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7)
- 2023(14935)
- 2022(13259)
- 2021(12500)
- 2020(10402)
- 2019(23752)
- 2018(23697)
- 2017(45162)
- 2016(24807)
- 2015(27576)
- 2014(27217)
- 2013(26212)
- 2012(23753)
- 2011(21152)
- 2010(20981)
- 2009(19324)
- 2008(18184)
- 2007(15751)
- 2006(13506)
- 2005(11466)
- 学科
- 济(90742)
- 经济(90644)
- 管理(70096)
- 业(63481)
- 企(53844)
- 企业(53844)
- 方法(42202)
- 数学(36043)
- 数学方法(35574)
- 农(25224)
- 中国(23996)
- 财(23223)
- 业经(21698)
- 学(20834)
- 地方(19773)
- 理论(17258)
- 制(16814)
- 农业(16802)
- 贸(15795)
- 贸易(15781)
- 易(15267)
- 和(15250)
- 务(15248)
- 财务(15174)
- 财务管理(15149)
- 技术(14704)
- 环境(14659)
- 企业财务(14296)
- 教育(13776)
- 银(13066)
- 机构
- 大学(335688)
- 学院(333368)
- 管理(131839)
- 济(123705)
- 经济(120802)
- 理学(115036)
- 理学院(113776)
- 管理学(111538)
- 管理学院(110972)
- 研究(106534)
- 中国(77937)
- 京(71260)
- 科学(69198)
- 财(56180)
- 农(52569)
- 所(52188)
- 业大(52081)
- 中心(48841)
- 研究所(48046)
- 江(47834)
- 范(46730)
- 师范(46258)
- 财经(45707)
- 北京(44467)
- 经(41574)
- 农业(41283)
- 院(39980)
- 州(39633)
- 师范大学(36978)
- 经济学(36402)
- 基金
- 项目(236715)
- 科学(185506)
- 研究(174244)
- 基金(169337)
- 家(147332)
- 国家(146096)
- 科学基金(125929)
- 社会(107191)
- 社会科(101393)
- 社会科学(101368)
- 省(94293)
- 基金项目(91054)
- 自然(83005)
- 教育(81644)
- 自然科(81050)
- 自然科学(81035)
- 自然科学基金(79580)
- 划(78890)
- 编号(72412)
- 资助(68891)
- 成果(58493)
- 重点(53107)
- 部(50979)
- 发(50194)
- 课题(50078)
- 创(49492)
- 创新(45997)
- 科研(45306)
- 项目编号(44747)
- 大学(44736)
- 期刊
- 济(132448)
- 经济(132448)
- 研究(94574)
- 中国(62078)
- 学报(54092)
- 科学(48947)
- 管理(47362)
- 农(46636)
- 教育(44485)
- 财(42787)
- 大学(41308)
- 学学(37960)
- 农业(32770)
- 技术(29782)
- 业经(23740)
- 融(23509)
- 金融(23509)
- 图书(21644)
- 财经(21126)
- 经济研究(21019)
- 经(18099)
- 问题(17291)
- 科技(16860)
- 业(16571)
- 版(15651)
- 理论(15338)
- 技术经济(15216)
- 资源(15059)
- 书馆(14637)
- 图书馆(14637)
共检索到471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仓 唐新林
高等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然而,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科层性的组织都具有松散耦合的特性。高校学工系统是典型的科层理论组织结构,在科层制理性决策效率最大化的理想追求和环境多元化的现实情境面前,用"松散耦合"理论进行考察,反思学工系统的组织关联性、工作对接的混乱与无序以及学生组织间的关联,以期创建体制性、规范化的制度环境,转变管理人员的理念和专业研究,坚持多样管理,最终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某种反思视角和考察方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首魁 党兴华 李莉
将技术创新网络看成是由模块化结点形成的复杂网络组织,网络结点模块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性和模块结点的独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协调,超越了传统的组织理论。Weick等的松散耦合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技术创新网络及其结点模块特征的分析,从网络整体性与模块独立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松散耦合理论映像的N-M(Network-Modularity)矩阵,提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是一个松散耦合系统的观点,并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松散组织结构与弱耦合关系强度及耦合过程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骅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挑战,也对现有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多企业率先进行了组织创新变革。本文基于松散耦合理论视角,探究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创新,归纳组织创新的必要性和新特点,探究组织内部和组织间松散耦合系统的组织形式和特点,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组织创新的实现路径,即转变合作关系、调整激励方式、引进市场化管控机制,构建自驱动自成长组织结构,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丰富了组织创新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松散耦合理论 组织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芮明杰 左斌
在国家一系列的科技发展规划和自主创新战略指导下,经过了17年发展的高新区已进入"再创业"发展阶段。通过引入松散耦合系统理论,本文设计了其基本分析框架。从"生物群落"这一"次系统"层次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初创期和再创业期的松散耦合要素、形态、纽带、强度、动力和政策,同时探讨了这一转型的实现手段与方式,并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实践介绍了这种转型的建设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舜辉 杜德斌 林宇 刘树峰
在构建高校科研与教育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耦合模型,揭示美国百强高校科研——教育系统复合耦合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整体上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且较为稳定,表明高校科研系统与教育系统交互耦合的高度紧密性。时序演化上,耦合度与协调度发展曲线分别呈U型和S型变化趋势,高校科研与教育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同向变化(2005—2008年)和反向变化(2009—2011年)两个阶段。(2)校际差异上,科研水平的基尼系数大于教育水平的基尼系数,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教育水平变化曲线成相反的走势,随着时间推
关键词:
高校 科学研究 教育 耦合关系 协调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磊磊 马玲玲 李永在
在高校的迎新离校业务中,校园卡关联业务占据重要的位置,在智慧校园的背景下,校园卡关联业务办理的信息化体验提升是必然要求.基于松散耦合的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库和可信服务管理的校园卡关联业务迎新模型和一种基于并行化处理的关联业务离校模型.在所在高校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松散耦合 校园卡系统 迎新模型 离校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悦 邵泽斌
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是由多个主体型构而成的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建构产教联合体有助于优化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化解产教融合运行悖论、优化产教融合发展方式。由于联合体内主体关系、主体行为与评价标准的耦合特征,依据松散耦合的理论建构产教联合体,可以应对产教融合主体的离散化与碎片化趋势,顺应产教联合体的组织特性与治理方式,推动产教联合体的行为创新。为此,应融合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目标,确立产教联合体的新价值;形成连锁性与松散性的互动,建立产教联合体的新机制;实行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共治,推进产教联合体的新治理;集成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文化,激发产教联合体的新活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松散耦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英 李睆玲 张爱宁
