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4)
2023(11353)
2022(9748)
2021(9282)
2020(7948)
2019(18177)
2018(17834)
2017(34047)
2016(18779)
2015(21569)
2014(21567)
2013(21564)
2012(20823)
2011(18949)
2010(19008)
2009(17882)
2008(18032)
2007(16389)
2006(14354)
2005(13236)
作者
(57172)
(48035)
(47800)
(45911)
(30905)
(22889)
(21824)
(18853)
(18176)
(17408)
(16585)
(15933)
(15605)
(15530)
(15457)
(14986)
(14597)
(14332)
(14024)
(13956)
(12136)
(12076)
(11911)
(10935)
(10814)
(10811)
(10769)
(10700)
(9929)
(9873)
学科
(79545)
经济(79479)
管理(52851)
(52349)
(40718)
企业(40718)
方法(36375)
数学(32756)
数学方法(32435)
中国(24516)
(23498)
(20321)
(19010)
贸易(19002)
(18609)
(16670)
(15976)
技术(15790)
农业(15219)
业经(15173)
地方(14011)
(13849)
银行(13815)
(13288)
(12583)
金融(12580)
(12515)
环境(11788)
(11538)
(11529)
机构
大学(279333)
学院(278015)
(122895)
经济(120456)
研究(104846)
管理(103052)
理学(87569)
理学院(86544)
管理学(85117)
管理学院(84576)
中国(80293)
科学(63553)
(61120)
(55702)
(54872)
(52420)
研究所(50663)
中心(47096)
业大(43237)
财经(43141)
(42729)
农业(41382)
北京(39561)
(39316)
经济学(38756)
(37585)
(35809)
师范(35472)
经济学院(35042)
(33383)
基金
项目(180572)
科学(140626)
基金(130818)
研究(130719)
(115884)
国家(114990)
科学基金(95769)
社会(82325)
社会科(78117)
社会科学(78095)
(68530)
基金项目(67603)
自然(61185)
教育(59909)
自然科(59753)
自然科学(59729)
(58925)
自然科学基金(58716)
资助(55511)
编号(51933)
成果(43531)
重点(41475)
(41446)
(39942)
(37351)
课题(37153)
创新(35198)
科研(34968)
教育部(34927)
国家社会(34699)
期刊
(134680)
经济(134680)
研究(85329)
中国(56522)
(47513)
学报(47282)
科学(43158)
(41763)
管理(36988)
大学(35228)
学学(33278)
农业(32500)
教育(28733)
(28309)
金融(28309)
技术(25640)
经济研究(22766)
财经(21834)
业经(19910)
(18906)
(18261)
问题(17956)
(17803)
国际(15742)
技术经济(15688)
世界(15207)
(13386)
科技(13357)
统计(13295)
理论(12829)
共检索到427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建仁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重大的检疫性森林病害。北美洲被认为是松材线虫病的原发地,亚洲是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其中中国是目前遭受松材线虫病威胁最严重的国家,病害已经在我国十多个省区造成了大面积松树死亡,现有6 000万hm~2松林正面临着松材线虫病大流行的威胁。目前在我国采取的防控技术主要是围绕3个关键环节,即病害检疫和疫情监测、疫木除治、媒介昆虫防治,此外还有一个主动防病措施,即树干注射。本文在对现有各项防控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无论是在病害尚未发生的区域还是在已经发生的区域,在防控对策上都应该把病害检疫、疫情监测、疫木除治作为病害防治的核心措施,其他如媒介昆虫化学防治、引诱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作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辅助方法,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树干注射剂可在古树名木保护或重要生态区的松树上采用。尽快培育出抗松材线虫病的乡土松种品种,是松材线虫病防控的重要长期战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吴如其  李小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筛选到天然化合物—苦豆碱具有对松材线虫极强的杀线活性[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用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多次林间试验,发现苦豆碱制剂具内吸性,能成功地控制松树中松材线虫的繁殖,使病松树得以康复。