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
2023(4)
2022(3)
2021(4)
2020(6)
2019(6)
2018(10)
2017(17)
2016(13)
2015(15)
2014(11)
2013(13)
2012(16)
2011(9)
2010(4)
2009(5)
2008(9)
2007(10)
2006(5)
2005(6)
作者
(77)
(70)
(64)
(46)
(36)
(30)
(28)
(28)
(26)
(26)
(26)
(25)
(24)
(22)
(22)
(21)
(20)
(19)
(19)
(19)
(19)
(18)
(18)
(17)
(17)
(16)
(15)
(14)
(14)
(13)
学科
(81)
(57)
虫害(54)
病虫(43)
病虫害(43)
(29)
(28)
(27)
防治(27)
及其(23)
(15)
寄生(15)
寄生虫(15)
(15)
各种(13)
生物(13)
病害(11)
(10)
家畜(10)
(10)
(10)
(10)
(9)
作物(8)
生物学(8)
种树(8)
(7)
(7)
森林(7)
(7)
机构
学院(176)
(162)
大学(157)
农业(130)
研究(119)
科学(101)
业大(100)
(96)
研究所(92)
农业大学(85)
(82)
(78)
(76)
植物(75)
实验(73)
实验室(73)
重点(72)
(71)
生物(70)
(69)
保护(68)
科学院(62)
植物保护(61)
中国(54)
(49)
(47)
农业科学(47)
中心(39)
技术(38)
作物(35)
基金
项目(151)
(122)
国家(121)
基金(111)
科学(103)
科学基金(88)
自然(87)
自然科(87)
自然科学(87)
自然科学基金(85)
(84)
专项(74)
科技(69)
(66)
(62)
基金项目(62)
农业(61)
(60)
计划(60)
科研(53)
资助(41)
(38)
创新(38)
公益(35)
(35)
研究(35)
公益性(33)
重点(33)
技术(32)
行业(32)
期刊
(171)
学报(164)
农业(114)
大学(98)
学学(98)
科学(83)
业大(65)
农业大学(59)
(57)
中国(44)
中国农业(41)
西南(32)
农林(31)
(31)
林业(31)
(30)
自然(30)
自然科(30)
自然科学(30)
(26)
农学(26)
华北(26)
农业科学(23)
南京(20)
南京农业(20)
科技(19)
科技大(19)
科技大学(19)
西北(18)
中农(15)
共检索到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燕学  杨忠岐  张慧丽  王小艺  张彦龙  
[目的]目前有关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的关系及伴生细菌的病原作用是松树枯萎病研究的重点。为了揭示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作者对松材线虫L_Ⅳ幼虫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方法]根据培养性状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定L_Ⅳ幼虫携带的是香茅醇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tronellolis),携带率为100%;每条L_Ⅳ幼虫携带量在1.4×1054.5×105。L_Ⅳ幼虫生活在松褐天牛体内,是引起松材线虫病侵染流行的唯一虫态;新发现的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梁波  徐梅  赵林果  
用荧光染色显微生测法检测液体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毒性,研究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鉴定的荧光假单胞GcM5-1A菌株在寄主体外培养的产毒现象。结果表明:GcM5-1A液体培养的无细胞滤液对黑松细胞的毒性随培养天数增加而增强,培养到第4天时,无细胞滤液的毒性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期。因此,在进行该菌株毒素的分离鉴定工作中,可将4d作为其培养时间。使用DM-36透析膜对培养4d的GcM5-1A无细胞滤液透析后的毒性测定结果显示:其膜内和膜外组分生测毒性分别与对照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毒性之间的t检验差异显著,证明其透析膜内、膜外组分均有毒性。该结果表明:GcM5-1A菌株的毒素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比较多的物质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光  郭道森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腓力  贲爱玲  郑敬荣  韩正敏  
为证实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虫株携带弱毒细菌替代强毒株系防治松树萎蔫病这一思路的可行性,从2个美国松材线虫虫株体表分离并确定了优势细菌,测定了各优势细菌的毒性和致病性,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细菌分离结果显示:MG4,MG5,MG8和MG9等4菌株为美国线虫体表的优势菌株。毒力测试表明,与中国松材线虫携带的强致病菌相比,美国松材线虫携带的4个菌株的产毒能力和致病性均较低,可以作为生防细菌的候选菌株使用。经细菌的常规染色、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MG4,MG5,MG8和MG9菌株分别被鉴定为代夫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冰纷  陈俊梅  李文鹏  宋希磊  王博文  张成  赵素雅  牛秋红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鉴定出对松材线虫有较高杀灭活性的放线菌,并确定其毒力因子。【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3个敏感菌株为抑菌检测对象,从南阳师范学院校园内、白河边、宝天曼、卧龙岗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抑菌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将该菌株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测试,并分离纯化出杀线活性物质。【结果】筛选出4株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C611、C612、C614、C619,其中C611菌株对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高抑制活性。结合该菌株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其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属。将C611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7 d后,线虫死亡率高达85%,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0,对C611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后,初步确定活性成分为呋喃它酮。使用含量为0.1%呋喃它酮纯溶液测试杀线虫活性,作用于线虫5 d后其死亡率高达96%。【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生防放线菌C611,鉴定出其活性物质为呋喃它酮,丰富了松材线虫生防菌的种类,本研究首次发现呋喃它酮对线虫有较强毒杀作用,为松材线虫生物防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李丹蕾  马玲  王博文  陈俏丽  张瑞芝  苏丹  康新宇  翟雯  
为探究松材线虫抗逆态幼虫形成的分子机理,本文对抗逆态基因daf-6进行了鉴定和基因沉默研究。应用BLaST比对技术,在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秀丽线虫daf-6的同源基因,命名为Bx-daf6。应用PCR技术进行Bx-daf6完整蛋白编码区(CdS)扩增。采用RNai技术进行Bx-daf6沉默,分析该基因的沉默对松材线虫抗逆态幼虫形成的影响。PCR扩增得到CdS区全长2 700 BP,Bx-daf6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固醇传感结构域。Bx-daf6沉默抑制了2龄幼虫转变为抗逆态幼虫,表明Bx-daf6在2龄幼虫转变为抗逆态幼虫生理过程中起正向调控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永刚  王明旭  张玉荣  肖启明  徐志刚  
