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4)
2023(2446)
2022(1962)
2021(1719)
2020(1421)
2019(3006)
2018(2931)
2017(5147)
2016(2805)
2015(3192)
2014(3213)
2013(3209)
2012(3082)
2011(2752)
2010(2733)
2009(2430)
2008(2388)
2007(2191)
2006(1937)
2005(1736)
作者
(11338)
(9382)
(9282)
(8728)
(5929)
(4508)
(4200)
(3811)
(3465)
(3396)
(3335)
(3232)
(3149)
(3084)
(2994)
(2874)
(2866)
(2861)
(2820)
(2689)
(2492)
(2459)
(2435)
(2207)
(2135)
(2114)
(2088)
(2021)
(2014)
(2007)
学科
(12358)
(11853)
经济(11850)
管理(10863)
(10398)
企业(10398)
技术(10384)
方法(6645)
数学(6055)
数学方法(5982)
技术管理(5779)
(3419)
(2901)
中国(2579)
新技术(2536)
高新(2521)
高新技术(2521)
农业(2310)
业经(2308)
(2206)
贸易(2206)
(2187)
(2101)
(2080)
产业(1851)
环境(1836)
理论(1756)
教学(1668)
(1648)
信息(1588)
机构
大学(46390)
学院(45833)
研究(18139)
(17422)
经济(17057)
管理(16154)
理学(13885)
科学(13844)
理学院(13760)
管理学(13377)
管理学院(13300)
中国(12313)
(12069)
业大(11493)
(10991)
(10670)
研究所(9971)
农业(9585)
技术(8485)
中心(8136)
(7275)
(7210)
(6970)
北京(6900)
农业大学(6392)
研究院(5934)
林业(5864)
(5855)
(5840)
科技(5726)
基金
项目(34928)
科学(26418)
基金(24620)
(23997)
国家(23852)
研究(21788)
科学基金(19082)
(14270)
自然(13377)
社会(13149)
自然科(13094)
自然科学(13093)
基金项目(12891)
自然科学基金(12865)
社会科(12635)
社会科学(12633)
(12067)
资助(10242)
教育(9983)
科技(8332)
重点(8217)
(8124)
计划(8000)
创新(7776)
技术(7604)
编号(7565)
(7328)
(7227)
科研(6987)
(6757)
期刊
(15968)
经济(15968)
学报(13404)
科学(11305)
研究(10915)
(10557)
中国(10323)
大学(10131)
学学(9776)
技术(7857)
农业(7622)
管理(6446)
林业(5734)
科技(5233)
业大(4863)
教育(4590)
(4491)
技术经济(4425)
(4250)
农业大学(3438)
(3082)
(3029)
论坛(3029)
统计(2892)
(2830)
经济研究(2755)
财经(2612)
图书(2596)
决策(2395)
(2296)
共检索到6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荣  朱孝伟  胡月清  黄焕华  孔祥超  贾文慧  
利用本研究筛选出的一对松材线虫特异性PCR引物(上游引物:5′-CTACGTGCTGTTGTTGAGTTGGC-3′,下游引物:5′-TGGTGCCTAACATTGCGCGA-3′),从松材线虫DNA中,扩增出一条长度403bp(基因库登陆号:DQ855275)的特异性DNA片段。该引物可以将松材线虫DNA与松墨天牛组织以及拟松材线虫、畸刺伞滑刃线虫、变异伞滑刃线虫、小角伞滑刃线虫、利昂伞滑刃线虫、湖南伞滑刃线虫、红松滑刃线虫、滑刃属线虫、斯坦纳长尾线虫、小茎线虫、剑尾齿杆双胃线虫和寄生小杆属线虫等12种线虫的DNA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利用PCR技术直接从受感染的松墨天牛组织中检测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张常青  戴建昌  蒋平  孙胜利  周关校  
松墨天牛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成虫羽化逸出规律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在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期和高峰期,平均每年分别为83 d 和12.3 d。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寿命为29.8d。松墨天牛成虫全身均能携带松材线虫,其数量比率顺序为胸> 头> 腹> 触角> 足> 翅。在浙江省富阳市,林间采用引诱剂诱获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每头携带2 900条松材线虫,雌成虫携带的数量是雄成虫的2.6倍。在诱捕期,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比率,出现两个明显的峰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吴小芹  黄麟  谈家金  
将松材线虫RAPD特异片段OPM05-X2100进行分离、回收,与载体pGEM-TV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并培养,对目标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用Oligo5.0软件设计引物,正向引物为M05F2(5'-CGGGT CATGG CTGGA GGTAT CGT-3'),反向引物为M05R1(5'-TGGCT CAATG GCAAA TCCTT CGTA-3'),成功地将松材线虫特异片段OPM05-X2100通过引物对M05F2/R1转化为SCAR-M05-X600。运用SCAR标记引物M05F2/R对枯死松树体内分离的92份线虫样本的DNA进行标记,并对单条线虫经简易方法提取的DNA进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宇  于海英  赵冰峰  蒋欢  唐贵婷  张勇  吴朝君  王旭祎  
