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6)
- 2023(8171)
- 2022(5679)
- 2021(4814)
- 2020(3713)
- 2019(8077)
- 2018(8220)
- 2017(14918)
- 2016(8362)
- 2015(9648)
- 2014(9770)
- 2013(9142)
- 2012(8492)
- 2011(7429)
- 2010(7603)
- 2009(6972)
- 2008(6707)
- 2007(6175)
- 2006(5523)
- 2005(4967)
- 学科
- 济(29672)
- 经济(29630)
- 管理(22504)
- 业(20198)
- 企(16670)
- 企业(16670)
- 业经(12556)
- 中国(10024)
- 农(9316)
- 产业(9003)
- 学(8863)
- 信息(8740)
- 总论(8349)
- 信息产业(8255)
- 方法(8233)
- 制(8090)
- 理论(7319)
- 财(7175)
- 体(6873)
- 银(6851)
- 银行(6825)
- 行(6635)
- 数学(6629)
- 数学方法(6490)
- 融(6407)
- 金融(6400)
- 教学(6223)
- 农业(5903)
- 地方(5202)
- 技术(5092)
- 机构
- 学院(119976)
- 大学(118462)
- 研究(44033)
- 管理(40134)
- 济(39601)
- 经济(38434)
- 理学(33420)
- 理学院(33023)
- 中国(32896)
- 管理学(32178)
- 管理学院(31968)
- 科学(30150)
- 京(26929)
- 农(26411)
- 所(23760)
- 业大(22280)
- 研究所(21821)
- 农业(20896)
- 中心(20224)
- 江(20224)
- 财(19937)
- 技术(18180)
- 院(17417)
- 北京(16923)
- 范(16249)
- 师范(15944)
- 省(15927)
- 州(15900)
- 财经(15197)
- 研究院(13979)
- 基金
- 项目(83614)
- 科学(62664)
- 研究(59673)
- 基金(56243)
- 家(52147)
- 国家(51702)
- 科学基金(41878)
- 省(34778)
- 社会(34744)
- 社会科(32767)
- 社会科学(32757)
- 划(29095)
- 基金项目(28545)
- 教育(27458)
- 自然(26777)
- 自然科(26159)
- 自然科学(26145)
- 自然科学基金(25641)
- 编号(25626)
- 资助(22775)
- 成果(21526)
- 重点(19212)
- 课题(19052)
- 发(18283)
- 创(17723)
- 计划(16715)
- 创新(16571)
- 部(16127)
- 科研(16074)
- 科技(15858)
共检索到187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宇 于海英 赵冰峰 蒋欢 唐贵婷 张勇 吴朝君 王旭祎
【目的】建立松材线虫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验证该检测体系的有效性,为松材线虫检测提供一个更精确灵敏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基于松材线虫16S rDNA基因序列,使用在线工具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PCR反应条件,明确微滴式数字PCR的最佳反应条件。再以采集自不同地区的6株松材线虫和12株拟松材线虫、滑刃线虫、伞滑刃线虫、垫刃线虫的基因组DNA溶液为模板对该体系的特异性进行检测;以稀释10倍的标准DNA为模板,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来验证该体系的灵敏度;以3个不同浓度的DNA标准品稀释模板检测微滴式数字PCR的可重复性。最后以人工模拟添加线虫样品和感病松木样品DNA提取液为模板对该体系的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1)设计了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探针一组,引物:P1904-F、P2057-R;探针:Probe-1938。2)PCR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其最佳退火温度为55 ℃。3)特异性验证表明,设计的引物探针可以将松材线虫与其他相近种的线虫区分开。4)灵敏度检测结果发现,该检测体系的检出浓度在0.51~20 000 copies/μL。5)对3组不同浓度标准样品的可重复性检测发现,该检测体系的变异系数在0.31%~9.12%之间,并且样品浓度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6)使用该检测体系检测林间感病松木样品和人工模拟加入松材线虫的样品发现,该检测体系能够特异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松材线虫,且拷贝数与样品中的线虫量呈正向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松材线虫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该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高,变异系数小,可高效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松材线虫。该体系的建立可为松材线虫病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荣 朱孝伟 胡月清 黄焕华 孔祥超 贾文慧