运用形态鉴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南省临湘市首次发现的具尾尖突的松材线虫病病原进行了确认,并对其rDNA区的ITS区特异性扩增、测序,病源分析发现其与松材线虫(JN0803)在ITS区内同源性为99.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云  张崇星  吕毅  徐春花  王旭  林茂松  
应用随机引物S344、S356和S360比较分析了PCR热循环复性温度、Mg2+浓度和模板浓度对松材线虫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结果的影响,旨在建立松材线虫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进行松材线虫的分子鉴定标记筛选。结果表明:37℃的复性温度、3.0 mmol.L-1Mg2+、10μL反应体系中松材线虫基因组DNA模板1~25 ng是研究松材线虫RAPD特征的最佳反应体系。利用此反应体系,通过对100个随机引物的分析,获得了3条松材线虫区别于拟松材线虫的分子鉴定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杨玉琴  刘珍莲  郭嫒华  
本文报道首次从国内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1)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器官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 CIMHI 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CIMH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江岭  顾建锋  陈先锋  段维军  
对宁波口岸截获的不同来源木质包装中的东亚型和欧洲型拟松材线虫进行形态学和ITSPCR-RFLP研究。选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RsaI,HaeⅢ,MspI,HinfI,AluI对各株系单条线虫ITS区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发现限制性内切酶RsaI有3种酶切结果,表明ITS区段存在DNA序列异质性。研究再次证明ITSPCR-RFLP不但是伞滑刃线虫鉴定十分可靠的辅助手段,还可有效区分种内不同地理型。对拟松材线虫与松材线虫(包括"M"型和"R"型株系)、豆伞滑刃线虫、伪伞滑刃线虫等近似种的区别进行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兴  
从陕西杨凌采集的昆虫病原线虫S teinernem a sp.YL 001和S teinernem a sp.YL 002肠道内分别分离到1株具有较高杀虫和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YL 001和YL 002,并对其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YL 001和YL 002菌株分别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a)和伯氏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bov ien i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健  王容燕  杜立新  曹伟平  王金耀  冯书亮  
为了发掘新的Bt资源,从3种不同土壤类型的样品中分离得到了285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杀虫活性测定方法从中获得了13株对铜绿丽金龟幼虫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蛋白分析法,研究了这13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类型和晶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有12株均含有编码毒杀铜绿丽金龟幼虫毒素蛋白的cry8Ca基因,而FTL53没有鉴定到已有的基因类型。这13株菌的伴孢晶体都含有分子量为130 kDa的蛋白。本研究为不断发现新型的、具有高毒力的cry毒素基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辉民  黄文坤  孔令安  彭德良  孙建华  
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通过从孢囊上分离寄生真菌,扩增其ITS序列,并通过室内生测和盆栽试验对其发酵液进行了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共鉴定获得31株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支顶孢属、枝孢属、曲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枝氯霉属、根霉、小球腔菌属、青霉菌属10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真菌最多有8株。黑曲霉属真菌HN214与曲霉属真菌HN132的发酵液稀释4倍后,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66%和96.56%;室内盆栽活性测定表明,真菌HN132的8倍发酵液处理后,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减少率达64.1%,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金玲  陆秀红  张禹  李秋捷  刘志明  黎起秦  
为明确各柑橘砧木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水平,为生产上柑橘线虫防控提供有效措施,采用病土接种方法对供试14份柑橘砧木材料进行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并采用人工接种2龄幼虫的方法测定分析防御酶POD(过氧化物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PPO(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探讨抗性材料的抗性机制。抗性测定结果显示:接种后土苦柚根结指数为36.37,根内平均雌虫数为每克根7头,平均卵囊数每克根1.3个,对根结线虫有抗性;酸橘次之,其余砧木均感病。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接种根结2龄幼虫后酶的活性在抗、感材料间差异明显,接种后5~35d,抗性材料土苦柚根部的POD、PAL、PPO活性均高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防御酶反应快,积累量大,能及时阻止线虫的侵染,但酶积累及变化有差异。试验结果说明土苦柚对柑橘根结线虫具有较强的抗性,是比较好的抗性砧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霞  傅慧静  李俊楠  林中平  张飞萍  
为揭示松墨天牛幼虫肠道木质纤维素降解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结合刚果红法筛选肠道纤维素降解细菌,共获得154株肠道纤维素降解细菌,分别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的8个菌属、10个菌种.其中噬纤维细菌科细菌Siphonobacter aquaeclarae表现为最优势纤维素降解菌,占肠道纤维素降解细菌群落的31.8%,其次为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占20.1%,其它依次为芽孢杆菌(Bacillus),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鞘脂菌(Sphingobium),丛毛单孢菌(Comamonas)和黄色单胞菌(Lysobacte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