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2)
2023(14044)
2022(11957)
2021(11034)
2020(9290)
2019(21337)
2018(21024)
2017(40873)
2016(22124)
2015(24596)
2014(24279)
2013(24331)
2012(22100)
2011(19551)
2010(19392)
2009(18091)
2008(17862)
2007(15538)
2006(13785)
2005(12154)
作者
(63463)
(52609)
(52287)
(49750)
(33977)
(25144)
(23795)
(20641)
(19986)
(18731)
(18192)
(17797)
(16732)
(16678)
(16120)
(16051)
(15749)
(15540)
(15093)
(15013)
(13062)
(12786)
(12624)
(12102)
(11742)
(11716)
(11680)
(11626)
(10422)
(10362)
学科
(96396)
经济(96285)
(89834)
(82155)
企业(82155)
管理(78307)
方法(42753)
数学(33547)
数学方法(33218)
业经(31187)
(28772)
(28479)
中国(24243)
(21826)
财务(21767)
财务管理(21748)
农业(20769)
企业财务(20603)
地方(19798)
技术(19281)
(17847)
理论(17675)
(16992)
(16777)
(16611)
(15170)
环境(14828)
(14782)
贸易(14775)
(14252)
机构
学院(317213)
大学(313451)
管理(133106)
(126959)
经济(124221)
理学(115243)
理学院(114005)
管理学(112268)
管理学院(111685)
研究(100386)
中国(75739)
(67089)
科学(62763)
(57484)
(50413)
(49351)
业大(46877)
(46632)
财经(46578)
中心(45065)
研究所(44868)
(42343)
北京(41891)
(40148)
(39873)
师范(39577)
农业(39543)
(37194)
经济学(36763)
商学(35733)
基金
项目(217745)
科学(173365)
研究(159501)
基金(159465)
(137637)
国家(136429)
科学基金(120004)
社会(101476)
社会科(96237)
社会科学(96211)
基金项目(86194)
(85803)
自然(79148)
自然科(77356)
自然科学(77338)
自然科学基金(75965)
教育(71188)
(70860)
编号(64760)
资助(64243)
成果(50245)
重点(47634)
(47401)
(46990)
(46303)
创新(43546)
课题(43451)
(42094)
国家社会(41300)
科研(41197)
期刊
(142522)
经济(142522)
研究(92391)
中国(54289)
管理(51993)
(46225)
(45614)
学报(45134)
科学(44486)
大学(34326)
学学(32615)
农业(32567)
教育(29196)
技术(28653)
业经(25626)
(24209)
金融(24209)
财经(22383)
经济研究(21236)
问题(20187)
(19092)
(19023)
技术经济(17602)
现代(16847)
科技(15591)
商业(14878)
理论(14854)
图书(14748)
资源(14737)
财会(14251)
共检索到457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潘蓉,余碧波  
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一支重要的驱动力量。文章以杭州城市为例,从空间入手研究外商企业群体分布特点,通过建立城市外资企业空间分布的数据模型,分三个层次,进行空间形态模拟,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江  胡晓鸣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基于调研所获取的杭州市创意产业企业基本情况,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杭州市创意产业的总体及各行业空间分布强度特征、圈层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与当前存在问题,为国内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德华   吕飞   陆建城   孙婷  
制度是城镇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创新企业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作为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受制度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与显著。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构建“制度—空间”逻辑框架,试图总结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过程,并揭示其内在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经历了“老城集聚—郊区迁移—散点分布—城区回迁”4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制度嬗变并非线性,而是始终处于“试错—调整”交替的过程;(2)制度逻辑主要包括地方分权制度的催生、空间规划制度的引导、创新政策制度的支撑和存量更新制度的驱动4个方面。最后,从强化制度作用、创新制度供给和完善制度保障3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文章旨在丰富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的制度内涵,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峰  刘朝晖  韩笑  陈锦清  
以杭州市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空间相关性计算等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城市设施分布特征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两个角度建构其与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模型,探索影响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城市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中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意人群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偏好,而空间的活力来源于各项要素的异质性集聚和多样活动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玮  徐建春  
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为契机,从调查分析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及"城市蔓延"等问题入手,借鉴美国俄勒冈州城市发展边界(UGB,UrbanGrowthBoundary)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优化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的设想,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及管理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前波  郭豆豆  赵淑红  
舒适性正在成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新城市增长理论范式。以杭州为例,选取各类创意空间样本,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创意空间的分布格局、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创意空间整体呈现内向集聚和外向拓展的分布格局,其集聚重心和主城区范围相一致,向外拓展呈现追逐生态环境舒适性的发展特征,形成明显的生态创新轴线;(2)根据空间类型、产业功能及区位特征不同,创意空间可划分为文化创意型、特色发展型、创业孵化型、知识密集型四大类型,各类创意空间表现出多样化的舒适性偏好分布特征,与城市发展格局密切相关;(3)基于舒适性视角的创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人才、科技及各类消费设施为核心的教育舒适性、社交与休闲舒适性相关因子作用显著,景观舒适性、交通舒适性次之,不同类型创意空间的舒适性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最后,从舒适性视角提出城市创意空间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健  
随着全球生产制造活动向我国的大规模转移,近年来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也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本文以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较为集中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重点从集聚的"路径依赖"效果和产业关联作用两个角度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外资企业的投资分布状况及其空间演化。结果表明,短期内,路径依赖效果和产业关联作用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但长期影响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素云  叶振宇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然后利用1999~2008年全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市场潜力、出口需求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的影响。为了纠正泊松模型条件方差过度分散问题,本文使用了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城市的市场潜力和出口需求是外资企业投资区位的决定因素,同时,采用分时段、分区域方法以及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进行重新估计,结果都证实了上述发现是稳健的。此外,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的职工工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工业税负等因素则不会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构成实质影响。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白玥  
