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6)
- 2023(5239)
- 2022(4696)
- 2021(4384)
- 2020(4041)
- 2019(9478)
- 2018(9464)
- 2017(18390)
- 2016(10323)
- 2015(11929)
- 2014(12225)
- 2013(12301)
- 2012(11730)
- 2011(10640)
- 2010(10746)
- 2009(10126)
- 2008(10211)
- 2007(9465)
- 2006(8006)
- 2005(7133)
- 学科
- 济(45185)
- 经济(45144)
- 管理(27709)
- 业(27506)
- 方法(23502)
- 企(21257)
- 企业(21257)
- 数学(21142)
- 数学方法(20970)
- 农(13249)
- 财(11407)
- 学(10503)
- 中国(10378)
- 地方(9750)
- 贸(8817)
- 贸易(8816)
- 农业(8730)
- 易(8543)
- 业经(8465)
- 制(7634)
- 和(6907)
- 务(6906)
- 财务(6890)
- 财务管理(6866)
- 企业财务(6449)
- 银(6188)
- 银行(6164)
- 环境(6137)
- 融(6049)
- 金融(6047)
- 机构
- 大学(155893)
- 学院(155140)
- 济(62830)
- 经济(61438)
- 管理(58008)
- 研究(53271)
- 理学(50042)
- 理学院(49418)
- 管理学(48462)
- 管理学院(48178)
- 中国(39370)
- 科学(35732)
- 京(33036)
- 农(32536)
- 所(29068)
- 财(28114)
- 业大(27696)
- 研究所(26715)
- 农业(26106)
- 中心(24712)
- 江(23319)
- 财经(22412)
- 北京(20840)
- 经(20221)
- 范(20074)
- 师范(19854)
- 经济学(19467)
- 州(18845)
- 院(18696)
- 省(18072)
- 基金
- 项目(103300)
- 科学(79452)
- 基金(73763)
- 研究(71818)
- 家(65679)
- 国家(65169)
- 科学基金(54097)
- 社会(43962)
- 省(41725)
- 社会科(41519)
- 社会科学(41499)
- 基金项目(39975)
- 自然(36370)
- 自然科(35492)
- 自然科学(35479)
- 自然科学基金(34861)
- 划(34827)
- 教育(33449)
- 资助(30524)
- 编号(29261)
- 成果(23823)
- 重点(23683)
- 部(22840)
- 发(22296)
- 创(21105)
- 科研(20521)
- 计划(20454)
- 课题(20432)
- 创新(19760)
- 大学(19030)
共检索到223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刘娟 杨子祥 段兆尧 和玉华 陈飞
为探索松墨天牛取食对林木的分解作用,本文通过对松墨天牛幼虫及成虫取食量的测定,寄主云南松韧皮组织及松墨天牛幼虫排泄物成分对比分析,并与资源利用相同的木材微生物分解能力进行对比,阐明了松墨天牛作为分解者的重要分解作用。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期(约为55 d)取食分解林木生物量平均为12.42 g(24.40 cm3),成虫期取食分解林木生物量平均为12.87 g(25.28 cm3);松墨天牛幼虫对糖类物质的利用度很高,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利用能力,取食分解后总糖减少83.58%,粗纤维减少23.87%,1头松墨天牛幼虫期分解的林木粗纤维质量为1.93 g,分解利用率为0.008 g.d-1。松墨...
关键词:
松墨天牛 云南松 取食量 分解 物质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江霞 周汝良 吴明山 刘智军 石雷
根据影响松墨天牛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年均气温及≥10.8℃积温,建立松墨天牛适生性空间分布模型;利用云南省常规气象站点历史数据以及其它环境变量因子,建立云南省年均气温空间模拟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及建模功能,完成云南全境的年均气温≥10.8℃积温的空间连续化模拟与表达。最后以90 m×90 m空间尺度,实现了云南省松墨天牛空间适生性计算、空间分布模拟与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适生性较广,云南北部雪线附近及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区为不适宜区,滇西北及滇东北的高山区域为低适宜区之外,云南大部分为松墨天牛的高适生区或较高适生区,适生性明显与生态区位相关。以定量化、精细化及可视化方式进行松墨天牛适...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适生性 空间模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子祥 王健敏 陈晓鸣 段兆尧 叶寿德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on the trucks of infested Pin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in field and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oviposition scar in trunk was lower part > middle part > upper part;and the density dist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琪司 陈敬祥 林同
【目的】本文探究了松墨天牛核受体共激活因子7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方法】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了松墨天牛NCOA7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aNCOA7(GenBank登录号:KU240004);通过RT-qPCR分析得出松墨天牛MaNCOA7基因在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幼虫脂肪体等6个组织和成虫鞘翅等10个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MaNCOA7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334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2970 bp,编码989个氨基酸,由此推测的蛋白分子质量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伟强 吴沧松 吴银海
在浙江省新昌县 ,对几种诱捕松墨天牛方法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改进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与其他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诱捕效果依次是改进型引诱剂、M 引诱剂、松诱木和灯光引诱。改进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最佳 ,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松墨天牛达 1 1 1头。引诱剂诱捕效果好 ,使用方便安全 ,宜大面积推广应用。表 3参 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敬祥 刘琪司 林同
