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3)
- 2023(2729)
- 2022(2474)
- 2021(2225)
- 2020(1940)
- 2019(4484)
- 2018(4441)
- 2017(8330)
- 2016(4797)
- 2015(5506)
- 2014(5369)
- 2013(5549)
- 2012(5352)
- 2011(4938)
- 2010(4932)
- 2009(4609)
- 2008(4528)
- 2007(4092)
- 2006(3663)
- 2005(3288)
- 学科
- 济(19334)
- 经济(19306)
- 管理(12564)
- 业(11778)
- 企(10258)
- 企业(10258)
- 方法(9966)
- 数学(8686)
- 数学方法(8579)
- 学(7541)
- 中国(5034)
- 财(4798)
- 农(4045)
- 贸(3531)
- 贸易(3530)
- 制(3527)
- 地方(3469)
- 业经(3435)
- 易(3397)
- 理论(3129)
- 和(2907)
- 及其(2766)
- 融(2694)
- 金融(2693)
- 策(2691)
- 农业(2675)
- 务(2653)
- 财务(2631)
- 财务管理(2622)
- 银(2557)
- 机构
- 大学(74343)
- 学院(71102)
- 研究(31717)
- 济(25250)
- 经济(24644)
- 科学(23603)
- 管理(22656)
- 中国(22506)
- 农(20858)
- 理学(19565)
- 理学院(19275)
- 所(19007)
- 管理学(18599)
- 管理学院(18521)
- 研究所(17694)
- 京(17607)
- 农业(16875)
- 业大(16752)
- 中心(12758)
- 院(12278)
- 省(11859)
- 江(11685)
- 财(11341)
- 北京(11335)
- 室(11304)
- 农业大学(10724)
- 实验(10332)
- 研究院(9998)
- 实验室(9854)
- 科学院(9681)
- 基金
- 项目(51040)
- 科学(38279)
- 基金(36816)
- 家(36249)
- 国家(35977)
- 研究(29516)
- 科学基金(28217)
- 自然(21750)
- 自然科(21247)
- 自然科学(21234)
- 自然科学基金(20894)
- 省(19651)
- 基金项目(19071)
- 划(17946)
- 社会(17113)
- 资助(16475)
- 社会科(16034)
- 社会科学(16028)
- 教育(13821)
- 计划(12511)
- 重点(12367)
- 科技(11857)
- 科研(10905)
- 部(10795)
- 发(10593)
- 创(10075)
- 专项(9787)
- 编号(9717)
- 业(9534)
- 创新(9477)
共检索到111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文霞 杨宝君
Terminal mucro of adult female w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 between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Bx) and its allied species 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Bb). In general, Bx had no mucro. But it could have mucro in some situations. In the test, Bx without mucro was inoculated on Chineses pine (Pinus tabu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谈家金 冯志新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 ,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和松材线虫与坚强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以研究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松枝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 ,松枝发病 ,松枝髓部发生褐变 ,褐变的过程是由接种枝发展到主枝 ,再由主枝下部向上部发展 ,而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 ,松枝不发病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 ,松枝中的松材线虫繁殖量大、扩散速度快 ;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的过程是 :接种枝→主枝→侧枝→新梢 ,在主枝中由下部向上部扩散 ;松枝髓部褐变过程和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过程相一致 ,松材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厉艳 叶建仁
