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4)
2023(3186)
2022(2769)
2021(2603)
2020(2436)
2019(5557)
2018(5389)
2017(9908)
2016(5725)
2015(6578)
2014(6664)
2013(6534)
2012(6087)
2011(5642)
2010(5719)
2009(5521)
2008(5538)
2007(4996)
2006(4523)
2005(4060)
作者
(19338)
(16432)
(16261)
(15418)
(10160)
(7790)
(7167)
(6350)
(6220)
(5864)
(5786)
(5479)
(5476)
(5390)
(5366)
(4910)
(4876)
(4744)
(4724)
(4671)
(4289)
(4251)
(4134)
(3671)
(3658)
(3578)
(3542)
(3514)
(3474)
(3457)
学科
(21162)
经济(21105)
管理(16349)
(14932)
(12927)
企业(12927)
方法(10028)
数学(8758)
数学方法(8618)
(7993)
(6605)
(6213)
中国(5580)
(5315)
(4445)
业经(4073)
地方(3782)
(3735)
体制(3714)
银行(3706)
(3658)
金融(3658)
(3559)
(3414)
财务(3404)
财务管理(3393)
理论(3313)
农业(3294)
企业财务(3289)
(3288)
机构
大学(87851)
学院(84794)
研究(33114)
(30501)
经济(29791)
管理(29591)
理学(25409)
理学院(25049)
管理学(24407)
中国(24405)
管理学院(24265)
科学(23276)
(19861)
(19430)
(18637)
业大(17674)
研究所(17237)
(15470)
农业(14785)
中心(14065)
(13525)
(13337)
北京(13214)
(12359)
财经(11959)
(11083)
师范(10891)
(10834)
研究院(10753)
(10395)
基金
项目(59723)
科学(44925)
基金(42664)
(40664)
国家(40356)
研究(37946)
科学基金(32071)
自然(22922)
社会(22868)
(22679)
基金项目(22506)
自然科(22330)
自然科学(22322)
自然科学基金(21966)
社会科(21471)
社会科学(21465)
(20226)
资助(18106)
教育(17348)
重点(14142)
编号(13632)
计划(12907)
(12675)
科技(12302)
科研(12254)
(11777)
成果(11548)
(11540)
创新(10849)
课题(10557)
期刊
(35879)
经济(35879)
研究(23354)
学报(21652)
科学(18838)
中国(17921)
(16330)
大学(16321)
学学(15761)
(12143)
管理(10779)
林业(10578)
农业(10116)
教育(7942)
(6934)
金融(6934)
财经(6424)
业大(6369)
业经(6361)
技术(5686)
(5478)
(5469)
科技(5458)
问题(5204)
(5170)
经济研究(4907)
农业大学(4029)
资源(3891)
科技大(3696)
科技大学(3696)
共检索到128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文斌  卢琦  吴波  王晶莹  王晓江  刘士和  李显玉  
在科尔沁沙地证明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后,进一步对雨养条件下杨树(赤峰-36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及林木生长过程与林龄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5a林木的生长基本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材积量大;6~11a是密度对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阶段,杨树固沙林的胸径、株高和材积量的增长率随林龄增大而逐年加快;大约在11a之后趋于稳定;单位活立木蓄积最大(153.39m3.hm-2)的固沙林密度是825株.hm-2,其他密度按蓄积大小排序依次为540株.hm-2、420株.hm-2和1215株.hm-2;2)边缘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林内高20%~70%和9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斌  王晶莹  王晓江  刘立城  魏永新  
该文对科尔沁沙地雨养条件下杨树(白城41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与林木胸径、株高、冠幅、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随林龄增大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年生林木的生长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大.6龄以后,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并随着林龄的增大,密度小的林分较密度大的林分的林木胸径、单株材积量逐年显著增加.大约在11年生之前,林分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受密度的影响而相互变化,其后趋于稳定,以密度为825株hm2的林分的最大,可达153.39m3hm2,其他依次为540>420>1215株hm2(35.18m3hm2).密度在400~1000株hm2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春胜  赵志刚  曾冀  郭俊杰  沙二  郭文福  曾杰  郑海水  
造林密度决定着林分后期密度大小,是影响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林木生长过程密切相关,决定着林分的健康状况及生产力,是林分合理结构的数量基础[1]。造林密度过高将过早加剧林分内部竞争,增加林木死亡率,减少生长量[2-5],因此,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是人工林营造的关键技术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存旺  黄选瑞  李玉灵  马增旺  付晓燕  