在林间试验证实苦豆碱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为了探讨松材线虫病自然分布规律并按自然规律拟定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 ,用c =s2 /x描述市、县、镇、村 4级松材线虫病静态分布 ,并分析宁波疫区南片 1 992年到 1 998年松材线虫病的动态分布 ;用种群增长数学公式Nt =N0 Crtm 描述数量关系确定松材线虫病增长速度 ;最后用次年病死树增减率标准D=(Nn-1-Nn) /Nn-1× 1 0 0 % ,评价“先核心后外围”策略和“先外围后核心”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病自然分布为强烈的核心分布 ;扩展速度在面积方面可表述为Nt =N0 e0 4 3t,在病死树数量方面可表述为Nt =N0 e1 19t,中心区病死树数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对我国目前实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导思想(战略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控制、压缩、扑灭”的指导思想要求开隔离带和皆伐松林,会激发松墨天牛飞行潜力,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留住、压缩、无害”新的指导思想要求用健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病防治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宁波市东部松材线虫病防治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周永平  张义丰  俞林祥  张德胜  
用配置HY 1型风动式超低量雾化器的海燕 65 0C型飞机 ,喷洒乳化药液 (保松灵∶水=1∶2 ,体积比 ) 3 0 0~ 3 75L·hm-2 ,能有效地杀死松墨天牛成虫 ,达到降低松材线虫病的目的。试验表明 :喷洒保松灵的林地 ,当年松树枯死率比上一年平均下降 37 4% ;当年松树枯死率比对照林地下降 1 5 3 0 % ;6月中旬飞防松树枯死率可下降 64 0 %。保松灵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机制是 :①击倒松墨天牛成虫 ,喷雾 45min后 ,成虫死亡率 1 0 0 % ;②是胃毒作用 ,用喷雾 1 7d后松枝条饲喂松墨天牛成虫 ,死亡率为 1 0 0 %。表 7参 1 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肇凤  
松材线虫病是近20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它由天牛和人为传播。通常感染后两个月左右即可造成松树枯死,3~5年即可摧毁成片的松林。该病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都早有发生。日本是受松材线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几乎造成了赤松林和黑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伍  郑催云  陈红梅  刘侃诚  韩正敏  
【目的】基于Smal-007生防菌已有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选择福建省三明市林区扩大防治面积,以验证Smal-007生防菌在我国南方林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沙县凤岗街道和沙县青州镇4个试验点,共363.6 hm2松林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试验。梅列区试验地103.3 hm2,为马尾松纯林,其中防治区65.1 hm2,对照区38.2 hm2;三元区试验地100.0 hm2,多为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其中防治区51.7 hm2,对照区48.3 hm2;凤岗街道试验地82.4 hm2,多为马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来发  李占鹏  秦绪兵  王传珍  王成法  
长岛县是我国北方松材线虫病的唯一疫区。 1999年用流胶法对长岛疫区内约 4 0 0多hm2 的松林内的感染松材线虫黑松病树进行早期诊断 ,结果表明低温对流胶法影响很大。在约 6 0 0 0 0 0株松树中 ,发现 935株松树流胶异常 ,从这些松树中取样经分离镜检发现 182株松树带有松材线虫 ,伐除这 182株松材线虫病树后 ,当年松材线虫病树死亡率减少 97%。对流胶法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燕学  周永平  余林祥  张世渊  沈炳顺  
松林火灾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火烧松林内羽化的松墨天牛 ,平均每头可携带 736 4条松材线虫 ,侵入松林后就会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火烧松林诱发松材线虫病可分为当年发病型、次年发病型和隐匿发病型。治理火烧松林能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 4条新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佳  袁裕超  孙玉凤  叶建仁  谈家金  
为进一步弄清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探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抗生素联合应用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效果,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携带的细菌中筛选出能显著促进松材线虫存活、繁殖和加重病害发生的菌株,通过药敏试验,在30种抗生素中筛选出对病害相关细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高效抗生素,研究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材线虫携带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并将高效抗生素和甲维盐混合,采用浸渍法测定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性以及采用灌根法测定混合液对6月生马尾松苗(Pinus massoniana)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相比菌株AMA3-2和AMA3-3,菌株AMA3-1对松材线虫的存活、繁殖和病害发生方面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环丙沙星和米诺环素对AMA3-1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而甲维盐对AMA3-1没有抑制作用。