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9)
2023(14518)
2022(12094)
2021(11051)
2020(9068)
2019(20603)
2018(20560)
2017(38918)
2016(21649)
2015(24272)
2014(24366)
2013(24021)
2012(21626)
2011(19350)
2010(19215)
2009(17409)
2008(16726)
2007(14464)
2006(12837)
2005(11200)
作者
(63688)
(53079)
(52620)
(50315)
(33885)
(25651)
(23925)
(21001)
(20282)
(18741)
(18564)
(17989)
(17186)
(16722)
(16468)
(16276)
(15982)
(15851)
(15364)
(15246)
(13356)
(13093)
(12866)
(12051)
(11950)
(11779)
(11699)
(11695)
(10602)
(10523)
学科
(87355)
经济(87266)
管理(57668)
(53328)
(42874)
企业(42874)
方法(36926)
数学(31079)
数学方法(30728)
(24857)
中国(23448)
地方(22992)
(22583)
业经(20608)
(18280)
农业(17156)
环境(16478)
理论(14611)
(14538)
(13437)
(13113)
贸易(13106)
(12578)
技术(12506)
(12237)
(12167)
地方经济(12039)
(11633)
金融(11631)
(11602)
机构
学院(303709)
大学(303117)
管理(118171)
(111875)
经济(109231)
研究(105842)
理学(102479)
理学院(101218)
管理学(99284)
管理学院(98744)
中国(76027)
科学(71266)
(65438)
(54100)
(52795)
研究所(50129)
(49495)
业大(48371)
中心(47290)
(44858)
(43810)
师范(43327)
农业(41382)
北京(41270)
财经(40337)
(39427)
(39146)
(36600)
师范大学(35267)
技术(33217)
基金
项目(217847)
科学(170392)
基金(156367)
研究(156130)
(138344)
国家(137222)
科学基金(116613)
社会(96694)
社会科(91408)
社会科学(91383)
(86349)
基金项目(84387)
自然(77463)
自然科(75518)
自然科学(75500)
自然科学基金(74098)
(73209)
教育(70065)
编号(63501)
资助(63183)
成果(50455)
重点(49749)
(48049)
(45970)
(44523)
课题(44142)
科研(42133)
创新(41550)
计划(40583)
国家社会(39331)
期刊
(123756)
经济(123756)
研究(84879)
中国(54408)
学报(53287)
科学(49148)
(47958)
管理(41044)
大学(38868)
学学(36693)
(34175)
教育(33927)
农业(33861)
技术(24672)
(22156)
金融(22156)
业经(21629)
经济研究(18650)
财经(17993)
(17635)
资源(16922)
图书(16584)
问题(16507)
科技(16001)
(15191)
(14804)
理论(14080)
林业(13784)
业大(13756)
现代(13570)
共检索到432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海  张海景  项凌云  刘材材  秦玉涛  
基于2012年4月杭州湾南岸宁波慈溪附近水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生态群落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化水域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悬沙浓度低的水域是浮游植物高密度水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两者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调查水域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春季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优势种种数(2种)相对较少,并呈现出单一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平均丰度高,多样性指数均值低(1.05)的特征。虽然浮游动物群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守宇  邵君波  戴小杰  
根据杭州湾水质监测及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应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等概念 ,分析了杭州湾的富营养化及浮游植物多样性等问题。研究表明 ,杭州湾营养状态指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 ,COD、DIN和DIP在杭州湾营养状态指数的构成比例中分别占 6 4 .3%、34.6 %和 1.1% ;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自西北向东南呈递减—递增—递减的态势 ,其低谷区中心轴位于 12 1°30′E、30°0 0′N - 12 2°30′E、31°0 0′N连线 (图 1的A -A′线 )附近 ;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好 ,外海侧海域因为二者呈负相关而更有可能成为赤潮发生的“危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军燕  高志  沈红保  李瑞娇  余斌  
2015年4-5月对拉萨河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6门76种(属),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4.04×10416.04×104ind/L之间,平均密度为10.18×104ind/L,生物量变化在0.0370.37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13 mg/L;浮游动物4门51种(属),密度的变化范围是45.00125.00 ind/L之间,平均密度为84.09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06 80.063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041 mg/L。该河段浮游生物组成多以冷水性种类为主;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子涵  钟俊生  胡敏  侯世挺  仇延舫  
为了探讨杭州湾北岸表层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2014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5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杭州湾北岸水域(121°45'~122°09'E,30°45'~30°51'N)设置10个站点,每月大潮期间,以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0 cm,网目0.5 mm)进行表层拖网。结果表明,4航次采集到浮游动物12类42种,其中优势种共10种,秋季优势种最多(7种),夏季最少(4种)。四季共有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火腿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袁骐  陈亚瞿  
2001年2、5、8和11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进行了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共鉴定浮游动物44种(不含16种浮游幼体),优势种15种(优势度Y≥0.02),其中4季皆为优势种的仅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1种,优势种季节更替现象明显。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夏季>春季>冬季>秋季。与20年前相比,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种类数和主要优势种组成变化不显著,但优势种优势度(Y)和平均丰度均有所增加,多样性指数(H′)值一般在2左右。表明20年来调查区浮游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华  徐兆礼  
采用2001年5月、8月以及2003-2007年5月和8月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个季节12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平面分布和年际变化、优势种对总丰度的回归贡献,及其与洋山工程群施工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水域6年间的5月和8月总生物量年均值分别为207.41mg/m3和234.16mg/m3。2007年为两季最高值,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两季最低值。6年调查水域5月和8月的共同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5月主要优势种有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欢欢  张崇良  薛莹  徐宾铎  于海庆  任一平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凤雪  杜美荣  高亚平  姜娓娓  李文豪  董世鹏  侯兴  王军威  张义涛  张志新  蒋增杰  
为了解规模化贝类养殖水域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4、7、11月和2018年1月在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开展了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聚球藻(Synechococcus)、微微型真核生物浮游生物(picoeukaryotes)和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均值分别为(2.93±2.29)×10~(3)个/mL,(13.84±12.81)×10~(3)个/mL和(1.03±0.28)×10~(6)个/mL,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P< 0.01)。聚球藻春季主要分布于桑沟湾的西北、西南和湾外;夏季和冬季主要分布于湾外的大片海域;秋季则主要集中于西北近岸。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春夏秋冬均集中于湾内近岸海域,呈现从湾内向湾外递减的趋势。异养细菌夏季在湾外和西部近岸有一大一小两个高值区;春季、秋季和冬季均集中于西部近岸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均与Chl-a浓度、温度和颗粒有机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溶解氧存在较为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硝酸盐、铵盐呈显著正相关;聚球藻与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无显著关系。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云龙  袁骐  沈新强  