为了探讨Meis家族中Homothorax基因在昆虫中的表达特性,以松墨天牛为研究对象,从cDNA文库中筛选到松墨天牛Homothorax基因,命名为MaHth(GenBank:KX364396)。该序列长为1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由此预测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组成,其次是β转角与延伸链;SWISS-MODEL同源建模预测其三级结构的基元为α螺旋-β转角-α螺旋。MaHth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并存在2个独立的核定位信号:KRDK、KKNQKKR。通过DNAMAN软件比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张世渊 黄华正 吕兆田 史迎寅
本文对松树枯萎类型和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萎松树根据木质部内线虫种类和媒介昆虫种类在宁波可分为4个类型: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拟松材线虫,松墨天牛×其他线虫和松墨天牛×无线虫。松树枯萎数量与气候条件有关。夏季高温干旱,枯萎松树数量明显增加。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生物因子是松墨天牛,处于逆境的松林,只要有1头性成熟雌成虫侵入,松树枯萎数量就会以1:9的几何级数逐年增加。松材线虫在松墨天牛参与下能引起感病的黑松快速死亡,但与松树枯萎数量无关。
关键词:
松属 枯萎病 松天牛 松材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蒋平 吴沧松 孙胜利 姜礼元 林长春
通过连续 2 a的系统研究 ,筛选出对松墨天牛引诱活性最强的 M99-1引诱剂 ,其主要成分为单萜烯、乙醛、丙酮和有机溶剂。在松墨天牛成虫期 ,每个诱捕器可诱捕 151.5头天牛成虫 ,平均降低下代卵量 12 0 4 .4粒。该引诱剂对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密度及其携带松材线虫数量和防治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博 徐华潮 孟俊国 孙江华 樊建庭
在野外诱捕试验中,使用相同的诱芯,测试了4种不同颜色诱捕器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引诱效果。其中黑色和棕色诱捕器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灰白色,而绿色诱捕器引诱效果最差,显著低于对照。这表明,在松墨天牛的野外远距离寄主定位过程中,视觉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黑色和棕色提高了引诱效果,而绿色抑制了引诱效果。在室内交配定位试验中,当松墨天牛的复眼被涂黑处理之后,雌雄抱对交配的成功率降低为50.7%,显著低于对照健康组的成功率(93.3%)。当松墨天牛触角被切除之后,抱对交配成功率为72.3%,同样显著低于对照。而将天牛的复眼涂黑并且切除触角之后,抱对交配的成功率仅为26.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洪剑 朴春根 汪来发 申相澈 郑荣镇 束庆龙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
关键词:
白僵菌 肿腿蜂 松墨天牛 致病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毛珊珊 吴华俊 林同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危害马尾松树重大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对我国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松墨天牛erP基因(Mal erP),Gen Bank登录号为kF357881.1。该基因含有一个长为86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7个氨基。同源性分析表明,Mal erP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erP的同源性最高,达到79%;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同源性为4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Ma erP在松墨天牛3龄幼虫的脂肪体、马氏管、中肠...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包囊蛋白 基因表达 农药胁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义平 郭瑞 张真
在固定的剂量下和相同的时间段内,对国产4种引诱剂在浙江富阳林间对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4种引诱剂对松墨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浙江产的ZGHC-M-99和上海产的HYP-SH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福建产的FJ-Ma-05引诱剂,但与广东产的A-3引诱剂差异不大。基于所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个体数,4种引诱剂的诱捕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ZGHC-M-99引诱剂、HYP-SH引诱剂、A-3引诱剂、FJ-Ma-05引诱剂。诱捕结果分析表明,4种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性。
关键词:
引诱剂 松墨天牛 诱捕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华俊 许雯 林同
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肌钙蛋白T基因c DNA,全长1531bp,命名为Ma Tn T(Gen Bank:KJ756400).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9.26,推测的编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7.29 ku.同源比对结果表明:Ma Tn T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等12种昆虫肌钙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87%-88%;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Ma Tn T处于独立分支;Ma Tn T没有信号肽和跨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潮 徐金华 张立钦 林海萍 杨萍 程剑明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其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菌体的1端或2端形成蛋白晶体,这种蛋白晶体被称为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proteins,ICPs)或δ-内毒素(delta-endotoxin)。因ICPs具有杀虫高效、广谱、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daily mean temperature that M.alternatus adult's eclosion and leave host trees was 25~26 ℃.Monochamus alternatus adult carring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both the longevity and feeding numerical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carrier.The phototactic ...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成虫行为反应 松材线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