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7)
- 2023(3609)
- 2022(3077)
- 2021(2814)
- 2020(2502)
- 2019(5707)
- 2018(5653)
- 2017(9944)
- 2016(5339)
- 2015(5863)
- 2014(5398)
- 2013(5627)
- 2012(5240)
- 2011(4767)
- 2010(4859)
- 2009(4513)
- 2008(4470)
- 2007(3783)
- 2006(3479)
- 2005(3212)
- 学科
- 济(20094)
- 经济(20071)
- 管理(11147)
- 业(9731)
- 学(7868)
- 企(7681)
- 企业(7681)
- 方法(6251)
- 中国(5606)
- 农(5319)
- 地方(5296)
- 数学(5167)
- 数学方法(5022)
- 财(3993)
- 环境(3944)
- 业经(3877)
- 税(3802)
- 关系(3722)
- 制(3613)
- 贸(3567)
- 贸易(3563)
- 税收(3514)
- 农业(3477)
- 收(3473)
- 易(3374)
- 理论(3258)
- 及其(3093)
- 和(3027)
- 划(3006)
- 融(2997)
- 机构
- 大学(72581)
- 学院(71261)
- 研究(30632)
- 济(24898)
- 经济(24258)
- 管理(23015)
- 中国(22958)
- 科学(21401)
- 理学(19238)
- 理学院(18901)
- 管理学(18269)
- 管理学院(18131)
- 京(16795)
- 所(16688)
- 农(16337)
- 研究所(15375)
- 中心(13962)
- 州(13122)
- 业大(12801)
- 江(12690)
- 农业(12667)
- 财(12412)
- 院(11727)
- 省(10888)
- 北京(10743)
- 范(10665)
- 师范(10515)
- 室(9591)
- 财经(9282)
- 研究院(9267)
- 基金
- 项目(50606)
- 科学(39282)
- 基金(36817)
- 家(34336)
- 国家(34107)
- 研究(32953)
- 科学基金(28058)
- 自然(20196)
- 自然科(19722)
- 自然科学(19712)
- 省(19671)
- 社会(19583)
- 基金项目(19332)
- 自然科学基金(19325)
- 社会科(18464)
- 社会科学(18457)
- 划(17324)
- 资助(15142)
- 教育(14821)
- 重点(12406)
- 编号(12193)
- 发(11101)
- 计划(10916)
- 成果(10334)
- 部(10293)
- 科研(10267)
- 科技(10061)
- 创(9865)
- 课题(9595)
- 创新(9298)
共检索到117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 侯平 严淑娴 王宇胜
为了研究严重污染过程大气温度与污染物的特征,选取杭州临安近3 a中一次严重大气污染过程,利用MTP5温度廓线仪数据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气温和污染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逆温现象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全天温差超过7.0℃未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底高和顶高通常为400和700 m。(2)逆温厚度最大值为700.0 m,平均逆温厚度为359.9 m。逆温温差最大值为3.7℃,平均逆温为0.7℃。逆温温差与逆温厚度极显著相关(R~2=0.914,P<0.01)。(3)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料物(PM_(10))是主要污染物。该次严重污染期间,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分别超过115和250μg·m~(-3);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等4种气体在这次污染过程中始终处在优良状态。(4)PM_(2.5)和PM_(10)与逆温底高具有极显著正相关,逆温顶高与2种颗粒物质量浓度不存在显著相关。造成污染的原因之一是逆温底高度下降,垂直方向上颗粒物扩散受阻而产生大量聚集。
关键词:
污染气象学 大气边界层 逆温 区域污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长城 王宏 陈彬彬 陈晓秋 林文 余永江 隋平
利用2006-2010年福建省福州和厦门的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出现正、负突变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SO2浓度高于福州;这2个城市PM10和NO2的浓度分布基本相同,但厦门出现PM10轻度污染的次数比福州少;福州和厦门在1-4月份出现轻度污染的几率比其它月份大,且福州高于厦门;福州PM10浓度出现等级突变的事件比厦门多,更易发生轻度污染事件;影响福州和厦门出现PM10浓度等级突变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变性冷高压、低涡切变、暖区辐合和高空槽;日雨量越大,福州和厦门出现PM10浓度等级负突变的机会越多;福州和厦门PM10浓度在等级突变上受风向的影响比较明显,风速强弱决定着浓度...
