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5)
2023(9037)
2022(8154)
2021(7856)
2020(6573)
2019(15379)
2018(15482)
2017(29759)
2016(16422)
2015(18502)
2014(18504)
2013(18324)
2012(16716)
2011(14939)
2010(14609)
2009(13129)
2008(12460)
2007(10500)
2006(8995)
2005(7544)
作者
(48052)
(39485)
(39444)
(37395)
(25180)
(19146)
(17754)
(15845)
(15097)
(14135)
(13638)
(13144)
(12433)
(12413)
(12190)
(12045)
(12022)
(11827)
(11166)
(11135)
(10042)
(9663)
(9541)
(8909)
(8843)
(8798)
(8780)
(8686)
(8028)
(7900)
学科
(60966)
经济(60900)
管理(44668)
(42339)
(35529)
企业(35529)
方法(30458)
数学(26411)
数学方法(26090)
(16209)
(15427)
中国(14933)
(14353)
业经(13600)
地方(13581)
农业(10908)
理论(10714)
(10656)
(10387)
贸易(10382)
(10048)
技术(9981)
环境(9961)
(9428)
财务(9369)
财务管理(9354)
(9353)
教育(8934)
企业财务(8863)
(8650)
机构
大学(226571)
学院(224868)
管理(92097)
(82014)
理学(80749)
经济(80066)
理学院(79832)
管理学(78293)
管理学院(77912)
研究(74746)
中国(52677)
科学(50904)
(48797)
(38241)
业大(38043)
(38002)
(35757)
研究所(35550)
中心(33089)
北京(30950)
(30515)
(30195)
师范(29923)
农业(29868)
财经(29467)
(28081)
(26859)
(25919)
技术(24606)
师范大学(24219)
基金
项目(164837)
科学(127959)
基金(118328)
研究(117610)
(104563)
国家(103731)
科学基金(88187)
社会(70824)
社会科(66949)
社会科学(66928)
(65306)
基金项目(64411)
自然(60212)
自然科(58753)
自然科学(58740)
自然科学基金(57666)
(54918)
教育(53416)
资助(48806)
编号(48201)
成果(38401)
重点(36697)
(35181)
(34360)
(34036)
课题(33062)
科研(32150)
创新(31694)
计划(31040)
大学(30219)
期刊
(86157)
经济(86157)
研究(63046)
学报(40392)
中国(37794)
科学(36708)
(33921)
管理(32047)
大学(30016)
学学(28318)
(25240)
教育(24938)
农业(24237)
技术(18922)
(14639)
金融(14639)
业经(14546)
图书(13694)
财经(13144)
林业(13129)
经济研究(13028)
科技(12788)
(12331)
理论(12121)
实践(11501)
(11501)
问题(11336)
业大(10950)
(10932)
(10787)
共检索到31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子祥  王健敏  陈晓鸣  段兆尧  叶寿德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on the trucks of infested Pinus yunna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in field and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oviposition scar in trunk was lower part > middle part > upper part;and the density dist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尚坤  唐艳龙  张彦龙  杨忠岐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作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最重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已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点。明确松褐天牛各虫态在不同地区寄主树干上的分布,对因地适宜地释放天敌昆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通过解剖受害马尾松,结合林间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和蛹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 6.5 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著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著;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著;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 cm和4.39 cm,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云南木蠹象是我国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云南松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被害云南松树木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虫幼虫和蛹在树木上的危害与分布。研究表明,云南木蠹象蛹室主要分布在云南松树木主干的中上部,其蛹室数量占主干蛹室量的76 99%;同时,云南木蠹象蛹室集中于树木主干,主干上的蛹室数占全树蛹室数的70 26%。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轮枝上的分布多集中在中上部轮枝,即第1~3轮轮枝。在这些轮枝上的蛹室数目是所有轮枝蛹室数目的87 69%。从生长年龄而言,蛹室主要分布在1~2年生的主干和侧枝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目的】揭示油松树干横截面面积年增长量(RAI)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机制,验证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在油松上的应用效果,确定基于RAI模拟预测材积年增长量和单木叶生物量的理想模型和树干位置。