根据2000~2003年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状况和生态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海区浮游植物年际平均总量为2225 44×104ind/m3,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最高(8262 17×104ind/m3),舟山渔场次之(91 16×104ind/m3),杭州湾水域最低(30 91×104ind/m3)。群落的多项生态指标反映出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处于不稳定状态,H′的变动幅度大,其水域生态系统较杭州湾和舟山渔场更为脆弱,承受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强;海区浮游植物总量主要受控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圆筛藻属(Coscinodis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永久  俞存根  张平  邓小艳  张喆  沈海琪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主要类群的特征(丰度和个体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游泳动物可分为5大类群(六丝钝尾虾虎鱼、底层鱼、中上层鱼、虾、蟹),每种类群的丰度平均分别为546、213、83、316和15个/h,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0.29、2.19、4.96、0.36和6.66 g/个。根据各类群的丰度、底温、底盐及表层浑浊度,将整个海域分为杭州湾内和舟山近海水域,绝大部分类群的丰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绝大部分类群的个体大小没有区域差异性。受到浑浊度、外海水团交汇的影响,绝大部分类群主要聚集在舟山近海的高生产力水域。CCA分析表明,2个轴的环境因子能解释丰度总变异的25%,而仅能解释个体大小总变异的11.7%,说明环境因子对于鱼类及甲壳类的类群的数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于个体大小的分布影响较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根据2007~2009年每年8~10月在杭州湾海域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后的跟踪调查资料,采用群落结构测度公式、群落的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探讨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54种,其中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脊尾白虾(Exopalalaem o carinicauda)和葛氏长臂虾(Palaem on gravieri)为各次调查共有优势种。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游泳动物群落在8~9月处于相对稳定,10月处于不稳定状态。2008年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稳定性比2007年和2009年同期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薛俊增  蔡桢  方伟  吴惠仙  陆建红  
为了研究淀山湖昆山水域养殖围网拆除后的浮游生物生态现状,于2008年春季围网全部拆除后在淀山湖昆山水域设置5个断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淀山湖昆山水域各样点温度分布基本一致,水体呈弱碱性,pH值在8.39~8.85之间,电导值为0.87~1.02μs/cm,水体溶解氧在8.92~12.71mg/L之间,透明度值较小,多在0.35~0.60m间,总氮均值高于3mg/L,总磷在0.11~0.57mg/L之间,重金属浓度很低。调查期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215种,平均密度2.119×107ind/L,采集到轮虫9科30种,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trigla);采集到枝角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王云龙  蒋玫  
根据2000年-2002年5月、8月在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进行的水质、表层沉积物和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单项和多项综合评价法,着重分析、评价该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动趋势。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质综合评价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水质污染比前二年更严重;表层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处于微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浮游生物生态环境质量均处于中污染水平,年际变动幅度较小;由于水体污染严重,长江口、杭州湾附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处于重污染水平,2002年总体质量比前二年进一步下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学杨   丁东生   崔正国   曲克明   魏玉秋  
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过程至关重要,因为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次生生产者和生物泵的主要驱动因素,其群落变化可能会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评价各种环境因素对沿海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靖海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21年至2022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该海域进行4个航次的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调查,并应用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优势种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2021―2022年靖海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有显著增加,尤其是在2022年夏季,靖海湾海域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2021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高于2022年,在富营养化最严重的2022年夏季,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降至54.07个/m~3。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也显示,2022年夏季浮游动物群落与前3个航次有显著的区别。4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类47种,其中,桡足类是春季最优势的种群,浮游幼虫是夏季最优势的种群。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和短尾类溞状幼体[Zoealarva(Brachyura)]在4个航次中均为优势种,但在2022年夏季优势度和丰度均出现下降。通过结合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靖海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富营养化,而盐度影响了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此外,通过PCoA分析以及对比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发现,台风这类偶发性事件可能也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后续研究靖海湾生态系统以及了解近海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的控制因素,有助于科学管理靖海湾生态环境和深入了解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机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欣  钟俊生  王明星  李安东  蒋雪莲  王储庆  仇延舫  
2013年1月至12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站点,按月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进行了12个航次的调查,共采集到鱼卵81粒,隶属于4科6种;仔稚鱼143 782尾,隶属于23科69种。其中河口型鱼类(34种)和海洋型鱼类(24种)多于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型鱼类(7种)。鱼卵中以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居多,而仔稚鱼中个体数最多的是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占总渔获物的62.88%,其后依次为棘头梅童鱼(13.02%)、凤鲚(Coilia mystus,9.22%)、黄鳍刺虾虎鱼(Acanthogobiu...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