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2)
- 2023(4107)
- 2022(3386)
- 2021(3183)
- 2020(2606)
- 2019(5763)
- 2018(5757)
- 2017(9653)
- 2016(5585)
- 2015(6435)
- 2014(6808)
- 2013(6451)
- 2012(5935)
- 2011(5356)
- 2010(5527)
- 2009(4857)
- 2008(4925)
- 2007(4842)
- 2006(4239)
- 2005(3818)
- 学科
- 业(18842)
- 管理(18574)
- 济(17353)
- 经济(17333)
- 企(16019)
- 企业(16019)
- 技术(11314)
- 方法(6387)
- 学(6340)
- 农(6055)
- 技术管理(5952)
- 中国(5453)
- 理论(5206)
- 业经(4956)
- 教学(4937)
- 数学(4862)
- 财(4838)
- 数学方法(4733)
- 农业(4429)
- 教育(4205)
- 制(3871)
- 贸(3347)
- 贸易(3344)
- 和(3282)
- 易(3267)
- 务(3247)
- 地方(3247)
- 财务(3223)
- 财务管理(3205)
- 学法(3077)
- 机构
- 学院(80819)
- 大学(78559)
- 研究(27870)
- 管理(27469)
- 济(26595)
- 经济(25770)
- 理学(22368)
- 理学院(22111)
- 管理学(21568)
- 管理学院(21416)
- 中国(20973)
- 科学(19780)
- 京(18589)
- 所(15507)
- 农(15414)
- 江(15181)
- 业大(14999)
- 研究所(13914)
- 技术(13665)
- 中心(12912)
- 北京(12433)
- 财(12326)
- 省(12194)
- 州(11907)
- 院(11447)
- 范(11373)
- 农业(11279)
- 师范(11243)
- 职业(9919)
- 财经(9192)
- 基金
- 项目(51330)
- 研究(38125)
- 科学(37814)
- 基金(32830)
- 家(30334)
- 国家(30084)
- 科学基金(23909)
- 省(22300)
- 社会(20337)
- 社会科(19125)
- 社会科学(19119)
- 教育(18193)
- 划(17978)
- 基金项目(17111)
- 编号(16720)
- 自然(15796)
- 自然科(15360)
- 自然科学(15357)
- 自然科学基金(15061)
- 资助(13495)
- 成果(13454)
- 课题(12532)
- 重点(12179)
- 创(11324)
- 发(11263)
- 创新(10602)
- 科技(10250)
- 年(10219)
- 计划(9894)
- 部(9811)
共检索到13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福德 姜岳忠 王华田 王迎 孔令刚
利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山东省莒县沭河流域杨树多代经营人工林产区不同林地间作农作物、林地抽沙换土、杨树人工林品种间轮作等措施对杨树人工林多代连作地力维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沙换土有利于胸径和树高生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Cu、Zn、Mn的含量增加,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1.55倍、2.05倍和1.24倍;主伐更新更换不同品种以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3年保持增长,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3.18~23.91倍、3.40...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连作 地力维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翠玲 朱占学 王珍 佟超然
在山东,辽宁,河南,河北,北京等五个杨树(PopulusL.)栽培地区,抽样调查48块样地,并进行土壤养分化学分析,研究了杨树同代纯林,一代林、二代林生长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杨树与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L.)、混交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杨树同代林,随林木生长,土壤养分含量有下降趋势;连栽二代纯林比一代纯林,土壤养分含量及林木生长量有明显下降趋势;杨树与刺槐、紫穗槐、沙棘混交,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关键词:
杨树,地力衰退,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延平 杨阳 王华田 姜岳忠 王宗芹
采集不同代人工林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等温吸附和解吸试验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2种主要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探讨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对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羟基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63.39%~72.26%,苯甲酸的吸附率较对羟基苯甲酸低,平均吸附率39.53%~47.46%;Fru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这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浓度Ce和吸附量C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2种酚酸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但解吸特性差异较大,对羟基苯甲酸在不同连作代数林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波 王延平 王华田 马雪松 伊文慧
【目的】氮素是影响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的最重要元素,研究杨树人工林连作和轮作氮素循环细菌类群演变动态及氮素代谢结构特征,有助于从养分循环角度揭示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机制。【方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杨树人工林Ⅰ代林地、连作Ⅱ代林地、Ⅱ代林地主伐后轮作花生地和轮荒地土壤中氮素循环细菌类群及氮素代谢随不同连作代数及不同轮作模式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参与氮素循环细菌4类11属,其中固氮细菌有拜叶林克氏菌属、慢生根瘤菌、根瘤菌属和弗兰克氏菌属,硝化细菌有硝化杆菌属和亚硝化螺菌属,反硝化细菌有假单胞菌属、罗尔斯通菌属、伯克氏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霉菌属,氨化细菌有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杨树人工林连作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慕宗昭 尹若波 祁诚进 张瑞波 于加良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分布于国内大部分省区。山东绝大多数个体(约占90%)1年1代,少量个体(约占10%)3年2代(即1年1代和2年1代交替进行),以卵、卵态幼虫和幼虫越冬。成虫有啃食嫩枝...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光肩星天牛,种群消长,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明芝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6\|year\|old poplar stands,including intercropping crops,application rate of fertilizer,and planting density of forest tree etc.,was carried out in the sand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l cours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ing intercropping,enlarg...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地 杨树人工林 间作方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园 邹春静 徐文铎
