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8)
2023(2784)
2022(2458)
2021(2290)
2020(2080)
2019(4385)
2018(4180)
2017(7199)
2016(4423)
2015(5108)
2014(4858)
2013(5093)
2012(4995)
2011(4610)
2010(4796)
2009(4418)
2008(4406)
2007(4026)
2006(3641)
2005(3398)
作者
(18975)
(15812)
(15742)
(14778)
(10234)
(7957)
(7011)
(6297)
(6246)
(5805)
(5588)
(5466)
(5460)
(5422)
(5252)
(5149)
(4930)
(4850)
(4700)
(4648)
(4484)
(4356)
(4080)
(3776)
(3696)
(3639)
(3617)
(3517)
(3484)
(3437)
学科
(12020)
经济(11999)
管理(8615)
(7721)
(7625)
(6283)
企业(6283)
教育(5435)
方法(5359)
(4970)
数学(4493)
数学方法(4407)
研究(4237)
(4164)
中国(4044)
(3589)
研究生(3525)
(3518)
制度(3509)
(3467)
及其(3033)
(2978)
(2798)
(2780)
银行(2736)
(2710)
理论(2693)
(2619)
金融(2616)
(2577)
机构
大学(70077)
学院(65944)
研究(34376)
(26365)
科学(26141)
中国(22255)
农业(21448)
(20873)
(19680)
研究所(19357)
经济(18889)
业大(18420)
(17444)
管理(16765)
(14830)
(13934)
理学(13886)
中心(13574)
农业大学(13558)
理学院(13530)
(13068)
管理学(12896)
管理学院(12817)
实验(12389)
(12344)
(12268)
实验室(11932)
重点(11308)
北京(11077)
科学院(11024)
基金
项目(48002)
科学(34039)
(33579)
国家(33335)
基金(32772)
研究(25991)
科学基金(24922)
自然(20210)
(20187)
自然科(19705)
自然科学(19683)
自然科学基金(19332)
(18085)
基金项目(16531)
资助(14792)
科技(13761)
计划(13643)
社会(12888)
教育(12810)
重点(12183)
社会科(11965)
社会科学(11960)
专项(10706)
(10480)
科研(10398)
(10364)
(9905)
(9688)
(9533)
创新(9215)
期刊
学报(26035)
(24461)
经济(24461)
(23799)
研究(20788)
中国(20361)
科学(18818)
大学(17946)
学学(17255)
农业(16110)
教育(10719)
业大(9037)
(8732)
农业大学(7467)
管理(7042)
(7016)
(6855)
林业(6849)
(6128)
(5777)
金融(5777)
自然(4961)
中国农业(4812)
自然科(4627)
自然科学(4627)
科技(4604)
技术(4014)
农林(3878)
(3878)
(3804)
共检索到109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白红霞  白玉明  呼达古拉  刘俊霞  
从健康杨树植株的叶(芽)、皮、枝中分离获得15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归属于3个目、5个科、13个属中。利用两点对峙培养拮抗试验、孢子萌发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从中筛选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拮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内生真菌(4属)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sp.)的菌株拮抗效果表现最明显。青霉菌可迅速对病原菌菌落包围、覆盖,从而使植物病原菌生长受到抑制,孢子萌发试验中,3 d的培养滤液就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生防潜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蓝祖栽  张占江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肿节风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筛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菌株,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资源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内生真菌菌株。【结果】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11株内生真菌,选择42株不同形态类型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分属于9目20属28种。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RJ-1和JJ-1菌株[分别鉴定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和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三七灰霉病菌(Botrytis sp.)、三七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三七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sp.)、艾纳香褐斑病菌(Phoma sp.)、苦玄参叶斑病菌(Alternaria sp.)和肿节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等7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强的抑菌广谱性。【结论】肿节风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的RJ-1和JJ-1菌株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抗菌活性菌株开展深入研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如军  傅俊范  史会岩  严雪瑞  孙嘉曼  
从人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具有拮抗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生物活性的生防菌3株,其中菌株BS015和菌株HN01为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mm和21.9mm。菌株Tri41为木霉菌,抑菌率达76.6%。对人参几种常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人参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人参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hinseng)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对3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学清  鄢凤娇  林玉  胡方平  
从葫芦科作物及空心菜的叶片、茎及花上共分离到95个菌株,采用抑菌圈法共筛选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的菌株46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8.4%;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5株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菌株,其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8.75%-93.24%.内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5株菌株均能在西瓜体内定殖,5株菌株经过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芽孢染色和一些生理生化测定,初步被确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鹏翔  邱思鑫  陈航  赵秀丹  胡方平  
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每克鲜重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80-11160 cfu;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番茄青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总数的16.21%,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占总数的28.53%.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有20.83%-79.17%的防病效果,此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向平  肖启明  罗宽  巢进  田慧  
为寻找防治烟草黑胫病新途径,2001至2003年,从湖南永州和宁乡等地烟草黑胫病发病严重的田块采集健株,共分离到内生细菌株120株,经测定,8株内生细菌菌株在室内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这8株内生细菌与烟草黑胫病菌共培结果显示,55y,NN-3,YN-4和YN-10对烟草黑胫病菌抑菌效果均在66%以上.根据内生细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状,初步鉴定内生细菌55y为假单胞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NN-3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YN-4,YN-10为芽孢杆菌属凝结芽孢杆菌,且这4菌株均为烟草内生细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百文  刘伟  赵恬欢  叶乃兴  杨江帆  魏日凤  
