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
- 2023(1759)
- 2022(1556)
- 2021(1453)
- 2020(1326)
- 2019(2904)
- 2018(2984)
- 2017(5083)
- 2016(3260)
- 2015(3703)
- 2014(3842)
- 2013(3853)
- 2012(3936)
- 2011(3541)
- 2010(3841)
- 2009(3778)
- 2008(3676)
- 2007(3420)
- 2006(3226)
- 2005(3181)
- 学科
- 济(11971)
- 经济(11949)
- 管理(8350)
- 业(7749)
- 企(5819)
- 企业(5819)
- 农(4681)
- 学(4630)
- 地方(4484)
- 中国(3875)
- 制(3777)
- 方法(3434)
- 农业(3187)
- 财(2983)
- 数学(2797)
- 数学方法(2701)
- 业经(2671)
- 银(2639)
- 银行(2624)
- 行(2529)
- 教育(2443)
- 地方经济(2411)
- 度(2174)
- 融(2164)
- 金融(2164)
- 制度(2161)
- 理论(2120)
- 体(2098)
- 和(1988)
- 环境(1966)
- 机构
- 大学(48385)
- 学院(47500)
- 研究(20355)
- 中国(16814)
- 济(15837)
- 经济(15342)
- 管理(15090)
- 科学(14456)
- 京(12192)
- 理学(11994)
- 所(11971)
- 理学院(11764)
- 管理学(11427)
- 管理学院(11335)
- 农(11157)
- 研究所(10843)
- 江(9575)
- 中心(9536)
- 省(9203)
- 财(8969)
- 业大(8902)
- 农业(8704)
- 北京(8285)
- 院(7725)
- 州(7609)
- 范(7565)
- 师范(7484)
- 科学院(6541)
- 财经(6380)
- 室(6298)
共检索到85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丽乔 闫敏华 邓伟 李丽娟
采用松嫩平原西部34个气象站1951 ̄2000年5个气象要素资料,运用FAO 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建立了各站与区域蒸散量序列。运用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对蒸散量序列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并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气候突变规律。结果表明,蒸散量基本上以西南部沙地为高值中心向东北呈带状递减;近50年区域蒸散量略呈增加趋势,研究区北部的蒸散量增加贡献最大;区域蒸散量以1962和1982年为转折点,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50年的演变过程中,区域蒸散量被检测到2次增加突变和1次减少突变,典型站突变发生时间与区域突变基本相符,但突变性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丽红 宋开山 张柏 王宗明 杜嘉
蒸散是地表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松嫩平原生长季蒸散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该区农作物生长环境评价、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MODIS产品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陆面能量平衡算法SEBAL及Penman-Monteith方程估算了松嫩平原2000年-2008年生长季(5月-9月)的陆面实际蒸散量,分析了蒸散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并在月时间尺度上通过基于像元的相关分析法探讨了蒸散量与主要气候因子(降水量、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除水体、沼泽湿地等高蒸散特性地物外,松嫩平原生长季蒸散量具有从西南部向东部、东北部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洁 李昭阳 林年丰 孙平安
本文以遥感信息作为主要数据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首次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不同覆盖度的草地资源以及草地内部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1989年~2001年间高、中、低覆盖草地之间以及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数量和特征。结果表明,12年间研究区3种草地类型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它们转化为旱田的比例分别占转移总面积的77.78%、70.13%和36.57%,说明人类对草地的持续开发是造成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从与盐碱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来看,3种草地类型转化为盐碱地的面积比例随着草地覆盖率的减少而增大,比例分别为0%、4.62%和32.81%,可见植被覆盖率对于草...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空间分析 时空变化 松嫩平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旭光 顾伟宗 王静 刘焕彬
根据山东省1961—2010年90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采用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Penman-Monteith模型方法,分析了山东省ET0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的敏感性,并结合各气象要素的多年相对变化定量探讨了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来,山东平均ET0以-1.818 mm/a的趋势减少,夏季减少趋势最显著,1983年前后ET0发生突变。各气象要素对ET0变化的敏感区域、与ET0相关性地域差异明显。虽然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较低,但其减小趋势极显著,多年相对变化较大,使平均风速成为ET0变化负贡献最大的气象要素,日照时数次之,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滨 董明辉 杨令宾 佟志军
土地盐碱化作为一种地质环境灾害,严重威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盐碱地形成机理、动态变化监测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盐碱地演化预测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论文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内1992~2001年土地盐碱化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条件约束空间分析测算模型对全县未来49年内的土地盐碱化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通榆县盐碱地总量将达到380581.4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80%。其中,轻、中、重度盐碱地在盐碱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调整为25.12%、30.46%和44.41%。高、中覆盖度草地、耕地和水库将是未来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西部 自然灾害 防治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秀军 李取生 王志春 刘兴土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 373万 hm2 ,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 ,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 ,盐碱地面积增加 ,盐碱化程度加剧 ,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 1.4 %的速度扩展 ,生态环境恶化 ,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盐碱化旱田、盐碱化草地和盐碱化湿地的特点 ,提出采用低洼盐碱地种稻模式 ,盐碱湿地育苇—养鱼模式 ,盐碱湖泡养鱼 ,盐碱化旱田改土培肥、种植耐盐碱作物或牧草、微咸水淋洗和物理化学改良 ,盐碱化草地恢复等多种措施 ,遏制盐碱化的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地 利用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珊眉 邵东彦 龙显助 付建和 迟风琴
