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
2023(567)
2022(584)
2021(510)
2020(468)
2019(908)
2018(953)
2017(1453)
2016(1070)
2015(1184)
2014(1081)
2013(1120)
2012(1162)
2011(978)
2010(999)
2009(945)
2008(901)
2007(833)
2006(732)
2005(683)
作者
(5355)
(4552)
(4481)
(4181)
(2915)
(2303)
(1956)
(1849)
(1764)
(1751)
(1736)
(1695)
(1599)
(1541)
(1514)
(1471)
(1425)
(1398)
(1375)
(1320)
(1312)
(1300)
(1208)
(1144)
(1103)
(1101)
(1064)
(1035)
(1021)
(990)
学科
(2676)
(2265)
(2243)
虫害(2017)
病虫(1713)
病虫害(1713)
(1505)
管理(1380)
防治(1348)
(1346)
(1312)
(1273)
经济(1272)
及其(1249)
(1235)
企业(1235)
(1160)
森林(1160)
(1137)
(973)
(930)
方法(779)
(718)
(637)
各种(623)
木材(615)
数学(613)
(581)
数学方法(571)
土壤(570)
机构
大学(15992)
学院(15342)
研究(8822)
科学(8436)
(8006)
业大(7151)
(6460)
农业(6257)
研究所(6150)
林业(6013)
中国(5582)
(4910)
(4823)
(4565)
实验(4452)
农业大学(4271)
实验室(4213)
(4014)
重点(3990)
研究院(3547)
科学研究(3506)
(3504)
中心(3269)
北京(3189)
技术(3178)
(3133)
(2940)
科学院(2846)
工程(2773)
管理(2751)
基金
项目(13206)
(9994)
国家(9937)
基金(8639)
科学(8610)
科学基金(6812)
自然(6239)
自然科(6088)
自然科学(6081)
自然科学基金(5979)
(5581)
研究(5329)
科技(4851)
(4819)
基金项目(4576)
计划(4185)
资助(3960)
专项(3576)
重点(3465)
科研(3130)
技术(2716)
(2699)
(2516)
教育(2376)
(2373)
(2346)
创新(2272)
农业(2076)
(1981)
林业(1952)
期刊
学报(9933)
大学(7262)
(7213)
学学(7198)
科学(7061)
林业(6039)
农业(4884)
业大(4198)
中国(3403)
研究(3050)
(2798)
经济(2798)
农业大学(2754)
(2225)
(2036)
(1915)
科技(1903)
自然(1806)
科技大(1729)
科技大学(1729)
自然科(1699)
自然科学(1699)
农林(1502)
(1502)
北京(1473)
中国农业(1471)
林业大学(1444)
科学研究(1372)
教育(1102)
管理(1060)
共检索到23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马灵飞  池树友  张毅峰  王亚红  金永明  
对当年、前1年受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危害的病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及健康马尾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病死木木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冲击韧性和握钉力与健康材差异显著,密度与健康材差异不显著。健康木材的静曲强度比松材线虫病木材高30%;弹性模量比病材高20%;病木的抗拉强度只有健康材的54.1%~76.9%;健康材抗压强度比病材高出26.8%;健康材冲击韧性比病材高21.0%~32.5%;病木的弦向握钉力是健康材的77.3%~91.7%;径向握钉力是健康材的65.9%~70.1%;健康材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采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抑杀作用都最强;对伐桩内松材线虫数量与伐桩样品质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木腐菌处理伐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朴春根  朱天辉  申相澈  郑荣镇  
测试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马尾松木块和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除裂褶菌菌株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5452、6600,粗皮侧耳菌株6221,虎掌菌菌株6320,茯苓菌株6284,灵芝菌株6501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茯苓菌株6284对马尾松木块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田间接种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处理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玉双  臧秀强  刘阳  葛明宏  赵菊林  
用溴甲烷熏蒸松材线虫病木是目前生产上主要的检疫处理方法。本文对影响熏蒸处理效果的单因素分析表明:低温降低了熏蒸效果;增加投药量可提高效果;熏蒸时间以72h为宜;病木含水率高,熏蒸效果差;堆垛上、中、下部的效果依次增高;堆垛的大小则以50~70m3为宜;病木小头直径在6.0~17.1cm之间对熏蒸效果无显著影响。影响处理效果的多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影响熏蒸效果的顺序为温度、投药量、熏蒸时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提高投药量可缩短熏蒸时间,延长熏蒸时间则可降低投药量。在10℃以下(不低于4℃),投药量与熏蒸时间乘积在5000~6000之间,熏蒸效果即可达1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嬿  舒朝然  李海燕  郭志红  
