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5)
- 2023(10825)
- 2022(9710)
- 2021(9140)
- 2020(7746)
- 2019(17793)
- 2018(17902)
- 2017(34117)
- 2016(19097)
- 2015(21470)
- 2014(21448)
- 2013(21116)
- 2012(19332)
- 2011(17244)
- 2010(17059)
- 2009(15373)
- 2008(14695)
- 2007(12639)
- 2006(10863)
- 2005(9230)
- 学科
- 济(69355)
- 经济(69276)
- 管理(51520)
- 业(48461)
- 企(40330)
- 企业(40330)
- 方法(34895)
- 数学(30237)
- 数学方法(29850)
- 农(18930)
- 学(17938)
- 中国(17441)
- 财(16188)
- 业经(15621)
- 地方(13980)
- 理论(13351)
- 农业(12672)
- 和(11938)
- 贸(11837)
- 贸易(11833)
- 环境(11534)
- 易(11466)
- 技术(11410)
- 制(11181)
- 教育(10694)
- 务(10628)
- 财务(10547)
- 财务管理(10528)
- 划(10193)
- 企业财务(9959)
- 机构
- 大学(265104)
- 学院(262985)
- 管理(105110)
- 济(95869)
- 经济(93592)
- 理学(92005)
- 理学院(90934)
- 管理学(89149)
- 管理学院(88707)
- 研究(87507)
- 中国(62461)
- 科学(59553)
- 京(57324)
- 农(48151)
- 业大(46235)
- 所(44957)
- 财(41863)
- 研究所(41728)
- 中心(39261)
- 农业(38096)
- 江(37210)
- 北京(35910)
- 范(35255)
- 师范(34864)
- 财经(34460)
- 院(32460)
- 经(31342)
- 技术(30475)
- 州(30467)
- 师范大学(28238)
- 基金
- 项目(190697)
- 科学(147990)
- 基金(136328)
- 研究(135622)
- 家(120850)
- 国家(119855)
- 科学基金(101752)
- 社会(81696)
- 社会科(77292)
- 社会科学(77271)
- 省(76140)
- 基金项目(73608)
- 自然(69107)
- 自然科(67461)
- 自然科学(67441)
- 自然科学基金(66228)
- 划(64145)
- 教育(62933)
- 资助(56248)
- 编号(55594)
- 成果(44708)
- 重点(42732)
- 部(40684)
- 发(39819)
- 创(39431)
- 课题(38756)
- 科研(37073)
- 创新(36685)
- 计划(36169)
- 大学(34939)
共检索到367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海宾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微晶纤维素(MC)和水杨素(SC)三种底物,用刚果红染色法和DNS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纤维素酶系组分和酶活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存在完全降解纤维素所需的3种酶系组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松材线虫分泌物中三种酶活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酶活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解释松材线虫致病机理提供了科学数据。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纤维素酶系 酶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奇 李海燕 白钢 熊惠龙 杨文博
制备松材线虫特定纤维素酶的多克隆抗体(Anti_BXC60),通过SDS_PAGE、纤维素酶酶染分析、免疫印迹以及ELISA方法考察该抗血清的特异性。进一步利用抗松材线虫全蛋白抗体(Anti_BX)和Anti_BXC60抗体,建立线虫分泌性蛋白在PVDF膜上双重染色的方法。双重染色分析的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主要通过分泌孔向体外分泌大量的分泌蛋白,而纤维素酶的分泌方式与其他植物线虫相似,是通过口针向外分泌。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纤维素酶 双重染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凯基 杨宝君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来自国内及日本、加拿大、法国、挪威的松材线虫及拟松材线虫株系作酶电泳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苹果酸脱氢酶及纤维素酶酶谱各不相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1条在不同株系中迁移率相同的酶带。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在酯酶谱上差异明显,但培养于裂褶菌、多毛孢和葡萄孢上的来自南京黑松上的同一株系线虫的酯酶谱也显示了明显差异,表明了该酶的不稳定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是唯一可区分两种线虫的酶,松材线虫只有1条迁移率0.39的带,拟松材线虫只有1条迁移率0.51的带,可用于两种线虫的生化鉴定。对可溶性蛋白质及过氧化物酶的分析,未检测到清晰可辨的酶带。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酶谱,电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琳 周立峰 郭恺 余红仕 胡加付
【目的】通过测定松材线虫连续交配能力,分析虫龄和交配经验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松材线虫寿命对交配行为的响应,比较松材线虫雌雄虫生殖策略的差异性,明确松材线虫的交配特性,为从交配干扰角度找到控制松材线虫种群增长的切入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获得同步发育的松材线虫处女雌虫和处子雄虫,通过连续跟踪观察,结合显微录像视频回放,分析松材线虫的连续交配能力。分别收集性成熟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松材线虫,以及不同交配经验的松材线虫,统计其交配成功率和产卵量,分析虫龄和交配经验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定量分析未交配和已交配松材线虫雌雄虫的寿命。【结果】处子雄虫在不取食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与3条处女雌虫成功交配并使其受孕产卵;而处女雌虫成功交配后先进行产卵,不会连续交配。对于未交配雌雄虫而言,交配成功率和平均产卵量均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交配成功率于性成熟后第7天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而平均产卵量于性成熟后第5天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且雌虫受虫龄的影响较雄虫更为显著。不同交配经验的松材线虫雌雄虫交配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成熟后第3天未交配雌雄虫的交配成功率分别为(60.00±9.43)%和100%,而相同虫龄已交配雌雄虫的交配成功率分别降至(17.50±4.68)%和(25.00±2.34)%,但其平均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交配行为对松材线虫的寿命没有显著影响,未交配和已交配雌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4.47±0.22) d和(24.93±0.70) d,未交配和已交配雄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1.80±0.54) d和(23.43±0.78) d。【结论】松材线虫处子雄虫可以连续进行多次交配,而处女雌虫交配后会优先产卵。虫龄和交配经验均会显著影响松材线虫的交配成功率,但产卵量仅受虫龄影响。此外,交配行为不会加速松材线虫衰老。本研究明确了松材线虫的交配特性,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海宾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松树枯萎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原来广泛分布于北美地区,但在原产地并未造成严重危害。1905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迁移 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 杨宝君