【目的】建立松材线虫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验证该检测体系的有效性,为松材线虫检测提供一个更精确灵敏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基于松材线虫16S rDNA基因序列,使用在线工具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PCR反应条件,明确微滴式数字PCR的最佳反应条件。再以采集自不同地区的6株松材线虫和12株拟松材线虫、滑刃线虫、伞滑刃线虫、垫刃线虫的基因组DNA溶液为模板对该体系的特异性进行检测;以稀释10倍的标准DNA为模板,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来验证该体系的灵敏度;以3个不同浓度的DNA标准品稀释模板检测微滴式数字PCR的可重复性。最后以人工模拟添加线虫样品和感病松木样品DNA提取液为模板对该体系的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1)设计了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探针一组,引物:P1904-F、P2057-R;探针:Probe-1938。2)PCR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其最佳退火温度为55 ℃。3)特异性验证表明,设计的引物探针可以将松材线虫与其他相近种的线虫区分开。4)灵敏度检测结果发现,该检测体系的检出浓度在0.51~20 000 copies/μL。5)对3组不同浓度标准样品的可重复性检测发现,该检测体系的变异系数在0.31%~9.12%之间,并且样品浓度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6)使用该检测体系检测林间感病松木样品和人工模拟加入松材线虫的样品发现,该检测体系能够特异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松材线虫,且拷贝数与样品中的线虫量呈正向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松材线虫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该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高,变异系数小,可高效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松材线虫。该体系的建立可为松材线虫病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蓉  刘玉  陶佳慧  刘发林  
【目的】研究温度对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影响,为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设置3个恒定温度(15、20和25℃)环境,将150只松墨天牛分为3个组(各组50只),分别在3个恒定温度下饲养,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松墨天牛的寿命及松材线虫的存活情况,探讨温度对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松墨天牛平均寿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3种温度处理对松墨天牛平均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初始松材线虫数量无影响。松墨天牛寿命与温度有关,而与体重无关。松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在最初的5 d内基本不变,然后随着松墨天牛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当松墨天牛初始携带100~999条松材线虫时,平均传播效率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线虫初始负荷为1~99时,温度处理对松材线虫平均传播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温度的降低,松材线虫离开松墨天牛所需的时间增加,松材线虫离开松墨天牛所需的时间在25℃时最短,在15℃时最长。3种温度处理下松材线虫传播效率都呈单峰传递曲线,松材线虫携带量峰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结论】环境温度降低,松墨天牛寿命缩短,线虫传播效率降低,线虫传播高峰期推迟,峰值降低,表明可以通过低温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立淳  时勇  姜生伟  郑雅楠  
[目的 ]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羽化期,在辽宁省抚顺、大连、丹东和本溪4个松材线虫发生区进行林间调查,收集诱捕器内收集到的天牛成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并统计每一种的数量,2020年4月在抚顺大伙房林场调查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收集包网疫木内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体剪碎,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对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基因组学鉴定。[结果 ]表明,在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共调查到9种松树天牛,分别是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松皮花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双簇污天牛、灰长角天牛和钩突土天牛。其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共计有4种: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和脊鞘幽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试验中,共检测了160头从疫木内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平均携带量为513.69条·头-1,最大携带量为10 060条·头-1。[结论 ]根据林间诱捕天牛的数量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证实云杉花墨天牛为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数量最多的天牛种群,并推测其为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连市松材线虫发生区内褐梗天牛种群数量较多,但其是否为传播媒介尚未有定论,目前大连市松材线虫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立淳  时勇  姜生伟  郑雅楠  
[目的 ]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羽化期,在辽宁省抚顺、大连、丹东和本溪4个松材线虫发生区进行林间调查,收集诱捕器内收集到的天牛成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并统计每一种的数量,2020年4月在抚顺大伙房林场调查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收集包网疫木内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体剪碎,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对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基因组学鉴定。[结果 ]表明,在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共调查到9种松树天牛,分别是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松皮花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双簇污天牛、灰长角天牛和钩突土天牛。