位于液泡和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茹恩   曾炳山   范春节  
【目的】含有束状蛋白(fasiclin)结构域的类成束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asciclin-like arabinogalactan proteins,FLAs)在巨桉细胞壁的次生生长和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探索其功能,对巨桉FL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方法】以巨桉全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通过Expasy、MEME、MAGA6.0、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EgrFLAs基因家族的核酸序列的特征、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家族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量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巨桉共有21个EgrFLAs基因,其中包括3个新发现的EgrFLAs基因,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巨桉11条染色体中的9条上。所有鉴定到的EgrFLAs基因均含有束状蛋白结构域,聚为4个群组,其中D组包含最多的基因成员。在EgrFLAs基因启动子中发现了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发育相关、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等相关响应元件。不同组织的表达谱分析表明除EgrFLA1、EgrFLA2和EgrFLA3外,聚在A组的EgrFLA5和EgrFLA7也参与了次生生长。在巨桉不定根形成过程中,EgrFLA1和EgrFLA3通过表达量逐渐增加的方式参与诱导不定根形成。经SA和MeJA处理后,EgrFLA1和EgrFLA2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表明EgrFLA1和EgrFLA2在巨桉的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可能具有多种作用。【结论】在巨桉中鉴定FLA基因21个,包括新发现的3个基因。在EgrFLAs基因启动子中发现了大量发育和激素相关的顺式元件。EgrFLA1、EgrFLA2、EgrFLA3、EgrFLA5和EgrFLA7作为巨桉次生生长发育中的候选基因,将为进一步的巨桉分子育种提供宝贵的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钢  叶建仁  
电镜观察到两年生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茎中形成层细胞以及其他的薄壁细胞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特征: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细胞质和液泡中出现大量环状片层及多泡体;细胞壁出现膨胀扭曲;线粒体峭数目减少直至双层膜破毁.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细胞质膜始终是完整的,内质网在细胞器降解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细胞核在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之后才崩塌消失.这表明,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系统反应过程中有PCD发生,其变化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死亡.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系统反应过程中,PCD是持续发生的,最终引起植株全面崩溃,这可能是感病黑松死亡的内因.在感病10d后,形成层区才开始出现空洞化现象.因此,形成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晓春  
家族治理结构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制度样式。民营企业主坚持选择家族治理结构,是我国当前市场准入机制、融资机制、信任机制、文化机制等方面的制度供给下的一种理性选择,突破家族治理模式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构诚信体系并造就学习型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