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8)
- 2023(3427)
- 2022(2800)
- 2021(2926)
- 2020(2049)
- 2019(5029)
- 2018(5128)
- 2017(7219)
- 2016(5254)
- 2015(6048)
- 2014(6138)
- 2013(5148)
- 2012(4950)
- 2011(4655)
- 2010(4950)
- 2009(4184)
- 2008(4006)
- 2007(3662)
- 2006(3453)
- 2005(3074)
- 学科
- 教育(19847)
- 济(10032)
- 经济(10025)
- 中国(9960)
- 学(6929)
- 理论(6495)
- 教学(5619)
- 地方(5169)
- 思想(4809)
- 政治(4749)
- 管理(4690)
- 思想政治(4178)
- 政治教育(4178)
- 治教(4178)
- 德育(4143)
- 发(3931)
- 农(3590)
- 革(3569)
- 发展(3534)
- 业(3439)
- 研究(3425)
- 展(3412)
- 改革(3139)
- 高等(3095)
- 学校(2775)
- 教育改革(2774)
- 地方经济(2611)
- 学法(2543)
- 教学法(2543)
- 技术(2532)
- 机构
- 大学(65150)
- 学院(60732)
- 研究(27486)
- 教育(26658)
- 范(21066)
- 师范(20929)
- 江(18735)
- 科学(17676)
- 师范大学(17487)
- 京(16783)
- 所(14175)
- 济(13489)
- 研究所(13168)
- 经济(12928)
- 管理(12626)
- 中国(12621)
- 技术(12152)
- 职业(12005)
- 中心(10808)
- 理学(10563)
- 理学院(10226)
- 北京(10150)
- 教育学(10102)
- 院(10096)
- 农(9991)
- 管理学(9789)
- 管理学院(9652)
- 州(9160)
- 业大(8666)
- 省(8357)
共检索到10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周谷平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历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数共产主义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宗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江泽民同志依据新的条件,全面深刻地阐发的教育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济
本文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两个基本问题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文章指出 :从实际出发和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任务 ,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 ,我们应根据时代的要求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回答当前面临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孙秀玲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命运有着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使留法的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和革命青年得以直接接触到马列原著,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收获。他们在选择、认同、导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远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大地得以实现。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思想是马克思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习近平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机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近代中国,其主要渠道是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导入;五四运动前后,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导入;以及20世纪20、30年代"以俄为师"的导入。导入的基本特点是多元性、选择性、间接性、初步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自导入之日起,便开始了其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西方导入与主动、自觉选择的结合,中西融合、认知与践行的结合,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这种中国化的演变,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导入 中国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蒋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周年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专门联合召开纪念会,会前又读到《蒋南翔文集》上下两卷,本人在深受启发的同时,更倍增对他的崇敬与怀念。总结历史经验,为开拓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志清 张立鹏
在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过程中,江苏因毗邻上海,加之本身就是极富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区域,因此,涌现出了张闻天、瞿秋白、恽代英、沈泽民、杨贤江等一批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们或发表文章,初步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剖析中国社会;或创办刊物、组织学会、利用课堂对各种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确定只有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具有指导作用;或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初步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也促使他们自身世界观彻底转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江苏 早期传播 代表人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符定梦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找到救国良方,在求知识于世界的过程中,对外国教育的经验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积极的介绍与传播。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思想源泉,为改造中国教育积累了知识,更新了观念。而从比较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包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对外国教育的介绍与传播客观上为比较教育的专业化准备了条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国
在老一辈教育学人中,陈桂生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其研究别具一格,值得探讨。他主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文献选编,长期执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选读课,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力作。这些成果表明,陈桂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切关注;(2)普遍渗透了自觉的历史意识;(3)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4)旨在凸显教育主题。这些特点使其研究有别于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在此意义上,陈桂生提供了另一种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关键词:
陈桂生 马克思主义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徐立清
新文化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及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导入 ,给我们带来了批判旧教育的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国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 ,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典著作来学习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 0世纪 6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反思学习苏联教育学过程中的教条主义 ,积极探索教育学“中国化”,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 ,这种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 井建军
为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对广大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我校党委于1990年9月4日决定正式应立清华大学党校。这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校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迫切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永佶,王郁芬
为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宣传,及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作一个历史的考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晔
上海的渔阳里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这里见证了中共创建的时光。渔阳里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渔阳里精神蕴含了中共理论宣传的深邃实践智慧。在中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北方有李大钊,南方有陈独秀(上海)、杨匏安(广州)。1920年,上海法租界渔阳里,陈独秀,一个特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