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是决定生态功能持续健康发挥的重要前提。以河北省黄羊滩林场人工固沙林为对象,建立包括生命周期、树种抗性和系统防护功能相关的12项指标的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该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人工固沙林的生态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高的林分包括沙地柏林、柠条林、樟子松林、沙地柏×紫穗槐林、侧柏林、樟子松×紫穗槐林、沙枣林,该类林分基本适应造林地环境条件,对于极端干旱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并发挥了固沙林的防护功能。白榆林、黄柳林、新疆杨林3种林分呈现出中度稳定状态;以小美旱杨、小叶杨、刺槐3个树种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分处于低稳定状态。利用极端干旱事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沈晓东  程致力  区柏森  俞学曾  
1 研究方法 按照一般野外采用的防风固沙林结构,设计出9种实验模型(表1)。模型是用直径4cm、高4cm的塑料极针和直径3.5mm的铅丝制成。林带模型高16cm,枝下高4cm;灌木片林高4cm,模型缩比为1:5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存旺  黄选瑞  李玉灵  马增旺  付晓燕  
风沙危害一直是河北省西北部和首都北京的主要环境问题。"十五"以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被列为我国六大生态工程之一,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建有大量的人工固沙林。作为防护林的一个重要种类,人工固沙林既能大面积地改造自然景观,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又能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该文分析了固沙林水分平衡和自然植被的特征,提出植被建设应遵守的原则和固沙林适宜的密度.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环境对植被的支持力比较低,固沙林密度偏大就会引起土壤水分亏缺,导致土壤水分贮量减少和地下水位下降;建设人工植被应遵守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区内环境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参照自然植被的空间结构确定人工植被的空间结构;固沙林应为“疏林”,密度宜低不宜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明  岳永杰  郭景怡  钟淇涵  赵恺  崔莹  
【目的】分析科尔沁沙地东部31个人工林林分的生态稳定性状况,总结相应改善措施,为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31个人工固沙林林分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稳定性、抵抗稳定性、功能稳定性为准则层,以沙地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为目标层,建立科尔沁沙地东部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传导机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后,确定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指标权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等距划分法,确定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等级划分标准。【结果】生物学稳定性、抵抗稳定性、功能稳定性所占权重分别为0.386、0.275、0.339。科尔沁沙地东部人工固沙林生态稳定性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林分综合得分值在3.261~4.10范围内为高,在2.421~3.261范围内为中,在1.581~2.421范围内等级为低。31个人工固沙林林分中13个林分生态稳定性处于高度稳定水平状态,13个林分处于中度稳定水平状态,5个林分处于低度稳定水平状态。【结论】樟子松×小叶杨×小叶锦鸡儿林等林分生态稳定性高,生态修复效果好。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推荐该类树种搭配模式广泛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恒  廖超英  李晓明  孙长忠  王彦武  李亮  
【目的】探讨固沙林土壤的生物性质,为制订合理可行的保持沙地森林持续经营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流沙地为对照,对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6种主要人工固沙林(花棒×踏郎混交林、沙柳林、踏郎林、沙棘林、樟子松林、河北杨林)林地0~5,5~20,20~40 cm土层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及4种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固沙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和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0~5 cm土层中,花棒×踏郎混交林林地土壤细菌数量最多,樟子松和沙棘林林地0~20 cm土层放线菌、真菌数量均较多。在0~5 cm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双   李小伟   杨学霞   王瑞霞   杨君珑   马龙  