研究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后,被侵染早期寄主薄壁细胞死亡的过程和方式。应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到,接种后松苗皮层薄壁细胞陆续发生程序性死亡,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并在核膜下"半膜状"呈新月形凝集以及核变形、降解、不规则碎裂直至解体等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这与自然干枯萎蔫的松苗细胞坏死有显著差异。产生细胞凋亡现象不仅发生在接种点附近,而且还出现在线虫未到达的远离接种点部位,细胞凋亡数量和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线虫在松苗体内不断扩散分布而逐步增加。在松材线虫致使松树萎焉的过程中寄主细胞发生了程序性死亡,并提供了寄主松树感染线虫后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有关细胞学证据。在植物组织上应用碘化丙锭荧光染色法研究植物细胞的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利 韩素芬 赵博光
作者在江苏、上海、广东、安徽、湖北、浙江等疫区 ,采集了呈现松材线虫病典型症状的黑松、马尾松的病样 ,采用病木组织分离法 ,分离获得松材线虫所携带的细菌菌株 2 4株 ,经鉴定 ,2 4株细菌中 ,假单胞菌属有 11株 ,泛菌属有 6株 ,其余有不解糖消化链球菌、河生肠杆菌、乡间步丘菌和粘质沙雷菌 .由此可知 ,假单胞菌和泛菌分布较广 ,在所有采样疫区感染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和黑松病死木中都能分离到 ,是普遍存在病木组织中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假单胞菌属和泛菌属的菌株对无菌黑松切根苗均有致萎活性 .用假单胞菌和泛菌分别与无菌松材线虫混合接种室内无菌黑松苗和野外多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阳雪 赵晓佳 谈家金
为了进一步阐明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采用松材线虫(CK)和松材线虫与马尾松内生细菌GD2的混合物(T)分别接种马尾松,对松材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 Gene Ontology(GO)及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目标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空白虫)CK相比,共筛选到143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有63个上调基因,80个下调基因。Gene Ontolog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免疫系统过程、细胞膜、代谢过程、转运活性等功能类富集。KEGG通路在ECM-receptor互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糖酵解、胰岛素信号等通路富集。这些GO功能与KEGG通路涉及机体的免疫调节。选取8个基因进行RT-qPCR验证,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准确性。表明菌株GD2可以通过提高松材线虫的免疫调节能力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何忠 侯无危 孙兴
经分析测定,3、4月份北方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松针中酚类物质与β-蒎(艹稀)的含量比7、8月份要高出许多倍。用3、4月份的松针喂养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不论是越冬幼虫还是初孵幼虫的生活历期和死亡率都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为了渡过这营养上的不利时期和早春的多变气候,油松毛虫用延长滞后发育过渡期的方式适应这一环境,即早春越冬幼虫上树后并不活跃,也不大量取食,直到四月中、下旬仍呈现着越冬状态,直到油松复苏后,才蜕去越冬皮,进入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这就是在北京地区油松毛虫早春上树历期拖至一个月甚至更长的原因。
关键词:
油松毛虫 滞后发育过渡期 营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凯基 杨宝君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来自国内及日本、加拿大、法国、挪威的松材线虫及拟松材线虫株系作酶电泳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苹果酸脱氢酶及纤维素酶酶谱各不相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1条在不同株系中迁移率相同的酶带。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在酯酶谱上差异明显,但培养于裂褶菌、多毛孢和葡萄孢上的来自南京黑松上的同一株系线虫的酯酶谱也显示了明显差异,表明了该酶的不稳定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是唯一可区分两种线虫的酶,松材线虫只有1条迁移率0.39的带,拟松材线虫只有1条迁移率0.51的带,可用于两种线虫的生化鉴定。对可溶性蛋白质及过氧化物酶的分析,未检测到清晰可辨的酶带。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酶谱,电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尖尾伞滑刃线虫可在松树木段上生长繁殖达8个月以上,在白云杉、花旗松和西方铁杉木段树皮上不能很好繁殖,基本不进入木材中。在供试的29种真菌中,加拿大盘革菌、松壳囊孢和克拉夫特杰夫干酪菌非常适合两种线虫的生长繁殖,而枝状枝孢等11种真菌是不适宜食源。松材线虫和尖尾伞滑刃线虫在真菌上的生长情况和真菌的原寄主及分类地位没有明显联系。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尖尾伞滑刃线虫 真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章华 刘健 龚从宏 唐梦雅 谢婉君 余坤勇 赖日文 李增禄