根据松材线虫病死木的化学成分中酸性物质增加 ,pH值明显下降的规律 (尤纪雪等 ,1 994 ) ,本研究探讨了利用指示剂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Burher)Nickle病、健木钻木屑的乙醇提取液中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快速检疫检验的可行性。通过对我国江苏、安徽、浙江、广东 4个疫区的 5种松树的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指示剂 1号进行快速检疫检验 ,其准确率黑松 96%;马尾松 89%;赤松 1 0 0 %;火炬松92 %。除湿地松 (江苏 )外 ,均已达到检疫检验所要求的准确程度。本方法可操作性强 ,颜色反应直观 ,准确率高 ,简便快速 ,整个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丹丹  魏建荣  王伟超  王丽平  赵正萍  刘曙雯  嵇保中  
【目的】南京隐翅虫是在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病死木皮下发现的隐翅虫新种,与小蠹、天牛等多种次期性害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跟随关系密切,具有作为媒介昆虫防治蛀干害虫的潜力。研究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成虫的食性及昼夜活动节律,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室内观察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通过人工饲养并结合口器解剖研究南京隐翅虫成虫的食性;应用"陷阱法"观察试虫的昼夜活动节律。【结果】南京隐翅虫幼虫为寡足型,口器咀嚼式,胸足发达,蛹为裸蛹,成虫体长1.5~2.0 mm,身体狭长平行,头、中后胸、腹部6~8节颜色较深,身体其他部分浅黄色。成虫喜食人为杀死的跳虫成虫、蝇科幼龄幼虫及天牛幼虫,对于小蠹科、象甲科、叩甲科、蚁科、蠼螋科的幼虫尸体表现出取食行为,试验过程中并未观察到捕食其他生物活体。室内南京隐翅虫成虫昼夜活动节律高峰期分别是8:00—11:00以及20:00—22:00。【结论】南京隐翅虫成虫为尸食性,其昼夜活动节律受温度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尤纪雪  宋桢  何文龙  王玉嬿  宋玉双  
通过对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发展病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健康材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苯醇抽出物和乙醚抽出物含量却显著减少。病材乙醚抽出物含量的明显减少是松材遭受松材线虫侵袭的特征之一。在乙醚抽出物的组成上病材和健康材也存在差别,此外两者的pH值也不相同,因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加以区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展茂魁  杨忠岐  王小艺  来燕学  张毅丰  
为了明确松褐天牛成虫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能力,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对新羽化的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所取食的健康马尾松当年生嫩梢表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出其整个成虫期补充营养所取食嫩枝的表面积,比照林间自然界中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表面积,以此来确定每头松褐天牛成虫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能力,即1头成虫能够传播松材线虫的寄主株数。试验观察发现,在林间自然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取食的部位主要为1年生嫩枝(占81.96%)、2和3年生枝条的皮部。实际测定结果表明,1头松褐天牛成虫通过补充营养阶段的取食,可使4.06株(1.0~12.9株)平均树龄为18年(14~23年)的马尾松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而致死。这说明松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旻嘉  叶建仁  涂煜昇  杜方平  
【目的】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能在有效降解松材线虫病疫木的同时,还能够抑制松材线虫在疫木内生活移动的木腐真菌,为研发松材线虫病疫木高效环保除治新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从腐朽松木样本中初筛出19个木腐真菌。在不同种类木腐真菌平板上接入2 000条松材线虫共培养,从中筛选出能抑制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菌株。通过测定受木腐菌侵染的黑松试样的失重率,判定木腐真菌对松木的腐解能力。选择能有效抑制松材线虫繁殖且降解松木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液体摇瓶培养菌丝接种田间疫木,处理4个月后均匀钻孔取样,分析整段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变化。5—6月,收集天牛蛹室周围木样(0.5~1 cm),分析蛹室周围木样内松材线虫数量,同期在钢丝网罩中定期捕捉羽化的天牛,分析羽化天牛携带线虫的数量。【结果】室内筛选出7株能抑制松材线虫繁殖且降解木材能力强的木腐真菌,其中在菌株J5-2的平板上培养8天后,每皿仅分离出(18±10)条线虫,在硫磺菌和糙皮侧耳的平板上则完全分离不到松材线虫。