关键词:
福州 厦门 大气污染 突变特征 气象条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婕 罗宏 吕连宏 赵娟 王晓
摸清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关系,对制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选取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2010年省际和行业面板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SO_2和CO_2的排放特征及二者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O_2、CO_2排放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相似;SO_2排放总量地区排放特征为西部>东部>中部>东北地区,CO_2排放总量地区排放特征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远高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的SO_2和CO_2排放量来自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
关键词:
SO_2 CO_2 排放特征 关联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兰玲 徐海岚 唐伟 郑思伟 谷雨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选取杭州市1995-2012年环境和经济数据,构建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库兹涅茨模型,分析杭州市大气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曲线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2年杭州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工业二氧化硫与人均GDP呈"倒N"型关系,产业结构调整、环保资金投入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使杭州市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趋于缓和。
关键词:
EKC 经济发展 大气环境 杭州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保留 罗宏 薛婕
通过近十余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从年际变化特征、行业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三个角度,对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随时间推移基本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且行业集中度均超过60%;污染物排放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其中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为重要控制地区。对"十五"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期内的污染控制政策效果分析表明,大气污染物政策目标基本实现,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控制。而为了进一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需针对污染物基本的排放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未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特征 政策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伟 王卫 单永娟 王顺新
200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权威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文章运用此数据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4种大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和各自排放量与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去除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科学判断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呈正相关。烟尘和工业粉尘对去除比变化最为敏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平 张璐璇 朱琛 成淑敏 王艳超 李亚翠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灰色预测模型,研究邢台市2003—2014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分析各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对未来人均GDP和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气EKC不符合倒"U"型关系,而是属于"N"型三次曲线关系。从拟合度来看,大气SO_2浓度与人均GDP的拟合度最高,其次为NO_2,最低的为PM10。说明在研究期内经济增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倒"U"型关系相似,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大气环境质量会随经济增长而恶化。预测结果显示:大气中SO_2、N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平 张璐璇 朱琛 成淑敏 王艳超 李亚翠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灰色预测模型,研究邢台市2003—2014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分析各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对未来人均GDP和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气EKC不符合倒"U"型关系,而是属于"N"型三次曲线关系。从拟合度来看,大气SO_2浓度与人均GDP的拟合度最高,其次为NO_2,最低的为PM10。说明在研究期内经济增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倒"U"型关系相似,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大气环境质量会随经济增长而恶化。预测结果显示:大气中SO_2、NO_2和PM10年平均浓度值逐年增加。据此,文章提出有效控制邢台市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措施,以促进该区域经济绿色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晨龙 王堃 左朋莱 梁全明 高佳佳 童亚莉 韩悦 张晓曦
在北京市选取了6家典型化学实验室,通过采样探针和不锈钢罐收集,GC-MS-FTIR和FID仪器分析,获得周期性污染物排放浓度数据,定量分析了这类实验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并估算其排放量和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具有物种分布广、单一成分浓度低等特征,其中VOCs的排放受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影响较大。此外,化学实验室的污染物排放周期性较强,实验过程使用的原材料是影响最终污染物排放浓度的主要因素,从OFP值和排放总量可以看出,实验室的排放应作为未来环境管控的重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华 吕恩珊 肖玉玲
为执行HJ2.2-2008标准,利用马鞍山市曾进行的地面流场原形观测试验及风洞模拟实验资料,模拟了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局地风场的特征。发现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存在江陆风环流和江风形成的热力内边界层。探讨了江陆风环流的影响范围及其发生频率,它异于海陆风而同样有不可忽略的污染气象特征。提出该地区企业在选址、设计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对局地风场的环境影响进行论证和分析,特别是该地区的企业布局和排气筒的高度应尽量大于江陆风环流或江岸线熏烟影响的最大尺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忠平 刘红民 陈罡 陈阿梅 程运琳 刘平
为研究沈阳地区主要绿化树种的叶结构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物的积累特性,在沈阳市皇姑热电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选择常见的11种绿化树种,对叶结构指标和叶片中大气污染物(Cl、F、S、Pb、Cr、Hg)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这些污染物与叶片面积及气孔结构的关系做了探讨。结果表明:臭椿叶片中Cl-的积累量最高,是火炬树9倍;榆树叶片中F-的含最高,是丁香的6倍;垂柳叶片中S含量最高,是国槐的4倍;银中杨中Pb的积累量最高,是垂柳的4倍;垂柳中Cr的积累量最高,比含量最低的榆树高出24倍之多;火炬树中Hg积累量最高,是垂柳的9倍;其中重金属Pb和Hg在叶片中的积累量较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与气孔密度的相关...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叶结构特征 大气污染物 重金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兰玲 徐海岚 唐伟 郑思伟
本文首先分析了杭州市工业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杭州市主导工业与主要污染物之间的关联度,定量地揭示了工业经济主导变量与各类环境污染物变量的动态关系,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耀兴 康文星 郭清和 王卫文
研究广州市城市森林净化大气的功能价值。结果表明: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抗硫强度为7.740~0.051mg·g-1;单位面积各森林类型的硫净化量为365.278~36.836kg·hm-2a-1;每年净化大气硫的现实值为1.433万t·a-1,折合成SO2为2.865万t·a-1,净化大气SO2潜力5.683万t·a-1;城市森林植物中吸氟能力强的有仪花、银柴和榕树,最差的是柑桔;四旁散生森林类型吸氟能力最大,经济林最差,城市森林每年吸收氟量3078.52t.a-1,折合成氢氟酸为3240.45t·a-1;广州城市森林类型组合成7个绿地类型,各类绿地类型晴天和阴天的平均滞尘率为23.5%~53.5%...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净化作用 经济价值 广州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孝飞 邓绍坡 龙涛 黄耀
[目的]研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施工过程中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揭示其主要影响因子和变化规律,为农药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大气二次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农药化工类退役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依托,基于对场地土壤污染和修复施工工程的综合分析,在整个施工期间,对场地大气进行采样检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场地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场地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包括苯乙烯、甲苯、乙苯、二氟二氯甲烷、氯仿、1,4-二氯苯、1,3-二氯苯、氯代甲苯、环己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