【方法】在9个不同年龄和竞争状态的油松林内选取27株10~98年生样木,于不同树干位置截取312个圆盘测算并分析各样木的RAI垂直分布模式,比较其与各理论模式的异同,揭示相关机制;基于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构建油松RAI垂直分布模型,根据拟合优度等验证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在不同RAI垂直分布模式和整体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树干位置RAI与全树干水平的差异及与材积年增长量和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确定理想模型和树干位置。【结果】油松RAI垂直分布包括2种模式,差异主要源自树干中间区,有效树冠区和膨大区RAI分布分别与水分传输和机械支持的理论模式相近,而中间区RAI分布与各理论模式的异同因样木而异; RAI垂直分布模型可解释其垂直变异的82.76%;不同模式和整体水平,有效树冠基部RAI与全树干水平的差异均小于其他位置,胸高处RAI与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均优于其他位置,而与材积增长量的异同因模式而异,或优于其他位置或略差于理想位置。【结论】水分传输和机械支持需求分别决定有效树冠区和膨大区的RAI垂直分布,二者的相对重要性及生物环境等因子共同决定树干中间区的分布; 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在油松上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树冠基部对全树干水平的代表性较高,在胸高处测算RAI并据此预测材积年增长量是有效但存有缺陷的方法,对单木叶生物量的模拟预测效果良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陈晓鸣  刘娟  杨子祥  段兆尧  和玉华  陈飞  
为探索松墨天牛取食对林木的分解作用,本文通过对松墨天牛幼虫及成虫取食量的测定,寄主云南松韧皮组织及松墨天牛幼虫排泄物成分对比分析,并与资源利用相同的木材微生物分解能力进行对比,阐明了松墨天牛作为分解者的重要分解作用。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期(约为55 d)取食分解林木生物量平均为12.42 g(24.40 cm3),成虫期取食分解林木生物量平均为12.87 g(25.28 cm3);松墨天牛幼虫对糖类物质的利用度很高,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利用能力,取食分解后总糖减少83.58%,粗纤维减少23.87%,1头松墨天牛幼虫期分解的林木粗纤维质量为1.93 g,分解利用率为0.008 g.d-1。松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江霞  周汝良  吴明山  刘智军  石雷  
根据影响松墨天牛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年均气温及≥10.8℃积温,建立松墨天牛适生性空间分布模型;利用云南省常规气象站点历史数据以及其它环境变量因子,建立云南省年均气温空间模拟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及建模功能,完成云南全境的年均气温≥10.8℃积温的空间连续化模拟与表达。最后以90 m×90 m空间尺度,实现了云南省松墨天牛空间适生性计算、空间分布模拟与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适生性较广,云南北部雪线附近及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区为不适宜区,滇西北及滇东北的高山区域为低适宜区之外,云南大部分为松墨天牛的高适生区或较高适生区,适生性明显与生态区位相关。以定量化、精细化及可视化方式进行松墨天牛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张世渊  黄华正  吕兆田  史迎寅  
本文对松树枯萎类型和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萎松树根据木质部内线虫种类和媒介昆虫种类在宁波可分为4个类型: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拟松材线虫,松墨天牛×其他线虫和松墨天牛×无线虫。松树枯萎数量与气候条件有关。夏季高温干旱,枯萎松树数量明显增加。引起松树枯萎的主要生物因子是松墨天牛,处于逆境的松林,只要有1头性成熟雌成虫侵入,松树枯萎数量就会以1:9的几何级数逐年增加。松材线虫在松墨天牛参与下能引起感病的黑松快速死亡,但与松树枯萎数量无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罗天祥  邓坤枚  李文华  
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综合反应了植物利用资源的能力,是植物适应环境所体现出的关键叶性状。为深入了解SLA和LDMC沿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该文对云南省永仁县万马乡2株云南松(树高14.4m,树龄29年;树高30.2m,树龄138年)不同冠层高度叶片SLA和LDMC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树木、不同叶龄SLA和LDMC的差异,初步探讨了SLA和LDMC在云南松冠层中的垂直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对于SLA,29年生云南松当年叶和1年叶比138年生云南松分别高27.66%和16.71%;对于LDMC,138年生比29年生分别高14.67%和5.10%;②SLA与LDMC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本树  姜景民  孙海菁  
火炬松树干通直度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初探@吕本树@姜景民@孙海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火炬松,种源—家系,通直度,遗传变异火炬松树干通直度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初探*吕本树姜景民孙海菁关键词火炬松种源—家系通直度遗传变异在火炬松(Pinustaed...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董奕帆   于海英   王蛟   樊建庭  
【目的】从垂直空间角度,明确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上的空间分布,探索这2种天牛的种间关系,为其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辽宁抚顺的红松P koraiensis林中同时监测到云杉花墨天牛与褐梗天牛成虫,且在同一株红松上能发现这2种天牛幼虫。以红松作为天牛幼虫的栖息资源,以红松的垂直高度作为资源序列,选取受天牛危害的红松立木,以40 cm为单位,研究云杉花墨天牛与褐梗天牛幼虫的形态学特征、在红松受害木上的分布位置、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结果】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在红松上的分布为(87.20±8.45)头·株~(-1),褐梗天牛幼虫在红松上的分布为(24.40±2.37)头·株~(-1)。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在红松上呈正偏态分布,地上80~120 cm处分布最多,为(16.40±2.38)头·株~(-1),显著高于80 cm以下及120 cm以上高度的幼虫数量(P<0.05);褐梗天牛幼虫在红松受害木地上部分均匀分布,200~280 cm高度处数量最多,占总体幼虫数量的33.63%,显著高于120 cm以下、160~200 cm及320 cm以上的幼虫数(P<0.05);在红松受害木地下部分均未发现这2种害虫的幼虫。云杉花墨天牛幼虫和褐梗天牛幼虫的生态位宽度有一定差异,分别为0.694 4和0.757 6,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804 6。【结论】云杉花墨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红松树干中下部,褐梗天牛幼虫在红松树干各高度上均匀分布,两者在红松上生态位重叠较高,生态特性相似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表明两者在红松林内有较高竞争关系。图2参2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立水  李吉跃  
