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5)
- 2023(9488)
- 2022(8107)
- 2021(7339)
- 2020(6202)
- 2019(13641)
- 2018(13433)
- 2017(25249)
- 2016(13415)
- 2015(14927)
- 2014(14247)
- 2013(13863)
- 2012(13077)
- 2011(11637)
- 2010(12130)
- 2009(11520)
- 2008(10852)
- 2007(9742)
- 2006(9159)
- 2005(8638)
- 学科
- 济(73794)
- 经济(73732)
- 管理(36055)
- 业(30670)
- 企(24226)
- 企业(24226)
- 方法(21847)
- 地方(19582)
- 数学(18823)
- 数学方法(18533)
- 中国(17843)
- 农(16113)
- 业经(14537)
- 学(14273)
- 财(13724)
- 地方经济(13065)
- 制(11953)
- 农业(10987)
- 贸(10117)
- 贸易(10105)
- 融(10045)
- 金融(10044)
- 银(9983)
- 银行(9975)
- 易(9667)
- 行(9595)
- 环境(9524)
- 理论(8973)
- 体(8811)
- 和(8411)
- 机构
- 学院(188038)
- 大学(186168)
- 济(86134)
- 经济(84441)
- 研究(68648)
- 管理(66375)
- 理学(55644)
- 理学院(55017)
- 中国(53945)
- 管理学(53914)
- 管理学院(53561)
- 财(40045)
- 科学(39214)
- 京(38905)
- 所(34939)
- 中心(31651)
- 研究所(30804)
- 财经(30769)
- 江(30693)
- 经济学(28031)
- 农(27971)
- 经(27694)
- 州(27200)
- 范(25738)
- 师范(25523)
- 经济学院(24830)
- 北京(24817)
- 院(24466)
- 业大(23750)
- 财经大学(22358)
- 基金
- 项目(117030)
- 科学(92001)
- 研究(88636)
- 基金(84285)
- 家(72698)
- 国家(72084)
- 科学基金(61407)
- 社会(58148)
- 社会科(55034)
- 社会科学(55024)
- 省(46036)
- 基金项目(43376)
- 教育(39965)
- 划(37686)
- 自然(36754)
- 编号(36403)
- 自然科(35919)
- 自然科学(35908)
- 自然科学基金(35191)
- 资助(34666)
- 成果(30493)
- 发(27105)
- 重点(26619)
- 课题(25321)
- 部(25154)
- 国家社会(24522)
- 创(23963)
- 创新(22455)
- 性(22430)
- 发展(22363)
共检索到308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去年以来,杭州GDP增幅重回两位数增长区间,宏观数据在同类城市中表现抢眼,经济运行呈现出V形反转走势。与此同时,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微观感受寒意阵阵,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出现背离。本文主要剖析杭州经济运行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缘何背离,探讨这种背离是否具有持续性,并提出在宏观经济V形反转背景下需要更加关注哪些问题。
关键词:
杭州经济 宏观数据 微观感受 背离之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迪 莫璇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杠杆率的定义出发,基于资产收益率的视角,解释宏微观杠杆率背离问题。研究发现:(1)非金融企业整体宏微观杠杆率背离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是行业资产收益率普遍偏低,工业企业、各行业的国有企业贡献最大;(2)非金融企业整体宏微观杠杆率背离程度持续扩大,主要原因是资产收益率持续降低,工业企业、各行业国有企业在背离问题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程度正逐年上升;(3)建筑业中,私营企业背离程度加剧且贡献最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倪红福 冀承
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深入探究了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温差”的现象、成因及对策。宏微观不一致的典型现象包括宏观经济中高速增长与微观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存在不同步性、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与实际获得感较低具有显著差异、总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与青年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产生明显背离。“温差”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加总偏差、对宏观数据的认识存在个体感受的“幻觉”和信息偏差、收入分配不均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加强宏微观核算数据的整合、改进数据采集与统计方式,提振微观主体预期和信心、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四个方面提出了弥合“温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数据 微观感受 温差 国民经济核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磊
本文对目前不少教科书或专著在微观经济学和宏现经济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阐释错误或表述不准确进行了分析、矫正。认为价格变动比率等于需求量反向变动比率时,价格变动会导致企业生产收益不变的表述是错误的。显示性偏好理论的有关表述也欠妥。某教科书关于消费者剩余的说明是错误的。对子哈罗德模型中的自然增长率进行了推论,弥补了不少教科书的不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徐义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志华 赵福昌 李成威 张鹏 陈龙 闫晓茗
调研组在广东和浙江两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两省财政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出现稳中有升、结构优化、亮点频现的态势。同时,也发现当前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宏观政策实施中出现了一些相互掣肘现象,反映出宏观政策目标之间在一定时空下冲突,以及"一刀切"政策对不同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带来影响。这些问题在其他地方也存在,但在东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值得关注。(1)"踩油门"与"踩刹车"并举,地方政府无从应对;(2)各类财税优惠措施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相冲突;(3)减费"降成本"与社保支出高增长加剧了矛盾;(4)眼前"花钱"与长远可持续失衡;(5)对"花钱"与"办事"的考核脱节。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地方财政经济运行 宏观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志华 赵福昌 李成威 张鹏 陈龙 闫晓茗
调研组在广东和浙江两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两省财政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出现稳中有升、结构优化、亮点频现的态势。同时,也发现当前地方财政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宏观政策实施中出现了一些相互掣肘现象,反映出宏观政策目标之间在一定时空下冲突,以及"一刀切"政策对不同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带来影响。这些问题在其他地方也存在,但在东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值得关注。(1)"踩油门"与"踩刹车"并举,地方政府无从应对;(2)各类财税优惠措施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相冲突;(3)减费"降成本"与社保支出高增长加剧了矛盾;(4)眼前"花钱"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地方财政经济运行 宏观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舒方 陈琳 廖鸿志
一、传统的微观经济系统模型 从传统的经济理论角度看,微观经济系统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系统,它只含有两个要素,即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达到系统内物质流与信息流的循环,从而实现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消费者是商品的购买者,同时又是劳动力和资金的供应者;生产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远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直处于繁荣阶段,无论是GDP增长率还是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都在逐步提高,而此时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却在一直下滑,本文将此称为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背离之谜。我们以1996年到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首先发现造成上市公司这十年来业绩滑坡的根源在于IPO时的利润操纵,只不过是带着面纱的IPO后业绩下滑。其次我们控制了IPO效应后,进一步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一致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分析框架、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金融监管的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范式调整、资本市场发展等六个方面,对此展开了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泰
一、投资拉动,重工业打头仍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特点从1991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主要以消费需求和国内需求拉动方式,转向了以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为主的增长方式。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十分明显,投资增势强劲,轻重工业增速差距拉大,消费相对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0.7%。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441.1亿元(1990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4%(三月份为26.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8.3%和26.3%。轻重工业增速差距达到了8个百分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向军
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上年末和今年1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失业问题较为突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志恒 王亚亭 王莹
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明显不同的是,中国股市近两年来迭创新低,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背离已成为某些人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的理由。通过从股市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中国股市的功能定位、指数设计的缺陷、上市公司的结构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政策的多变性、国有股减持和高价增发给市场造成的冲击等方面,来分析这种背离现象的真正原因,通过经济因素和政策的因素的分析,认为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背离更多是由于中国股市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股市 宏观经济 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