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8)
- 2023(10103)
- 2022(9025)
- 2021(8773)
- 2020(7340)
- 2019(16900)
- 2018(16941)
- 2017(32270)
- 2016(17989)
- 2015(20431)
- 2014(20367)
- 2013(19843)
- 2012(17996)
- 2011(16262)
- 2010(16095)
- 2009(14459)
- 2008(13848)
- 2007(11935)
- 2006(10285)
- 2005(8810)
- 学科
- 济(66063)
- 经济(65991)
- 管理(50878)
- 业(45133)
- 企(38114)
- 企业(38114)
- 方法(31863)
- 数学(27224)
- 数学方法(26864)
- 学(19879)
- 农(17471)
- 中国(15874)
- 财(15296)
- 业经(14618)
- 环境(14168)
- 地方(13484)
- 理论(13255)
- 和(12232)
- 教育(12209)
- 农业(11731)
- 贸(10685)
- 贸易(10679)
- 技术(10678)
- 划(10655)
- 易(10339)
- 务(10159)
- 财务(10102)
- 财务管理(10086)
- 制(10014)
- 企业财务(9584)
- 机构
- 大学(251671)
- 学院(248936)
- 管理(100606)
- 济(90652)
- 经济(88526)
- 理学(88291)
- 理学院(87254)
- 管理学(85567)
- 管理学院(85135)
- 研究(81412)
- 中国(57449)
- 科学(54731)
- 京(54261)
- 农(41174)
- 所(41061)
- 业大(40910)
- 财(39372)
- 研究所(38086)
- 中心(36291)
- 范(35131)
- 师范(34812)
- 江(34696)
- 北京(34282)
- 财经(32734)
- 农业(32260)
- 院(30022)
- 经(29806)
- 州(29005)
- 师范大学(28225)
- 技术(27099)
- 基金
- 项目(178921)
- 科学(139613)
- 研究(130144)
- 基金(128297)
- 家(112384)
- 国家(111432)
- 科学基金(95217)
- 社会(79028)
- 社会科(74579)
- 社会科学(74558)
- 省(70556)
- 基金项目(69503)
- 自然(63876)
- 自然科(62281)
- 自然科学(62268)
- 自然科学基金(61138)
- 教育(60449)
- 划(59733)
- 编号(54017)
- 资助(52476)
- 成果(43687)
- 重点(39759)
- 部(38585)
- 发(37163)
- 创(37061)
- 课题(37038)
- 科研(34566)
- 创新(34308)
- 大学(34224)
- 项目编号(33297)
共检索到345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先慧 马涛 陆雪雷 沈婧 孙朝辉 温秀军 邓培雄
[目的]通过对松材线虫的媒介松墨天牛的防控以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目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松墨天牛成虫行为与化学生态学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松墨天牛成虫活动范围较小,当食物短缺时会远距离迁飞。大部分成虫补充营养10 d后才开始交配,交配分为三个阶段:雌雄成虫共同受寄主植物挥发物吸引,雄虫通过短距离信息素吸引雌虫,再通过接触信息素识别雌虫。植物挥发物如α-蒎烯和乙醇等可以引起松墨天牛成虫的反应,樟子松墨天牛雄虫分泌的聚集信息素2-undecyloxy-1-ethanol能同时引诱雄虫和雌虫,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daily mean temperature that M.alternatus adult's eclosion and leave host trees was 25~26 ℃.Monochamus alternatus adult carring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both the longevity and feeding numerical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carrier.The phototactic ...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成虫行为反应 松材线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希民 何志华 李春才 唐陆法 程圣富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在浙江省杭州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产卵,9月初结束。产卵最多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20日.产卵高峰出现在一年中最炎热干旱的时间。不同产卵开始期的成虫产卵量不同,以6月30日开始产卵的成虫产卵量高,产卵历期长,有卵的刻槽比例高,成虫咬啮的刻槽卵粒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部或中部偏上。树皮厚度在0.2~0.4cm内刻槽卵粒数量最多。松墨天牛成虫能在生长健康的雪松树干和树枝上咬啮刻槽和产卵,但是幼虫不能蛀食树皮,对雪松生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
松墨天牛,马尾松,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张常青 戴建昌 蒋平 孙胜利 周关校
松墨天牛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成虫羽化逸出规律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在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期和高峰期,平均每年分别为83 d 和12.3 d。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寿命为29.8d。松墨天牛成虫全身均能携带松材线虫,其数量比率顺序为胸> 头> 腹> 触角> 足> 翅。在浙江省富阳市,林间采用引诱剂诱获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每头携带2 900条松材线虫,雌成虫携带的数量是雄成虫的2.6倍。在诱捕期,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比率,出现两个明显的峰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建昌 赵锦年 张国贤 陈行知 吾中良 鲍丽芳
在松墨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进行化学防治是有效可行的。采用12%倍硫磷150倍液+4%聚乙烯醇1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林间喷雾,其防治效果十分显著,死树减退率可达100%,取食疤痕减退率为96.4%,有效期达20d左右,且成本较低。打孔注射方法,采用甲胺磷1∶3(体积比),9mL/株处理效果较好。9711型聚乙烯醇使倍硫磷残效期延长至28d,可作为倍硫磷的助剂使用;BA154粘着剂效果不理想,与倍硫磷产生拮抗作用。
关键词:
松墨天牛,化学防治,防治方法,防治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树内钻筑的生息坑道对其生存和繁殖具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松墨天牛幼虫坑道数量分布与不同松树高度、胸径、株内高度、树干皮层厚度有着密切关系。幼虫坑道数量比率随不同松树高度、胸径的增加而增高,与株内不同高度区域的材积大小无关。平均树高4~6m和8~9m的马尾松,幼虫坑道分布率以树高2~3m和3~4m处为最高。马尾松和黄山松寄主上,幼虫坑道分布率分别以1 1~2 0mm和3 1~4 0mm厚的皮层为最大。为阻止同类幼虫侵入坑道,幼虫以啮木发出警示声,平均每次持续2min35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长春 周成枚 赵锦年 陆高