运用杂交方法对来自南京、四川、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等地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共10个株系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能杂交成功,但后代数量少且大多不孕,两者间遗传差异较大,这两种线虫各株系间无明显差异。当中国线虫分别与日本、法国、加拿大株系杂交时,无论种间或种内均有差异,前者差异更显著。种间杂交中多数后代雌虫较难与父本回交产生子代幼虫。种间杂交在产生正常后代的同时也产生10%~60%的畸形后代。雄虫畸形主要表现在无交合刺或交合刺不发育,雌虫和幼虫的畸形则是身体的缢缩、弯折等。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遗传杂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凯基 王秋丽 杨宝君
1990~1993年,从国内外收集的松材线虫9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5个株系,用皮接法接种3~6年生的松苗,测定线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致病力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其中国内的5个株系致病力最高。拟松材线虫通常不致病或致病力极低。在同一线虫种内,株系间致病力随寄主不同而不同。在寄主死亡速度上,寄主相同并死亡率相同或相近时,采自南京、广东马尾松病树上的线虫株系接种后,寄主平均死亡时间略短于其它株系。供试的8种松树,依死亡率及感病率,马尾松最为抗病,黑松、华山松最为感病。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致病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灿 张路平
该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松材线虫南黑株系、拟松材线虫杭九株系幼虫期和成虫期食道腺和分泌物颗粒的形态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的食道腺的结构以及在不同时期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幼虫期亚腹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成虫期背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分泌颗粒可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泌颗粒在体积和电子密度上都存在差异.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间的分泌颗粒在体积上存在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刘伟,杨宝君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Nickle(简作Bx)的形态与非病原拟松材线虫B.mucron...
关键词:
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路平 孔繁瑶 杨宝君
对松材线虫 7个株系和拟松材线虫 2个株系的线粒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和种内都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 ,但种间变异明显大于种内变异 ,因而支持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种。两个拟松材线虫株系 (法国株系和日本株系 )之间的相似值和松材线虫各株系间的相似值极为接近 ,由此看来 ,这两个株系的变异为种内变异 ,应同属于一个种。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系两个明显不同的类群 ,即松材线虫类群和拟松材线虫类群。松材线虫类群又分为两个亚组 ,一个是以日本株系为代表 ,另一个是以北美洲 (美国和加拿大 )株系为代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贲爱玲 过晔 韩正敏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杂交 致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丽华 应晨希 叶建仁
松材线虫种群间及种群内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样性。为了增加其基因的纯合性,以强毒松材线虫虫株AMA3为原始种群,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培养20代的方式进行近交系培育,共获得来自3对不同亲本的80个近交系。以感病黑松为宿主比较AMA3原始种群及不同近交种群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连续近交未对松材线虫的致病力造成显著影响,来自3对亲本的F6,F10,F15及F20松材线虫种群依然保持强致病力。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全同胞 近交 致病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来发 朴春根 李永 田国忠 贺长洋
用多毛孢(Pestalotia sp.)培养松材线虫,经过表面消毒后,在Tris-HCl缓冲液中振荡培养,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的干样,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松材线虫能向体外分泌多种可溶性蛋白,发现有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淀粉酶。用松材线虫产生的分泌物、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淀粉酶接种3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发现松材线虫产生的分泌物和纤维素酶能够导致松针枯死。这暗示松材线虫的分泌物可能是松材线虫病因之一。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黑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凡勇 骆有庆 吕全 梁军 郝俊 张星耀
44 isolates of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xylem of the Pinus thunbergii samples(healthy stem,weak stem and withered stem)infected by the pine wilt disease caused by pine 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from infected trees at Zhoushan and Pinghu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and these isol...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 黑松 内栖真菌区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仕利 曹福祥 王猛 钱万强
对目前松材线虫基因水平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目前已研究过的松材线虫基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应用于检疫检验的研究,主要研究的基因有rRNA基因,利用rRNA的ITS区核苷酸序列进化速度较快的特点,能准确区分松材线虫与其近缘种;二是探讨致病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酸裂解酶等在食道腺细胞中表达的酶基因,发现纤维素酶基因可能是由于基因横跨作用从细菌迁移到松材线虫基因组内,有助于研究松材线虫致病性的起源;三是对松材线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控制松材线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基因 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