应用TDP(ThermalDissipationProbe)技术对油松树干液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野外近1a的实地定位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区油松在研究年份中除4、6、7、8月份外,土壤含水量低于10%,土壤水势小于-15MPa.油松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容积含水量和土壤水势呈明显线性相关关系.油松在全生长期受水分胁迫影响.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在7、8月份明显受气象因素影响,在5、6月份则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在9、10月份不同时间段分别以土壤水分或气象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在7、8月份油松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总辐射、大气水势、空气相对湿度、绝对温度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及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森  马履一  王小平  翟明普  
应用热脉冲式液流测定系统 (HPVR)和Delta T自动气象站 ,对华北土石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液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 1年的观测 .对液流的日变化、各位点液流及最大液流位点的时空变异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分析了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液流特征 .应用SPSS系统对平均液流速度和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表明 ,辐射强度、风速、空气温度是影响液流的主要因子 ,相对湿度与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 ,并给出了依据气象因子估算液流速度的统计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海林  杨文云  高成杰  李昆  熊晖  杨发成  
为确定高产脂云南松的早期选择指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不同海拔、不同产脂量云南松的针叶、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的组成性树脂道特征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高产脂与低产脂云南松的针叶树脂道个数、树干木质部树脂道密度、韧皮部树脂道大小及单位长度树脂道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不同海拔之间无显著差异;高、低海拔高产脂云南松针叶树脂道数量分别比低产脂的高38.89%、30.34%,树干木质部树脂道密度分别高58.06%、48.48%,韧皮部树脂道大小分别高32.20%、29.73%,韧皮部单位长度树脂道数量分别高21.95%、38.51%。说明针叶树脂道数量、树干木质部树脂道密度及韧皮部树脂道大小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飞  王健敏  孙宝刚  陈晓鸣  杨子祥  段兆尧  
广泛收集云南松地理分布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制作云南松物种的分布现状图,并根据ClimateChina预测模型确定云南松分布区间的气候参数,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徐文铎湿度指数(HI)、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量(PET)、可能蒸散率(PER)以及单一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MAT)、1月平均气温(TAV01)、7月平均气温(TAV07)、年降水量(MAP)、>5℃积温(DD5)、>18℃积温(DD18)、极端最高气温(MWMT)、极端最低气温(MCMT)、气温年较差(TD)、年热湿比(AHM)等指标,研究云南松的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辉  张学利  党宏忠  宋晓东  孟鹏  张日升  
[目的]确定优良固沙树种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_s)方位变化规律,探讨环境因素对方位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计(TDP)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素,比较分析不同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差异、季节动态及与降水、土壤体积含水率(θ)、太阳辐射强度(R_s)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赤松树干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J_s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格局,且均与R_s间表现出紧密的协同变化关系;(2)在中等强度干旱和极端干旱情况下,各方位边材J_s均同步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充后又快速回升;(3)在典型晴日里,树干各方位边材J_s其午间峰值出现的时刻有差异,呈从早到晚分别是东侧、南侧、西侧、北侧这种顺时针的方位规律;(4)在整个生长季,J_s的日平均值大小一般为南侧>西侧>北侧>东侧,但方位间差异并不显著(P=0.35),北侧J_s的平均值最接近4个方位的平均值(约为平均值的1.01倍)。[结论]为降低观测成本,通过北侧一个方位的测定来估算赤松单株的液流通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影响赤松各方位液流过程明显变化的θ的阈值为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