利用遥感技术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东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的立地因子与TM(thematic mapper)影像的关系,建立杨树林生长与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关系,拟合立地因子——林木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在吉林省农安县南部的防护林类型中,以可溶性总盐(X1)和pH值(X2)为影响林木高(H)生长的主导因子,回归方程为:H=8.431-119.699X1+1.617X2(P<0.01)。回归关系达到了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白保勋 樊巍 卞新民 杨海青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on the growth of poplar plantation and research the purification function of poplar trees for wastewater in Longhu Town of Zhengzhou during 2008 and 2009.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0,3,6,9,12,15 cm?week-1) were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江波 袁位高 戚连忠 朱锦茹
根据对常规栽培模式的杨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分析 ,确定了各主要立地的培育目标 ,并计算数量成熟龄、经济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分析结果表明 :以净贴现值最大确定杨树最优轮伐期 ,1 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的轮伐期为 1 3~ 1 4a ,1 4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的轮伐期为1 2~ 1 3a ,1 6指数级培育大中径材的轮伐期为 1 2~ 1 3a ,1 8指数级培育大径材的轮伐期为 1 1~ 1 2a。表 4参 2
关键词:
杨属 人工林 轮伐期 成熟年龄 抚育间伐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秘洪雷
近年来,农林业生产经营中盲目的水肥供应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发展滴灌栽培以及相应的水肥管理技术,可以在有效利用水分、养分资源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避免常规水肥管理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本研究以滴灌栽培的6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施肥处理下(单株施N+P+K量分别为CK:0+0+0g,T1:72+12+36g,T2:108+18+54g,T3:144+24+72g,T4:180+30+90g,T5:216+36+108g,T6:25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郭良 杨洪义 曲进社
本文报道了施肥4年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的消长、水分物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含量,其最适处理(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比施肥前提高21%、60%和14%;而施肥对全P、速效P以及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影响不大;对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分析表明,施肥使土壤微生物总数比造林前提高了377%,从而提高土壤活性,促进林木生长。适当地施肥并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剧烈的影响。
关键词:
施肥,影响,土壤养分,土壤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刘盛全 江泽慧
本文以生长在3 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 种栽植密度(3m ×4m ,4m ×5m ,5m ×6m) 下的3 个品系人工林杨树,即[ 欧美杨无性系72 杨( Populus×euramericana cv.Ⅰ- 72/58) ,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 P.deltoidescv .Ⅰ- 63/51) 和69 杨( P.deltoides cv .Ⅰ- 69/55)( 以下简称72 杨,63 杨,69 杨) 为对象,在研究人工林杨树木材性质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关系的基础上,先用逐步回归筛选有关关键材性指标,然后再进一步模拟人工林杨树木材性质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春全 雷静品 刘晓东 成桂珍 李宝东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树冠结构的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树冠的枝长分布和树冠形状有利于对光的截获 ;用分级标准木法实测叶面积指数 ,集约经营为 3 0 36 2m2 m-2 ,粗放经营为 2 1 786m2 m-2 ,前者是后者的 1 4倍。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下列模型进行估测 :ICLAI=0 .2 6 0 7 Z1.80 3 0 e-0 .164 3Z(R2 =0 .991 9)和ECLAI=0 .0 6 39 Z2 .64 80 e-0 .2 53 0 (R2 =0 .996 0 ) 。分别以平均木冠长为自变量 ,用上述模型计算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累...
关键词:
集约经营 粗放经营 杨树人工林 树冠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万鹏 李吉跃 胡兴宜 崔鸿侠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连栽对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第1代林相比,第2代林土壤物理结构退化,土壤容重增大0.71%,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分别降低0.41%和6.89%,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增大,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减小;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连栽导致大量元素下降2.88%~12.20%,其中对N影响最大,K次之,P最小;连栽导致微量元素下降2.27%~53.37%,其中对Zn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Cu、Fe、Mn和S;连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影响,随着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秘洪雷 兰再平 孙尚伟 傅建平 彭晶晶 马鑫
[目的]为探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兴区林场滴灌栽培的5年生欧美107杨的细根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根钻法分别在株间、对角和行间方向距树干0.2、0.5、1.0、1.5 m处取样,取样深度为60 cm,每10 cm为1个土层。[结果]滴灌条件下,在不同方向的不同树干距离和土层深度,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受树干距离、土层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对角>行间,细根主要分布在湿润带范围内且在0 40 cm土层相对集中分布。依据滴灌栽培杨树人工林细根的水
关键词:
地面滴灌 杨树人工林 细根 空间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