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3)
- 2023(14884)
- 2022(12922)
- 2021(12108)
- 2020(10202)
- 2019(23216)
- 2018(23060)
- 2017(43778)
- 2016(24177)
- 2015(27002)
- 2014(26761)
- 2013(26493)
- 2012(24504)
- 2011(22000)
- 2010(21635)
- 2009(19647)
- 2008(18728)
- 2007(16160)
- 2006(14112)
- 2005(11980)
- 学科
- 济(92069)
- 经济(91975)
- 管理(66078)
- 业(61961)
- 企(49407)
- 企业(49407)
- 方法(41555)
- 数学(36067)
- 数学方法(35675)
- 农(27684)
- 地方(25149)
- 学(23379)
- 中国(22880)
- 财(21535)
- 业经(20841)
- 农业(19161)
- 贸(17136)
- 贸易(17124)
- 易(16551)
- 环境(15909)
- 制(15213)
- 技术(14984)
- 和(14585)
- 理论(14387)
- 务(13248)
- 财务(13181)
- 财务管理(13160)
- 划(12878)
- 银(12580)
- 银行(12513)
- 机构
- 大学(336985)
- 学院(335728)
- 管理(132020)
- 济(124299)
- 经济(121347)
- 研究(116132)
- 理学(115282)
- 理学院(113842)
- 管理学(111618)
- 管理学院(111049)
- 中国(84316)
- 科学(79750)
- 京(72983)
- 农(68520)
- 业大(60953)
- 所(60155)
- 研究所(55939)
- 农业(54366)
- 财(53436)
- 中心(53043)
- 江(52024)
- 北京(45090)
- 范(44990)
- 师范(44380)
- 财经(43485)
- 院(42765)
- 州(40205)
- 经(39599)
- 省(39186)
- 技术(36803)
- 基金
- 项目(245445)
- 科学(189941)
- 基金(176099)
- 研究(170166)
- 家(157915)
- 国家(156620)
- 科学基金(132235)
- 社会(104390)
- 社会科(98645)
- 社会科学(98615)
- 省(98500)
- 基金项目(95600)
- 自然(90862)
- 自然科(88616)
- 自然科学(88587)
- 自然科学基金(86956)
- 划(82803)
- 教育(76724)
- 资助(71192)
- 编号(68604)
- 重点(55600)
- 成果(53109)
- 发(52572)
- 部(51786)
- 创(50640)
- 计划(48071)
- 科研(47655)
- 课题(47368)
- 创新(47301)
- 大学(43958)
- 期刊
- 济(133046)
- 经济(133046)
- 研究(90136)
- 学报(65894)
- 中国(63603)
- 农(61003)
- 科学(57227)
- 大学(47725)
- 学学(45238)
- 管理(45145)
- 农业(42194)
- 财(38590)
- 教育(33275)
- 技术(27655)
- 融(24958)
- 金融(24958)
- 业经(23704)
- 业(21986)
- 经济研究(20159)
- 财经(19478)
- 资源(19301)
- 图书(19158)
- 科技(19015)
- 业大(18607)
- 版(18047)
- 问题(17759)
- 经(16506)
- 林业(16221)
- 理论(15334)
- 技术经济(15168)
共检索到478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戈 王越 雷国平
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是保护耕地健康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论文以巴彦县为例,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识别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敏感性影响因子,并应用通径分析法,确定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对系统安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单一因子的作用中土壤类型对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作用强度最大,高程最弱。不同因子对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正负相关关系不同,对系统安全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耕地利用系统的其他影响因子对系统安全的共同作用也很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②各因子存在复杂的制约关系,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共同作用是系统安全主要的作用机理,且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对系统安全影响的显性特征不同;自然生态因子对系统安全的单一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李丹 梁海鸥 包喜利
准确地掌握区域耕地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的典型区域——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将耕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坡度图与行政区划图叠加,以此确定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应用"3S"技术,获取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特征的评价指标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耕地质量得分并划分质量等级,进而分析耕地质量总体特征及空间地域分布与行政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呈现以四等地为峰值,三等地为次峰值,向五等地、二等地和一等地逐次减少的正态分布特征,大部分耕地的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质量等级的高低与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及海拔高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各乡镇耕地质量等级差别较大,直接对其经济活动类型及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柳清 宋戈 王越
从影响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生产力和结构受胁度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以GIS为手段,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分别估算1986年与2009年巴彦县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总体呈增大的趋势。1986年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综合值介于(0.2,0.4],生态潜力等级属于Ⅱ级,生态潜力较小;2009年生态潜力综合值介于(0.4,0.6],生态潜力等级属于Ⅲ级,生态潜力中等。结构受胁度是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潜力的首要因素,结构生产力次之,人口密度、土地退化指数、生态环保投入率、森林覆盖率以及气候生产潜力、劳动力密度、机耕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王盼盼 王越 周春凤 张雪 闫飞
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以1976—2011年间12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像,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在RS、GIS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1976—2011年各种用地类型的数量变化、结构变化、组合方式变化特征及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以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方式以旱地和林地为主,其中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0%以上。1976—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减少,从而导致旱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面积明显增多,主要由旱地转入;牧草地面积减少,其转出主要为旱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水域和园地面积逐渐减少,水田面积增多。21976—2011年,研究区景观分离度、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形状均呈下降趋势,1976—1988年、1988—2000年、2000—2011年3个时间段内,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的集散程度呈现出"集中—分散—集中"的变化特征;格局整体稳定性呈"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复合稳定性特征;格局形状呈"简化—复杂—简化"的变化特征。31976—201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频繁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的富江乡和松花江乡,东部的洼兴镇与西部的西集镇和红光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构建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评定指标体系,得出黑龙江省警情1995—2014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警度从"无警"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说明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评价结果可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2)引入Elman神经网络构建耕地系统安全警情预测模型,测试拟合精度在0.97以上,预测结果可靠,表明未来20年黑龙江省警情将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警度在"轻警"与"中警"之间。研究结论: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构建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评定指标体系,得出黑龙江省警情1995—2014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警度从"无警"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说明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评价结果可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2)引入Elman神经网络构建耕地系统安全警情预测模型,测试拟合精度在0.97以上,预测结果可靠,表明未来20年黑龙江省警情将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警度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虎 雷国平 袁磊 王玉波
