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9)
2023(3509)
2022(3245)
2021(3092)
2020(2693)
2019(6246)
2018(6145)
2017(12247)
2016(6708)
2015(7129)
2014(7084)
2013(7120)
2012(6686)
2011(6113)
2010(6094)
2009(5830)
2008(5605)
2007(4907)
2006(4585)
2005(3984)
作者
(19649)
(16822)
(16669)
(15675)
(10828)
(8274)
(7550)
(6450)
(6355)
(6053)
(5903)
(5706)
(5606)
(5462)
(5114)
(5058)
(5045)
(5027)
(4991)
(4914)
(4359)
(4206)
(4057)
(3896)
(3778)
(3715)
(3676)
(3647)
(3403)
(3388)
学科
(31355)
经济(31342)
管理(19880)
(16999)
方法(14763)
(14510)
企业(14510)
数学(11827)
数学方法(11742)
环境(9834)
地方(8950)
(8044)
(7163)
(7094)
(6310)
中国(6283)
业经(6159)
结构(5160)
(5022)
农业(5021)
理论(4867)
产业(4843)
(4680)
财务(4680)
财务管理(4672)
地方经济(4560)
企业财务(4534)
(4494)
(4441)
贸易(4440)
机构
学院(98070)
大学(95972)
(36849)
管理(36580)
经济(36088)
研究(34051)
理学(31788)
理学院(31313)
管理学(30673)
管理学院(30500)
中国(24629)
科学(23333)
(19995)
(17699)
(16897)
研究所(16464)
(15855)
(15753)
(15324)
(15170)
师范(15006)
中心(14786)
业大(14256)
财经(13925)
(12851)
北京(12619)
(12476)
农业(12312)
师范大学(12173)
经济学(11320)
基金
项目(67770)
科学(53867)
基金(50128)
研究(45992)
(44483)
国家(44146)
科学基金(37927)
社会(30469)
社会科(28930)
社会科学(28920)
基金项目(27735)
(27558)
自然(25921)
自然科(25202)
自然科学(25193)
自然科学基金(24790)
(22675)
资助(21419)
教育(20428)
编号(16547)
(15578)
重点(15514)
(14393)
科研(13475)
(13308)
计划(12871)
创新(12469)
国家社会(12412)
成果(12392)
课题(12223)
期刊
(42637)
经济(42637)
研究(24746)
学报(17100)
科学(16964)
中国(15782)
(13617)
大学(12245)
管理(12184)
(12110)
学学(11828)
农业(9364)
业经(7593)
(6976)
资源(6771)
财经(6612)
经济研究(6534)
技术(6399)
(6380)
金融(6380)
(6327)
旅游(6327)
(6327)
教育(5980)
问题(5891)
(5696)
商业(5175)
学刊(5100)
旅游学(5091)
游学(5091)
共检索到138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永久  俞存根  张平  邓小艳  张喆  沈海琪  
杭州湾—舟山近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传统产卵地和栖息地,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本研究根据2016年春季在杭州湾—舟山近海的80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群落数量和平均个体大小的空间分布,并根据典范对应分析法(CCA)研究了鱼类及大型甲壳类主要类群的特征(丰度和个体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游泳动物可分为5大类群(六丝钝尾虾虎鱼、底层鱼、中上层鱼、虾、蟹),每种类群的丰度平均分别为546、213、83、316和15个/h,平均个体大小分别为0.29、2.19、4.96、0.36和6.66 g/个。根据各类群的丰度、底温、底盐及表层浑浊度,将整个海域分为杭州湾内和舟山近海水域,绝大部分类群的丰度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绝大部分类群的个体大小没有区域差异性。受到浑浊度、外海水团交汇的影响,绝大部分类群主要聚集在舟山近海的高生产力水域。CCA分析表明,2个轴的环境因子能解释丰度总变异的25%,而仅能解释个体大小总变异的11.7%,说明环境因子对于鱼类及甲壳类的类群的数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而对于个体大小的分布影响较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根据2007~2009年每年8~10月在杭州湾海域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后的跟踪调查资料,采用群落结构测度公式、群落的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探讨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增殖放流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54种,其中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脊尾白虾(Exopalalaem o carinicauda)和葛氏长臂虾(Palaem on gravieri)为各次调查共有优势种。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游泳动物群落在8~9月处于相对稳定,10月处于不稳定状态。2008年放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稳定性比2007年和2009年同期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显仕  
根据1986、1998和2000年春季对山东半岛南部水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渔业资源、优势种及多样性的年间变化,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渔业资源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类更替加快,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增加,从而使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演替加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超男  水柏年  水玉跃  求锦津  张苗苗  田嘉琦  聂振林  田阔  
基于2013年春季(5月)在温州瓯飞滩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通过种间相遇机率(PIE)、方差比率法(VR)、卡方检验(χ2)、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点相关系数(Φ)、Ochiai指数、功能群划分和营养级构成等方法,对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种间相遇机率为0.65,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与其他种相遇机率最高(0.244),而凤鲚(Coilia mystus)最低(0.001)。种对为六丝钝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淼  周轩  洪波  
为研究杭州湾北部海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根据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于杭州湾北部进行的桁杆拖网调查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多元统计和ABC曲线等方法对该海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杭州湾北部共出现大型无脊椎动物22种,隶属4纲5目15科18属,十足目(Decapoda)所占种类数比例最高,达77.3%,其次为狭舌目(Stenoglossa),占比仅为9.1%。调查海域共出现5种优势种,分别是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太平洋长臂虾(Palaemon pacificus)、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黑龙江河篮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其中,安氏白虾为四季优势种,葛氏长臂虾为冬季、春季和秋季优势种。CLUSTER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显示,杭州湾北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在44%相似性水平下可分为2个群组,Ⅰ组为冬春组,Ⅱ组为夏秋组,组间差异系数达到57.76%。ANOSIM显示群组间差异极显著(R=0.4,P<0.01)。BIOENV表明,杭州湾北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温、盐度组合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39。研究表明,杭州湾北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优势种以小型虾类为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显著。群落的演替可能受温度、盐度变化及优势种的洄游习性影响,群落处于严重扰动状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公铭  黄经献  黄瑛  赵炳然  罗建波  冯庚菲  穆希岩  雷云雷  李绪兴  李应仁  
