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1)
- 2023(9873)
- 2022(7710)
- 2021(7033)
- 2020(5573)
- 2019(12504)
- 2018(12193)
- 2017(21137)
- 2016(12356)
- 2015(14161)
- 2014(14572)
- 2013(13524)
- 2012(12332)
- 2011(10711)
- 2010(11160)
- 2009(10005)
- 2008(10103)
- 2007(9256)
- 2006(8145)
- 2005(7612)
- 学科
- 企(69129)
- 企业(69129)
- 业(64403)
- 管理(55990)
- 济(44885)
- 经济(44799)
- 财(20852)
- 业经(20289)
- 技术(20122)
- 方法(18582)
- 务(17184)
- 财务(17157)
- 财务管理(17149)
- 企业财务(16268)
- 理论(15347)
- 中国(14400)
- 制(12448)
- 技术管理(11905)
- 企业经济(11863)
- 和(11522)
- 体(11376)
- 划(11203)
- 数学(10986)
- 数学方法(10885)
- 经营(10467)
- 策(10461)
- 农(10023)
- 体制(8840)
- 决策(8534)
- 教育(8228)
- 机构
- 学院(175028)
- 大学(164214)
- 管理(66723)
- 济(63316)
- 经济(61722)
- 理学(55856)
- 理学院(55310)
- 管理学(54503)
- 管理学院(54154)
- 研究(53580)
- 中国(40586)
- 京(35113)
- 财(32354)
- 科学(31586)
- 江(31288)
- 技术(28397)
- 所(26807)
- 州(26575)
- 职业(25538)
- 中心(24897)
- 财经(24740)
- 农(23943)
- 研究所(23895)
- 范(23046)
- 业大(22809)
- 师范(22767)
- 经(22191)
- 北京(22052)
- 院(20116)
- 商学(19312)
- 基金
- 项目(109553)
- 科学(87448)
- 研究(87422)
- 基金(75216)
- 家(64296)
- 国家(63541)
- 科学基金(55654)
- 社会(52458)
- 社会科(49408)
- 社会科学(49395)
- 省(47410)
- 教育(45071)
- 基金项目(39051)
- 划(38702)
- 编号(38351)
- 自然(34725)
- 自然科(33963)
- 自然科学(33951)
- 自然科学基金(33394)
- 成果(30453)
- 资助(29606)
- 课题(28949)
- 创(25986)
- 重点(25313)
- 业(24685)
- 年(24204)
- 部(24148)
- 项目编号(24009)
- 创新(23899)
- 发(23691)
- 期刊
- 济(77843)
- 经济(77843)
- 研究(49157)
- 中国(44611)
- 教育(36189)
- 管理(32641)
- 财(31080)
- 技术(27991)
- 学报(23538)
- 科学(22730)
- 农(20818)
- 职业(18295)
- 大学(18281)
- 学学(16980)
- 农业(14037)
- 融(13409)
- 金融(13409)
- 业经(13257)
- 财经(13154)
- 技术教育(12846)
- 职业技术(12846)
- 职业技术教育(12846)
- 坛(11471)
- 论坛(11471)
- 经(11442)
- 经济研究(11308)
- 技术经济(11171)
- 财会(10492)
- 业(9770)
- 科技(9727)
共检索到27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文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合作,创建"校企共同体",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校企共同主动对接产业要求,调整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以校企共同体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也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共同体 办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区域主导企业建设"校企共同体",冠名成立友嘉机电、金都管理、达利女装、临江管理、新通国际、青年汽车、普达海动漫艺术等七个新型二级学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建立"管理共同体领导机制"。按照企业出任理事长校方任副理事长、企业人数多于校方(一般是4∶3)的原则安排理事会人员,保证企业对共同体的"主体发言权"和责任担当。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由校企双方协商交叉选派,部分学院院长由企业总经理兼任。实行"师资共同体互补机制"。各学院聘请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企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斌
高职培养的汽车类人才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毕业生低水平的高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不对口率、较低的业内稳定率,显示出高职汽车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通过青年汽车学院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提出高职汽车类院校培养不可替代性人才的实施途径,为高职汽车类院校培养不可替代性人才的路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 汽车类院校 人才培养 路径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在全国1 300多所高职院校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独特的"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蜚声全国。这个由杭职院创新提出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成为学院的"金字招牌",也得到了职教界的广泛认可。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学院"基于校企共同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摘得一等奖。走进杭职院,"条件好"是第一观感。友嘉企业培训中心里,学生与企业技师在与企业完全同步的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鉴铭 梁宁森 周小海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遇到了理论研究滞后、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律法规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五大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共同体"建设与实践为主线,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校企共同体理论研究;实施区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园-企-校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满足企业利益诉求,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以及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等措施,改善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通过"区校联盟"、"园-企-校联盟"、市长联系学校制度等灵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与职责。"校企共同体"模式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试验地",为推动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更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必由之路。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进一步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总体而言,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结合各自特点积极探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也仍然存在认识层面有偏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建校20年来,始终与杭州发展同频共振,以质立院,探索出职教改革的“杭职路径”,通过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赋能区域经济建设。亮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彰显发展活力。学校与杭州医药港合作共建杭州医药港学院—杭职产教融合基地,联合港区企业成立了“环杭州湾医药产业人才培养联盟”,服务杭州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学校与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杭州数智工程师学院”,探索实践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办学;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商贸产业学院,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产教融合发展,助力信息技术、数字现代服务业发展。携手临平区政府、安吉县等地方政府,围绕人才培养、创业就业等领域开展地校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仿真实训 校企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9年12月开始筹建,2009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建校。近年来,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只海平 富国亮
内涵"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是指职业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通过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合作基础,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合作目标,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联合构建的一种合作办学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立 梁师俊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解决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的有效途径,已在我国广泛试点。本文通过分析参与现代学徒制各主体利益诉求及存在困境,提出了破解的方法,并在深刻理解现代学徒制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根据建设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要求,探索实践了以学院办学主体、行业协会协调主导、企业基础支撑为基本特征的"1+1+X"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共同体模式。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共同体 行业 企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文化梯度育人"理念,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和举措,成效显著。分析教育对象的多重社会角色,把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分为"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分层施教,分段推进。不同梯度的角色,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载体。培育学生素养是梯度育人的起点,学生素养由思想政治素养、科学人文素养、知识技能素养、法律道德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承瑞
近年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造了"鲁缆模式""正顺模式""金威模式""华贸模式""大峰模式"等多个校企一体化办学范例。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推行校企一体化办学,服务企业、面向社会是准确定位,全面融合、无缝对接是核心理念,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有效机制,多岗轮换、全面发展是目标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科研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投入产出指标的分析及与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相关数据的比较,探析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指标的构成,提出加大科研投入规模、明确科研方向定位、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提升科研产出效率及坚持科研正确导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 投入产出 效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海东 郝超 周同根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厂中校 合作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俊
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竞赛体系的实践探索为例,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特征和要素,并提出职业素质竞赛体系提升教育资源整合度、人才培养贡献度和企业用人满意度的三大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 竞赛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版专业目录下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创业园的创业教育
地方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与实践探析
高职院校有组织的企业实习模式与实践——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境外办学实践——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依托地方优势产业 创建特色高职院校——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