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6)
- 2023(4617)
- 2022(3811)
- 2021(3644)
- 2020(3055)
- 2019(6350)
- 2018(6339)
- 2017(11084)
- 2016(6315)
- 2015(7045)
- 2014(6476)
- 2013(6102)
- 2012(5680)
- 2011(5075)
- 2010(5204)
- 2009(4875)
- 2008(4919)
- 2007(4792)
- 2006(4056)
- 2005(3443)
- 学科
- 管理(21885)
- 业(19998)
- 企(18400)
- 企业(18400)
- 济(17598)
- 经济(17579)
- 技术(11191)
- 技术管理(8745)
- 中国(6962)
- 方法(6064)
- 学(6046)
- 业经(5413)
- 财(5143)
- 银(5134)
- 理论(5109)
- 银行(5102)
- 制(5021)
- 农(4967)
- 行(4921)
- 融(4436)
- 金融(4435)
- 数学(4398)
- 数学方法(4284)
- 和(3909)
- 地方(3720)
- 教育(3675)
- 划(3601)
- 策(3283)
- 环境(3220)
- 教学(3192)
- 机构
- 学院(82165)
- 大学(80611)
- 研究(30652)
- 管理(29825)
- 济(28904)
- 经济(28170)
- 理学(24920)
- 理学院(24633)
- 管理学(24074)
- 管理学院(23918)
- 中国(22809)
- 科学(20786)
- 京(17943)
- 所(16427)
- 农(16373)
- 研究所(15120)
- 业大(14473)
- 财(14202)
- 江(13859)
- 中心(13703)
- 农业(12772)
- 技术(12259)
- 院(12248)
- 省(11394)
- 北京(11382)
- 州(11330)
- 财经(10579)
- 范(10276)
- 师范(10157)
- 研究院(9831)
- 基金
- 项目(57715)
- 科学(43990)
- 研究(41615)
- 基金(38519)
- 家(35548)
- 国家(35233)
- 科学基金(28980)
- 省(25367)
- 社会(24741)
- 社会科(23368)
- 社会科学(23361)
- 划(20439)
- 基金项目(20071)
- 教育(18850)
- 自然(18430)
- 自然科(18048)
- 自然科学(18036)
- 自然科学基金(17707)
- 编号(16475)
- 创(15405)
- 资助(14918)
- 创新(14615)
- 成果(14033)
- 重点(13430)
- 课题(12997)
- 发(12482)
- 计划(11856)
- 科技(11816)
- 部(11171)
- 业(11134)
共检索到129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春英 樊军锋 高建社 周永学
【目的】构建2个白杨新杂交种无性系及其亲本的指纹图谱,为杨树林木的品种鉴定和白杨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白杨新杂种无性系(品种编号为02-9-22和02-12-29)及其母本银白杨I-101杨、父本84K杨为4个供试杨树品种,先以2个亲本为材料,从30个ISSR引物中选取多态性好的引物,再用筛选出的引物对4个杨树品种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和遗传关系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利用筛选出的10个引物共扩增出9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率为73.68%,条带大小为100~1 000bp。聚类分析表明,2个杂交新品种与父本84K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分别为0.737和0....
关键词:
ISSR 杨树 杂种 指纹图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微 仲崇禄 张勇 魏永成 孟景祥
[目的]构建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为今后短枝木麻黄的品种鉴定、品种权保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71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12对引物,采用降落PCR和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方法,以采集的9个短枝木麻黄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为参照,对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鉴定,并结合引物组合法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体系。[结果]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为4.2个,每对引物可区分2~5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根据鉴定结果,最终所有样品被划分为22个无性系,除已知的9个标准无性系外,另有13个无性系为不知名无性系,说明不同地区的无性系存在重复命名现象;利用引物组合法进一步优化后,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并依此建立了基于7对EST-SSR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每个无性系都获得了一个7位数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利用7对EST-SSR引物构建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沿海地区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存在命名混乱、同物异名、无性系数量少的现象,新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开展和加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璐璐 丁兆堂 段伦才 王玉
本研究以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对14个茶树单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151个,其中,特异带140条,多态性比例为92.72%;应用引物IR43、IR51组合获得了每份茶树单株的特征谱带,可以有效区分出所有供试材料,建立了14份茶树单株的ISSR指纹图谱;经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507处,所有材料被分为4个群体。
关键词:
黄山种 ISSR 指纹图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会霞 姬慧娟 胡建军 卢孟柱
【目的】对24份杨树种质进行指纹图谱构建、系谱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进行倍性检测,为杨树新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杨树的育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利用TP-M13-SSR技术对24份杨树种质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和系谱关系鉴定。从杨树SSR数据库中选取200对SSR引物,利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4份杨树种质进行引物筛选,选出19对扩增条带清晰、具有多态性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对24份杨树种质进行扩增,利用Ge XP毛细管电泳对PCR荧光产物进行检测,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倍性检测。【结果】1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02条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娟 罗睿 陈剑成 沈少炎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福建柏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条引物共扩增出215个位点和19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6.74%,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福建柏各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ISSR标记能有效揭示家系间的多态性;家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0.87,遗传距离为0.130.50,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遗传距离L1为界,将24个福建柏优树子代划分为3类,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规律;仅用UBC841就能完全鉴别出所有待测家系.表明建立的福建柏DNA指纹图谱ISSR分子标记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秀红 郑勇奇 孙百友 张元帅 韩丛聪 位晓 荀守华
【目的】对山东省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刺槐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中国其他省市刺槐遗传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仪进行检测;利用所得结果分析49个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基于亲缘关系的无性系聚类分析。【结果】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215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375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不同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很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琼 刘仁祥 梁微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3份烟草核心种质进行分析。从39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8个多态性强的引物,构建了23份烟草种质的ISSR指纹图谱,共扩增出113个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100%。Va116、NC82、NC27NF、G140等15个烟草核心种质有特异分子标记,用1个该特异引物就能将它们与其他核心种质相区分。从8个引物中选择3~4个扩增谱带加以组合,就能完全区分23份烟草核心种质。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构建烟草种质指纹图谱是很有效的。
关键词:
烟草 ISSR 多态性 指纹图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安 黄意欢 罗军武 龚志华 刘仲华 欧秋良
通过对影响茶树AFLP—银染技术体系的关键因素作对比研究,建立了一套优化的茶树AFLP分子标记体系.应用该体系研究不同茶树品种的AFLP指纹,结果同一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及不同引物对同一品种扩增都呈现出十分丰富的多态性,图谱清晰,分辨率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雪花 刘牛 赖多 肖维强 匡石滋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亚英 张飞 沈晓岚 刘建新 王炜勇 田丹青 张智
【目的】探讨丽穗凤梨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其分子指纹图谱,为今后丽穗凤梨杂交育种和品种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41个丽穗凤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2个清晰可辩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4.70%。41个丽穗凤梨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11,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01,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668,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561~0.9394之间;基于ISSR分子标记数据建立的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41个丽穗凤梨品种在相似系数0.601处...
