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
2023(1202)
2022(1034)
2021(963)
2020(787)
2019(1841)
2018(1762)
2017(3116)
2016(1722)
2015(1934)
2014(1758)
2013(1946)
2012(1851)
2011(1715)
2010(1747)
2009(1548)
2008(1409)
2007(1211)
2006(1170)
2005(1134)
作者
(4731)
(4177)
(3927)
(3613)
(2994)
(1974)
(1912)
(1614)
(1559)
(1492)
(1474)
(1461)
(1458)
(1406)
(1328)
(1326)
(1317)
(1291)
(1198)
(1172)
(1066)
(982)
(953)
(949)
(943)
(911)
(887)
(884)
(844)
(836)
学科
(7230)
经济(7225)
地方(3884)
(3796)
管理(3333)
(3059)
企业(3059)
(2088)
贸易(2087)
中国(2006)
(1981)
地方经济(1912)
公司(1887)
(1835)
国公(1834)
跨国(1834)
跨国公司(1834)
(1736)
方法(1723)
(1639)
业经(1547)
(1418)
数学(1354)
数学方法(1337)
(1315)
金融(1315)
农业(1278)
(1251)
(1213)
电子(1106)
机构
大学(22519)
学院(22412)
研究(9475)
(8662)
经济(8476)
管理(7743)
(7264)
中国(6594)
理学(6395)
理学院(6245)
管理学(6176)
管理学院(6113)
科学(5536)
(4845)
(4420)
研究所(4395)
(4346)
中心(4338)
(4075)
(3716)
师范(3685)
(3648)
(3279)
(3251)
财经(3047)
师范大学(3020)
研究院(2889)
北京(2750)
技术(2710)
(2676)
基金
项目(15204)
科学(11807)
研究(11533)
基金(10520)
(9263)
国家(9193)
科学基金(7629)
社会(6955)
社会科(6574)
社会科学(6571)
(6223)
基金项目(5507)
(5346)
教育(5084)
自然(5003)
自然科(4881)
自然科学(4878)
自然科学基金(4779)
编号(4637)
资助(4352)
成果(3913)
(3766)
课题(3659)
重点(3457)
(3247)
(3157)
(3023)
发展(2985)
科研(2980)
创新(2958)
期刊
(12187)
经济(12187)
研究(8206)
中国(5703)
管理(3528)
学报(3434)
科学(3204)
教育(3171)
(2923)
金融(2923)
(2896)
(2693)
大学(2336)
国际(2235)
经济研究(2195)
学学(2102)
(2098)
农业(1949)
业经(1887)
技术(1874)
问题(1617)
世界(1550)
(1536)
(1395)
图书(1393)
资源(1310)
(1287)
论坛(1287)
财经(1275)
商业(1206)
共检索到39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8年5月1日启用。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是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先明  肖挺  
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两端的宁波与嘉兴两市在大桥通车前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变化进行的研究,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沿线城市消费的影响。通过合成控制法对控制组城市进行赋权,从而模拟出假设在未通车的反事实状况下两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研究发现大桥通车后的宁波与嘉兴两市的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没有达到理论上未通车时本应达到的水平,即出现了消费流出的问题。大桥通车使得宁波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流失4.1%,嘉兴为7.7%。这表明交通设施完善的"虹吸效应"存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李龙伟  张银龙  陆灯盛  吴明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科学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特点,构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2000, 2005, 2010和2015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服务4大类12个子类服务功能,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等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 261.25, 259.52和224.30亿元,调节服务是其主要服务类型,占总服务价值的60.00%以上;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保持土壤是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三者占到服务价值的80%以上。分析表明,城市建设、过度围垦是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价值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对杭州湾滨海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的动态变化及定量化评估,建议以其为指导,为杭州湾滨海湿地现有资源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远  徐建军  袁红清  
聚焦湾区经济,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协调湾区内产业带和城市间联动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策源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环杭州湾大湾区内六个中心城市(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为样本,进行空间差异与协调分析,探索湾区内各主要城市联动发展、协同路径,缩小区域差距,提升发展层级,使湾区内各市平衡发展,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忆湄  李加林  龚虹波  叶梦姚  冯佰香  何改丽  黄日鹏  
运用RS和GIS技术,提取2005、2010和2015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土地利用信息,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定量分析了2005—2015年围填海影响下宁波杭州湾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损益变化,并在计算围填海强度指数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法刻画了围填海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宁波杭州湾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下降趋势,且价值损失趋于加速。(2)10年间,研究区绝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各项服务的总价值以及单项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价值量缩减,且2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童亿勤  杨晓平  张殿发  