本研究在GIS与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生态服务价值法对处于东北典型黑土范围的巴彦县1991-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991-2006年巴彦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单一化发展趋势,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其土地利用整体处于发展期;1991-2006年巴彦县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呈增加趋势,其它地类则减少,其中耕地增幅最大,为5.79%,草地减幅最多,达23.19%;15年间巴彦县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9235.41万元,减幅为3.65%,主要原因是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使得巴彦县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减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秀丽 朱荣嘉 姜涛 温明心
为探讨贫困地区耕地的生态安全,以黑龙江省贫困片区为研究区,运用熵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和分析耕地生态安全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贫困片区内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的状态,位于第Ⅱ级到第Ⅳ级之间,其中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最高的是龙江县和富裕县,处于较安全水平;其次是望奎县、青冈县、明水县和林甸县,处于敏感水平;最低的是依安县、泰来县、甘南县、克东县、拜泉县和兰西县,处于风险水平。耕地生态安全值空间分布与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的分布较为吻合,表明贫困程度越深,耕地生态安全越不容乐观。社会经济压力、科学技术发展和自然环境是黑龙江省贫困片区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玉恒 黄惠倩 郭桐冰 杜国明
研究目的:将韧性理论引入耕地保护研究,评价黑土区耕地韧性进而揭示其短板要素,提出黑土区耕地韧性的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基于覆盖黑龙江省拜泉县16个乡镇、154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及土地遥感数据,从韧性发生学视角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村域为单元,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拜泉县耕地韧性。研究结果:(1)拜泉县耕地韧性为0.42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耕地韧性不足;(2)立地条件对耕地韧性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耕地韧性较高的村庄集中于远离县城且地面坡度较低的地区,靠近县城且地面坡度较大的村庄耕地韧性相对较低;(3)农田排涝设施短缺、耕地劳动力投入不足是制约拜泉县耕地韧性的关键短板因素,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耕地的机械、化肥投入以及粮食产出与收入有效支撑了拜泉县耕地韧性。研究结论:针对外界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有效实施耕地保护应强调基于韧性的治理理念。一方面要注重不同地域耕地内核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方式与过程,诊断识别影响耕地质量与生产力的关键短板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培育增强对发展环境变化和外界不确定性的研判能力,及时调整耕地保护策略,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挑战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
韧性 耕地保护 东北黑土区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秋 雷国平 杨厚翔
[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区域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Tobit模型、变异系数法、K均值聚类法。[结果](1)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19942014年间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总体呈现增大趋势;19942005年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小,但变幅较大,该时期综合技术效率区域分异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20062014年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大,但变幅较小,该时期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永志
为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老城区健康发展、美化扮靓市容市貌,黑龙江巴彦县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承办、群众参与"的节能改造模式。2013年县级匹配资金1667万元,完成巴彦镇14个小区楼房的墙体改造,改造面积达40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王越 刘馨蕊
建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松嫩高平原典型区域巴彦县为研究区,采用GIS和RS技术,利用MATLAB编程,改进多智能体粒子群(MA-PSO)优化模型,建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效果显著,优化模式能够实现研究区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研究区生态安全目标的实现。②在研究区政府Agent、职能部门Agent和公众Agent共同作用下,建构研究区O-I-A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式,包括政府Agent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职能部门Agent主导的生态安全模式和公众Agent主导的粮食生产模式。③经过验证,应用该模式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和实际相符,充分说明该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全峰 杜国明 胡守庚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2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3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国明 刘彦随
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水平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益、粮食的产量、农民的收入和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基于熵值法和"PSR"框架构建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①全省各县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属正偏态分布,集约利用状况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县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②耕地集约利用因素——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和利用效率亦存在互不相同的区域差异;③引起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异的原因主要有区位状况、自然特征和经济条件等;④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可以划分为三江平原区、松嫩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和大中型城市周边区域,并应分别采取规模经营模式、联合-服务经营模...
关键词:
集约利用 耕地 模式 分区 黑龙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王越
研究目的:实现由传统的人工识别到自动识别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尺度的方法创新,为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分形理论,采用二阶导数对计盒维数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在900 m×900 m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2)1991年、2003年和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空间作用力、分布均匀程度和内部联结性的大小不同,并呈现出空间相互关联关系复杂性;(3)1991—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相互关联关系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土地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