利用本研究筛选出的一对松材线虫特异性PCR引物(上游引物:5′-CTACGTGCTGTTGTTGAGTTGGC-3′,下游引物:5′-TGGTGCCTAACATTGCGCGA-3′),从松材线虫DNA中,扩增出一条长度403bp(基因库登陆号:DQ855275)的特异性DNA片段。该引物可以将松材线虫DNA与松墨天牛组织以及拟松材线虫、畸刺伞滑刃线虫、变异伞滑刃线虫、小角伞滑刃线虫、利昂伞滑刃线虫、湖南伞滑刃线虫、红松滑刃线虫、滑刃属线虫、斯坦纳长尾线虫、小茎线虫、剑尾齿杆双胃线虫和寄生小杆属线虫等12种线虫的DNA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利用PCR技术直接从受感染的松墨天牛组织中检测出...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墨天牛组织 PCR特异性引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欣 贾鹏 刘莹 王津津 史秀杰 潘广 郑晓聪 于力 何俊强 刘荭 吴志新
本研究建立了定量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qPCR相比,ddPC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其灵敏性比qPCR低20倍。在定量CyHV-2 DNA时,ddPCR(R2=0.994)和qPCR(R2=0.994)均表现出良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吴小芹 黄麟 谈家金
将松材线虫RAPD特异片段OPM05-X2100进行分离、回收,与载体pGEM-T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并培养,对目标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用Oligo5.0软件设计引物,正向引物为M05F2(5'-CGGGT CATGG CTGGA GGTAT CGT-3'),反向引物为M05R1(5'-TGGCT CAATG GCAAA TCCTT CGTA-3'),成功地将松材线虫特异片段OPM05-X2100通过引物对M05F2/R1转化为SCAR-M05-X600。运用SCAR标记引物M05F2/R对枯死松树体内分离的92份线虫样本的DNA进行标记,并对单条线虫经简易方法提取的DNA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旭 朱水芳 罗宽 周李华 赵文军
以松材线虫rDNA -ITS2为靶区 ,建立松材线虫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松材线虫大量DNA和单条线虫的检测结果表明 ,探针检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时 ,前者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后者无荧光信号 ,表明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探针检测到最低模板浓度为 1pg·μL- 1 ,DNA测序结果与实时荧光PCR结果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扈鸿霞 马宇轩 王艳红 林峻 李占武 季荣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捷的检测蝗虫微孢子虫(Paranosema locustae)的套式Pcr方法,为运用微孢子虫防治蝗虫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保守性高的微孢子虫小核糖体亚单位rna为目的基因,采用Primerselect软件设计两对特异的套式Pcr引物P.l.-F1/P.l.-r1和P.l.-F2/P.l.-r2,将微孢子虫液用0.2 mol·l~(-1) koH处理后得到的发芽液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建立以P.l.-F1/P.l.-r1为外侧引物、P.l.-F2/P.l.-r2为内侧引物的套式Pcr,扩增产为分别为298和242 BP。对引物浓度、退火温...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套式PCR 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苟大平 王曦茁 汪来发 田国忠 朱天辉 郭民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快速、简便地直接从病木中提取松材线虫DNA的方法。【方法】运用Chelex-100结合异硫氰酸胍蛋白变性缓冲液建立新的高效快速提取微量木块中线虫DNA的方法,并通过普通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建立了提取线虫DNA的新方法 Chelex-100法,并对影响提取效率的Chelex-100浓度、冻融时间和煮沸时间进行了优化。Chelex-100法最适Chelex-100终浓度为1.5%(W/V),最适冻融时间为5 min,最适煮沸时间为8 min。与传统的CTAB法和蛋白酶K法比较,Chelex-100法提取的DNA得率高,相同条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早期诊断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环节。为了在早期快速测定寄主(松树)体内的病原线虫,开发了便携式显微镜和松枝解剖技术。用修枝剪采集松枝,用解剖刀进行松枝切片,再用便携式显微镜镜检,结果显示松枝内松材线虫检出率为70%,其中濒死松树内检出率为100%,局部枯枝内检出率为60%,健康枝内检出率为0。野外松林内鉴定一个样本平均用时2.5min。使携式显微镜加枝条解剖法能对松材线虫病实施早期快速诊断。表3参2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同海 张永安 王玉珠 陈昌洁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的基因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 6 14bp的目的片段 ,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HaCPV)基因组核酸 ,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扩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 87%的同源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云 张崇星 吕毅 徐春花 王旭 林茂松
