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1)
- 2023(17764)
- 2022(14966)
- 2021(13901)
- 2020(11453)
- 2019(25908)
- 2018(25748)
- 2017(49633)
- 2016(26872)
- 2015(29999)
- 2014(29973)
- 2013(30082)
- 2012(27827)
- 2011(25188)
- 2010(25447)
- 2009(23707)
- 2008(23427)
- 2007(21048)
- 2006(19054)
- 2005(17144)
- 学科
- 济(120082)
- 经济(119949)
- 业(101379)
- 管理(84958)
- 企(82332)
- 企业(82332)
- 农(49357)
- 方法(47376)
- 数学(37597)
- 数学方法(37223)
- 业经(35566)
- 农业(33167)
- 中国(32932)
- 财(31300)
- 地方(29585)
- 制(22955)
- 学(22173)
- 务(21757)
- 技术(21756)
- 财务(21688)
- 财务管理(21661)
- 和(20707)
- 企业财务(20517)
- 贸(20192)
- 贸易(20176)
- 理论(19955)
- 易(19530)
- 策(18364)
- 环境(18249)
- 划(17895)
- 机构
- 学院(390833)
- 大学(386052)
- 济(160546)
- 管理(157733)
- 经济(157181)
- 理学(135356)
- 理学院(133902)
- 研究(132548)
- 管理学(131937)
- 管理学院(131222)
- 中国(102277)
- 京(83447)
- 科学(81327)
- 农(74926)
- 财(71769)
- 所(67134)
- 业大(61378)
- 研究所(60666)
- 中心(60413)
- 江(60252)
- 农业(57287)
- 财经(56736)
- 北京(52843)
- 经(51490)
- 范(51251)
- 师范(50812)
- 州(48406)
- 院(48021)
- 经济学(46298)
- 经济管理(42816)
- 基金
- 项目(260340)
- 科学(205728)
- 研究(193527)
- 基金(187776)
- 家(163065)
- 国家(161526)
- 科学基金(139357)
- 社会(122765)
- 社会科(116015)
- 社会科学(115985)
- 省(103585)
- 基金项目(100232)
- 自然(89231)
- 自然科(87125)
- 自然科学(87106)
- 教育(86539)
- 划(85580)
- 自然科学基金(85551)
- 编号(80368)
- 资助(75779)
- 成果(64078)
- 发(59883)
- 重点(57879)
- 部(56834)
- 创(55599)
- 课题(54627)
- 创新(51338)
- 国家社会(50028)
- 科研(48948)
- 业(48708)
- 期刊
- 济(190261)
- 经济(190261)
- 研究(116082)
- 中国(79385)
- 农(73907)
- 管理(60304)
- 学报(59075)
- 科学(57437)
- 财(54843)
- 农业(50022)
- 大学(45636)
- 学学(43208)
- 教育(42287)
- 融(37609)
- 金融(37609)
- 业经(36498)
- 技术(35500)
- 经济研究(27448)
- 财经(27229)
- 业(25734)
- 问题(25139)
- 经(23339)
- 技术经济(21079)
- 科技(19492)
- 现代(19006)
- 版(18684)
- 图书(18625)
- 商业(18408)
- 资源(18218)
- 世界(18078)
共检索到593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取生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差,农村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盐碱、风沙、干旱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但本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却比较丰富,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走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区农业综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松嫩平原西部,区域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树清 李方 国志兴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该地区总生态价值从1986年的34 926.10×106美元减少到2000年的31 744.54×106美元,减少率为9.11%,净损失值为3 181.56×106美元。1995-2000年的5年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对生态价值变化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部分生态价值损失不大,而吉林省部分,特别是吉林西部环境脆弱带生态价值损失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占哲 韩秉进
松嫩平原是我国粮畜产品基地,具有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生产潜力.本文从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生态经济理论,提出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优化生产结构、发挥资源优势与综合技术开发、提高系统生产力相结合作为战略性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滨 董明辉 杨令宾 佟志军
土地盐碱化作为一种地质环境灾害,严重威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盐碱地形成机理、动态变化监测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盐碱地演化预测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论文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内1992~2001年土地盐碱化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条件约束空间分析测算模型对全县未来49年内的土地盐碱化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通榆县盐碱地总量将达到380581.4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80%。其中,轻、中、重度盐碱地在盐碱地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调整为25.12%、30.46%和44.41%。高、中覆盖度草地、耕地和水库将是未来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秀军 李取生 王志春 刘兴土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 373万 hm2 ,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 ,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 ,盐碱地面积增加 ,盐碱化程度加剧 ,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 1.4 %的速度扩展 ,生态环境恶化 ,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盐碱化旱田、盐碱化草地和盐碱化湿地的特点 ,提出采用低洼盐碱地种稻模式 ,盐碱湿地育苇—养鱼模式 ,盐碱湖泡养鱼 ,盐碱化旱田改土培肥、种植耐盐碱作物或牧草、微咸水淋洗和物理化学改良 ,盐碱化草地恢复等多种措施 ,遏制盐碱化的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地 利用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珊眉 邵东彦 龙显助 付建和 迟风琴