其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共计有4种: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和脊鞘幽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试验中,共检测了160头从疫木内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平均携带量为513.69条·头-1,最大携带量为10 060条·头-1。[结论 ]根据林间诱捕天牛的数量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证实云杉花墨天牛为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数量最多的天牛种群,并推测其为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连市松材线虫发生区内褐梗天牛种群数量较多,但其是否为传播媒介尚未有定论,目前大连市松材线虫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吴小芹  谈家金  黄麟  
为检验已开发的SCAR标记与实时PCR两种分子检测方法鉴定松材线虫的可靠性,本文选用线虫未知种样品7个以及已知种样品3个为实验材料,采用上述两种分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且对7个线虫未知种样品进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运用SCAR标记检测,第2、3、4、7号4个未知种样品与8号松材线虫样品出现了一条清晰、明亮的860bp特异条带,第1、5、6号样品与9号拟松材线虫、10号大核滑刃线虫均未出现扩增谱带,表明第2、3、4、7号4个待测样品中含有松材线虫,而第1、5、6号3个待测样品中不含有松材线虫;2)运用实时PCR检测,第2、3、4、7号4个样品与8号松材线虫样品表现有明显的阳性扩增信号,其余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旭  张志飞  罗宽  何可佳  饶立群  
为了获取准确、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利用纤维素酶活性、苯乙酸与苯甲酸含量和显色剂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纤维素酶活性检测结果为病树与健树酶活性差异显著.病树的光吸收值与健树的光吸收值差异不显著,但测定结果不稳定.显色剂测定病树内与健树内的显色差异明显,病树的显色结果呈深红色至浅红色,线虫愈多色泽愈深;健康材呈无色,感染拟松材线虫的松材呈清白色或无色.显色剂检测是简单、快速和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余盛明  姚剑飞  林长春  丁德贵  王浩杰  
报道了黄山风景区松墨天牛、褐幽天牛和短角幽天牛3种主要松蛀虫成虫携带拟松材线虫等非病原线虫的情况。监测显示3种松蛀虫均能携带线虫,以松墨天牛携带机率最高,达61 3%。褐幽天牛和松墨天牛平均携带线虫数量较多,分别为5128 6、3622 0条·头-1。温泉的松墨天牛和西海的褐幽天牛携带的线虫数量最高,分别达4781、10840条·头-1。本文还报道了不同时间诱捕的松墨天牛和褐幽天牛性别、个体大小与携带线虫数量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旭  朱水芳  罗宽  周李华  赵文军  
以松材线虫rDNA -ITS2为靶区 ,建立松材线虫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松材线虫大量DNA和单条线虫的检测结果表明 ,探针检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时 ,前者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后者无荧光信号 ,表明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探针检测到最低模板浓度为 1pg·μL- 1 ,DNA测序结果与实时荧光PCR结果一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对我国目前实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导思想(战略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控制、压缩、扑灭”的指导思想要求开隔离带和皆伐松林,会激发松墨天牛飞行潜力,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留住、压缩、无害”新的指导思想要求用健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病防治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宁波市东部松材线虫病防治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早期诊断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环节。为了在早期快速测定寄主(松树)体内的病原线虫,开发了便携式显微镜和松枝解剖技术。用修枝剪采集松枝,用解剖刀进行松枝切片,再用便携式显微镜镜检,结果显示松枝内松材线虫检出率为70%,其中濒死松树内检出率为100%,局部枯枝内检出率为60%,健康枝内检出率为0。野外松林内鉴定一个样本平均用时2.5min。使携式显微镜加枝条解剖法能对松材线虫病实施早期快速诊断。表3参2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苟大平  王曦茁  汪来发  田国忠  朱天辉  郭民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快速、简便地直接从病木中提取松材线虫DNA的方法。【方法】运用Chelex-100结合异硫氰酸胍蛋白变性缓冲液建立新的高效快速提取微量木块中线虫DNA的方法,并通过普通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建立了提取线虫DNA的新方法 Chelex-100法,并对影响提取效率的Chelex-100浓度、冻融时间和煮沸时间进行了优化。Chelex-100法最适Chelex-100终浓度为1.5%(W/V),最适冻融时间为5 min,最适煮沸时间为8 min。与传统的CTAB法和蛋白酶K法比较,Chelex-100法提取的DNA得率高,相同条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李国平  沈炳顺  
利用松墨天牛趋性 ,在松墨天牛羽化期在松林内安置用“松枝 ,松木 +诱杀剂”的双环装置 ,松枝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 ,松木诱杀产卵的松墨天牛 ,以减少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树的补充营养和产卵 ,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结果表明 ,每个双环装置能诱杀松墨天牛成虫 665 3头。上架成虫数量的日变化与月相有一定关系 ,在诱虫期内的 3个凸月相的诱虫量为 1 1 1 6头 ,占总诱虫量的 55 9% ;时变化与光照强弱有关 ,1 8:0 0至 2 2 :0 0诱虫量占全天的 70 %。置架的松林地枯死松树减退率平均达 79 6% ,比对照林地枯死松树净减 50 0 %。松墨天牛对诱杀架有较强的趋性 ,在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