关键词:
丽穗凤梨 ISSR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继庆 曹福祥 曹基武 董旭杰 刘志明 任锐 熊亚丽 张鹏鸿
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对23个绣球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条带12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02条,占82.93%,具有较高的多态性。经PoP GeN32软件包分析,23个绣球花品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93 7,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0 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35 7,遗传距离介于0~0.769 1之间,遗传一致度介于0.463 4~1.000 0之间,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梦幻蓝和史欧尼10条引物的扩增结果一致,二者可能为同一个品种。UPGMA聚类将23个品种分成2...
关键词:
绣球花 ISSR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丽琴 彭云强 付绍红 杨进 陈涛 黄敏 余勤 韦献雅 牛应泽
本试验从7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对10份原产自云南的彩色马铃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ISSR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到101条清晰条带,89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9.24%,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5.93,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823。聚类分析可将10份彩色马铃薯划分为4类,其中S03-2677和S03-2685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而紫云1号和S06-277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同时筛选到1条核心引物AW67776,绘制了10份彩色马铃薯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够较准确地按亲缘关系划分彩色马铃薯品种,可为我国彩色马铃薯的品种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目的】对栎属近缘种质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并分析其遗传结构,为栎属近缘种鉴定及分类提供了重要工具。【方法】以23份栎属近缘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4份种质进行SSR引物筛选,选出9对扩增条带清晰、具有多态性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PCR荧光产物进行检测,采用引物-分子量组合法构建23份种质的指纹图谱,利用NTsys和STRUCTUR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8个条带,每个位点的等位标记数4~14个,平均每对引物为8.67个,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58~0.82,平均为0.73。聚类分析显示辽东栎、蒙古栎分别聚为两个类群,猩红栎和北美红栎聚为一个类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23份种质为3个亚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23份栎属近缘种质可以划分为辽东栎组、蒙古栎组、猩红栎-北美红栎混合组,辽东栎与蒙古栎是两个独立的分类单位,上述结果为栎属分类、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辽东栎 蒙古栎 指纹图谱 遗传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玲 刘明国 董胜君 吴月亮 张欣
【目的】山杏是北方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种质资源异常丰富,形态鉴定与分类难度大。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山杏优选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指纹图谱,以期为山杏种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山杏简化基因组测序结果,合成600对SSR引物,利用4个山杏无性系进行引物筛选,选出155对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对97个山杏优选无性系进行PCR扩增。应用引物组合法构建指纹图谱,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利用155对SSR引物对97个山杏无性系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3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1个,平均为6.019个;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76~0.885,平均值为0.681,具有较高的多态性。50个山杏无性系在59个位点上具有特异等位基因,89个无性系在131个位点上具有特异基因型。采用5对引物(L56、X47H、L79H、P40H和X47)的组合可区分全部97个无性系,构建了指纹图谱。对97个山杏无性系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9~0.943,平均值为0.757;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97个无性系分为5大类,第1大类和第2大类下又分为3个亚类,分类结果与无性系的来源区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从6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5对,其扩增位点多态性较高、重复性较好。发现89个山杏无性系具有特异基因型,其中50个既具有特异基因型也具有特异等位基因。应用引物组合法构建了基于5对SSR引物扩增位点的山杏无性系指纹图谱。供试山杏无性系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山杏种质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山杏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鸟飞 赵绪涛 李开祥
基于InDel标记对青海主栽春油菜品种和近几年新选育的春油菜品种的亲本材料及其F1进行研究,以15份青海主栽春油菜品种亲本为材料,从190对InDel标记中筛选出13对多态性的标记作为核心InDel标记,分别用13对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对15份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对供试材料的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13对引物共扩增出48个位点,每对引物平均位点为3.7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6.39个,总体遗传多样性平均0.38,Shannon’s 指数平均2.09。遗传相似系数0.58处,15份供试材料被分为3类,其中C类包含的材料最多,占总供试材料的73%。杂交种的纯度鉴定结果显示,InDel标记鉴定结果比大田育性调查结果低2~5.5个百分点。本研究为青海省近几年新选育的油菜品种和其他主栽油菜品种亲本以及杂交种的纯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