2008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部的北安市(47.53°N,126.16°E)和依安县(47.45°N,125.13°E)所在的乌裕尔河阶地上的寒均腐土地区,进一步观察了7个土壤剖面,发现其中有3个剖面具有变性特征。其母质有第四系中更新世(Qp2)黄土性冲-湖积物,和白垩系的泥页岩风化物(K2)。诊断特征:全剖面黏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静 秦建新 黎祖贤 张中波 胡顺石
作为重要的水文气象参数,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化认识湿润气候区ET_0变化,基于湖南省87个气象站1960~2015年逐月气候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P-M)模型估算ET_0,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分析了ET_0及主要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采取逐步回归函数来确定P-M方程所涉及的气候因子对ET_0变化的贡献。研究表明:年均ET_0降幅为-3.346 mm/10 a,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是ET_0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相对湿度下降提高了ET_0。春、夏、秋、冬四季ET_0变化幅度分别为2.966、-5.451、-0.922、-0.207 mm/10 a,春季ET_0增加是由相对湿度下降和最高气温上升引起的,夏、秋、冬三季ET_0减少主要与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有关。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而气温、降水、湿润指数呈上升趋势,后者表明气候暖湿化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ET_0显示出不同时间尺度(年、季)空间分布的多样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取生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差,农村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盐碱、风沙、干旱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但本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却比较丰富,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走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区农业综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松嫩平原西部,区域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艺璇 王珂 曲鲁平 姜世成 邵长亮
[目的]通过2019—2021年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呼吸的监测,探究盐碱土是否存在净碳吸收过程,明确盐碱土碳吸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文章基于纯盐碱地原位土壤呼吸的3年连续监测,探究盐碱地土壤CO_(2)通量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结果](1)松嫩平原盐碱地除碳释放外存在阶段性碳吸收,不同年份盐碱土发生碳吸收的时间和强度不一致。(2)2019年和2021年土壤碳吸收主要发生在夜间,两次间歇性碳吸收分别发生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其强度与土壤温、湿度显著相关,是由水分参与下的NaCO_(3)转化为NaHCO_(3)的化学性吸碳。(3)松嫩平原盐碱土在水淹期间存在连续性碳吸收,水淹状态下的吸碳来源于温度梯度驱动的大气CO_(2)形成水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吸碳。[结论](1)生长季的不同时期,松嫩平原盐碱土有着不同的碳吸收模式和强度。(2)土壤水分是影响盐碱土夜间间歇性吸碳的关键因素,温差是影响水淹吸碳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温差加大,土壤碳吸收加强。(3)2019年和2021年夜间土壤碳吸收的最大值分别为-0.31 μmol CO_(2 )m~(-2) s~(-1)和-0.75 μmol CO_(2 )m~(-2) s~(-1);2020年和2021年淹水期间碳吸收最大强度为-1.51 μmol CO_(2 )m~(-2) s~(-1)和-1.27 μmol CO_(2 )m~(-2) s~(-1)。(4)松嫩平原盐碱土的规律性固碳可为生态系统年净碳吸收贡献15%。不考虑土壤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其每年的碳吸收潜力预计可达0.37 Tg C a~(-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树清 李方 国志兴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该地区总生态价值从1986年的34 926.10×106美元减少到2000年的31 744.54×106美元,减少率为9.11%,净损失值为3 181.56×106美元。1995-2000年的5年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对生态价值变化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部分生态价值损失不大,而吉林省部分,特别是吉林西部环境脆弱带生态价值损失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取生 李秀军 李晓军 王志春 宋长春 章光新
该文介绍了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的分布及利用现状 ,对苏打盐碱地农业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苏打盐碱化的成因、特性和近年来对其治理方面的最新攻关研究进展 ,实施分类治理 ,分别提出了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 :即对低洼易涝盐碱地进行高产优势水稻开发 ,采取包括施用土壤改良剂、增施有机肥、以砂压碱等多种形式的土壤改良措施和以盐碱地水稻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为核心的栽培措施 ;对地势相对较高的碱化旱田采用微咸水淋洗改良措施等。试验表明 :施用TC 1号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 1a后 ,耕层土壤溶液钠离子浓度降低 2 6 2 %~ 3 9 9% ,土壤渗透性增强 ,团聚体增加 12 0 %~ 15 0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昭阳 汤洁 孙平安 王晨野
生态资产测量与价值评估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和自然资源价值为核心,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状态和结果,进行区域生态资产核算,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以TM和MODIS卫星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在进行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遥感解译和生态环境要素定量反演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生态资产遥感测量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进行了松嫩平原生态资产的定量测算与分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腹地2002年总生态资产价值为659.6818亿元,平均生态资产价值林地最高,达到18432.16元/hm2,其次为湿地和高覆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新正 朱坦 孙广友
探讨人类活动对松嫩平原的影响 ,有助于了解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与机制 ,对于退化生态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人类活动史、人类的活动方式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指出人类活动干扰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缓冲因子 ,使退化因子的作用因失去缓冲因子的制衡而加强 ,引起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文章还论述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外部干扰和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 ,从而引导人类遵从自然规律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松嫩平原 生态环境 脆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