本文以杭州市为例,为大城市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杭州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正处于"三并存三为主"的集中型城市化阶段,即集中与分散并存,以集中为主;城区人口再分布和郊区人口城市化因素成长并存,以城区人口再分布为主;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与欠发地区人口缩减并存,以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为主。新城区大规模迁入、近郊县市小规模迁入、远郊县市小规模迁出,外围部分地区人口成缩减态势。全市将在21世纪30年代后期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当前,正处于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的高潮期。建议杭州市实施"两降一升"方针,重点开发"三区两市",分三大阶段推进人口空间分布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项婧怡  罗震东  张吉玉  程龙  
"网红空间"作为新兴的视觉消费空间,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抖音平台数据定量测度了杭州市主城区内"网红空间"的热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内"网红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集聚的格局,空间热度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递减;"网红空间"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功能节点,不同区域内部空间的集聚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腾  李一杰  余杰  
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已成为衡量城市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在市域内的空间分布反映所在城市的创新主体、资源、政策等的布局状况与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案例地,从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和定位三者融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城市尺度上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区位模型分析影响4市独角兽企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结论是:(1)独角兽企业具有高科创属性,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和“逐科创资源而居”。(2)2016—2019年,4市独角兽企业表现出显著的集聚趋势且未产生新集聚区,通过碎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测度发现,北京和深圳独角兽企业更加集聚,上海和杭州则稍弱。(3)北京独角兽企业集聚在中关村的海淀园和朝阳园,上海集聚在张江高新区的各园区内,深圳集聚在高新区的南山园区内,杭州集聚在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附近。(4)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将“北上深杭”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模式分别概括为综合主导型、高新区多核主导型、高新区单核主导型和知名院校+平台企业主导型。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展现了4市在科创资源配置上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以上发现对城市合理布局科创资源和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程军  王周元晔  李续双  周建平  蒋建华  侯和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和智慧社会的构建使互联网全面融入和渗透进实体经济行业,互联网企业的区位研究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以2014、2016和2019年杭州互联网新创企业数据为基础,采用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K函数、条件logit选择模型等方法探究互联网新创企业的时空演化特征,考察其在街道层面的集聚与分散特征,并探索了不同时期影响新创企业选址的驱动力量。研究结果表明:(1)文三路创新社区、滨江高新创业区以及文一西路电商创业群是目前相对稳定的3个核心集聚区域;(2)杭州互联网新创企业集聚形态逐年延续并强化,核心区向外辐射,最终形成"一片三核"群团式分布格局;(3)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创业环境和区位条件一直是杭州互联网新创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高端金融商务区、政策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岳文泽  刘勇  
多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重要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多中心结构投影到各类城市空间要素上,形成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复杂的空间布局与交互模式,进而影响城市功能的良性发展。以杭州为例,从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密度、夜间灯光强度等要素出发,利用GIS空间分析、剖面线分析等方法测度了不同时相下各要素的空间结构,以此反映城市多中心结构特征并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杭州的多中心结构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强主城,弱副城"的空间特征;各级中心分布内密外疏,不均衡,具有空间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荣增  陈浩然  
科学地规划城市未来的空间布局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是落实自然资源部"三条控制线"与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关键,对于城市空间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杭州市为例,运用Euclidean distance建立影响因子模型,对影响城市增长边界的城市空间地形因子、自然环境因子、现状城市土地分类因子、产业与经济环境因子以及现代服务网点布局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耦合神经网络识别城市空间发展潜力,最后运用耦合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ANN-CA),按照不同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基本限制、管制区限制)和可持续发展、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优先发展等不同情景约束对杭州市2030年城市空间拓展与增长边界进行了多维度模拟。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2018~2030年,萧山区,江干区和余杭区城市面积扩张最多,增长的面积分别为83.75、51.96和31.32 km~2,是杭州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2)提出了杭州在坚持"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空间策略的基础上,未来将以东、西方向为重点进行城市扩展。(3)以生态保护、集约节约为原则划定了杭州城市未来增长边界。旨在为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岳文泽  刘勇  
多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重要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多中心结构投影到各类城市空间要素上,形成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复杂的空间布局与交互模式,进而影响城市功能的良性发展。以杭州为例,从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密度、夜间灯光强度等要素出发,利用GIS空间分析、剖面线分析等方法测度了不同时相下各要素的空间结构,以此反映城市多中心结构特征并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杭州的多中心结构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强主城,弱副城"的空间特征;各级中心分布内密外疏,不均衡,具有空间异质性;部分副中心的实际发展与规划设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主中心与副中心之间、各副中心之间的功能性联系不强;制约多中心开发的主要因素是过于依赖规划和政府力量,内生驱动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