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对柠条固沙林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不同种值年限(3a、5a、10a、20a、30a、40a、50a、60a和70a)柠条固沙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植年限中,10a时草本植物的物种数最少,40a时草本植物的种类最多,截止到调查时为止,植物种数共达到了38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降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升高。(3)柠条固沙林下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在3-10a时变化一致,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10-40a时丰富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10-30a时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也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40-70a时,各项指标趋于平稳。(4)3-30a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性指数波动较大,到30a之后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指数变幅不大,逐渐趋于平稳。这表明在柠条群落建立30a后,柠条林下草本群落已逐渐趋于稳定。种植柠条有助于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并在种植30年时适当的抚育管理,将有利于林下草本多样性的维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树仁  
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红花尔基沙地引种到章古台 ,在中幼龄林阶段一直表现稳定 ,生长较快。但是 ,至 35~ 4 0年生以后出现提早衰弱、生育周期缩短等问题。通过对1 7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引种地区纬度跨越大 ,水分、热量比原分布区充足 ,引起了樟子松自身生长规律的变化 ,高峰生长期提前、峰值高、峰期短 ,旺盛生长期缩短等。另外 ,由于当地 5、6月份降水量少 ,在干旱年使林分出现水分亏缺 ;7、8月份降水集中 ,又造成林分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 ,在这种水热条件作用下 ,当林分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文斌  王晶莹  董慧龙  王林和  张国盛  卢琦  赵爱国  
研究在风速为10和15m.s-1的风洞试验条件下,覆盖度为20%和25%的3种两行一带模式固沙林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风速变化情况,以期对3种模式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配置模式在0.31H高度形成了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相互组合的复杂流场结构,覆盖度25%的两行一带模式的防风效果高于覆盖度20%的两行一带模式。3种模式在不同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相同,可划分为3层:微变化层(1.54H和2H)、显著变化层(0.46H和0.92H)和稳定变化层(0.06~0.12H)3个层次。3种模式降低风速的效果为:D=4H(H为带间距)L=4cm(L为行距)模式大于D=5H,L=0.08m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海水  黎明  汪炳根  冯益谦  
西南桦不同密度6a的试验结果显示:西南桦属速生树种,人工林初期生长很快,树高生长(1 5年生)达1 22 1 90m,胸径生长(3 6年生)达1 12 2 91cm。密度对树高生长有影响但不显著,而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最大和最小密度林分间平均胸径相差2 88cm,3m×3m林分比1 5m×2m林分林木生长量高32 3%,比2m×2m林分高28 4%,比2m×3m林分高11 6%;单株材积生长与密度亦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用V=ax-b来表示。而林分蓄积则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密度大林分蓄积量高,反之则小。随林龄增长,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差异逐渐缩小。要培育中大径材的西南桦人工林,造林密度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宏远  陈章水  
利用11种密度Ⅰ-69杨树人工林的胸径及树高生长材料,建立树高及胸径的生长模型。通过6种模型的比较,选出最适宜的Logistic树高生长模型及单分子胸径生长模型。探讨了树木的径、高生长规律。11种密度的胸径生长可划分成5个密度组(4m×6m,4m×7m);(5m×6m,6m×6m);(5m×8m,6m×8m,7m×7m);(5m×10m,7m×8m,8m×8m);(5m×15m)。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分析,划分了不同密度组Ⅰ-69杨树生长的Ⅵ个阶段,为合理培育杨树人工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新辉  孙荣喜  李军  赵长海  杨敏生  
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是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的杂交品种,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绮纹等科技人员经过10多年引育成功的欧美杨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易管理,耐旱,耐寒及抗病虫等特性,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可制作密度板、家具、火柴、筷子等,用途十分广泛(高俊华,2008)。107杨已在我国黄淮以北、辽河以南广泛种植,区域包括山东、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席忠诚等,2008),已成为营造工业原料林和防护林的首选杨树品种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