本文引入软件工程领域"内聚、耦合"理论,采用物理学容量耦合概念,以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为例,分析产学研耦合下的高内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表明,产学研结合只是手段,只有提升企业、产业、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核心产业、关键领域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增强创新主体"内聚"力,才能推动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高内聚 低耦合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董坤 刘昊
针对高校专利数量与收益"倒挂"问题,引入生态理论对高校专利系统的内涵、构成及耦合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讨我国高校专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生态理论视域下高校专利系统由核心、支持、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要素间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网络,其中政府专利政策、高校科研政策位于系统顶层,其间接引导性和直接强制性对系统的价值诉求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是高校专利的主要消费者,其积极的合作意愿对系统运行起到重要拉动作用。针对我国高校专利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市场拉动作用,以加快我国
关键词:
高校专利 生态理论 耦合机理 专利转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昕 南旭 袁顺
为探究我国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程度及与其内部系统关联机制,在巨系统研究的视角下,利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了我国海陆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及海陆经济系统内部的关联度。研究表明,2003~2013年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之前海洋经济滞后于陆域经济,2009年之后海洋经济领先于陆域经济;2003~2013年,海陆经济巨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了从濒临失调衰退到良好耦合协调的一种渐变过程,深化海陆统筹,促进海陆联动成果显著;海陆系统绩效、海陆系统管理和海陆系统科技的耦合协调发展对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海陆经济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基于脆弱性与耦合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低耦合度意味着高脆弱性和不协调性,没有或低脆弱性则意味着高耦合度和协调度,从脆弱性的视角剖析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特征。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模型,选取中国第一个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阜新市为样本城市,进行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时序动态耦合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从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来看,系统内部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向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变的趋势,且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经济主宰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2)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来看,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由前期拮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艳霞 罗恒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基于系统耦合视角,以城镇化进程迅速的西部地区陕西省为例,对其2005—2016年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城镇化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优化了城镇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速度超过生态安全发展速度,两者的不协调趋势呈扩大状态;2005—2016年,陕西省的城镇化系统与区域生态安全系统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先后经历了不协调衰退、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4个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生态安全的滞后将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安全 系统耦合视角 陕西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康永久
公立学校一直致力于在自己内部强化某种纪律结构,有的国家还试图将公立学校共同体改造成更大的功能协同体的一部分,以进一步提升公立学校的社会整合功能。然而,公立学校这一想象中的功能协同体,自一开始就面临制度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分离与冲突。当然,不少学者认为,不应将松散结合与某种价值偏向关联起来。为此,他们把"松散结合"宽泛界定为权力的分散性、因果关联的间接性、干预行为与规则的不可见性、反应的延时性以及要素之间的可相互替代性。松散"结合"就这样被等同成了松散"控制",从而为对"松散结合"的辩护留下了伏笔。这样宽泛界定的"松散结合"概念可以意指并模糊几种不同的松散结合状态。如果我们把"松散结合"区分为结构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璐 李玉清 董维春
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是隶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两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关系视角,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5-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形成互动与共变,两者的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向提升阶段的临界点,处于磨合瓶颈期;协调度跨越低度协调,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两者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在缓慢增进。研究认为:需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的教育结构调整机制、加强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对接。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产业结构 系统耦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湘云 韦施威 刘兆庆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将会迅速带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和经济聚变效应。从群体动力学视角探究科技创新群体与金融创新群体的耦合机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序参量功效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定量分析两类创新群体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两类创新群体耦合状况不断改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建立信息共享与交叉学习机制、政府协调机制以及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等对策措施,以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效协同,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和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
关键词:
群体动力学 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 耦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