应用随机引物S344、S356和S360比较分析了PCR热循环复性温度、Mg2+浓度和模板浓度对松材线虫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结果的影响,旨在建立松材线虫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进行松材线虫的分子鉴定标记筛选。结果表明:37℃的复性温度、3.0 mmol.L-1Mg2+、10μL反应体系中松材线虫基因组DNA模板1~25 ng是研究松材线虫RAPD特征的最佳反应体系。利用此反应体系,通过对100个随机引物的分析,获得了3条松材线虫区别于拟松材线虫的分子鉴定标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吴小芹 谈家金 黄麟
为检验已开发的SCAR标记与实时PCR两种分子检测方法鉴定松材线虫的可靠性,本文选用线虫未知种样品7个以及已知种样品3个为实验材料,采用上述两种分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且对7个线虫未知种样品进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运用SCAR标记检测,第2、3、4、7号4个未知种样品与8号松材线虫样品出现了一条清晰、明亮的860bp特异条带,第1、5、6号样品与9号拟松材线虫、10号大核滑刃线虫均未出现扩增谱带,表明第2、3、4、7号4个待测样品中含有松材线虫,而第1、5、6号3个待测样品中不含有松材线虫;2)运用实时PCR检测,第2、3、4、7号4个样品与8号松材线虫样品表现有明显的阳性扩增信号,其余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旭 张志飞 罗宽 何可佳 饶立群
为了获取准确、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利用纤维素酶活性、苯乙酸与苯甲酸含量和显色剂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纤维素酶活性检测结果为病树与健树酶活性差异显著.病树的光吸收值与健树的光吸收值差异不显著,但测定结果不稳定.显色剂测定病树内与健树内的显色差异明显,病树的显色结果呈深红色至浅红色,线虫愈多色泽愈深;健康材呈无色,感染拟松材线虫的松材呈清白色或无色.显色剂检测是简单、快速和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纤维素酶 苯乙酸 显色剂 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钢 王玉嬿 马洪周 李海燕 杨文博
以松材线虫的粉碎虫体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 ,通过免疫印迹考察抗血清的特异性。利用固相松材线虫抗原和游离线虫抗原同线虫抗体相竞争 ,建立竞争型ELISA法用于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 10mg的木屑中 0 1μg微量的线虫蛋白 ,约 7条线虫的存在。利用该方法对 2 0个不同地区、树种及类型的松材样品进行检测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检出率为 10 0 % ,但拟松材线虫也呈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以松材线虫抗原蛋白为指标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为松材线虫的快速检疫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线虫鉴定 免疫印迹 ELIS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天强 黄冠军 刘衍鹏 肖丹
根据NCBI公布的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磷酸丝氨酸转氨酶(phosphoserine transaminase,serC)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爱德华氏菌的PCR方法,并对患病鱼组织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设计的引物能够扩增出与预计大小一致的124 bp的特异性片段,具有较好的检测特异性,对靶标DNA的检测灵敏度为50 pg/反应,对靶标细菌的检测灵敏度为56 cfu/反应。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发病情况一致,表明成功建立了爱德华氏菌常规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爱德华氏菌病的诊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贞 芦春斌 杨梦婕 马骏 白卫斌 吴希阳
以棉花内源基因sad1、报告基因GUS、外源抗虫基因Cry1 Ab/Ac、筛选基因NPTⅡ、NOS终止子和CaMV35 S启动子为检测对象,设计的6对引物能扩增长度合适的基因片段且避免了引物二聚体。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不同引物终浓度的配比以及退火温度对多重PCR检测的影响,建立了棉花转基因成分6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棉籽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6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从少至1颗棉籽的少量样品里检测出棉花中的转基因成分。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检测 多重P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