在供试菌株中,硫磺菌对松木的降解能力最强,侵染黑松木材4个月后,试样失重率达到22.82%,其次是菌株S4,造成木块重质损失了21.68%。田间试验表明,7种木腐真菌接种4个月后,均能使疫木内松材线虫种群数量减少,其中菌株J5-2、硫磺菌、S4可使蛹室线虫数量减少65%以上,天牛携带线虫数量低于每头200条。菌株J5-2除害效果最佳,使疫木蛹室线虫数量减少72%,每只天牛携带松材线虫仅(15±4)条,最高携带量仅为60条。经鉴定菌株J5-2为Ceriporia sp.。【结论】菌株J5-2、硫磺菌和糙皮侧耳等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明显,硫磺菌和菌株S4降解木材的能力强,菌株J5-2、硫磺菌、S4在田间处理疫木的效果最好,可使疫木中线虫数量减低65%以上。利用木腐真菌就地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是一种高效环保新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谈家金  叶建仁  
从病理生理学和与病害相关的微生物2个方面论述了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从6个方面对病理生理学进行了阐述,包括水分代谢、活性氧代谢、苯丙烷类代谢、酶、毒素和激素,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燕学  周永平  余林祥  张世渊  沈炳顺  
松林火灾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火烧松林内羽化的松墨天牛 ,平均每头可携带 736 4条松材线虫 ,侵入松林后就会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火烧松林诱发松材线虫病可分为当年发病型、次年发病型和隐匿发病型。治理火烧松林能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 4条新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汤陈生  陈金渭  康文通  何学友  杨希  
为了保住厦门市绿化和美化生态环境的主体树种马尾松,对厦门岛内松材线虫病疫点未采用皆伐寄主松树的方法,而是采取疫情监测、清除枯死松树(枝)、山场套袋化学熏蒸、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捕捉器)、设置立式诱木和释放哈氏肿腿蜂、白僵菌生物防治等持续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病松林面积由2001年11月首次发现疫情时的1973hm2减少到2007年的42.8hm2,病死松树数量由2002年的136968株降低到2007年的6株,病枯死株率呈极显著下降;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年诱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由72.7头下降到1.8头。目前厦门市大面积松林常绿,说明松材线虫病是可防...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周永平  俞林祥  沈炳顺  蔡道尧  
采用逻辑流程图, 结合人为诱发和松墨天牛形体特征及新疫点发生实况分析, 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病新疫点有人为传播、火灾诱发、原发生未防治和自然传播四大成因机制。松墨天牛能随气流大范围扩散是新疫点的最重要的成因机制, 必须引起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图1 参9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王良衍  沈幼莲  
为了探讨被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濒死松树逆转的可能性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当夏秋季松树表现出感病症状时 ,选择濒死松树 ,镜检松材线虫。确诊后 ,采用杀线虫剂和杀虫剂输液急救。试验表明 ,联合使用杀线虫剂和杀虫剂 ,可使感病的马尾松急救成活率达83 3% ;感病的黑松成活率达到 75 0 %。从急救成活可知 ,松树枯萎是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双重作用结果。用药物清除树体内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幼虫是濒死松树急救成活的基本机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濒死松树的死亡过程能被药物急救逆转。表 2参 1 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理永霞  陈友吾  王璇  刘振凯  朱汤军  张星耀  
潜伏侵染指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但仍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的现象。松材线虫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松树流行性病害,也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森林病害。潜伏侵染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地广泛存在,目前因为其发生发展机制不明确,给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潜伏侵染的无症状携带者识别难度大,导致疫木清除过程中容易被忽视,最终会吸引媒介昆虫取食和产卵,作为侵染源引起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因此,建议对松材线虫病潜伏侵染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及快速识别等加强研究,推动更为有效的防控技术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