对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特性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羽化出孔在时间动态上有一定差异 ,但其雌、雄成虫在各地种群中出孔动态基本相同。松褐天牛成虫出孔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高峰时段为 18:0 0~ 2 0 :0 0 ,占总数的 2 8% ,且雌、雄成虫同步。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出孔率有一定差异 ,松材线虫病区虫害木中 ,松褐天牛出孔率随单位木材松材线虫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羽化出孔 成虫行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李国平 沈炳顺
利用松墨天牛趋性 ,在松墨天牛羽化期在松林内安置用“松枝 ,松木 +诱杀剂”的双环装置 ,松枝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 ,松木诱杀产卵的松墨天牛 ,以减少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树的补充营养和产卵 ,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结果表明 ,每个双环装置能诱杀松墨天牛成虫 665 3头。上架成虫数量的日变化与月相有一定关系 ,在诱虫期内的 3个凸月相的诱虫量为 1 1 1 6头 ,占总诱虫量的 55 9% ;时变化与光照强弱有关 ,1 8:0 0至 2 2 :0 0诱虫量占全天的 70 %。置架的松林地枯死松树减退率平均达 79 6% ,比对照林地枯死松树净减 50 0 %。松墨天牛对诱杀架有较强的趋性 ,在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宇翀 周成理 陈晓鸣
本文主要从怀卵雌成虫对寄主的搜寻与定位,雌成虫对适宜寄主的识别与选择,植食性昆虫对昆虫产卵的直接和间接防御,以及昆虫为了减少后代资源竞争而产生产卵忌避物质等4个方面综述了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概述了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的生态机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珏 范立淳 王伟韬 郑雅楠
[目的 ]明确云杉花墨天牛雌成虫羽化后至性成熟的发育历期,及取食和交配行为对雌成虫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集云杉花墨老熟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将初羽化1日龄的雌成虫分别用4种方式处理:1)单独饲喂;2)单独饲养但不饲喂;3)与雄成虫一起饲喂;4)与雄成虫一起饲养但不饲喂。每日连续剖检雌成虫卵巢直至观察到雌成虫卵巢萎蔫或死亡。[结果 ]表明:1)云杉花墨天牛的卵巢发育过程分为5级;2)未饲喂的云杉花墨天牛雌成虫卵巢发育至第2级后就停止发育;3)饲喂并交配的雌成虫卵巢在第14天发育成熟,饲喂但未交配的雌成虫卵巢在第17天发育成熟。[结论 ]可见云杉花墨天牛雌成虫需进行取食后其卵巢才能正常发育至成熟。此外,交配对雌成虫的卵巢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使发育历程缩短3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学友 黄金水 蔡守平 杨希 余培旺 陈顺立
将被金龟子绿僵菌MaYTTR-04菌株感染后的松墨天牛成虫僵虫放置于林地中,研究在林间自然条件下僵成虫体上绿僵菌孢子的宿存动态。通过2年试验发现:林间松墨天牛僵成虫体上孢子数量在试验初期(42天内)显著下降,以后下降趋势趋缓,84天后至僵虫完全腐烂基本稳定在每成虫105个孢子数量级;林地僵虫体上的孢子在126天内萌发率均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通过对不同时间僵虫体上绿僵菌对松墨天牛成虫的致病力研究发现,在107,106孢子.mL-1数量级的接种量下,僵成虫体上的孢子致病力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僵虫体上的孢子在野外宿存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保持其致病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家 所雅彦 中岛忠一
为弄清光肩星天牛成虫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何判断和寻找配偶,该文进行了雌、雄成虫对两性个体气味、味迹的感应趋性和行为反应,成虫的自然交配行为表现等研究.认为光肩星天牛成虫在配偶寻找过程中,非接触性的嗅觉识别判断不起主导作用;成虫的交配行为一般是在雌虫对雄虫的视觉刺激作用下起动的;雌性成虫的性信息素为接触性信息素,雄虫依靠触角、下唇须和下颚须上化感器的接触感应来接收这种信号的刺激.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交配 行为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强 李翠翠 李俊 牛金林
道路建设影响了诸多生态过程,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对地形稳定性、侵蚀敏感性产生重大影响,造成生境破碎化及鱼类的屏障效应。道路生态学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道路生态影响的大尺度性和长期性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作为一个广阔的前沿领域,其研究应把握好与国际同步这一良好契机。
关键词:
道路 生态学 产沙 地形稳定性 敏感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社教 沈固朝
首先探讨有关知识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包括知识生态学的含义、学科性质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其次给出本文研究的内容,认为知识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特别是生态哲学、人类生态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探讨知识与环境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知识工作者、知识型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重点研究:知识工作者生态学、知识型组织生态学、知识生态系统生态学,以及与它们相互关联的知识环境。最后是知识生态学研究及应用的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连芹 宋世涵 黄焕华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马尾松、湿地松、黑松及日本赤松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台湾五针松、北美短叶松、日本冷杉、欧洲云杉、柳杉等主要蛀干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以东、河北以南,东至台湾、南至广东;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近10年来,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区)多处发生天牛危害,不仅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引诱剂 诱捕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