根据20102011年莱州湾渔业水域春季、夏季和秋季共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调查分析了该水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分析了游泳动物群落特征的年度和季节变化,包括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鱼类群落季节更替指数(AI)、迁移指数(MI);并利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评价游泳群落受干扰程度,利用扫海面积法估算游泳动物资源密度。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99种,其中鱼类55种,甲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宇  房恩军  郭彪  高燕  侯纯强  
根据2012年5月在渤海湾天津海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分布、鱼产力、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关系。鉴定出浮游动物28种,其中腔肠动物6种,桡足类9种,毛颚动物1种,糠虾类2种,浮游幼虫6种,其它动物4种。其中桡足类种数最多,其次为腔肠动物的水母类。调查区的浮游动物群落可分为近岸低盐类群、外海高温高盐类群、广盐类群等3个生态类群,且以后两者的种类占绝大多数。主要种类包括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短尾类幼体(Brachyura Larva)、夜光虫(Noctiluca ...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静  陈永俊  宋普庆  钟指挥  林龙山  
根据2008年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09年2月(冬季)、5月(春季)在东山湾开展4个航次的游泳动物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区系组成、相对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鉴定游泳动物166种,分隶于21目73科116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115种,蟹类次之,24种,再次虾类16种,头足类8种,其它类3种;鱼类适温性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渔获物优势种(IRI>100)有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日本单鳍电鳐(Narkejaponica)等9种,均为经济种,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雪  李凡  吕振波  徐炳庆  张良成  
根据2016—2017年4个季度烟威海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烟威海域4个季节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21种,其中鱼类79种,甲壳类36种(虾类20种,蟹类16种),头足类6种。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as)、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游泳动物种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为2.50~2.9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62~1.79,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5~0.59。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烟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可以划分为3组:组1(深水组)、组2(浅水组)、组3(低生物量组)。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组间季节差异明显(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草  水玉跃  覃胡林  冀萌萌  胡成业  李良  水柏年  
基于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七星列岛海域的底拖网渔获物进行分析,研究七星列岛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生态位和群落结构特征,得出游泳动物共80种,隶属于3纲14目42科62属,其中鱼类52种,虾类13种,蟹类10种,头足类5种。秋季优势种有6种,春季有4种,共有种为三疣梭子蟹。两季物种多样性指数(H')、(D)、(J')均为中等水平。生态位数值较大的物种秋季有六指马鲅(10.51)、哈氏仿对虾(9.47)、海鳗(8.84)等,春季有火枪乌贼(8.93)、口虾蛄(8.51)、带鱼(7.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文明  杨刚  张涛  赵峰  庄平  
为了解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状况,分析其是否受河口工程建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6月对该水域展开底拖网数据调查,通过分析其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来了解群落结构现状。结果显示,夏季该水域共出现游泳动物68种,种类组成主要以节肢动物和鱼类为主。优势种分别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主要为小型、低营养层次和短生命周期的物种。调查水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群落结构总体不稳定,受环境扰动较大。聚类和排序分析显示调查水域站位大致可分为两组,并且两组组间物种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R=0.825, P<0.01),主要是受到盐度和水温的影响。总体上看,近年来长江口深水航道和滩涂围垦等工程的建设可能对横沙浅滩及邻近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符芳菲  李纯厚  徐姗楠  
为了解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通过2016年冬季在胶州湾12个站位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6种,其中环节动物32种,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分别为17种、9种和3种,脊索动物2种,纽形动物、头索动物、半索动物各1种。优势种为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青岛文昌鱼(Bra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优势度分别为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利用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调查的数据,研究了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暴发对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多样性和生物个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海蜇暴发海域游泳动物总种类数为58种,其中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种类数分别为38、11、9种;沙海蜇非暴发海域游泳动物总种类数为65种,其中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种类数分别为43、16、6种。其它各项多样性指数也均表现为暴发海域低于非暴发海域。沙海蜇暴发海域的游泳动物重量CPUE、尾数CPUE和平均体重分别为155.13 kg·h-1、3 733 ind·h-1和41.56 g;非暴发海域的游泳动物重量CPUE、尾数CPUE和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娟  温周瑞  李庚辰  张敏  
为了探明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测定的太湖的两个典型湖湾的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生物量数据与水环境因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湾和贡湖湾水体中营养盐含量存在时空差异。在季节变化上,冬春季节氮含量较高,夏秋季节磷含量较高;在空间变化上,由于受到周边污染物质输入的影响,梅梁湾各种形态氮磷营养盐含量显著高于贡湖湾。两个湖湾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19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7种,种属组成基本相同,其中,象鼻溞(Bosmina)是第一优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海  张海景  项凌云  刘材材  秦玉涛  
基于2012年4月杭州湾南岸宁波慈溪附近水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生态群落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化水域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悬沙浓度低的水域是浮游植物高密度水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两者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调查水域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春季浮游动物种类数和优势种种数(2种)相对较少,并呈现出单一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平均丰度高,多样性指数均值低(1.05)的特征。虽然浮游动物群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