2008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部的北安市(47.53°N,126.16°E)和依安县(47.45°N,125.13°E)所在的乌裕尔河阶地上的寒均腐土地区,进一步观察了7个土壤剖面,发现其中有3个剖面具有变性特征。其母质有第四系中更新世(Qp2)黄土性冲-湖积物,和白垩系的泥页岩风化物(K2)。诊断特征:全剖面黏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秉进 王占哲
通过轮作体系变化原因分析和1991—1995年定位模拟试验研究,比较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几种轮作体系的利弊、优劣。结果表明:生产上运用的轮作体系中,玉米—大豆—小麦—甜菜、亚麻是高粮豆产量型的轮作体系,玉米—大豆—甜菜、亚麻—大豆是高效益型的轮作体系。高效益作物是玉米、甜菜。通过试验中前茬后作产量、效益分析得出,最佳轮作体系是玉米—大豆—甜菜、亚麻,以及玉米—大豆—玉米—甜菜、亚麻。此两种轮作体系的粮豆产量比目前生产上高产量型的轮作体系高20.3%—36.5%,经济效益比目前生产上高效益型的轮作体系高14.3%—15.2%。
关键词:
轮作体系,产量,产值,效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西部 自然灾害 防治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丽乔 闫敏华 邓伟 李丽娟
采用松嫩平原西部34个气象站1951 ̄2000年5个气象要素资料,运用FAO 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建立了各站与区域蒸散量序列。运用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对蒸散量序列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并以点、面相结合的方式揭示气候突变规律。结果表明,蒸散量基本上以西南部沙地为高值中心向东北呈带状递减;近50年区域蒸散量略呈增加趋势,研究区北部的蒸散量增加贡献最大;区域蒸散量以1962和1982年为转折点,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50年的演变过程中,区域蒸散量被检测到2次增加突变和1次减少突变,典型站突变发生时间与区域突变基本相符,但突变性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洁 李昭阳 林年丰 孙平安
本文以遥感信息作为主要数据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首次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不同覆盖度的草地资源以及草地内部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1989年~2001年间高、中、低覆盖草地之间以及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数量和特征。结果表明,12年间研究区3种草地类型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它们转化为旱田的比例分别占转移总面积的77.78%、70.13%和36.57%,说明人类对草地的持续开发是造成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从与盐碱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来看,3种草地类型转化为盐碱地的面积比例随着草地覆盖率的减少而增大,比例分别为0%、4.62%和32.81%,可见植被覆盖率对于草...
关键词:
草地退化 空间分析 时空变化 松嫩平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昭阳 汤洁 孙平安 王晨野
生态资产测量与价值评估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和自然资源价值为核心,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状态和结果,进行区域生态资产核算,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以TM和MODIS卫星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在进行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遥感解译和生态环境要素定量反演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生态资产遥感测量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进行了松嫩平原生态资产的定量测算与分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腹地2002年总生态资产价值为659.6818亿元,平均生态资产价值林地最高,达到18432.16元/hm2,其次为湿地和高覆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广友 王海霞
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查明,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是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蒸发使地表水析盐和地下水上升地表积盐的耦合机制是主导成因。盐类以苏打为主,类型包括盐土、碱土及衍生的盐-碱化土。面积393.70万hm2,盐渍化过程还在持续。种稻排盐是改良苏打盐渍土的主要途径。古河道发现和试验示范为其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大安等多个灌区建设具有强化粮食基地,优化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综合效益,并成为东北地区第四大水稻区,使区域盐碱地开发形成完整格局。但是,这种盐碱地大规模开发存在使松花江和嫩江以及查干湖水体污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在分析这些风险成因基础上,提出不向河湖直接排放稻田含盐碱尾水,并在查干湖外围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富亿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盐碱性湿地分布广,面积大,是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结合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的实施,本文从渔业利用方面,初步总结了吉林省白城地区及松原地区盐碱性湿地开发的实践经验,报道9种开发利用途径及其主要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虎 李凤日 孙美欧 贾炜玮
利用设置在松嫩平原典型地区的6块杨树人工林样地和36株人工杨树解析木数据,建立了人工杨树相容性生物量方程,实测并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各个组成部分含碳率,估算并分析了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量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密度特征。结果表明:胸径和年龄是影响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人工杨树各器官含碳率介于0.442 7~0.484 8之间。林下各层含碳率差异显著,枯枝层介于0.456 8~0.471 1之间,枯叶层介于0.368 3~0.445 4之间,半分解层介于0.418 4~0.460 0之间,草本层介于0.350 6~0.372 9之间。14~28年生人工杨树生物量和碳储量都随着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