从黄观音、茗科1号、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5个供试品种中分离到茶树内生细菌共79株,并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茶树内生细菌5株,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茶炭疽病平均抑制率达到60.09%.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目标菌株均可有效抑制茶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建锋  刘晓光  高克祥  刘璇  李超  王庆华  
以杨树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对该内生菌的抗生物质进行理化性质初步分析;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平板抑菌法检测分析该菌粗提液的活性成分及对杨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抗生物质液体培养的主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配方为:1%葡萄糖,1%蔗糖,0.5%牛肉膏,0.02%硫酸亚铁,0.01%维生素B1,pH值为7。球毛壳ND35菌株的抑菌作用分为活菌体的抑菌作用和代谢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液体培养后的菌丝胞内和胞外均产生抗生物质,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抗生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俊  刘正坪  周洪友  丁俊  宋娟  
根据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试从病地土壤中分离拮抗放线菌,探索利用放线菌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生物防治的途径。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包头等地所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38个放线菌菌株,经过平板拮抗作用初测,有8个菌株(F-1、F-3、F-6、F-8、F-11、F-15、F-21、F-25)对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拮抗作用。选出其中2个作用最明显的菌株(F-6、F-8),观察其在平板对峙培养中对向日葵核盘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对向日葵核盘菌的作用。结果表明:F-6、F-8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向日葵核盘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同时,对F-6、F-8两菌株的培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翟熙伦  杨金广  申莉莉  钱玉梅  王盼  孙丽萍  王惠卿  赵洪东  王永  王凤龙  
【目的】筛选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菌株。【方法】从山东诸城等植烟区采集烟草病毒病高发区健康烟株中烟100(Nicotianatabacum var.Zhongyan 100)的根际土壤,分离抗TMV的活性菌株,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该菌株对TMV和PVY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验证该菌株的抗病毒活性。田间试验进行3个处理,菌液与病毒混合,2 h后接种(I),喷菌液2 h后接种病毒汁液(II),接种病毒汁液2 h后喷施菌液(II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昱佳  李茜  张志想  李世访  
【目的】从对根癌病具有获得抗性(SAR)的桃单株"西北13-1"的枝条内分离鉴定内生细菌,分析其种群组成并从中筛选拮抗根癌土壤杆菌的高效生防菌,为桃根癌病的生物防治探索新方向并提供新的生防菌资源。【方法】首先,将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接种到"西北13-1"的桃树枝条上,并以无菌水接种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于接种前、接种后10 d和接种后60 d采集接种处理和对照处理的"西北13-1"枝条。表面消毒桃树枝条样品后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内生细菌;并结合16S r DNA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敏  涂璇  黄丽丽  王美英  阿里玛斯  康振生  
采用皿内对峙试验从175株植物内生放线菌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效果的拮抗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筛选出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皿内对峙试验共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株26株;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49.7%,接种番茄叶霉菌前和接种后喷施BAR1-5发酵上清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2.6%和50.6%;BAR1-5菌株发酵液原液和5倍液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42.5%和33.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R1-5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1株很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赫俊阳  宋小双  宋瑞清  邓勋  
【目的】以樟子松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的分离鉴定和抗病促生菌株的筛选为目标,验证其对于樟子松的抗病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樟子松互作抗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樟子松根内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然后通过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实验筛选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高效生防菌株,以及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接种到一年生樟子松苗上测定其对樟子松的促生作用。【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DSE菌株,主要包括Phialocephala bamuru、Phialocephala fortinii、Alternaria tamaricis、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Paraphoma radicina等。对峙培养条件下A024、A002对立枯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达到74.69%和71.20%,其中A024对立枯丝核菌的相对抑制效果达到22.47%,在抑制立枯丝核菌生长的同时,自身菌落生长未受到限制。发酵液抑菌实验中,抑制效果最好的菌株包括A024、A083和A002,抑制率分别为69.41%、64.11%和54.11%,可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樟子松一年生苗接种实验,菌株A003、A024对樟子松表现出较好的促生作用,同对照相比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提高21.34%和15.40%、34.14%和30.67%、70.52%和35.85%。【结论】通过筛选得出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株A024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且菌株A024和A003显著促进樟子松苗木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樟子松互作抗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野  陈喆  马建波  黄晓敏  曾松荣  
从辣木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ly14,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掷孢酵母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该菌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对温度、pH及紫外线照射有较强的稳定性;ly14代谢物的理化特性表明,抗菌物质为极性酸性化合物,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76 nm处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