当混合液或甲维盐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松材线虫的致死率可达80%以上。不同浓度的高效抗生素处理下,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0.74%~2.43%)。当药剂质量浓度是500mg/L时,在混合接种松材线虫和菌株AMA3-1前2 d及当天根施混合液、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50%、25%;33%、17%和17%、0%。结果表明,甲维盐或其混合液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抗生素对其无明显的毒杀作用。一定条件下,甲维盐和抗生素混合,可提高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汤陈生  陈金渭  康文通  何学友  杨希  
为了保住厦门市绿化和美化生态环境的主体树种马尾松,对厦门岛内松材线虫病疫点未采用皆伐寄主松树的方法,而是采取疫情监测、清除枯死松树(枝)、山场套袋化学熏蒸、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捕捉器)、设置立式诱木和释放哈氏肿腿蜂、白僵菌生物防治等持续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病松林面积由2001年11月首次发现疫情时的1973hm2减少到2007年的42.8hm2,病死松树数量由2002年的136968株降低到2007年的6株,病枯死株率呈极显著下降;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平均每个诱捕器每年诱集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由72.7头下降到1.8头。目前厦门市大面积松林常绿,说明松材线虫病是可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玉双  臧秀强  刘阳  葛明宏  赵菊林  
用溴甲烷熏蒸松材线虫病木是目前生产上主要的检疫处理方法。本文对影响熏蒸处理效果的单因素分析表明:低温降低了熏蒸效果;增加投药量可提高效果;熏蒸时间以72h为宜;病木含水率高,熏蒸效果差;堆垛上、中、下部的效果依次增高;堆垛的大小则以50~70m3为宜;病木小头直径在6.0~17.1cm之间对熏蒸效果无显著影响。影响处理效果的多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影响熏蒸效果的顺序为温度、投药量、熏蒸时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提高投药量可缩短熏蒸时间,延长熏蒸时间则可降低投药量。在10℃以下(不低于4℃),投药量与熏蒸时间乘积在5000~6000之间,熏蒸效果即可达1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嬿  舒朝然  李海燕  郭志红  
根据松材线虫病死木的化学成分中酸性物质增加 ,pH值明显下降的规律 (尤纪雪等 ,1 994 ) ,本研究探讨了利用指示剂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Burher)Nickle病、健木钻木屑的乙醇提取液中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快速检疫检验的可行性。通过对我国江苏、安徽、浙江、广东 4个疫区的 5种松树的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指示剂 1号进行快速检疫检验 ,其准确率黑松 96%;马尾松 89%;赤松 1 0 0 %;火炬松92 %。除湿地松 (江苏 )外 ,均已达到检疫检验所要求的准确程度。本方法可操作性强 ,颜色反应直观 ,准确率高 ,简便快速 ,整个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王良衍  沈幼莲  
为了探讨被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濒死松树逆转的可能性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当夏秋季松树表现出感病症状时 ,选择濒死松树 ,镜检松材线虫。确诊后 ,采用杀线虫剂和杀虫剂输液急救。试验表明 ,联合使用杀线虫剂和杀虫剂 ,可使感病的马尾松急救成活率达83 3% ;感病的黑松成活率达到 75 0 %。从急救成活可知 ,松树枯萎是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双重作用结果。用药物清除树体内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幼虫是濒死松树急救成活的基本机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濒死松树的死亡过程能被药物急救逆转。表 2参 1 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永刚  王明旭  张玉荣  肖启明  徐志刚  
运用形态鉴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南省临湘市首次发现的具尾尖突的松材线虫病病原进行了确认,并对其rDNA区的ITS区特异性扩增、测序,病源分析发现其与松材线虫(JN0803)在ITS区内同源性为99.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