文章以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方法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1987年的9.176×109元降至2000年的8.989×109元,减少量为1.861×108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从1987年的5.872×108元增加至2000年的1.011×109元,非物质价值由1987年的8.588×109元减至2000年的7.978×109元,物质产品价值增加量小于非物质经济价值的下降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俊楠  
宁波杭州湾新区自挂牌成立以来,先后拥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海洋经济集聚区等名片,但在光鲜亮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果下,由最初围填海工程建设下所建立的宁波杭州湾新区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国家海洋局出台并实施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杭州湾新区生态修复补偿问题也提上日程。本文以2001年杭州湾新区大规模开发起始时间至2016年,总计16年期间杭州湾周边海域生态服务水平为基础,运用生境等价分析法,分别得出生物资源损害81.81%,纳潮量损害17.02%,海水质量损害32.97%和近岸生态功能损害64.63%,采取种植海草床方式进行修复,修复期为8a,在3%的贴现率水平下,所需海草床292平方公里,才能使被填海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理论上恢复到初始水平。这一结论可作为杭州湾新区未来进行围填海生态修复建设和生态补偿管理的技术依据,亦可为其他围填海工程影响海域作为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童亿勤  杨晓平  张殿发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7年和2000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建设用地、水体和养殖用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水田、旱地、滩地、林地和盐田呈减少趋势。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平均面积由0.245 km2降至0.173 km2,斑块密度则由4.081个/km2提高到5.781个/km2,斑块数量增加了42%。由于斑块的破碎化,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本文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刚,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V”组合城市。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亚欣  秦诗立  胡思琪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湾区经济新时代。杭州湾大湾区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区域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有潜力建设世界级大湾区。本研究通过梳理浙沪合作共建杭州湾经济区已有基础及存在问题,找准合作突破口,从港航物流、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协作等角度提出浙沪合作共建杭州湾经济区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同炎,李国豪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宁波市委托编制了杭州湾通道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了进一步论证该项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加科学、合理和可行,更趋完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应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的请求,于1995年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杭州湾通道预可行性研究北京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建设杭州湾通道具有跨世纪的战略意义,有其特定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它有利于加强我国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的沟通。专家们指出,杭州湾通道的桥位选择与接线方案完全符合我国交通大通道二纵二横的总体框架与布局。建设杭州湾通道是建设我国东部沿海以上海港为中心,宁波港、舟山港、乍浦港为南翼,南通港、张家港等为北翼的东方港口群的重要条件,是建成我国沿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关键举措。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的建设步伐,否则,不仅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有可能造成现有港口航运的萎缩。会议在充分肯定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同时,还从不同的角度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该项目前期工作的下一步安排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思明  成安生  
应用非线性移动边界有限元法的水动力和水扩散数值模型,研究了杭州湾流场的时空变化;计算了上海金山炼油厂水域污水排海对杭州湾水质影响的范围和强度;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下,溢油事故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杭州湾潮差大、潮流急、垂向混合作用强,当水域排污强度为1.92×104m3/天时,舟山本岛水域的污水浓度是排海污水浓度的十万分之一。冬季静风憩流时溢油,污染时间最长,强度最大;偏南风时,溢油码头附近的边滩及沿岸水域污染程度最严重,风险最大。由于成品油具有挥发性,因此溢油油膜在距溢油处为中心的半径12km范围内挥发殆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盛龙  钟俊生  木下泉  郑海杰  
本文基于采自杭州湾湾口、日本有明海和四万十川沿岸碎波带的天然花鲈仔稚鱼,研究比较了三者的外部形态、脊椎骨数、背鳍和臀鳍支鳍骨数的差异。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水域的花鲈样本,体侧黑色素较少;吻长、体高和体长比相对较小;脊椎骨数分别为35,35.25±0.25;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分别为25.33,25,均比四万十川的样本脊椎骨数(36)和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26)为少,探明了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的花鲈仔稚鱼在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与四万十川的样本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中国产花鲈的形态特征,对中国花鲈的学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花鲈的学名应该为Lateolabrax maculates(McClella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