叶面积指数(LAI)是植物的重要结构变量,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冠层特征,构建该指标的有效反演模型是实现马尾松毛虫害空间监测与预警的必然要求。以在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等4个县(市)测定的马尾松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同时段HJ-1 CCD多光谱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分别建立LAI与NDVI、TNDVI、DVI、RDVI、RVI、PVI、SAVI、MSAVI、MCARI等9个植被指数的一元线性、乘幂、指数、对数与二次曲线模型。结果表明:(1)上述9个植被指数均与马尾松有效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2)R2、RMSE及预测精度等指标显示,以TNDVI与MSAVI作为自变量的乘幂、指数模型是马尾松毛虫主要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岗 杨立军 刘拉平 刘惠霞
在松果梢斑螟成虫产卵期,采用顶空吸附法和GC-MS分析,研究虫害后油松球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的变化。油松虫害球果(枝)单萜挥发物的释放呈现昼夜节律,并且特异性挥发组分为1R-(+)-α-蒎烯、β-香叶烯和D-柠檬烯。梢斑螟成虫为夜出性害虫,因此产卵期晚上的球果(枝)挥发物更有意义。油松和华山松球果的触角电位(EAG)测试表明:虫害球果与健康球果相比,梢斑螟(雌雄蛾)对油松虫害球果的EAG反应更明显;而对华山松虫害球果和健康球果的EAG反应差异不明显。Y-型嗅觉仪的趋向试验表明:雌成虫的寄主选择性明显高于雄虫,油松球果提取液的引诱作用高于华山松球果,而当年生针叶提取液、虫害球果及其提取液挥发物对雌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刘伟,杨宝君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Nickle(简作Bx)的形态与非病原拟松材线虫B.mucron...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璇 理永霞 张星耀
【目的】研究松材线虫不同环境条件下繁殖策略,为该病种群扩张繁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显微观察检测在营养和蒎烯胁迫条件下松材线虫雌雄比变化规律。【结果】在营养富足条件下,松材线虫雌虫比例增加,反之松材线虫雄虫比例增高;低浓度α-蒎烯和β-蒎烯胁迫条件下,松材线虫雌雄比降低,而高浓度α-蒎烯处理后,松材线虫雌雄比升高,雌性后代比例增大;在低浓度α-蒎烯和低浓度β-蒎烯混合处理条件下,松材线虫雌雄比最低,且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结论】松材线虫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有利于雌性后代的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文丽萍 高云霞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文丽萍,高云霞植食性昆虫在取食和产卵之前,首先必须在众多的植物中,找到它的寄主植物,它的取食活动期又必须与植物可供食用的时期相吻合,并且必须选择到植物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的组织或器官。那么,昆虫是如何到达和辨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自力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冯颖 陈晓鸣
研究了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营养含量关系。结果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类物质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水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和糖类物质有关。白蜡虫寄生的女贞枝条中有15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不放养白蜡虫的对照枝条,只有谷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枝条,白蜡虫寄生使女贞枝条的氨基酸总量降低了28.17%。K、Ca、Mn3种元素和K、Na、Ca、Mg、Fe、Mn等元素分别是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和雄虫泌蜡所必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忠和 石雷 徐涛 徐珑峰 万友铭 陈晓鸣
对采自10个地方的仙人掌进行胭脂虫放虫试验,并对仙人掌进行解剖及营养成分分析,结合胭脂虫的生长情况对胭脂虫与仙人掌种类、内部构造及营养成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胭脂虫在梨果仙人掌、朱耳掌及缩刺仙人掌上均能寄生,但以梨果仙人掌最好;从秘鲁引进的梨果仙人掌及云南禄丰的梨果仙人掌上胭脂虫生长较好;少刺型的梨果仙人掌上胭脂虫生长比多刺型梨果仙人掌好;仙人掌的表皮越厚,胭脂虫的生长越差,而胭脂虫的寄生能刺激仙人掌维管束的发育;仙人掌中蛋白质、水分含量对胭脂虫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胭脂虫 仙人掌 寄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